1、【名校联盟】 20132014 学年福建漳州华安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A细胞学说 B分离定律 C进化学说 D中心法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学说的创立人是施来登和施旺,故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太阳光于地球以外 ,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
2、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阳光属于非生物的能量,故 A错;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故 B正确;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故 C错;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分解者,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 ,大量捕捞花鲢后 ,种群将有所变化 ,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 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 答案: B 试题分析:花鲢减少水蚤数量上升,水蚤捕食绿藻使其下降。乌鱼缺少食物下降,大量捕食白
3、鲢,使白鲢数量下降,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如图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 b-分解者、 c-原核生物、 d-蓝藻、 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腐生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其中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故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如图为 和 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氧气量变化情况 ,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
4、中最可能的情况是 ( ) A 是生产者 , 是消费者 B 是生产者 , 是消费者 C 和 都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D 只能是生产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 I曲线表示随温度降低耗氧增加,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热量大,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说明该生物可能是恒温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最可能是消费者; II曲线表示随温度降低耗氧减少,可能是因为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所以呼吸减弱,通过呼吸产生的热量少,体温下降,该生物可能是植物,若是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5、下列表示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 ,其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粪便量属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B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同化量的比例较小 C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占摄入量的 10%20% D从图示可知 ,能量在营养级之间不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粪便属于该营养级未同化的能量,其能量来自生产者的同化量,故A正确;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 B错;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营养级同化量之比,大约是 10% 20%,故 C错;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 能
6、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 ,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 ,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 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 , 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100%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是单向流动,故 A正确;次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最终被分解者利用,故 B错;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
7、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为投放的能量,故 C错;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即同化量之比, / 100%,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下列不属于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是 (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D森林火灾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群落中的 C回到无机环境的形式是二氧化碳,包括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故 ACD均正确;化能合成作用是将无机环境中的 C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故
8、B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循环,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生命形式 ,如果没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 ,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 ,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 ,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故 A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
9、不能直接杀灭有害动物,故 B错误;要提高黄麻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延长光照时间不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有利于提高产量,故 C正确;能 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高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
10、相同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故 A正确;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故 B错;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故 C错;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是禁止开发利用,而是禁止掠夺性的利用,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
11、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其体型必然越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是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中的能量大于消费者中的能量,故 A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不都是始终有利,故B错;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高,所含有的能量越少,与生物的体型没有必然的关系,故 CD均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某农田 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
12、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 B 试题分析: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 A 正确;能量的传递效率不能提高,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故 B错;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 向和速度进行,故 C正确;性外激素是化学信息,利用性外激素诱捕卷叶螟,可以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从而使种群密度下降,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1年
13、5月 22日是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2011年的主题是 “森林生物多样性 ”。关于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 ,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而 A表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故 A错;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故 B错;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属于
14、迁地保护,故 C错;保护生物多样性 ,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只是禁止掠夺性的开发利用,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的能力。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通过培养植物细胞 ,可获取大量的细胞代谢产物 B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可筛选出抗盐植株 C原生质体培养结合基因工程技术 ,可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新植株 D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 ,它们的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工程中培养特定细胞系,实现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克
15、隆和产物的工业化生产,故 A正确;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 NaCl能筛选抗盐植株,故 B正确;脱壁后的植物细胞叫原生质体,比较容易摄取外来的遗传物质,如 DNA,因而原生质体培养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新植株,故 C正确;不同种类的植物或同种植物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遗传性的差异,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不相同。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工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
16、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 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答案: D 试题分析: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故 A正确;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这些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能稳定遗传,故 B错;人工种子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故 C错;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过量 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
17、力。 某研究小组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 (甲 )和正常肝细胞 (乙 )进行培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备肝细胞悬浮液时先用剪刀剪碎肝组织 ,再用胃蛋白酶处理 B肝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 5%的 CO2刺激细胞呼吸 C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 ,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干扰素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方法 ,可推断乙细胞比甲细胞增殖周期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制作悬液时应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故 A错误;培养过程中, 5%CO2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培养液的 pH值,故 B错误;为防止杂菌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故 C 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所以不
18、能用培养液来培养乙肝病毒,故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培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根据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判断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等 B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分类 ,图中 HAT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在制备单克隆 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 ,第一次是筛选杂交瘤细胞 ,第二次是筛选能够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是 40,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46,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 DNA分子数为 86 答案: C 试题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是动物细
19、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没有细胞的全能性,故 A错;根据物理性质将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而选择培养基是根据培养基的功能划分的,故 B错;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 ,第一次是从混合的细胞中筛选杂交瘤细胞 ,第二次是在杂交瘤细胞中,筛选能够产生高特异性抗 体的杂交瘤细胞,故 C正确;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 DNA,因此细胞中的 DNA分子数应大于 86,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大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 A 和 B
20、 和 C 和 D 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的含义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中的含义是腺嘌呤; 中的含义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中的含义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 ,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转动粗准焦螺旋 调亮视野 转动细准焦螺旋 换高倍镜 移动标本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视野乙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大,说明是在高倍镜下观察,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过程是: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调节光圈和
21、反 光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清脆,绿柳垂帘,大家的耳边萦绕着树枝上黄鹂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粉红的桃花林,灿烂得如云蒸霞蔚一般,大家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桃树都是一个品种的。微风佛,总有弱不禁风的桃花飘零而下,大家纷纷捡完整的花朵,准备带回去做成标本。读完本段文字,请选出分别符合生 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选项( ) A公园桃花林一只黄鹂绿柳 B公园各种青草一
22、只黄鹂一朵桃花 C公园桃花林一只燕子绿柳 D公园一群黄鹂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答案: D 试题分析:群落是指同一地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能有丝分裂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绵和黑藻是真核生物,内含有多种细胞器;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具有的分裂方式,故 ABD均错;水绵、蓝藻和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自养生物,故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意
23、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 C、 H、 N,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 考查细胞中的元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下列关于 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 RNA催化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 B RNA是一种遗传物质 C 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D RNA参与构成细胞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如烟草花叶病毒,故 B正确;少
24、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具有催化作用,故 A正确;核糖体的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故 C正确;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没有 RNA,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现有氨基酸 81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 820个,羧基总数为 81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 3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 798、 2和 2 B 807、 12和 10 C 799、 1和 1 D 807、 13和 11 答案: D 试题分析:肽键数 =氨基酸个数 肽链数,即 8103=807 ;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
25、数 =肽链数 +R基中氨基个数, 810个氨基酸共有 820个氨基, 818个羧基,说明 R基中有 10个氨基 , 8个羧基,因此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数位: 10+3=13,同理羧基数为: 8+3=11,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组成胆固醇、脂肪酸、淀粉、半乳糖、糖原、性激素、丙酮酸的元素都是 C、 H、 O;脂肪酶、氨基酸、生长
26、激素、胰岛素的组成元素是 C、 H、O、 N;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 C、 H、 O、 N、 P,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关于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 B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 C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D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需要消耗 ATP,故 D正确;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泌蛋白,一类是细胞自身利用的蛋白质,如组成蛋 白质的膜蛋白、 DNA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
27、),故 ABC均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合成和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 50倍,这里 “被放大 50倍 ”是指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物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显微镜中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显微镜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 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 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 2个 B 16个 C 8个 D 4个
28、答案: D 试题分析:目镜不变,物镜放大原来的四倍,说明长度、宽度都放大 4倍,即面积放大原来的 16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 1/16,即 4个,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判断以下结构式里没有肽键的是 ( ) 答案: B 试题分析:肽键是氨基酸之间通过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而得,其形式一般为 CONH ,读图可知, A、 C、 D中都有这样的结构,但 B图中没有此结构,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肽键的结构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识图的能力。 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 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 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
29、在于线粒体中 存在于 RNA中而不存在于 DNA中 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 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 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C葡萄糖、核糖、糖原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答案: C 试题分析: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组成 RNA的糖是核糖,组成 DNA 的糖是脱氧核糖;动物细胞中的二糖是乳糖,多糖是糖原,植物细胞中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多糖是糖原和淀粉,故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糖的种类及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 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 5种培养液中,甲、
30、乙、丙 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 mmol 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 五种培养液可知,培养液 甲离子和乙离子的浓度相同,只用丙离子的浓度不同,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因此可以用于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故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设计实验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下图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时使用了 NH4NO3、 KNO3、 CaCl2 2H2O、 MgSO4 7H2O、螫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
31、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 Ca( NO3) 2 B KCl C KH2PO4 D K2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人工配置培养基的矿质元素中含有 N、 S、 K、Ca、 Mg 和微量元素,缺少 P 元素,一次需要添加含有 P 的化合物,故 C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的元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经脱氨基后转化产生 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转化成为脂质 C肌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D肝糖元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
32、糖 答案: C 试题分析: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形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其中不含氮部分可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也可在细胞内转化成糖类、脂肪等其他物质,故 A正确;糖类在细胞内的主要租用是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过量后可转化成糖原展示储存或转化成脂肪,故 B正确;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但是肌糖原不能再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只能氧化分解为骨骼肌供能,故 C错;当血糖含量低时,肝糖原分解维持血糖平衡,因此肝糖原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糖代 谢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3、的能力。 如果图 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 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 脱氧核糖核酸 多肽 淀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纤维素属于多糖,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分子,因此图 1表示该化合物由多个相同的单体构成。据此可知图 2表示的化合物是由多种小分子物质连接而形成。 核酸是由 4种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状结构, 多肽是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脱水缩合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故 均符合图 2所示组成方式;而 淀粉属于多糖,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形成,应符合图 1所示组成方式,故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分子化合物的构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
34、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有一种 “十五肽 ”的化学式为 CxHyNzOdSe( z 15, d 16)。已知其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几种氨基酸: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解可得 e个半胱氨酸 B水解可得( d-16) /2 个天门冬氨酸 C水解可得 z-14个赖氨酸 D水解时消耗 14个水分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题意可知,十五肽是由 15个氨基酸脱掉 14个水分子形成的化合物,故 D正确;根据所给的氨基酸分子式可知,只有半胱氨酸含有 S,因此半胱氨酸的个数为 e个,故 A正确;赖氨酸的 R基中含有氨基,根据 N 院子守恒可知,赖氨酸的个数为赖氨酸数目为 z-15,故 C 错;天门冬氨酸含有
35、两个羧基,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天门冬氨酸的个数为:( d-16) /2,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综合题 ( 10分)为进一步确定不同的 A、 B、 C、 D、 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 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猪血 蛙表皮 马肝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 溶液 - - + -
36、- 双缩脲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 +:有(溶解); -: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A为红色,检测 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 Fe元素。 将适量的 E溶液加入盛有 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 B、 ; C、 ; D、 ; E、 。 答案: A、血红蛋白; B、染色质(体); C、脂肪; 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试题分析: A、猪血中 A为红色,其灰分中含有 Fe元素,且遇到双缩脲试剂成紫色,说明 A是血红蛋白; B、苏丹 染液
37、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马肝中的 B能被苏丹 染成橘黄色,说明 B是脂肪; C、蛙表皮染色质(体)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成紫色, DNA遇到甲基绿溶液成绿色; D、棉花中富含纤维素; E、霉菌中纤维素酶,能将 D试管中的纤维素分解成麦芽糖(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及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分)如图是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第 2小题每空一分) 该化合物的具体名称是 ,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其结构特点是 该化合物的基本连接键是 ,是由
38、一个 与另一个 缩去一分子 形成的。 (3)如果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则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若 R1、 R2、 R3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理论上生物体可以形成 种上图所示化合物。 答案: (1)三肽 氨基酸 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并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肽键 氨基酸分子的氨基 氨基酸分子的羧基 水 (3)(a+36)/3(或 a/3+12) 203 试题分析:( 1)由以上分子可知,该化合物是由 3个氨基酸脱去 2分子水后形成的,称为三肽;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约有 20种,其结构通式为 ,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特点是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有
39、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并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2)该化合物的基本连接键是肽键( -CO-NH-),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缩去一分子水形成的。 ( 3)假设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N,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水的个数 18=3N-36=a,因此 N=( a36) /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种,根据题干可知,这 20种氨基酸组成三肽,且氨基酸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因此有 203种三肽。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 8
40、 分)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请回答有关问题: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初步推测甲酶的化学本质为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要鉴定乙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 试剂混合。 若要提高衣物上油渍的去除效果,洗衣粉中可添加 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过低或过高时洗涤效果不好的原因分别是 ; 。若测定某种酶在不同温度下活性,反应液中应加入 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酶的活力可用 来表示。 答案:( 1) RNA 双缩脲 ( 2)脂肪 水温过低时酶活性较低 水温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 缓冲 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试题分析: 酶的化学
41、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种酶,甲酶不受影响,乙酶的含量降低,根据酶具有专一性可知,甲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鉴定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 若要去掉油渍,需要加 入脂肪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温度过低,酶活性较低;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活。若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保证 pH的稳定,即用缓冲溶液维持 pH的相对稳定。酶的活力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概念。本质和特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图文转化的能力。 12分)如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
42、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 ;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 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有三个 ,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若图甲中的 “” 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 ,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 (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 ,则 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 过程主要表示的是 。 (3)表乙中的 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 ,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 ,则 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 (4)图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 答
43、 案: (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2)非生物的物质(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 光合作用 (3)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呼吸量 8.707104 kJ (4)能量流动 试题分析:(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学燃料的燃烧;能直接利用二氧化碳的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能直接利用二氧化碳,故没有 。( 2)根据碳循环的示意图可知,A是生产者, B是消费者, C是分解者, D是二氧化碳库;过程 表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 各营养级生物所同 化的总能量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体内的有机物,
44、因此 R表示自身呼吸分解的有机物的量;除了在自身体内储存外,还用于呼吸作用、传递给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但最终都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据表可知, X的同化量最多,说明 X表示生产者,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 807.7102 kJ。( 4)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0分)肺细胞中的 let 7基因表达减弱 ,癌基因 RAS表
45、达增强 ,会引发肺癌。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 let 7基因导入肺癌细胞实现表达 ,发现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该基因工程技术基本流程如图 1。 请回答 (1)进行过程 时 ,需用 酶切开载体以插入 let 7基因。载体应有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以驱动 let 7基因转录 ,该部位称为 。 (2)进行过程 时 ,需用 酶处理贴附在培养皿壁上的细胞 ,以利于传代培养。 (3)研究发现 ,let 7基因能影响癌基因 RAS的表达 ,其影响机理如图 2。据图分析 ,可从细胞中提取 进行分子杂交 ,以直接检测 let 7基因是否转录。肺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可能是由于细胞中 (RAS
46、mRNA/RAS蛋白 )含量减少引起的。 答案: 限制酶 启动子 胰蛋白 RNA RAS蛋白 试题分析:( 1)过程 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在该过程中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对载体进行切割,以便于目的基因的插入;启动子是一段特殊的 DNA序列 ,是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RNA聚合酶结合到该位点,可驱动转录过程 进行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接触细胞的接触抑制现象。 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转录,可用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从细胞中提取 mRNA和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者荧光标记的目的基因单链 DNA片段进行杂交根据题中信息 “肺细胞中的 let-7基因表达减弱,癌基因 RAS表达增强,会引发肺癌 ”知,导入 let-7基因后,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据图 2可知, let-7基因影响 RAS基因表达的机理是: let-7基因转录产物miRNA与 RAS基 因转录产物 RAS mRNA结合,使 RAS基因翻译受到抑制,引起细胞中的 RAS蛋白含量减少,进而导致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和基因的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