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必修) 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A食(药)用 B旅游观赏 C调节气候 D科学研究 答案: C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缍体 C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丝点消失,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 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B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 由大到小,紫色变深 C利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色素 D在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实验中,扩散得最慢的是叶绿素 a 答案: D 关于细胞分化
2、、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所有细 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细 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C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成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答案: A 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合成 ATP B合成纤维素 C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D DNA复制 答案: D 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 A无 DNA的复制 B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C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D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体的出现 答案: D 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 A二氧化碳、丙酮酸、葡
3、萄糖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答案: C 下列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的鳞片叶表皮细胞 C洋葱的受精卵细胞 D豌豆的叶肉细胞 答案: C 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 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抗体是由效应 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 答案: A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
4、、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 下面的部分、尖端 答案: B 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答案: B 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若一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 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A 0kJ B 106kJ C 2106kJ D 106kJ 2106kJ
5、答案: A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 答案: D 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该植物在 2000lx光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毫升)是 A 17 B 12 C 23 D 18 答案: C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 b分解者、 c原核生物、 d蓝藻、 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答案: A 某池塘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鱼 水鸟。假如水鸟只依靠鱼来增加体重,那么水鸟每增加 1千克体重,至少需要该生态系统内浮游植物的量为 A
6、50千克 B 125千克 C 625千克 D 1000千克 答案: B 采用大棚种植蔬菜时,晴天时一天中大棚内 CO2浓度最低的时间大约是 A夜间 0点 B清晨 6点 C中午 12点 D傍晚 6点 答案: D 水果保鲜贮藏的过程中 ,最佳贮藏条件是 A低温、低氧、干燥 B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C适宜的温度、低氧、干燥 D低温、充足的氧气、干燥 答案: B 草地上的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煽动翅膀为其它鸟发出信号,这种信号属于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答案: C 下面 - 是利用显微镜观 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甲从图中的 转为 ,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7、: 转动粗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转换器 移动装片,观察目标甲移至视野中央 A B C D 答案: D 根据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的碱基有 5种 B B表示的是核糖 C D表示的核糖核苷酸 D 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 D 在细胞的脂质中,能促进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的物质属于 A磷脂 B固醇 C脂肪 D糖原 答案: B 下列哪一组实验材料最适合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A H2O2、过氧化氢酶 B淀粉、淀粉酶 C A、 B两项均合适 D A、 B两项均不合适 答案: B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是 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
8、分层 B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C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不同 D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答案: D 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斐林试剂 还原性糖 砖红色 B 苏丹 染液 脂肪 橘黄色 C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 蓝色 D甲基绿 -DNA 绿色 答案: C 下面图 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 2为部分肽链放大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 1条肽链 124个肽键 B该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 C图 2中含有的 R基是 D图 2中含有的肽键有 4个 答案: B 制备细胞膜最常选用的理想材料是
9、: A人的肌肉细胞 B鸟类成熟的红细胞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D成熟的植物细胞 答案: C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同点是 具有双层膜 产生氧气 含有 DNA 与能量转换有关 A B C D 答案: C 科学家用含有 14C的 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 ,其转移途径是 A CO2 叶绿素 ADP B CO2 叶绿体 ATP C CO2 乳酸 糖类 D CO2C 3化合物 糖类 答案: D 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后,先被五碳化合物固定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氢还原后生成葡萄糖,因此,碳的转移途径应是 CO2C3 葡萄糖。 下列对 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细胞中含量很多 B远离 A的高能磷
10、酸键容易水解 C ATP和 ADP 可以相互转化 D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答案: A 下列有关 “一定 ”的说法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 37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 A全部正确 B C D全都不正确 答案: D 某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 A、 B、 C按下列方式排列,其细胞液浓度为 A B C,这三个细胞间水分渗透的方向为: A. 水分渗透方向为从 ABC B. 水分渗透方向为从 CBA C. 水分渗透方向为 BC 、 BA 、 CA D. 水分渗透方向为 CB 、 BA 、 CA 答
11、案: D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 单糖 ),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内吞)、主动运 输 C主动运输、胞吞(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通过质壁分离的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能发生渗透作用 C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小 D原生质层的组成 答案: D 在绿色植物中,既能产生 CO2,又能利用 CO2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根尖细胞 D叶肉细胞 答案: D 叶绿体只能利用 CO2;线粒体也只能产生 CO2;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 CO2
12、;而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 CO2,同时它也含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 CO2,故选 D。 综合题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某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科学家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 “血影 ”,血影的主要成分是和,则代表 分子,它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用字母表示)。 (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 d所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 3)根据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知 它是一层 膜。 答案:( 1) 蛋白质 ( 2) b自
13、由扩散 协助扩散 a主动运输 ( 3) 选择透过性 下图为某森林 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请分析回答: ( 1)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调节的实例。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灰喜鹊和蜘蛛的关系是 。 (3)森林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概括为: 。 答案:( 1)负反馈 ( 2) 3 捕食和竞争 ( 3) 下图是不同的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 (填 “动物细胞 ”或 ”植物细胞 ”),理由是 。 (2)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该图中的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该种生物
14、的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3)C图表示的是 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答案: (1)植物细胞 该细胞具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 (2)后 12条、 12个、 0条 6 (3)动物 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 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示为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和 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 1)图中实线表示 的含量变化。 ( 2)用图中的字母填注: 纺缍体的出现在 段;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在 段对应的细胞; 染色体加倍发生在 段; 答案: DNA BC CD DE 请阅读下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期间以昼夜平均温度 17 21 为适
15、宜, 30左右时,块茎完全停止生长。马铃薯适宜的最大光照强度为 30 40kLx,此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积累的有机物多,过强光照下植株出现早衰现象。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中,土壤湿度以 60 80最适宜。氮元素对加快根、茎、叶的生长都有重要作用。 (1)从上述材料中可知影响马铃 薯生长的环境因素有 (请至少写出两个)。 (2)马铃薯在 30 左右时,块茎完全停止生长的原因是温度影响 的活性。夜间温度较低,有利于降低马铃薯植株的 作用,减少养料的消耗,但温度过低,会使马铃薯受到冻害。 (3)植物体中,氮元素是组成 (请写出两个)这两种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答案:(
16、 1)温度 光照强度 ( 2)酶 呼吸 ( 3)蛋白质、核酸 萘乙酸 (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 相关,探究萘乙酸 (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原理: 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 _性。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 57cm ,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 2)实验: 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 1; 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 (2530 )。 (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 数学模型如图 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 1)从图 2 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_。 ( 2)插条若没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 _。 ( 3)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 _。 ( 4)每组都选取 10根插条,其目的是 _。 答案:一、两重 三、( 1) 300500mg L萘乙酸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 2)萘乙酸的浓度过高 (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 4)减少实 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