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4204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辩证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实践观点 答案: B 2010年 2月 23日,卫生部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由于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是医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向全国推开。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要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C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

2、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说明 ( )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关键部分的功能决定整体的功能 A B C D 答案: D 至 2010年 2月 10日,丰田汽车公司已因刹车系统、油门踏板和踏垫问题在全球范围召回的汽车总量约为 854万辆。继丰田公司之后,本田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召回汽车。日本三大车企已经两家陷入 “召回门 ”,不仅重创以质量著称的日本制造业,也令日本经济前景更加黯淡。这从哲学上表明 A联系是普遍的,认识到这一点,想问题、办事情就能成功 B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C联系是客观的

3、,人根本不能认识或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 D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 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C “权为民用,纵然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于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

4、万年殃后人。 ”这幅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性 答案: C 2009年 10月 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 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 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灵魂的丰碑,他们舍己救人的 “梯子 ”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小题 1】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荆州,感动了全国,展现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 ( )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个人的生命历程 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 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是人生

5、真正价值 A B C D 【小题 2】三名 “90后 ”大学生因救人而溺亡的事件传遍全国,引发社会关于 “价值 ”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值,也有人认为不值。这表明(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正确认识 价值观 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 B C D 【小题 3】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 3位牺牲大学生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荣誉称号,授予英雄集体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等荣誉称号,并号召向他们学习。长江大学英雄集体的献身精神说明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

6、用 他们的价值选择站在了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D 近年来,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畅销全球,销售上百万册,成为了最经典的员工培训读本之一。不可否认,细节在事业成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细节,但细节真的能决定成败吗?很多人对此也提出了质疑。 “细节决定成败 ”的观点不够严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没有看到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C没有看到部分和整体的地位是等同的 D没有看到整体从数量上看是多 答案: A 某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

7、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明 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事物的发展是无条件的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学会优化结构 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 B C D 答案: B 下列与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句诗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答案: A 2010年 6月 25日是我国第 20个全国 “土地日 ”。为动员全民保护土地、节约土地,各地纷纷行动:有

8、的向社会赠阅宣传材料,有的组织宣传车队巡回宣传,有的以乡镇为单位召开座谈会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B 早在 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创作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小说写道,将来在中国上海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百年之前的 “预言 ”,竟神奇地应验了。这表明: ( )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 B C D 答案

9、: D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 “世 ”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 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 “你、我、他 ”广义的人类,表达了世博会 “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的理念。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A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答案: D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答案: B 奥数培训本是针对 少数有数学天赋、学

10、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现在不少地方很多小学生都在学,有的地方奥数成绩甚至成了小学升初中的参考标准。学校、家长不顾学生实际,掀起 “疯狂奥数 ”培训热潮,这种做法 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统一 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没有抓住重点 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 答案: D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能正确认识到 “钟声 ”产生的原因,指出: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 B C D 答案: D “

11、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 时机促成质变 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答案: C 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 “取类比象 ”的思维方法:一是 “取类 ”,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二是 “比象 ”,在对 “类 ”有了认识之后, “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 “取类比象 ”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12、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答案: D 法国一家报纸举办智力竞赛,题目是:如果卢浮宫博物馆失火,情况只允许抢救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最后,在众多答案:中 “抢救距离窗口最近的 ”获得金奖。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全面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A B C D 答案: A 2010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 151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 “物种变异、逐步进化 ” 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答案: C 我们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承担与我国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为应

13、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辩证法角度看,这要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C一分为二的观点 D抓重点抓关键的道理 答案: B 爱因斯坦曾经说: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表明 (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C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 D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答案: 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

14、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B 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 ( ) A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C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答案: A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案: A 苏轼在琴诗中写道: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与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15、D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答案: C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答案: C “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人们永远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真相 D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制约 C现象和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D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答案: D 简答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 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

16、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对这段话进行分析。 (12分 ) 答案: 联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是孤立而存在的。( 3分) 联系是普遍的。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关。( 3分 ) 联系是客观的。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分) 联系是多

17、样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 ,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3分)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革命 ”,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什么要增强资源意 识和节约意识?( 12分)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已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节约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

18、意识。( 4分) (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勤俭节约是中化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有利于指导人们节约资源,采取正确的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4分) ( 3)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 作用。因此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可以引导人们节约资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分) 综合题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 70 年代有人开始将环

19、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 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 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2009年 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 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坚持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材料三: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45% 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

20、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 1)结合材料一对 “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 ”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 8分) ( 2)请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三加以分析说明。( 8分) 答案: (1) 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5分) 人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说明寻求真知是一个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 获得的。)( 5分) ( 2) 发展中国家坚持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说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共同 ”是矛盾普遍性, “区别 ”是矛盾特殊性。发展中国家坚持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统一。( 6分)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的制定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符合我国实际也必将有效促进中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