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5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421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5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5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5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5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5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 5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 单选题 2010年 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回答 1-3题。 1. “两会 ”的召开, “民生 ”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 ( ) A.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本届政协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后,积极建言献策。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 A.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充分重视意识的作用 D.意识是人脑对客

2、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3、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中国总理温家宝 2010年 3月 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这样强调。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个表述,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 ( ) A.坚持矛盾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答案: .B2.A3.D 2009年 11月 15日,空军 60周年飞行跳伞表演胜利结束,其表演难度高于国庆阅兵。这主要体现了 ( )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C主观能

3、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D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特征 答案: A 2009年 12月 1日,教育部、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学校甲型 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如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 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 30%及以上,即可实施停课。而此前,教育部、卫生部公布了学校甲型 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试行 )。材料表明 (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事物发展趋势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D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 A 有专家研究指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是必然的,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是流感病毒本身的

4、特性决定的。但只有极少数的变异可能导致其致病力、传播力和毒力的变化。目前发现的这种病毒变异是散发的、孤立的,个案病例之间没有关联性,病毒毒力和致病力也没有增强。这说明 ( ) A不同事物的本质属性都是相同的 B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D复杂事物的本质是不可捉摸的 答案: B 下列选项中既能够坚持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又能驳倒 “神创论 ” 观点的是 ( ) A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看,它是客观世界自己发展的必然结果,既不是神的杰作,也和人类无关 B从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看,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与生产方式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C人类社会的一切客观过程都控制于人的

5、计划、目的有条不紊的强制作用下 D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自然界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 B 2009年的端午 “小长假 ”,山西省广灵县委、县政府领导全部深 入到农户回访。 “U形渠建少了 ”、 “洪水坝该修了 ”、 “粮食直补政策落实得还不够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群众提出的许多具体问题,利用休息日,县里的领导分头下去开展了全县 “大调研 ”。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错误的意识来自于人的头脑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D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就不能尊重客观规律 答案: B 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

6、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 “跳、跳、跳 !”,跳蚤跳得很高。然后切去双腿,再叫 “跳、跳、跳 !”,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到: “跳蚤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 ”从辨证唯物论角度看,该实验者 ( ) A如实反映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B没有完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C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没有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答案: B 2009年 6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工作方案,据方案通报,由于轨道交通、城市路网尚未建成,而机动车数量和出行量持续上涨,北京仍面临严峻拥堵压力,今年底前,北京将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研究调整北京各级党政

7、机关的上下班时间。该市的这一举措 ( ) 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适应主观需要 如实地反映了北京的客观实际 A B C D 答案: C 2009年是澳门回归 10周年。回归十年了,有人说澳门没变,马照跑、狗照赛、彩照博 ;有 人说澳门变了,地大了,楼高了,人富了,更爱国了。正是在这“变 ”与 “不变 ”中,澳门创造着自己的辉煌。澳门的 “变 ”与 “不变 ”体现了 ( ) A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B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矛盾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 B 新中国成立 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

8、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C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答案: D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们国家的实力大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因此,今年的自然灾害虽然对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

9、较大影响,但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 ) 一事物和他事物总是无条件地联系着 事物的发展总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A B C D 答案: B 一篇 北极熊减肥的背后 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从而限制了它的生长。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 B C D 答案:

10、 C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为挖掘虎文化深入考察 “画虎村 ”的哲学依据是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物质决定意识 D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案: B 2010年 1月 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形势下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回答 4-5题。 4、会议强调,做好西藏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这体现了 (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5、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中央各有

11、关部门、对口援藏省市和中央重要骨干企业大力支援下,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旗帜鲜明反分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事业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有 (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 B. C. D. 答案: .B5.A 北京 时间 2010年 1月 13日凌晨,加勒比板块与北美板块的碰撞引发了海地7.3 级强烈地震。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打击。据初步估计,海地强震造成死亡人数可能高

12、达 20万人以上。回答 56 题。 6、海地地震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由此可能引起震后疫情,并且对世界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B.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7.近年来,世界不少国家遭遇地震。有关地震的原因,科学家们 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 “地壳运动是全球地震的唯一原因 ”,有人认为 “人类修建水库、地下核试验也是全球地 震的诱因之一 ”。出现上述分歧的主要原因是 ( ) A.思维方法不同 B.价值观不同 C.知识构成不同 D.立场不同 答案: .A7.B

13、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 ”(发菜 -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 ),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 “生财 ”(生菜 )。吃发菜以求 “发财 ”,吃生菜以求 “生财 ”,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 “中介 ”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答案: B 认为 “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 ”,甚至相信 “意念移物 ”,这是: ( )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 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D宣称人与

14、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 C 狄德罗曾说过: “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 ”。这句话揭示了 ( ) A矛盾的存在和运动是绝对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答案: A 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 ) 冰 水 汽 生产粮食 粮食被人消费 生产粮食 团结 批评 团结 光的微粒说 光的波动说 光的波粒二象说 A B C D 答案: C 经过 10年努力,涵盖 19亿人口、 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 4.5亿美元贸易额

15、的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 2010年 1月 1日全面建成。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能起到 “10+111”的效果。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10+111”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 A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 B部分功能制约着整体功能 C搞好局部,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答案: D “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 ”。这首散步诗没有蕴含的哲理是 ( )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

16、的统一 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B C D 答案: B 据 2010年 1月 7日南方日报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本是广东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经过努力变成了创新跨越的一年,补长了自主创新的 “短板 ”,创新经济效益指标和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位居全国首位。这告诉我们的辩证法道理是 ( ) A人可以能动改造客观世界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 答案: B 目前,全球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水危机日益严重。随着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用水量剧增,另一方面

17、水资源受到了污染。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会议提供的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天有近 200吨垃圾倒入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 8升淡水 ;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都被污染。水污染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危害。每年有 300万到 40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理解。 (10分 ) 答案: 主观能 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 (2分 )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任

18、何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材料中由于人类只重视工业发展,忽视生态平衡规律,导致水污染与水危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尝到了这些行为的苦果。 (4分 )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这种制约也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认识到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 缓解水危机,为人类服务。所以,应该正确理解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4分 ) 综合题 2009年 10月 1日,北京举行建国 60周年庆祝大会,十万群众参加游行活动,演绎了新中国 60年流动的发展史,表达出对未来的美

19、好期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 10位上升到 2009年的第 3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 3千万以下,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 “中国模式 ”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站在历史的 望塔,去俯瞰新中国成立 60年来的点点滴滴。我们发现: 60年,一条奔 涌向前的大河。中国 “摸着石头 ”,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那一头,平稳渡向百业兴旺、繁荣富强的这一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 60年,一道蜿蜒坎坷的长路。中国披荆斩棘,从封闭半封闭、亦步亦趋的那一端,顽强走到了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这一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60年,一次伟大崛起的起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从任人宰割

20、、民贫国弱的东方睡狮,摇身变为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巨龙。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 60年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12分 ) 答案: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 “摸着石头 ”, 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那一头,平稳渡向百业兴旺、繁荣富强的这一头,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60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国披荆斩棘,顽强走到了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这一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21、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正是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人类社会 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改革,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前进的主导力量。 (每点 2分,共 12分 ) 2009年 12月 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为应

22、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 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上述 材料是怎样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10分 ) 答案: 矛盾就

23、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会议中既看到了国家采取的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看到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4分 )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议针对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出台了一系列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分 )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

24、矛盾。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这是当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体现。 (3分 ) (若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分析也可以酌情给分 ) 建国 60年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8分 )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一

25、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源泉。 (4分 )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总结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分 ) 30. 在 2009年 8月,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成就展在北京开幕。展览会不仅有文字、图片介绍,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模拟实景、场景复原、影视展播等形式,展示 60年来,民族自治区走过的波澜壮阔历程,发生的翻

26、天覆地的变化。在二千多条的观众留言中,既有普通群众对五大自治区成就的 赞美和对未来的祝福,也表达着 “团结固,事业兴,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同心掬得满庭芳 ”的殷切期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 “团结固,事业兴,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同心掬得满庭芳 ”的原因。 (8分 ) 答案: 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在我国,国家与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分 )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 ;作为部分的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 更加强大。 (4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