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地理卷.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422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地理卷 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2 题。 【小题 1】 Q地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 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 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锋面受地形阻挡,在此停滞 【小题 2】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降水少,气候干旱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下图是 “沿 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读图,回答 34 题。 【小题 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 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 A海拔低,太阳高

2、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小题 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日较差 地比 地小 B气温年较差 地比 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 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 地附近等温线凸现赤道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下图为 “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 ”(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完成 5-6题。 【小题 1】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

3、排列的顺序是 ( ) A B C D 【小题 2】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 )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1】本题考查生物循环。根据图示:图中 养分流动最弱,养分主要存储在枯枝落叶中,纬度高; 物质养分流动强,养分主要存储在生物体内,纬度最低。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变现。图中物质和养分的流动体现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图 4为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

4、,读图完成 7-8题。 【小题 1】危及图 4中群岛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是 ( ) A台风 B海啸和风暴潮 C酸雨和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小题 2】图 4中反映的问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需求性原则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危及图中群岛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可持续发

5、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 则。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要遵循共同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因金融海啸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的地区和在这次金融海啸中中国遭受损失最大的企业类型分别是 美国和西欧 韩国和日本 俄罗斯和中亚 非洲和拉丁美洲 能源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A B C D 答案: D 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对外贸易的对象主要是美国和西欧,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读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地至 B地地势的变化逐渐降低 B A区地质条件古老

6、 C B区荒漠化最重 D古罗布泊的消失是内力作用产生的 答案: A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中的三角洲的变迁说明罗布泊的米面积不断减小,深度降低,所以 A地至 B地地势的变化逐渐降低。 A区为湖泊沉积形成,地质作用新; B位于湖泊内部,荒漠化程度低;罗布泊的消失主要是注入的河流水变少,主要是人为原因。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图 5所示区域为北半球,弧线 M为纬线,弧线 N为晨昏线,甲乙两地所在经线为 150E,甲地此时的地方时为 0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40。读图回答11题。 若图 6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 5,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离度分别为( ) A 7634N,3652

7、B 75N, 10 C 7634N, 10 D 75N, 35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6分) 材料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 下面图 8四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甲),福建省全年大风天数分布示意图(乙),某区域图(丙),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丁)。 ( 1)简述材料二中区域河流特征。( 5分) ( 2)简述福建省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6分) ( 3)简述福建省最突出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 10分) ( 4)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

8、状况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6分) ( 5)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9分) 答案: ( 1)中小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外流河、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集中夏季,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5分) ( 2)城市主要沿海、沿河分布,交通线沿河谷延伸。( 6分) ( 3)台风和水土流失 ( 6分) 建立预警制度,加强防灾救灾措施 积极营造沿海防护林 加强综合整治 走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 4分) ( 4)积极开发水能、风能 ( 6分) ( 5) 与港澳台邻近,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 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三角,有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 交通便利,拥有福州、厦门等

9、众多良港和铁路等立体交通格局; 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 9分) 古往今来,黄河三角洲以其丰 富的土地资源,吸纳了四面八方的移民。移民文化与传统的齐地文化的交融,形成了黄河三角洲特有的文化特征:地域性、包容性、人文性。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图 9)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图 10) 图 9 图 10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6分) ( 2)简要叙述两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分 ) (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6 分) 答案: ( 1)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减弱。( 6分) (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2分);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2分);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 分);降水变率过大容易产生旱涝灾害( 2 分)。 ( 3)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上升( 2分); 能源短缺( 2分); 环境污染严重。(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