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4312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B C D 【小题 2】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美国、巴拿马 B德国、丹麦 C阿根廷、意大利 D韩国、日本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读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 ”,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 与 表示发展中国家, 与 表示发达国家 ),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 ) A B C D 【小题 2】

2、 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读 “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四处交通通达性最高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该处最有可能位于( )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读下面地理漫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3、)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小题 2】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关于现代物流业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减少企业库存 B降低运营成本 C降低经济效益 D对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起促进作用 答案: C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 1】甲、乙、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B畜牧业

4、、林业、种植业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小题 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读某国国情简表,回答问题。 【小题 1】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土壤 【小题 2】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 ( ) A广阔的市场 B发达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传统的耕作经验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读图

5、完成问题。 【小题 1】 B所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城郊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小题 2】关于 A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 B劳动力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 D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较多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 生产成本 运费。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农作物 甲 乙 丙 单位面

6、积市场价格(元) 600 1000 1400 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元) 200 400 600 【小题 1】 X、 Y、 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小题 2】在距城镇 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 ) A E、 F B F、 G C E、 H D F、 H 【小题 3】与其它两种作物相比,单位面积作物 Z( )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

7、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 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答案: B 武汉城市圈 (包括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九个城市 )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该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 A黄冈 B红安 C武汉 D大冶 【小题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范围小 C与麻城市相比,红

8、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小题 1】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 ) 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军事 【小题 2】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资源开发 B交通 C自然要素 D宗教 【小题 3】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 A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

9、市发展的条件 C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3】 C 根据抽样调查,中国每 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 2个来自农村地区,近年来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日趋增多。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 A山东、北京、新疆 B四川、湖北、福建 C广东、上海、浙江 D江苏、浙江、山东 【小题 2】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政策因素 D经济因素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完成问题。 【小题

10、1】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 1 B 1.6 C 4 D 3 【小题 2】 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高 -高 -低 ”模式 B “高 -低 -高 ”模式 C “低 -低 -低 ”模式 D无法判断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材料: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约为 13.39 亿人,年均增长率为 0.57%。其中 60周岁以上人口突破 13%。回答问题。 【小题 1】由材料可知,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小题 2】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

11、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答案: A 下图为 A、 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设 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B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b,那么 a与 b的数量关系是( ) A.a b B.a b C.a b D.ab 答案: B

12、 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 国而言( )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答案: C 早在 2006年,美国人口总数已突破三亿大关。据美国人口构成情况及预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 ( ) A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呈负增长 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 D人口死亡率低 【小题 2】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 ) A交通通达性提高 B文化多样化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下表是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

13、,读表完成问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 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8亿 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7亿之内 【小题 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 A B C D 【小题 2】表中 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 A只受消费水平影响 B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下图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 “+”表示拉力因素, “-”表示推力因素, “0”表示无关因素。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14、 ( )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 答案: C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所示 2000年中国人口流动特征是 ( ) 上海和江苏迁入人口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大致相等 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 22% 图中人口迁出的 6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图中人口迁入的 6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 B C D 【小题 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 提高城市化水平 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交通压力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综合题 读图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图中分布有住

15、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三个功能区。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每空 1分,共 12分) ( 1) OA 为 区,对应地租水平线 (字母) 原因是 , 对该种功能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2) AB为 区,对应地租水平线 _ _(字母) 原因是 。 ( 3)反映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吸引力由大到小顺序是 。 ( 4)示意图表明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是 ;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何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的差别。 答案:( 1)商业 D 商业支付地租能力最高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4 分) ( 2)住宅 E 该地区租金较市中心低,既方便人们上下班,也便于到商业区购物( 5分)

16、( 3)商业住宅工业( 1分) ( 4)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愿意付出土地租金的高低(或付租能力)。( 2分)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2分 )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 )衡量。 (1)读图 1中 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 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3分

17、) (2)图 1、图 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 20世纪 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3分 ) (3)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6分 ) 答案: (1)61 29 经济城市化水平( 3分) (2)经济城市化水平 英国 我国( 3分) (3)第三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

18、水平的提高。( 6分) 日本九州岛一个 7英亩的水稻农场建立了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 (1)这种农业的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我国 地区适合建立这种模式。(2分 ) (2)简要分析该农场发展这种农业模式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8分 ) (3)简述这种农业模式的特点。 (6分 ) 答案: (1)混合 秦岭 淮河线以南 (南方 ) ( 2分) (2)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日本人多地少,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地形平坦。 不利条件:水旱、台风等气象灾害较多;日本农村劳动力少,工资水平高。( 8分) (3)形成湿地稻田养鱼、养鸭复合生态系统,农业产出大;农产品多样化,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农业生产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化肥,环境效益大。(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