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1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158 2015 旱地小麦轻简高效 栽培 技术规程 2015 - 12 - 30 发布 2016 - 03 - 01 实施 河南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158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 由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郑义、蒋向、毛凤梧、王莉莉、周应军、孙广建、张伟 。 本标准参 加 起草人:阎庆华、史瑞青、冯晔。 DB41/T 11582
2、015 1 旱地小麦轻简高效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地小麦 轻简高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种子处理、 整地 、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 本标准 适用于旱地麦 区小麦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 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3.1 旱地 全年降 水 量 500 mm 600 mm,小麦全生育期降 水 量 180 mm 210 mm,无灌溉条件 的耕地。 3.2 轻简高效 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作业程序。 4 品种选择 选用的品种应为通过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认 )定 , 适宜该生态区种植的 耐旱、耐寒、稳产的 小麦品种 。 5 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对路种衣剂或拌种剂,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对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病害重发区,可选用戊唑醇 、三 唑酮、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进行药剂拌种或种衣 包衣。全蚀病重发区,可选用硅噻菌胺拌种。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用
4、吡虫啉拌种。 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选用 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 。多种病虫混发区,采 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 种子质量 应 符合 GB 4404.1规定。 DB41/T 1158 2015 2 6 整地 前茬 玉米收获后,及时用秸秆还田机 粉碎 2 遍,抛撒 均 匀,覆盖地表 ,每 667 补施尿素 5 kg。每隔一年深耕(或深松)一次。深耕深度应达到 25 cm 以上,深松 应 达到 30 cm 35 cm。 7 播种 7.1 播种期 旱地小麦适宜播期的确定,应根据“趁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的原则,在安全播期范围内,进行应变调整。半冬性品种的适宜播种
5、期为 9 月 28 日至 10 月 15 日。 7.2 播种量 在适宜播种期内 ,每 667 播量 10 kg 12.5 kg。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每晚播一天增加 0.25 kg播种量。 7.3 播种方式 7.3.1 机械沟播 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程序 ,实行宽窄行种植,窄行 12 cm,宽行 24 cm,平均行距 18 cm。 其中开沟深度应保证沟底 距原平面 10 cm,播种深度 3 cm 4 cm,深浅应一致,镇压应密实。 采用小麦专用复合肥, 每 667 施 40 kg 50 kg,在播种的同时,施入土壤。 7.3.2 抗旱寄种 播 种 期内持续干旱,适播期将过,0 c
6、m 20 cm 土壤 绝对 含水量低于 10%的麦田,应按照“时到不等墒”原则,实行抗旱寄种 , 选用偏春性品种 。 适当加大播量 , 播种量以 15 kg/667 为宜。 严格掌握播种深度 , 播种深度 4 cm 5 cm。 干籽播种 , 寄种小麦先用农药拌种,充分晾干后播种,以防播后回芽或霉变。 8 田间管理 8.1 冬前管理 8.1.1 查苗补种 小麦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地块,应及早用同一品种的种子催芽补种。 8.1.2 镇压保墒 小麦越冬前进行镇压,踏实土壤,提墒保墒,保苗安全越冬。 8.2 春季管理 8.2.1 化学除草 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 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 10
7、 时至 下午 4 时 ,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 。 DB41/T 11582015 3 8.2.2 趁墒(雨)追肥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如遇 20 mm 以上降雨,可雨后趁墒用 施 肥耧追施尿素 5 kg 8 kg。 8.2.3 防治病虫 小麦返青后,可选用阿维菌素类农药或 40乐果乳油 1500 倍液进行喷药防治 麦蚜、麦蜘蛛等 。 农药使用 应 符合 GB 4285 和 GB/T 8321 的 规定。 8.2.4 后期管理 小麦生育中后期,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开展“一喷三防”,每 667 用 12.5%烯唑醇 40 g50 g 10%吡虫啉 20 g 150 g 磷酸二氢钾,加水 40 kg 50 kg 均匀喷雾,防治多种病虫害,预防干热风危害,提高小麦粒重。 叶面肥料使用 应 符合 GB/T 17420 的规定。 9 收获与贮藏 小麦完熟后及时采用带有秸秆粉碎和切抛装置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高度不超过 10 cm。 晾晒小麦籽粒至安全水分(籽粒含水量13%),入库贮藏。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