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4866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北半球 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风是 A 极地东风 B 中纬西风 C 东北信风 D 东南信风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风为信风带,北半球的信风带为东北信风。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并注意南北半球信风带风向的差异即可判断。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 A,白天、夜间皆为阴天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D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霜冻多出现在晴天的夜晚,主

2、要是由于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强烈降温,而容易出现霜冻。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实例。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即为北半球冬至日,则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A 图表示气压带风带向北移,错误;b图南半球的中 纬西风带,风向错误; c图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且图示表示气压带风带向南移,正确; d 图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的春分或秋分日,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点评:本题难

3、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根据南北半球的纬度分布差异确定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下图为某月沿本初子午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 1】某月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小题 2】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完全分布于赤道以北地区,故判断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故为 7月。 【小题 2】图示甲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故判断为南半球的低纬信风,为东南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4、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本题还可结合气压带风带的气候特征或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设计试题。 东亚季风的主要成因有 ( )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地形差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东亚季风是由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而形成的。南亚夏季西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季风环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季风环流的成因,注意区别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成因的差异,本题还可结合南亚季风的成因设计试题。 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 A亚速尔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印

5、度低压 答案: D 试题分析: 7月亚欧大陆上强烈升温,形成上升气流,则近地面为低压,名称为亚洲低压,即印度低压。 考点:本题考 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中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解题关键掌握冬夏季不同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并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判断即可,注意利用地理位置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 若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是市区 B气压: a c b d C温度: a b D形成该环流的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城市热岛效应,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故判断 b为市区; a为郊区;气温 ab;气压分布

6、的一般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小;水平方向上气压由低压指向高压。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热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规律:越往上气压越低等。 下图所示的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风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可根据图示计算四地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即风力越大。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与风力大 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风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和

7、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一般比较方法。 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完成题 【小题 1】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 B两地的区时一样 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 D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 【小题 2】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都位于热带 B两地都位于北温带 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D 7月钓鱼岛的白昼长一些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两地的经度位置,钓鱼岛位于 123.5E附近;黄岩岛位于118E 附近,两地的经度不同,故地方时不同,但都位于东八区,故区时相同

8、。 【小题 2】结合两地的纬度位置,钓鱼岛位于 26N附近,黄岩岛位于 15N附近,故钓鱼岛位于北温带,而黄岩岛位于热带。 AB错误;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故越往东的钓鱼岛日出略早; C错误; 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长越长,故钓鱼岛昼长略长。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时间 计算和五带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即可判断两地的地方时区时的差异和五带位置的差异。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读图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加强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2013年元旦当天,我国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海口 C上海 D哈尔滨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

9、旦 1月 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平分;全球越往南昼越长,故比较选项中我国四个城市的位置关系,海口位于最南面,故此日的昼长最长。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判断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地球运动相关问题的一般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表示上海市气温与降水资料的一幅图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四图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特征判断, A图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B图终年高温,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 C图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

10、中海气候; D图最低月温在 0C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上海市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 型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气温、降水量资料准确判断气候类型是解题的关键,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C 试题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由于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形成, A错误;热带沙漠气候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而形成, B错误;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C项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由于终年受盛

11、行西风控制而形成,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可利用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移动位置画图判断各个气候类型的成因更清晰。 当 120o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 伦敦( 0时区)是 A 12时 B 8时 C 0时 D 4时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 120o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即当地时间为正午 12时, 0时区的区时为 0经线的地方时, 0经线的地方时较 120E的地方时西面 120,故区时晚 8个小时,故 0时区的区时为 4时。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太阳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12、一天中当地正午12 时的太阳高度最大。并掌握区时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差,东加西减。 【小题 1】读上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A点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90度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 2】读上图,国庆节位于 A a段 B b段 C c段 D d段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 A 点时,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位置,故判断为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直射,故正午太阳高度为 90,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故公

13、转速度较慢。 【小题 2】国庆节 10月 1日,位于秋分日 9月 23日到冬至日 12月 22日之间,故图示位于 b段。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等基本内容即可判断,注意夏至日公转位置应接近远 日点,而不是近日点。 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 B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C五带划分 D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答案: B 试题分析:昼夜长短、五带划分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极光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南半球

14、河流右岸多沙滩,是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的影响,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注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差异即可。 古登堡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登堡面位于地下 2900KM深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而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内部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划分界面的分布等基础知识即可,注意区别

15、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位置的差异。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6月 22日,我国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海口 C上海 D北京 答案: A 试题分析: 6月 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自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结合选项中的四大城市,广州所在纬度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应最近。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即可判断,注意能利用我国主要城市分布的纬度位置分析。 综合题 读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

16、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2分,每空 2分) (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 2) 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_; B为 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 ( 3)此季节, A点的风向为 _, C点的风向为 _。 ( 4)此季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 _。 答案:( 1)冬 ( 2)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 ( 3)西北风 东北风 ( 4)低温干燥 试题分析:( 1)图示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 2)D为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 为亚洲高压,由于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 3)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东亚盛

17、行西北风; C为南亚盛行东北风。( 4)此时我国东部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低温少雨。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中心的分布和季风环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解题关键是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影响和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特征。建议画图分析风向更清晰。 读 6月 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每空 2分,共 16分): (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图中所示地区是 季。 ( 2)图中 AEC表示晨昏线,其中 AE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 (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 ( 4)这一天, A地昼长 小时, E地夜长 小时。 ( 5)此时,北回归线

18、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 向南北递减。 答案:( 1)北 、夏 ( 2)昏线 ( 3)( 2326N、 90E) ( 4) 12时, 4小时 ( 5) 90、北回归线 试题分析:( 1)图示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判断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季。( 2)顺着自转方向,经过 AE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故判断 AE为昏线。( 3)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回归线;经度为 12时所在的经线,即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 90E经线。( 4)图示 A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图示 E点的日落时间为 22时,故计算夜长 4小时。( 5)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北回归线

19、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90,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即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 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每空 2分,共 12分)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 A处气压名称是 。 (2)图中 B处盛行 季风, C处盛行 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1) 7、印度低压 ( 2)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试题分析:( 1)图示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判断为北半球夏季, 7月。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为亚洲低压,即印度低压。( 2)直接读图即可,东亚 为东南季风,南亚为西南季风。( 3)东亚季风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南亚夏季西南季风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而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季风环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解题关键是掌握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和成因特征。注意区别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的成因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