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下列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图中 、 、 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是 A太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B花岗岩 沉积岩 岩石 C冬季风季风环流大气环流 D沼气能矿产资源自然资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中正确关系是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A是错误的; B选项中花岗岩和沉积岩属于同级别关系, B是错误的; C选项中冬季风属于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 是正确的; D 选项中沼气能不属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 D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
2、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修建青藏铁路会遇到多年冻土问题,是因为( ) A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冰川影响大 D纬度高,气温低 答案: B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多年冻土问题形成的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青藏高原冻土问题的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青藏高原冻土问题的成因。 “农夫果园 ”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麓河谷地区。据图回答小题。 【小题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 A水源 B气候 C土壤 D地形 【小题 2】 B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
3、) A沙漠 B沙丘 C冲积扇 D沙垄 【小题 3】 A城镇分布有 “农夫果园 ”番茄榨汁企业,下列不属于影响该企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交通比较便利 C土地租金低 D气候条件优越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 B河流为山地冰川融水形成的季节性河流,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冲积扇,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 “农夫果园 ”番茄榨汁企业布局于 A城镇,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接近原料产
4、地、交通比较便利、土地租金低。与之无关的是气候条件优越,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西北内陆山麓地带成为 “农夫果园 ”番茄榨汁企业布局优势区位。 点评:本题难 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西北内陆山麓地带成为 “农夫果园 ”番茄榨汁企业布局优势区位。 一张比例尺为 1:15000000的地图,若将比例尺放大为原图的 5倍,放大后( ) A比例尺变为 1:75000000 B图上描绘的内容更简略 C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 25倍 D图上 1cm代表实际距离 30km 答案: D 试题分析:比例尺 1:1500000放大为原图的 5倍,比例尺为 1:300000, A是错误的;比例尺变大,
5、图上描绘的内容更详细, B是错误的;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 24倍,为原来的 25倍, C是错误的;图上 1cm代表实际距离 30km,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缩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比例尺的缩放。 冬至日 (12月 22日 )凌晨 4点 (地方时 )一架飞机从甲地 (60N、 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 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N、 80E)。根据题意选择回答小题: 【小题 1】飞机途中航向 ( )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 【小题 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 60oN 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6、 ( ) A 16小时 B 12小时 C 20小时 D 24小时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地 (60N、 100W)和乙地 (60N、 80E)两者之间相差 180,飞机飞行的是极地航线,飞行方向是先朝北后朝南。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走极地航线,两者之间的距离是 60111千米 /度, 8小时到达,飞行速度是 60111千米 /度 8 小时;若以同样速度,沿 60oN 纬线航行,甲地 (60N、 100W)和乙地 (60N、 80E)两者之间相差 180, 1o大约为 111千米 /度/2,距离为 180111 千米 /度 /2,用距离除
7、以速度,时间为 12 小时。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极地航线和经纬网上长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极地航线和经纬网上长度的计算。 读下图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 1】 a点在 b点的方向为 ( )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小题 2】下列对于 a、 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a点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 B b点位于印度洋,且自转线速度最大 C a、 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且 a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D a、 b两地均位于陆地上,且 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
8、, a点的地理坐标是( 50S, 180E), b点的地理坐标是( 0,60E),由两点的地理坐标构建经纬网, a点在 b点的方向为东南,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 a点的地理坐标是( 50S, 180E),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全球性西风漂流, A是错误的; b点的地理坐标是( 0, 60E),位于印度洋,且自转线速度最大, B是正确的; a、 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 a地既无太阳直射又没有 极昼极夜现象, 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 D是错误的。 考点:主要考查了区域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区域的判断。 在地球仪上, 0经线和 0纬线相比( ) A两者等长 B
9、0经线稍长 C 0纬线约为 0经线的一半长 D 0经线约为 0纬线的一半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经纬网的相关知识, 0纬线和经线圈长度大致相等, 0经线为经线圈的一半,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经纬网的相关知识。 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 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 2470米 B CD是山谷, EF 是山脊 C 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 H地比 B地降水多 【小题 2】上图中有一处陡崖,其高差可能是: A 98米 B 198米 C 698米 D 298米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10、】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山的海拔是 1150米,乙山的海拔是 1320米,两山的相对海拔是270米, A是错误的; C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EF 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B是错误的;根据图中指向标, H位于东南坡上, C是错误的;根据图中风向, H地位于迎风坡, B位于背风坡, H地比 B地降水多, D是正确的。 【小题 2】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 “(n-1)d H(n+1)d”中 ,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 ,d表示等高距 ,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 n为 2, d为 200米, 200米 H600米,正确的是 D。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
11、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关于东西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80经线在东半球 B 0经线和 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10W10E 经度范围在东半球 D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答案: C 试题分析:东半球的范围是从 20W向东 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从 160E向东到 20W。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东西半球的划分和范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和范围。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 ) A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 C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12、 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 答案: A 试题分析: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下列选项中分别与四图相符的是 ( ) A印刷、制伞、微电子、罐头 B罐头、制伞、印刷、微电子 C罐头、微电子、制伞、印刷 D制伞、印刷、微电子、罐头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图中原料所占比例最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乙图中技术所占比例最大 ,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丙图中劳动力所占比例最大,属于
13、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图中市场所占比例最大,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印刷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制伞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微电子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罐头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工业区位选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工业区位选择。 考点:工业区位选择 经济效益: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
14、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 1】沿箭头 a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A经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 2】沿箭头 b方向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人类活动 D海拔高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箭头 a方向指示的是自然带南北方向上的变化,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5、,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箭头 b方向指示的是自然带东西方向上的变化,水分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 考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 1-17)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南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热共
16、同作用下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 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图 1-18)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东向西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中纬度大陆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 下图为 “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小题 2】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17、 A丙、丁之间有断层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锋面两侧气团可以判断,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拢,形成的是暖锋,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气压将下降。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丙、丁为堆积形成的地貌,地形上向斜成山, A是错误的;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成谷, B是错误的;丙处为向斜成山, C是错误的;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锋面和地质构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锋面和地质构造相关知识 。 关于下面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图 乙
18、图 A甲是风力侵蚀地貌,乙是流水搬运地貌 B甲多分布在湿润地区,乙多分布在干旱地区 C甲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D乙地貌所在地形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图为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乙图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堆积地貌,分布在湿润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及地貌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及地貌的判读。 下图是 “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
19、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小题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径流增多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城市建设后: 蒸发量减少; 地下径流减少; 地面径流增加。从城市建设前后的数据对比可知,地下径流减少了 18%,蒸发量减少了 15%,地面径流却增加了 33%,故降水后,大量雨水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量加大。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城市建设必然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从而使雨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面径流增加。正
20、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化对水量变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由其中地面径流增加及其原因分析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下面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 1】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小题 2】若图中经纬度是正确的,下列关于图中 a、 b、 c、 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都是 15/小时 B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24小时 C在 a、 b、 d三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a、 d两处的物体向右偏, b处的物体向左偏 D图中四点一年中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1、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图中根据 30E和 120E 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甲正确;乙图中根据 0和 90W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乙错误;丙图中根据150W和 60W可以确定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丙正确;丁图中根据 180和 90E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丁错误。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 a点的地理坐标为 20N, 30E、 b点的地理坐标为 30S, 0、 c点的地理坐标为南极点、 d 点的地理坐标为 70N, 90E。角速度 a、 b、 d 三点相同,是 15/小时,南极点为 0, A是错误的;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
22、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23时 56分 46秒, B是错误的;在 a、 b、 d三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a、 d位于北半球,两处的物体向右偏, b位于南半球,物体向左偏, C是正确的;四点的纬度差异很大,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不可能相同, D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相关知识。 综合题 读 “等高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4分)。 ; ; ; 。 (2)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 3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用数字式表示 )。( 2 分) (3)河流干流的流
23、向为 。( 2分) (4)如果在图中某地修建一水库,请在图中用 “ ”标出。( 2分) (5)在小河旁有 A、 B两个取水口 (AC和 BC 两条线 )把水引到 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 _线,理由是 。 ( 3分) (6)若在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 _处最好。原因是 。 ( 3分) 答案: (1)鞍部 山谷 山脊 陡崖 (2)1 50000 (3)大致自北向南流 (4)略 (5)AC AC 线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 C处地势比 B处高,不 便于自流引水 (6)丙 丙处坡度较缓,有利于修建梯田,保持水土; 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24、试题分析: ( 1) 位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 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 2)图中比例尺为图上 1厘米代表 2000米,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 3倍,比例尺为原来的 4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1 50000 ( 3)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指向标,大致自北向南流。 ( 4)水库修建处 “肚子大,口子小 ”,在 A附近,最狭窄的地方。 ( 5) AC 线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 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 ( 6)丙处修建梯田最好。原因是 丙处坡度较缓,有利于修建梯田,
25、保持水土; 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下图是 “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 (1)M、 P、 Q 中 _处是高级住宅区。理由是 _。( 4分) (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 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_处,理由 _ 。( 4分) (3)促进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有 _(至少答出三点)。( 6分) 答案: ( 1) P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垂直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高);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上游,(水污染小)地势高环境优
26、美;临近文化区 ( 2)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 3)位于干流和支流交汇处,水源丰富;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旅游资源丰富;科技发达,文化教育水平高。 试题分析: ( 1) P处是高级住宅区,理由是 P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垂直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高);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上游,(水污染小)地势高环境优美;临近文化区。 ( 2)石油化工城应建在甲处,理由是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 3)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是位于干流和支流交汇处,水源丰富;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旅游资源丰富;科技发达,文化 教育水平高。 考点:主要考查了高级住宅区布局的理由、石油化工城布局的理由、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级住宅区布局的理由、石油化工城布局的理由、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