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垦土地 B大型水库蓄水 C人为环境污染 D破坏植被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震属于地质灾害,形成于岩石圈, 人为 活动 诱发的地震 由人类某些工程活动在局部地区引起的 地震 活动性异常变化,如大型水库的蓄水导致对地基压力加大,而诱发地震。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灾害及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震形成的地质条件,并结合人类活动对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即可。 1781年,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 1/5; 1815年,
2、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 9.2万人死亡; 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 2.3万人死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小题 2】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小题 3】 2010年 4月,冰岛南部艾雅法拉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外,还有可能造成哪些资源的破坏 : 矿产资源 淡水资源 森林资源 地热资源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形成条件中的自然异变,是致灾因子之一。 【小题 2】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故与太阳高度关系不大。 【小题 3】火山喷发释放的火山灰和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河流,熔岩流会毁坏森林、耕地。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及危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灾害的形成因子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掌握火山喷发的主要危害等内容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 A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C滞后性、隐
4、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 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注意区别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危害与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害的差异。注意比较分析。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主要 灾害 种类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酸雨 雪灾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干旱
5、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小题 1】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小题 2】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 O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从表中不难看出,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包括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台风(飓风)及热带气旋和龙卷风。 【小题 2】欧洲冬季降水量较其他大洲多,主要是因为欧洲是温带海洋性气
6、候,常年受西风影响,冬季温和湿润,气旋活动频繁。 考点:考查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掌握欧洲的冬季气候特征对降雪的形成的影响,注意台风和飓风的异同点。 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工业社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 故其灾情较农业社会大, A错误;原始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低,故灾情的损失较小, B错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但防灾减灾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故
7、使灾情不断变化, C错误;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灾情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经济发展水平和防灾减灾技术等不同因素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灾情变化的影响即可判断。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衡量灾情大小的基本标准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大小。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衡量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基本因素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加剧了风暴
8、潮灾害 加大了洪涝威胁 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 引发海水入侵 引发土壤盐碱化 海岸侵蚀加剧 A B C D 答案: B 读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 1950 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 1954年、 1999年 B 1989年、 1999年 C 1954年、 1983年 D 1967年、 1971年 【小题 2】这两次水灾都是 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小题 3】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位于季风气候区
9、东部临海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小题 2】两次水灾都是由于雨带长时间停留在某处,造成集中性暴雨所致。 【小题 3】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围湖造田。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长江流域洪涝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2008年末,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防洪库容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具备发挥正常防洪功能的条件,荆江河段的
10、防洪标准因此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 2 300多万亩农田、 1 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 B下游河道狭窄,泄洪能力不足 C中下游植树造林,补枯能力加强 D低洼地资产与人口的密度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长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游地势低平;河床较宽。中上游植树造林,削洪补枯能力加强,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故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长江流域洪涝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即可。注意区别长江中下游的河道特征的差异和人类活动
11、对长江水文特征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 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答案: D 试题分析:淮河治理的措施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以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河流上下游不同的水文特征分析河流洪涝灾害的有效治理措施即可,注意结合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实际状况分析。 有关暴雨洪涝的叙述,正确
12、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 B南美洲是每年全球洪水灾害发生最多的地区 C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D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强烈下沉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在亚洲而不是南美洲;我国的大暴雨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气流下沉一般不会形成降水。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全球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暴雨洪涝形成的一般原因,并结合世界区域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即可判断。 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致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A西部 畜牧业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掉膘、死亡 B东部 种植业 雪灾、旱灾、虫灾、鼠灾 减产、绝收 C东部
13、 种植业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减产、绝收 D西部 畜牧业 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 掉膘、死亡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灾情地域差异显著,以人口分界线黑河 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体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灾情严重。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而且是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就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西北部人口稀少且以畜牧业为主受雪灾、旱灾、虫灾的影响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灾情。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结合我国的东西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农业生产的差异即可比较分析。注意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分析其
14、农业生产和影响的自然灾害的差异。 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A台风、暴雨 B暴雨、海啸 C暴雨、滑坡 D海啸、滑坡 答案: D 试题分析:台风、暴雨属于气象灾害,其形成与地震无关;而海底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山区的地震可能形成滑坡。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不同自然灾害的主要形成原因,注意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差异,进而 分析地震与其他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特征。 下列工程属于防灾减灾设施的是 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工程 “西气东输 ”管道 沿海海防林工程 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 B C D 答案: D
15、试题分析: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 “西气东输 ”工程属于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属于新能源的开发,针对我国的能源分布不均和能源不足问题,故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主要工程建设及其主要的作用即可判断,选择恰当的解题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在家可躲在床、桌下或墙角处 在影剧院,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空地 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跳楼 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影剧院,人群拥挤,试图跑出影院可能导致大量人口拥堵于门口,
16、故 错误;在教室里跳楼逃生可能加大对自身的伤害,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在不同场所中的一般逃生方法,注意所在场所的实际情况与自身安全的结合。 同一次灾害中,能缩小灾情的行为是 A迁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B到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地的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 C在洪水的高风险区开垦荒地 D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B、 C三项 均是人类进入了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这样能增大灾情,在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可有效地减小灾害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影响,注
17、意人类活动进入 “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会加大灾情。 2008年 8月 10日,第 8号台风 “桑美 ”于 17时 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风速达 60米每秒,中心附近风力达 17级,预计台风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据此材料和下图回答: 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 “桑美 ”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选项图示分析, A图表示冷锋天气图示; B图表示暖锋天气图示; C图表示气旋图示; D图表示反气旋图示,而 “桑美 ”台风属于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故与 C图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图示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常见天气图示的气流运动准
18、确判断天气图示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台风所属的天气系统即可。 北京时间 2004年 12月 26日 8时 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3.9N, 95.5E)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据此回答题: 【小题 1】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 2】这次地震引发海啸,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人口老龄化 沿海人口密度大 多河流入海口 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3.9N, 9
19、5.5E)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属于消亡边界。 【小题 2】该地区位于印度洋周边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海啸预警系统,且沿海人口密度大, 故导致了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严重。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和自然灾害的危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区域地理位置结合全球六大板块的分布位置,进而分析板块的运动对地震形成的影响,注意经济因素、人口分布等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的影响。 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冷锋 答案: B 试题分析:每年的 7、 8月时,我国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脊(即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
20、流,而形成伏旱天气。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常见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形成我国区域性特殊天 气的常见天气系统即可判断。 2006年 2月 17 日上午 9时,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滥砍滥伐 B连续暴雨 C地震 D山体断层发育 答案: B 试题分析:连续的暴雨是导致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滥砍滥伐导致山体表面水土流失严重,对泥石流灾害起到的是促进作用;当地轻微的地震有可能是引发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及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泥石流形成的不同作用是解
21、题的关键,注意比较分析。 运用现代化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用 GPS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 B利用 GIS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析 C利用 RS 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 D RS 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 答案: B 试题分析: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A错误;空间定位和导航是 GPS的主要功能, GPS接收机能随时提供当地的经纬度和高度三维坐标, D 错误;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 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
22、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故 C项错误;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是 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北纬 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有两条,分别是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环球自然灾害带。 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自然灾害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能区别全球
23、的自然灾害带和火山地震带的差异即可判断。 下列各组省区中,受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是 A桂、滇、黔 B粤、闽、浙 C赣、鄂、湘 D冀、晋、豫 答案: B 试题分析: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结合我国各个省区分布的地理位置可判断,粤、闽、浙三省位于我国主要的台风影响区域。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 国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我国的台风的主要影响区域和我国主要省区的分布位置即可判断。 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山体崩塌 泥石流 水土流失 滑坡 水库决堤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地震引起的继发性崩塌、滑
24、坡、塌陷、地裂缝。由于地震震动造成山体岩土结构松散,特别是伴随降雨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还会引起其他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 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水体污染、瘟疫等。而水土流失属于植被、土壤等长时间的统一演化过程,属于生态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灾害与生态破坏的差异,并结合地震对地形地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而可判断引起的次生灾害。 下列属于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是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目前,防洪减灾的措施主要分
25、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类。其中工程措施有修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植树造林属于非工程措施,而跨流域调水对预防洪涝的作用不大,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对洪涝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并注意洪涝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差异即可判断。 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 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 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 通过人工 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浮尘天气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浮尘天气期间 ”若打
26、开窗户会导致室内的大气质量下降, 错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工程量大,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常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日常生活基本常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应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分析。 我国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B以抗为主,防救结合 C以救为主,防抗结合 D以救为主,防抗救结合 答案: A 试题分析: 我国减灾防灾的指导方针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防为主,才能最大幅度的降低伤亡和经济损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抓住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即可比较分析。 读 “我
27、国 2009年 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 ”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简称)有 A冀、豫、晋、陕 B桂、秦、甘、鲁 C皖、湘、陇、赣 D闽、滇、晋、川 【小题 2】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 B冬小麦 C水稻 D油菜 【小题 3】缓解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减少用水量 发展节水农业 跨流域调水 大力开发地下水 迁移人口 培育耐旱农作品种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的阴影部分判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应包括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 7省区,结合选项只有 A
28、项正确。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本次干旱主要影响华北地区,该地区为我国主要的冬小麦产区。 【小题 3】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大力开发地下水会加重华北地区的地面下沉问题, 错误;而干旱而迁移人口,工程量太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错误。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干旱的主要分布区域的省区范围、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况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可综合比较判断,注意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综合题 读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 1)孕灾环境是由 _、 _、 _、
29、_共同组成的环境。 ( 2)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 _变化。 ( 3)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是 _、 _和 _。 答案: (1)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2)自然异常。 ( 3)孕灾环境 致灾因子 受灾体 (每空 2分) 试题分析:( 1)孕灾环境即属于自然地理环境,而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构成。( 2)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 3)直接根据图示提取有效 信息,灾情大小受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和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主要掌握影响自
30、然灾害形成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征,并能抓住图示信息判断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 阅读下表,完成有关问题。( 10分)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表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死亡人数 0.72万 15.1万 17.3万 74.5万 (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表层环境,火山爆发、地震 _,水灾_,热带风暴 _。 (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3)热带风暴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3分) ( 2)致灾因子强度不同、受灾体的易损性不同( 3分) ( 3)热带风暴影
31、响的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中、低纬沿海地区,热带风暴发生频率高。( 4分) 试题分析:( 1)主要看发生异常的因子属于哪个圈层的要素,热带风暴是大气的异常变化,它是属于孕育在大气圈中的气象灾害,其他依次类推。( 2)影响灾情的因素包括孕灾环境、致灾因 子和受灾体特征,从表中的内容可知,造成灾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致灾因子强度。( 3)可结合上题理论,从影响热带风暴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特征综合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主要掌握不同的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的差异,掌握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结合热带风暴影响是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32、。 下图为 “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_,共同原因为_。 (2)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 _季,成灾的原因是_。 (3)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 (至少写两 项措施 ) 答案: (1)均为地上河( 2分) 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分) (2)夏 (或夏秋 )( 1分) 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量多
33、,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 4分) ( 3)蓄水,以调节荆江河道的洪水流量。( 2分) 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分洪工程、人工裁弯取直。( 2分) 试题分析:( 1)荆江河段由于河床弯曲,故泥沙淤积,而形成地上河,黄河下游为典型的地上河。其成因主要从河流流速的变化对流水 作用的影响分析。( 2)河流汛期主要考虑其水源补给的特征,长江流量主要受降水补给,由于长江流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河段汛期出现在夏季。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气候特征、地形特征和河流特征等方面分析。( 3)水库有强大的蓄水能力,可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对河流流域的洪涝灾害治理的措
34、施主要可从: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以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长江荆江段洪涝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掌 握以下几点: 能根据流水作用的差异进而判断河床特征。 能根据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的特征判断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 掌握洪灾灾害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掌握洪涝灾害治理的一般措施。 读 “2007年 7月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事件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描述 2007年 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答
35、案: (1) 灾害类型多; 发生频率高; 分布地区广; 具有关联性; 生命、财产损失重等。( 4分,答出 3点即可给满分) (2)副热带高气压 (或反气旋 )在江南、华南长时间停留,形成晴热干燥的高温天气 (或伏旱 )。( 3分) 试题分析:( 1)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的特征包括: 灾害类型多; 发生频率高; 分布地区广; 具有关联性; 生命、财产损失重等,注意与图示信息结合。( 2) 7月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副热带高压脊的控制,即伏旱的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图示信息比较分析即可。注意抓住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 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