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4914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 6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相同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C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初生演替,先趋多为地衣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山区的坡地被滥垦,说明该山区的坡地的演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则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群落中植物具有垂直结构;该群落中物种数量少,丰富度低,抵抗力稳定性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

2、该群落演替的起点有土壤、植物种子等,属于次生演替,首先出现的一年生杂草。 考点: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群落演替的类型和过程。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3-、 HPO42 一 等参与维持 血浆 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血浆是血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的组成成分;免疫系统能够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对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HCO3-、 HPO42 一 等参与

3、维持血浆 pH相对稳定;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等中,其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考点: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 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静息状态时 K+通透性增大, K+外流,导致膜内外表现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与 Na+浓度无关;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 考点:考查静息电

4、位产生的原因、兴奋的传递。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兴奋的传递。 如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A、 B、 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无论对哪一种器官,均表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A、 B、 C三点对应的生 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

5、的最适宜浓度;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抑制根的生长;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图中没有体现这样的信息。 考点: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影响的曲线图。 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 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 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 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D实验 的目的是对实验 起对照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与 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6、中的青菜叶片由于得不到光照而无法合成叶绿素,所以表现黄色; 以 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重力性(向地生长)和茎具有负向重力性(背地生长);实验 是空白对照组,目的与实验 起对照作用。 考点:考查实验设计的原则。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在放有 0.5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 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下图 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 “S”型增长 B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的增长速度最快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 K 值为 400 答案: B 试题分析:

7、由图可知大草履虫有最大值( 400),则其生长呈 “S”型增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K/2(即或 200个)时增长速率最快;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数量不变,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考点:考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 S型曲线。 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 答案: D 试题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A、 B、 C均不符合概念中的 “同种生物 ”一词,都不属于种群。故选 D 考点:考查种群的概念。 点

8、评:难度中等,理解种群的核心。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若调节结果抑制调节过程称为负反馈调节,反之属于正反馈。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浓度下降;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上升,食草动物的数量上升导致食肉动物数量下降;在酶促反应中,

9、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酶活性下降,使反应终产物量减少;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导致鱼类数量进一步减少,属于正反馈。 考点:考查负反馈调节的知识。 点评: 难度中等,理解负反馈调节的含义。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细胞膜功能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免疫功能与主动运输 B免疫功能与内吞 C识别功能与主动运输 D分泌功能与内吞 答案: B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免疫功能;细菌属于大分子物质,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方式是内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考点:考查免疫功能。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免疫功能的知识。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过

10、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 B 试题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过敏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血友病属于遗传病,不属于免疫失调疾病。 考点: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B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二次免疫时记忆 B淋巴细胞快速分泌大量抗体 D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答案: C 试题分析:抗体是由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产生的效应 B细胞产生

11、并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B细胞不能直接产生抗体。 考点:考查抗体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液免疫中抗体的作用。 天气变冷时,在体内的分泌量会增加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素 D生长激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天气变冷时,环境温度降低,通过体温调节,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 考点: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A杀伤靶细胞,使之裂解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

12、靶细胞将其分解 D将抗原呈递给 B淋巴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透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考点:考查效应 T细胞的作用。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效应 T细胞的作用。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 处,只能在 、 、 处测到电位变化 B 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流在膜内由 流到 ,膜外由 流到 C刺激 处,会引起肌肉收缩 D 处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 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到电信号 答案: B 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

13、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传递,所以刺激 处,在 、 处测到电位变化,而在 处测不到电位变化;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外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由于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所以刺激 处不会引起肌肉收缩;在突触处,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 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 考点: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传递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传递的知识。 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中 X与 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图中 a与 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X的细胞能分泌激素,不能传导兴奋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对

14、 a、 b激素的释放起反馈调节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图,图中 X是下丘脑, Y是垂体, Z是甲状腺, 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活动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对下丘脑和垂体起着负反馈调节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点评:本题结合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考查考生对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的掌握情况,意在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 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 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

15、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的是 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B,刺激 A,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C,刺激 B,肌肉不收缩 将药物放在 C,刺激 A,肌肉收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兴奋的传导方向为 12345,实验要证明药物 “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要将药物放在突触间隙 C处和神经纤维的试验点 A或 B处,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做对照,且药物放在突触间隙的时候肌肉无反应,放置试验点时肌肉收缩,但受刺激的部位应在放置药物部位之前故据题意, 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反射弧与反射活动之间的关

16、系。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反射弧及兴奋传递的知识。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 “生产力假说 ”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是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者在某山区研究,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下列哪个叙述正确 A海拔 1000m处物种丰富度和生产力均比较低 B中等生产力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 C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 D此研究结果支持 “生产力假说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低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高海拔地区的高,因此海拔 1 000 m处生产力高结合图可以看出海拔 3 0

17、00 m左右物种数目最多,海拔 1 000 m处物种数目少; “生产力假说 ”认为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与题中研究结果矛盾,所以此研究结果不支持 “生产力假说 ”。 考点:考查生产力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生产力的含义。 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 那么 1970年 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生长曲线是答案: C 试题分析:首 先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分别计算出 1972、 1973、 1974、 1975这四个年份的种群数量,即 400、 800、 640、约 492;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作为纵坐标绘制出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 C。 考点:考查种群

18、数量的估算以及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点评:难度中等,正确计算种群数量即可。 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 A第三年 捕捞量为 (K/2-O) B第四年 捕捞量为 (n-K/2) C第五年 捕捞量为 (m-n) D第六年 捕捞量为 (K-m)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表示草鱼增长的 S型曲线,对 S型曲线而言, 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可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则捕捞后剩余量为K/2,即第 4年捕捞,捕捞量为 (n-K/2)。 考

19、点:考查 S型曲线的增长率。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 S型曲线。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 Nt N0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 “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 K 值 D一个呈 “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 “J”型曲线增长,数量模型是 Nt N0t;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呈 “J”型增长,或呈 “S”型增长,或死亡不增长。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破坏其生存环境,降低其 K 值;一个呈 “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最大时的种群数量为

20、 K/2,种群数量在 K 左右时增长率为 0。 考点: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 “J”型增长曲线和 “S”型增长曲线。 下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A乙、甲、丙 B乙、丙、甲 C甲、乙、丙 D甲、丙、乙 答案: C 试题分析:叶蜂产卵于叶上,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易被其它生物捕食,存活率最低,为甲曲线;泥蜂贮存其它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因食物的多少受到其他生态因素的制约,但贮存的食物对幼虫的存活有利,所以开始是泥蜂的存活率也较低,但之后要比叶蜂高,为乙曲线;蜜蜂是自身制造食物

21、,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存活率较高,为丙 曲线。 考点:考查生态因素对生物种群生存的影响。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曲线的含义。 一处养鸡场最近被发现有 H5N1型禽流感病毒, 5天里死了 3.5万多只鸡。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下图免疫反应( A、 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 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 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效应 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 B物质, 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 C 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 T细胞 D 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 H5N1清除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的免疫方式是依靠效应 T细胞

22、进行的,所以为细胞免疫。效应T 细胞是由 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来; B 物质为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而非脂类;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形成 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形成 T细胞; A物质为效应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抗体是由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的。 考点:考查体液免疫。 点评:运用图文转换的能力,判断出该免疫方式为细胞免疫,再运用相关知识点作答。 先后将抗原 A和抗原 A、 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A小鼠对抗原 A更敏感 B 抗原 A的破坏性更大 C二次 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小鼠对抗原 B反应较慢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小鼠两次注射抗原 A,由图可知二次反

23、应比初次反应更强。该图不能比较小鼠对抗原 A和抗原 B的敏感程度,不能说明抗原 A和 B的破坏性强弱;不能说明小鼠对抗原 A、 B的反应快慢。 考点:考查二次免疫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二次免疫的意义。 下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 a、 b、 c、 d 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 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 a、 b、 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 b直接分化形成 C 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 c、 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DNA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 a、 b、 c、 d表示的细胞依次是 T细胞、 B细胞、效应 T细

24、胞、浆细胞; 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可由 B细胞分化形成,也可由记忆 B细胞分化而来;记忆细胞也能识别抗原;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考点:考查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下列有关种群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型属于集 群分布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 “S”型,达到 K 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 C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 K 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雪松种子形成

25、集群,属于种群中的集群分布; K 值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此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在一定值左右上下波动,但不明显; K 值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信息主要来自年龄结构。 考点:考查种群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数量变化曲线。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 2、细胞 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 4中含有合成物质 a的基因 C 、 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 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

26、 12345 分别是吞噬细胞、 T 细胞、 B 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是吞噬处理作用, 和 是呈递作用, 是分泌作用,物质 a是抗体; T细胞和 B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图中所有细胞都有合成抗体的基因,只是该基因只在浆细胞中表达; 、 过程是识别进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细胞 1235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故答案:选 B。 考点:考查体液免疫的过程。 点评:难度较小,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看图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河豚毒素 (Na 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 )后,是如何变化的。答案: A 试题分析: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于 K+外流所致, Na+与动作电

27、位无关。所以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故本题选 A。 考点:考查静息电位的形成机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静息电位的形成机理。 下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 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3的内容物释放至 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 A传至 B,要发生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的转变 C若切断乙图中的 c点,则刺激 a点后 d点会兴奋, e点不会兴奋 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也有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图 3为神经递质,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3的内容物释放至 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28、,通过胞吐完成。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根据图乙中 b处的结构可知 c是传入神经, d是效应器, e是感受器,若切断传入神经,则刺激 a点,效应器会兴奋而感受器不会兴奋;乙图中 b处存在突触结构。 考点:考查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神经调节的有关内容。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突触的结构以及反射弧的结构。 在人体内 ,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呆小症 糖尿病 侏儒症 白化病 镰刀型贫 血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的,糖尿病是缺乏胰岛素导致的,侏儒症是生长激素不足导致的,白化病和镰刀型贫血症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导致的

29、遗传。因此选 C。 考点:考查激素的作用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激素缺乏症。 下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与人体血糖含量变化有关的激素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图可知注射药品后血糖浓度升高,可知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 考点:考查与血糖含量变化有关的激素。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30、 )。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未受刺激时, K+通透性增大, K+外流,膜内外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刺激时 , Na+通透性增大, Na+内流,膜内外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表现为双向传导。 考点:考查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以及兴奋的传导。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以及兴奋的传导。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 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 答案: C 试题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如下: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31、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包括激素、 CO2、 H+等。 考点: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 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C胰岛 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 过程 D胰岛素促进 、 、 等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肌肉细胞中, 过程不能发生,在肝脏细胞中, 过程能发生;胰岛 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胰高血糖素促进 过程;胰岛素促进的 、 、 等

32、过程,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考点:考查糖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糖代谢以及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常吃海带的人可以有效的防治 A糖尿病 B侏儒症 C低血糖 D地方性甲状腺肿 答案: D 试题分析:海带中富含碘元素,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所以常吃海带可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考点:考查激素的作用。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 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逐渐反应迟钝,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胰岛素 D雌性激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发育,促进生殖细胞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排

33、除。较大剂量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出现 “低血糖 ”症状。 考点:考查激素的作用。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胰岛素的作用。 公鸡具有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啼鸣,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雄激素 D生长激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以及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生物个体的第二性征。公鸡的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啼鸣属于公鸡的第二性征,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雄激素。 考点:考查激素的作用。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性激素的作用。 下列关于激

34、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激素是有机分子 B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激素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所以激素是信息分子,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 考点: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答案: B 试题分析: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

35、生兴奋;传入神经把兴奋由外周传向中枢;神经中枢能调节人体某项生理活动。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位是正常的,则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这一环节受阻,所以不能运动,但由于兴奋能传到神经中枢,所以针刺有感觉。 考点: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反射的条件是一定强度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 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皮肤血管收缩 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汗腺分泌增多 汗液几乎不分泌 代谢活动增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炎热环境中,可调节的散热增多,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表皮的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多,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加,由于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则产热增加,所以代谢活动

36、增强。 考点: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方向是 A树突 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B轴突 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C轴突 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D树突 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有由突触前 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方向表现为单向性,即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传递。 考点: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 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37、D感受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部位, D选项不符合题意。传入神经是将兴奋传到神经中枢的部位, B选项不符合题意。神经中枢对传来的刺激能加以分析综合,判断应该如何去做, C选项符合题意,传出神经是将兴奋传给效应器, A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反射弧各个结构的功能。 点评:神经中枢能对传递的信息加以分析综合,作出合理的判断。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故答案:选 B。 考点:考查体温调节的中枢。 点评:难度较小,熟

38、记体温调节中枢和感觉中枢。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急乱 D糖尿病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陈代谢是细胞内复杂的有序的酶促反应,而稳态是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的前提,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 考点:考查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需要理解稳态遭到破坏种类不同,细胞代谢紊乱的种类也不同。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

39、就会受到威胁 答案: C 试题分析: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例如体温维持在 37 左右,血浆 pH维持在 7.35-7.45左右,血糖平衡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 考点: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内环 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 B吲哚乙酸 C赤霉素 D 2, 4-D 答案: D 下

40、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答案: B 试题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因此内环境组成成分一般不包括细胞内的物质和体外环境的物质,而呼吸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故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内环境成组成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内环境组成成分。 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由部分 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 T细胞形成 C B细胞和 T细胞都不能形成 D B细胞和 T细胞都能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无论是 B细胞还是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41、 B细胞和效应 T细胞,同时,都有一小部分 B 细胞和 T 细胞形成记忆细胞,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 B细胞和效应 T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考点:考查记忆细胞的形成。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记忆细胞的形成。 产生抗体的细胞 A吞噬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T淋巴细胞 D效应 B(浆)细胞 答案: D 试题分析: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少数存在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

42、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考点:考查抗体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产生抗体的细胞。 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 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 D依个体不同而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疼痛是由大脑感知的。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先缩手后感到疼痛。故选 B。 考点: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反射的过程。 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有那一因素有关

43、( )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的垂直结构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而植物的垂直分布通过影响食物的种类来影响动物的垂直分布,因此答案:为 B。 考点: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 点评:难度较小,理解群落垂直结构的原因。 一个正常人从 35 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 18 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 )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 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 答案: D 试题分析:环境温度下降,体内外温差大,皮肤散热增加,机体调节体温平衡 ,产热也会增加。使散热和产热平

44、衡,体温维持稳定。故本题选 D, A选项应该是散热增加,故错误。 B选项应该是产热增加,故错误。 C选项应该是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故错误。 考点: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解本题的关键是明白当环境温度下降,机体的散热会增加,机体体温调节过程会使机体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稳定。 茶农每年秋季修剪茶树的主要目的是 A使树冠扩大,增加下年采摘量 B减少养料消耗 C防止病虫害和冻害 D除去无采摘价值的枝条,方便采摘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于侧芽处,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抵制侧芽的生长,所以修剪茶树是解除茎的顶端优势,生长出更多的枝条,井架下

45、年的采摘量。 考点:考查顶端优势的解除。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顶端优势的原因。 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 向 移动 B生长素由 向 移动 C生长素由 向 移动 D 处生长比 处快 答案: A 试题分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尖端,单侧光照使生长素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 根性运输到尖端下面一段,从而背光侧生长快而向光弯曲生长,所以 A项错误。 考点:考查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

46、的激素是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因此成熟的黄香蕉中的乙烯会扩散出来,促进未成熟的青香蕉变黄成熟,故答案:选A。 考点: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植物激素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上, 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衰老 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 2, 4-D属于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低浓度能促进植物生长、抵制植物衰老,高浓度能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植物衰老;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

47、感度比单子叶植物高,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麦田,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杂草衰老,又不影响小麦的生长。 考点:考查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有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于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所以扦插枝条要选择带有芽和幼叶的插条。 考点:考查生长

48、素的分布和作用。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 “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使出生率下降,所以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答案: D正确。 考点:考查种群特征。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反映出种群的数量变化。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 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答案: D 试题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都只针对一种病原。获得免疫是经后天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 (疫苗、免疫球蛋白等 )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抗原刺激后才形成的 (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 ),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所以将减毒的毒素注入动物体内,减毒的蛇毒相当于抗原,引起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