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4921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西藏墨脱县,是我国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县,正在建设中的墨脱公路将于 2012年建成通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 1】墨脱公路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多雨 B植被茂密 C地质条件复杂 D公路设计等级高 【小题 2】该县境内雅鲁藏布江河段航运价值低,其主要原因是 A封冻期长 B落差大 C流量小 D含沙量大 【小题 3】墨脱公路建成后有利于 A发挥该县的交通优势 B加强对外物资和文化的交流 C改善生态环境 D将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2、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材料反映该公路建设于喜马拉雅山山麓地带,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地质条件复杂。 【小题 2】雅鲁藏布江奔腾于青藏高原流向南亚,地势落差大,故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运。 【小题 3】公路建设的意义主要从改善交通,促进资源开发与外界的交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交通线建设和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 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环境,判断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并调用课本关于交通线建设的意义分析,属于常规考点,应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全球定位系统 B G

3、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 GPS的主要功能, GPS接收机能随时提供当地的经纬度和高度三维坐标。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 ”反映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影响了区域的农业生产,属于区域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方向。 考点:本题

4、考查区域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培养学生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 A字母代表的城市是 A纽约 B旧金山 C洛杉矶 D华盛顿 【小题 2】 “硅谷 ”位于 A城市的方向是 A西南 B东南 C东北 D西北 【小题 3】 “硅谷 ”的主导工业是 A核工业 B激光工业 C微电子工业 D石油化工工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地区为美国西部的著名工业基地 “硅谷 ”,其位于旧金山的郊外。 【小题 2】 “硅谷 ”位于旧金山的东南方向,即靠近斯坦福大学附近。 【小题 3】 “硅谷 ”是

5、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世界微电子工业的中心。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国高新技术工业的 分布概况和产业特征,属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地图的识记。 炼钢厂和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地理空间的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非物质联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可分为生产协作联系、地理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炼钢厂的产品是轧钢厂的原料,故两者属于生产协作联系。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并能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从农业经营方式看 A墨累一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 B美

6、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 C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 D亚洲的水稻种植主要由大农场经营 答案: A 试题分析:墨累 -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以家庭农场经营, A正确;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也是以家庭农场经营, B错误;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主要以大农场经营, C错误;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多采用家庭承包的小农经营,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著名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生产概况,属于知识性试题。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需求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市场是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本题

7、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答案: D 试题分析:坑口电站即煤炭基地附近建设火电站,故能把煤炭资源转化为电力输出,利于缓解铁路的压力,延长了产业链,利于增加经济效益,但火电站建设环境污染严重,故将使当地的环境污染加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坑口电站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影响,学生只需结合火电站生产的影响本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山西正在建

8、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对铝的消费量大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答案: B 试题分析:炼铝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布局于山西省主导因素为能源丰富。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典型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加强对主干知识的识记,属于知识性试题。 由于人口贫困而导致热带雨林被毁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 B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C开辟大型农牧场 D商业性伐木 答案: D 试题分析:雨林被毁的原因可归为两类。一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9、,以及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就属于此类。二是由于人口贫困引起的商业性伐木 ,以木材出口换取外汇,偿还债务;开辟大型农牧场 ,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题目反映的就是后一类,商业性伐木对雨林的破坏是最直接的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破坏。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热带雨林破坏的主要原因,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注意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即可。 山西省缺水特别严重的地区是 晋中地区 晋东南地区 晋北地区 晋西南地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其降水量自东南向西部递减,且南部地区河流分布较多,故山西省缺水最严重的是中部

10、和北部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水资源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能从降水量和地表径流的分布反映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浦东开发以后,跨国公司纷纷把其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迁入上海,主要原因是 A实现生产与研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B浦东地价较我国许多新开发区低 C上海是国际航空港,利于研发人员往来 D上海人口多,便于建立营销网 络 答案: A 试题分析:跨国公司纷纷把其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迁到上海,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以便于跨国公司及时、准确的获得中国市场动态,实现研发与生产的一体化,及时抢占市场。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

11、影响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并能结合实例分析。 该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 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 厂 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 【小题 2】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其中 A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政策优势 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 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 D三家企业选择我国加工,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12、【小题 1】 A工厂的原料来自日本,中国加工,市场不在中国,而是日本。说明中国只是负责加工,显然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到中国加工,故 A的区位因素是劳动力; B图显示原料配件全部来自韩国,在中国加工,而市场是面向中国的,说明这个厂之所以到中国来生产,是因为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C图显示香港的企业利用大陆的原料,并且在中国加工,而市场是面向欧美市场,说明它来大陆建厂的区位是资源或原料和劳动力。故选 A项。 【小题 2】日本纺织厂建在青岛,而不建在其他地方,主要是因为青岛距离日本较近并且是沿海的开放城市,显然选择青岛的原因主要是交通因素; A 错误;而汽车厂选在北京,主要是考虑北京人口稠密,经济

13、水平比较高,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北京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 B正确;香港的服装厂选在深圳,而不是香港,因为深圳劳动力价格便宜,为了降低成本选择在深圳加工,即主导因素是劳动力。 C、 D都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因结合图示的基本信息,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区位因素、区位的选择的影响因素,注意要看主导因素。 该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小题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小题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

14、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的产业转移过程符合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故判断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玩具制造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汽车和石化产业主要资金密集型产业;钢铁工业既有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也有市场指向型模式。 【小题 2】同上题分析。 【小题 3】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产业 转移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产业转移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主要的工业类型分析,属于常规考点,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加强

15、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上海 “白猫 ”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 “白猫 ”(重庆)有限公司的现象 A属于国际产业转移 B不属于产业转移 C属于区域产业转移 D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上海企业把相关的生产转移到重庆,符合产业转移的性质,没有跨越国界,故属于区域产业转移。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材料判断产业转移的类型,属于知识性试题。 西气东输主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土地利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 “经济因素 ”的要求;地形类型、河流状况、土地利用都属于自然因素,西气东输管线经过沿线的城市,便于向沿线

16、城市供气。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基础条件,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模式是 A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C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D沿边开放 -边贸发展 -城市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模式以小商品经营推动个体经济发展的工业化特征,符合温州模式; B模式以大城市的扩展而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工业化发展,符合江苏模式; C模式因改革开放的政策发展外资经济,而促进区域

17、的工业区,符合珠三角模式;D模式沿边开放,边境贸易发展推动城 市化,符合喀什模式。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征,注意比较分析。 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候条件的制约 C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以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山区发展林业;内蒙古高原发展草原畜牧业形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且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以气候、地形和植被的差异为基础,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

18、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差异,并结合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 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A每年的 8月 1日 B每年的 10月 1日 C每年的圣诞节 D每年的元旦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田纳西河流域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但降水量主要分布 于 10月到次年的 4月,故水库开始放水应在雨季来临之前,以腾出库容应对雨季的径流量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田纳西河流域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特征,属于基础性知识,本题还可结合田纳西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设计试题。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

19、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反映了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依赖于生产的发展,故主要从山西省生产简单,没有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内容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发展概况。 该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是依据是 A单一指标 B气

20、候、地形等自然指标 C行政区划 D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指标 【小题 2】黄河流域 A甲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干旱 B乙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 C丙处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地质灾害频发 D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河流流域是指河流的汇水区域,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反映其以单一指标为划分的主要依据。 【小题 2】图示甲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少,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A错误;乙处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B错误;丙地区位于黄河下游,由于地上河

21、危害,故洪涝之后多发, C错误;由于黄河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一大原因是植被的破坏,故恢复地表植被是治理整个流域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和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主要区域界线分布和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分析。 2008年 9月 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环境减灾 ”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 “环境减灾 ”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 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小题 2】

22、“环境减灾 ”卫星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台风 洪涝 地震 森林病虫害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利用卫星监测生态环境和灾害,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小题 2】组合选择可采取排除法,由于地震发生于岩石圈,故从高空的卫星无法监测地震的发生,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全球气候变化会引起地理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环太平洋带火山、地震频发 图瓦卢等岛国的部分陆地被

23、海水淹没 温带地区树枝提前萌发新芽 全球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 A B C D 【小题 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成倍增加 B中纬度地区采暖耗能有所减少 C北温带小麦播种面积明显增加 D南温带农作物病虫害迅速减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火山、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而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 错误。 【小题 2】由于全球变暖对全球降水量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一般呈下降趋势, A错误;由于气温升高,故中纬度地区采暖耗能减少, B正确;北温带地区由于蒸发加大,故可能退化

24、为草原, C错误;温带地区由于气温升高,冬季的寒冷天气减少,故病虫害将增多,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 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属于知识性试题。 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A大气平流层臭氧增多 B地中海沿岸夏季干燥 C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 D北京市地面沉降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导致了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A 错误;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大面积的毁林而导致的,属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

25、影响, C正确;北京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而 导致的不属于对气候的影响,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点评:本题学生只要认真审题,对比选项中环境问题和形成原因,结合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即可回答。 下列渔场的形成,与暖流无关的是 A秘鲁渔场 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答案: A 试题分析: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道渔场都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而秘鲁渔场的形成是由于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与暖流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渔场的成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渔场的主要形成原因,本题还可结合知识拓展,分析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 该

26、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反气旋即高压;则水平气流应为辐散, A、 D 图示水平气流呈辐合,错误;北半球的反气旋,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 B图正确; C图风向向左偏,判断为南半球的反气旋。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读图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风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即可答题。 下列四幅图所示的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昼夜温差最小,即白天温度较低,而晚上温度较高;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会太高,故气温较低,而晚上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故晚上气温不低,故昼夜皆阴的温差

27、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结合昼夜不同天气状况下气温高低比较,运用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即可分析。 太阳活动剧烈时,会给地球带来一系列影响,比如 A地球上的有线通讯突然中断 B地球的磁场突然出现紊乱 C地球上的地震灾害突然增多 D地球上的大气污染突然加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性试题。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地月系

28、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天体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当太阳直射 B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小题 2】当太阳直射 C点时 A南极圈出现

29、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昼长 夜短 D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 3】在太阳直射 D点之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A一直向北 B先向北,再向南 C一直向南 D先向南,再向北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B,及北半球夏至日,则北温带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值。 【小题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则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 3】太阳直射点位于 D点即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之后半年,则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北移,直到北回归线上。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直接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

30、移动,判断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属于传统的常规考点。 分析 2009年 3月初我国北方同纬度甲、乙、丙三地气象资料,完成问题。 日 期 甲 乙 丙 气温 天气 气温 天气 气温 天气 3月 1日 12 2 晴 12 4 晴 12 4 晴 3月 2日 0 -7 阴雨 3 -4 阴雨 13 5 晴 3月 3日 2 -6 晴 3 -5 多云 4 -3 阴雨 【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 3月 2日天气系统所处位置的是 【小题 2】 3月 2日三地中丙地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A受锋面影响 B大气削弱作用强 C受暖气团影响 D大气逆辐射强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

31、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表格的气温和天气状况的变化分析, 3月 2日,该地区出现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故判断为冷锋影响。且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为雨区位置。 【小题 2】结合丙地 3月 2日和 3月 3日的天气状况和温度差异,判断 3月 2日,丙地还未受到冷锋影响,即还处于暖气团控制下,故气温较高。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表格的天气状况和气温变化特征,判断天气系统的影响,并结合天气系统的不同位置其天气和气温的差异分析,属于典型性试题。 读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人口增长率较高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

32、】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比较接近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直接读图计算即可。 【小题 2】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接近于低 -低 -低模式,但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正数,故 b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和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解题的关键是能比较图示各点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 如图所示的污染较严重工业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该地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

33、B西北风 C东南风 D北风 【小题 2】在 A地最有可能建设的大型工厂是 A钢铁厂 B服装厂 C石油加工厂 D电子配件厂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工业区集中于城市的北部地区,故判断该地区的盛行风向为偏南风,故 C项符合。 【小题 2】图示 A地有大型铁矿,且附近有大型煤炭,有铁路线经过,交通便利,故适宜布局钢铁工业。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布局与环境的关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工业区布局的一般原理:污染较严重工业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故可结合工业区的位置判断盛行风向;并结合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工业类型,属于常规考

34、点。 流水侵蚀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加剧黄土高原 流水侵蚀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建设水利工程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长期毁林开荒 D居民开挖窑洞 【小题 2】减缓黄土高原流水侵蚀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打坝淤地 D造林种草 【小题 3】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人口可持续发展 B生态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 D工业可持续发展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故 C项正确。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植被的破坏是黄土

35、高原水土流失加剧的根本原因,故治理的根本措施应从恢复植被入手。 【小题 3】结合可持续发展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主要手段;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并结合原因有针对性的分析其治理措施。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读甲、乙两景观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 1】甲地在草原内部形成斑块状沙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B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C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D水

36、井周围农牧业活动频繁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 2】乙地草原萎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甲地区为草原牧区,由于围绕饮水机出现过度放牧,而导致了水井周围植被破坏严重,形成斑点状的荒漠化圈。 【小题 2】乙地是干旱地区,围绕饮水井,发展灌溉农业,而该地区草原的萎缩主要从灌溉水源的变化分析,由于不合理灌溉且干旱地区蒸发旺盛,故形成土地次生盐碱化,而影响植被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背景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的

37、生产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注意比较分析,能从图示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 B地表缺乏植被 C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D受冬季风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导致,故降水少,气候干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 1.1万国民将面临灭顶之灾。该国不得不进行全国大搬迁,永远离

38、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导致图瓦卢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 B上空出现臭氧洞,危及人类生存 C地壳下沉 D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瓦卢被淹没的直接原因是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属于常规考点,本题还可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的原因等方面设计试题。 衡量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城市面积的大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低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

39、志。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都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准,但能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只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阶梯的关键是掌握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知识性试题。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当前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继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目前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故导致了人口迁移主要以中西部向东部、乡村向城市、经

40、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为主。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目前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结合我国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即可回答。 有一批学生放暑假,从天津到大连旅游,选择最经济的交通方式是 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答案: A 试题分析:天津到大连都是沿海港口城市, “最经济 ”的交通方式即运费最低,故应选择水运。而铁路运输的优点是速度快、运量大;公路运输运量较小,速度较快,周转灵活,但远距离运输费用高;航空运输最快捷高效,但费用最高。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41、,结合题目具体要求具体分析。 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 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加强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 【小题 2】下列关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中,符合持续性原则的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直接利用生产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C减少耕地面积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

42、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故只有 A项正确。 【小题 2】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既保护环境,又不影响经济效益,故只有节约用水,既利于保护环境,又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要求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大气环流,则 A处为 气压带, 丁箭头表示 风带。( 2分) (2)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 A处为陆地, D处为海洋,则该图反映的是 (

43、冬、夏 )季,此时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 风,亚洲大陆气压中心名称是 。( 3 分) (3)若该图表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该图所示海域位于 _ (南、北 )半球,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甲箭头所示洋流名称是 ,乙箭头所示洋流名称是 。( 3分) (4)若该图表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则此时北半球为 _(冬、夏 )季,南亚地区盛行 _风。( 2分) 答案: 【小题 1】赤道低( 1分) 东北信( 1分) 【小题 2】夏( 1分) 东南( 1分) 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1分) 【小题 3】北( 1分) 日本暖流( 1分) 北太平洋暖流( 1分) 【小题 4】夏( 1分) 西南(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44、 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大气环流,则赤道附近应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 A处)形成赤道低压带,丁表示低纬环流近地面的风,北半球低纬应为东北信风带。 【小题 2】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 A处为陆地, D处为海洋,图示反映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海洋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的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亚洲大陆上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为亚洲低压。 【小题 3】若该图表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根据图示的环流呈顺时针,判断为北半球中低纬环流。若位于太平洋,则甲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环流的大洋西岸,为日本暖流;乙位于中纬度的北太平洋暖流。 【小题 4】若

45、该图表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则图示环流呈顺时针,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环流、洋流分布、季风环流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面广,但难度不大,解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利用三圈环流,掌握赤道与 30附近的垂直气流运动; ( 2) 利用海陆之间的垂直气流,结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判断北半球的季节。 ( 3) 结合世界大洋环 流模式图,确定南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不同环流方向。 结合南亚的季风风向,判断冬季、夏季北印度洋洋流的不同方向。 甲、乙两图分别为沿 20E经线和 42N 纬线的地形剖面及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甲图所示各自然

46、带是沿 方向更替的 ,这种现象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自然带地域分异在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 3分) 乙图中自然带由 ABC 是沿 方向更替的 ,这种现象体现了 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这种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在 (低、中、高纬)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4分) 乙图中 D处所示各自然带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自然带的地域分异是随 更替的,其主导因素是 。( 3分) 答案: 【小题 1】经线 (或南北 )( 1分) 从赤道向两极的 (或纬度地带性 )( 1分) 热量( 1分) 【小题 2】纬线 (或东西 )( 1分) 从沿

47、海到内陆的 (或经度地带性 )( 1分) 水分( 1分) 中纬度( 1分) 【小题 3】垂直地带性 (或垂直 )( 1分) 海拔高度( 1分) 水热(海拔高度)(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甲图的纬度差异判断,自然景观呈南北变化,判断 为纬度地带性,自然带沿南北方向变化,由于热量条件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而形成。 【小题 2】图示乙由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和荒漠的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带性,由于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而形成,由于中纬度海陆分布差异最明显,故该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分布最明显。 【小题 3】图示 D处自然带从山麓向山顶的递变,属于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由于海拔高度的变

48、化导致的水热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世界自然景观有规律变化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属于 常规考点,难度不大。 读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图中 A处的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是 用地 ,它可能发展成为 (功能)区,其主要原因是 。( 4分) 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分) 答案: 【小题 1】商业 (1分 ) 商业区 (1分 )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交通便利。 (答出其中一点得 2分 ) 【小题 2】经济;历史文化;种族或宗教;政治等。 (答出其中两点得 2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A 处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故判断为商业用地,而形成商业区,由于位于市 中心,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 【小题 2】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受自然地理条件(如沿河设城)、社会经济因素(地租水平对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布局的影响)、交通条件(工业区趋向于交通便利的区位)和历史文化(北京的市中心为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