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4928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小题 1】此区域具有的特征有( ) 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明确的边界 明确的区域特征 一定的政治地位 A B C D 【小题 2】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 A土

2、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光热条件好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 2】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 A土壤肥沃多冻土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D以水稻种植为主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读 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与 2005年相比,在我国 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小题 2】下列关于 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

3、量与 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表示省会城市 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 【小题 2】积温值 A地高于 E地,主要是因为 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 距冬季风源地远 纬度低,是温带 为山地背风坡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 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 A自 A到 C降水逐渐减少 B自 A到 C降水逐渐增加 C自 A到 B降水逐渐减少 D自 B到 C

4、降水逐渐增加 【小题 2】 A、 B、 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正确的为 ( ) A 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 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 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者 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该表为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品产值占广东省总量的比重,读表完成问题。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电子设备制造 96 61 仪器仪表 97 03 专用设备制造 77 19 化学制品 79 92 电气制造 89 03 印刷业 69 53 交通运输设备 87 47 家具制造业 80 00 黑色金属冶炼 59 21 有色金属冶炼 76 65 【小题 1】读表可知,珠江三角洲较为

5、发达的工业部门是 ( ) 电子工业 采掘工业 重化工业 核工业 A B C D 【小题 2】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类型主要是 ( ) A原料指向型 B能源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 I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 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 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小题 2】阶段 ,该国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能源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

6、型产业 答案:、 D 30、 A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问题 。 【小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自然条件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温暖的气候 D煤炭资源 【小题 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区内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铁路交通 D劳动力 【小题 3】为了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

7、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读图 “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度分布 ”(单位: ppm),回答问题。 【小题 1】甲、乙两地土壤含盐度高,分别是因为 ( ) A化肥使用量过大、不合理灌溉 B不合理的灌溉、化肥使用量过大 C海水入浸、不合理灌溉 D排放工业废水、化肥使用量过大 【小题 2】导致甲区域土壤含盐度高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 B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入海径流量大减 C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D地壳下沉,海洋面积扩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

8、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田纳西河流域 (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 【小题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梯级开发 B防洪发电 C提高水质 D环境建设 【小题 3】根据所给两图,对长江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B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相同 C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不同 D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征相似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读 “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回答问题。 【

9、小题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上图中 a、 b、 c、 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 A a 枯枝落叶 B b 土壤 C c 生物 D d 供给养分 【小题 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 B C D 【小题 4】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 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生态旅游 建立自然保护区 雨林观光 A B C D 答案: 【小题

10、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C 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中显示 R冰山( 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最宽处约 13千米,南北长约 24千米。目前, 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并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监测 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 A飞机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全球定位系统 【小题 2】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移动方向预测主要应用 ( ) A GIS B GPS C RS D电子地图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2010年 1月份以来,连续发生的寒潮、暴风雪天

11、气,导致内蒙古受灾人口达 242万人, 4.3万头 (只 )牲畜死亡,超过 3 500万头 (只 )牲畜严重缺乏饲草。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造成内蒙古连续发生暴风雪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 【小题 2】我国利用成功发射的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对这次雪灾所造成的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松嫩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12、 B动物资源优势 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资源优势 【小题 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林业基地 牧业基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读下图 “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利用类型结构 ”,完成问题。 【小题 1】读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是 ( ) A耕地 92 B草地 68 C耕地 23 D草地 78 【小题 2】防治土地沙漠

13、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干旱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防风固沙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 990公里,全线有 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 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问题: 【小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

14、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小题 2】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

15、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该图示意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 (草 ),发展舍饲养殖 【小题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

16、应基地 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 材料二: 1980年和 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1980年和 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 ( )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材料一回答下题 (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 _, B、 _; ( 2)写出河流的名称: D、 _, F、 _; ( 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 _,乙、 _。 据材料二回答下题 (4)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 _

17、,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 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 小麦 _;水稻 _; 玉米 _。 (5)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_,据资料反映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 变的主要原因是 _。 (6)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答案:( 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各 1分) ( 2)辽河 黑龙江 (各 1分) ( 3)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各 1分) (4)水稻; 小麦 ;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 (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 ;逐步向北部迁移( 5分) (5)热量( 1分) 气候变暖,

18、使一直制约黑龙江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2分) (6)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地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只要答出四点就满分 4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图中 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图中 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 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 2)图中 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施是: 。 ( 3)

19、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答案:( 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1分)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分) ; ABCD( 2分) (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2分);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答对其中 3点给 3分) ( 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答对其中 3点给3分) 萍乡工业以 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 ,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 2:被誉为 “江南煤都 ”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 4 01亿吨,经过

20、 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 2 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 3: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 4: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 1)乙图中 E河的大致流向为 _。 (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 _。 (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_。 (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 5)该市为促进经济转型拟建一高新技术开发区,请在乙图中 A、 B、 C、 D四处选一合适位置并简述理由。 答案:( 1)自北向南 ( 1分) ( 2)交通不便 ( 1分) ( 3)资源枯竭 ( 1分) ( 4) 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危害; 地下水位下降; 地面沉降; 水土流失; 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 导致荒漠化。(答对其中 3点给 3分) ( 5) C (1分 );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和河流的上游,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