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4932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然区是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涉及的指标包括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是根据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不同区域划分的基本指标,并能结合自然区的基本含义判断即可。 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动态指示前进方向(其正北方为 0,正东方为 90,正南方为 180

2、,正西方为 270)、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早期的 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 “世界时 ”)。据此回答题。 【小题 1】若 GPS接收机显示屏上显示 225o,则表示前进方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小题 2】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杭州时,其早期的 GPS 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 21:50、 10:10,则杭州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能分别是( ) A 10:10、 21:50 B 09:50、 14:10 C 6: 50、 17: 10 D 05:50、 18:10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

3、接根据题干信息:正北方为 0,正东方为 90,正南方为 180,正西方为 270判断,其 225o反映西南方向。 【小题 2】早期的 GPS接收机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伦敦时间,根据伦敦时间为 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故伦敦时间较北京时间晚 8个小时,即北京时间日出、日落时间分布为 5: 50和 18: 10。 考点:本题考查 GPS接收机的应用和区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题干提供的方位信息,进而可推理准确的运动方向,并能结合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差异进行区时计算即可。 下图为北半球的河流示意图,沿岸的各点中受到流水侵蚀作用明显的是 ( ) A bc

4、f B adf C ade D def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示 a、 b位于河流直道,故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原理,水流将向 b 岸冲刷; c、 d、 e、 f 位于河流转弯处,根据河流转弯处,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原理,则 c、 f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考点:本题考查流水侵蚀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直道和弯道河流侵蚀作用的不同原理即可判断。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右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回答题 【小题 1】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

5、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小题 2】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在 12测站,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变化周期呈正相关,而在 22测站,太阳黑子数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故只能判断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故 C项正确。 【小题 2】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6、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较简单,学生只要结合图示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小题 2】图中 a、 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

7、小题 1】图中线速度由南向北减小,可判定图示地区处于北半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 1 670千米 /小时, 60N 上则为 837千米 /小时,故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其应处于中纬度。 【小题 2】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还包括海拔等因素,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其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 a处的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故可知 a点的海拔较高。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及纬度、地势高低对自转线速度的影响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能结合与赤道上、 60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可判断其纬度位置,结合等值线 “凸高为低,凸低为

8、高 ”的原理,分析地势对自转线速度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 “绿色能源 ”,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小题 2】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答案: 【

9、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 原因就在于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这与气候寒冷无关。 【小题 2】地热属于地球内能,与太阳辐射无关。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促进了大 气和水的运动,大气水平运动产生风能,水的流动孕育了水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和主要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结合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综合分析即可。 2011 年 5

10、月 4 日文汇报报道,又有 4 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读下图,这几颗小行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 ( ) A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图示亦可根据地球的位置判断。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系的基本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位置即可判断,并注意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 为了冬季采光,我国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 (表中 H是住宅的高度 ),回答题 北京(约北纬 40) 【小题

11、1】表中的 4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 B C D 【小题 2】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南北两栋 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 A 23米 B 28米 C 37米 D 40米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的城市均位于北半球,故纬度越高,则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根据表格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判断其纬度高低。 【小题 2】北京的当地纬度约 40,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 =90-纬度差,冬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计算该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2636,借鉴 城市的基本信息,理论日照间距为 1.86H,故可计算得

12、理论日照间距为 37米。 考点:本题 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并能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综合分析即可。 第 30届奥运会 2012年 7月 27日 19点 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题。 【小题 1】在 7、 8月份,伦敦比北京 ( )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风小雾大,降水多 D日出晚,昼短夜长 【小题 2】伦教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小题 3】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下图中的(

13、)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7、 8 月份夏季,伦敦比北京的气温低,日较差小; 7、 8月,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北京降水较多,伦敦降水比北京少;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夏季,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故伦敦比北京昼长。 【小题 2】 7月 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 越高,昼越长。 【小题 3】根据题干,可知零时区时间在 2012年 7月 27日 19时 12分时,全球两个日期 (7月 27日与 7月 2

14、8日 )的分界线是 180与 0时所在经线,即 72E向东至 180之间为 7月 28日,其余范围为 7月 27日。由此可判断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昼夜长短的判断和时间问题的计算等内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为几个地区高考真题的整合。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世界主要城市的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候特征;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分布与纬度的关系; 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分布状 况; 掌握分界日期的 0时经线和 180经线,进而计算两个日期的大致范围。 朝鲜中央通讯社 2012年 12月 13日报道,朝鲜于当天 7时 38分 55秒(北京时间 6时 38分 55秒),

15、从西海卫星发射场( 393935N, 1244221E)发射了首颗应用卫星 “光明星 3号 ”。结合图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B 地方时比 早 C 地与 地的距离为 2220km D飞机从 地飞往 地的最短距离是向东南 【小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明星 3号 ”发射时,宝鸡昼长夜短 B卫星发射时美国白宫正是白天上班时间 C西海卫星发射场位于东八区 D西海卫星发射场比北京日出早 1小时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的经纬网分析,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A错误; 位于同一经

16、线上,地方时相同, B错误; 在 30纬线上,跨经度 30,故距离应为 30*111KM*COS30, C错误;直接根据图示,从 地飞往 地的最短距离即向东南方向运动, D正确。 【小题 2】 12月 1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北半球昼短夜 长, A错误;北京时间 6时 38分 55秒,美国华盛顿所在西五区,区时较北京时间晚 13个小时,故美国华盛顿当地区时为 12 日 17 时 38 分 55 秒,应为下班时间, B 错误;西海卫星发射场( 393935N, 1244221E)可判断其位于东八区范围, C项正确;西海卫星发射场位于 1244221E,北京当地的经度约 116E,经度差约

17、9,故日出时间相差不到 1个小时,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度的综合应用和时间问题计算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经纬网的基本信息,并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 分析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结合区时计算的一般原理:所求时间 =已知时间 +时差,东加西减即可。 下表所列的是 12月 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小题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18、 12月 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故只有丁地符合。 【小题 2】根据四地的昼长可分别计算其夜长,进而可计算其昼夜长短的差异,纬度越高,则昼夜长短的差异越大,即可判断纬度高低。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分析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并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 读下图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题。 【小题 1】该地位于( )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 0 2326N之间 D 0 2326S之间 【小题 2】图中 P点表示的这一天(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

19、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最慢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地区有两次太阳直射,故判断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且 6 月 22 日,且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即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故 D项符合。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 P点应表示冬至日,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太阳直射与纬度的关系,并结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征 进而确定所在的纬度位置。 某校所在地( 120E、 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

20、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列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 不合理 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的基本原理判断,该地位于 40N,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50,故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40,故 D图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抓住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是解题的 关键。 图中 N 为北极点, A、 M、 B位于地球表面, NP为经线, MN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千米。读图完成题。 【小题 1】若 AM为昏线,则此时节 ( ) A巴黎香榭丽

21、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小题 2】若观测到 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 12时 40分,则 M地大致位于 ( ) A 66oN, 110oE B 67oN, 110oE C 66oN, 130oE D 67oN, 130o 【小题 3】若在 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 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N 点为北极点,表明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若 AM为昏线,说明北极附近为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

22、季,北半球的冬季。根据当地的物候现象容易判断正确答案:为 D。 【小题 2】 日影最短的时刻为当地 12时,结合北京时间是 12时 40分,可计算出当地经度为 110oE。 MN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千米,球面最短距离 111千米对应的弧度为 10,可计算出 MN 的纬度差为 23, N 为北极点, M的纬度为67oN。 【小题 3】图示 MN 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 MN 为 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向正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为 2012年福建高考真题,有一定难度,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能根据昼夜分布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南北半球的季

23、节; 能根据日影长短变化判断当地的正午时间,进而根据当地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异,计算当地的经度; 结合球面最短距离计算当地的纬度; 掌握正午时刻当地的太阳方位,进而判断日影朝向。 下图为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 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题 【小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小题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24、 1】读图可知,该地区种植业的规模大于适宜发展种植业的缓坡和平原的规模,所以造成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过度开垦。 【小题 2】我国南方地区丘陵和低山面积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应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缓坡宜开垦为梯田发展种植业,不应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坡度较大的地区不 宜开垦为梯田,若发展水稻种植业,会造成水土流失;全面封山育林,则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可行。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形条件和种植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能结 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进而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即可。 陕西榆林地区

25、“乌金 (煤 )遍地 ”,资源非常丰富。 5 年前开始,该地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被人们戏称为 “黑三角 ”,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采掘工业 高耗能工业 农产品加工工业 高技术工业 A B C D 【小题 2】近年来,在 “黑三角 ”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该地区环境问题加剧 B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C该模式体现了扩大再生产过程 D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材料知,榆林地区煤炭资源

26、丰富,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开发初期,最适合发展采掘工业和高耗能工业。 【小题 2】由发展模式图知,煤炭有发电、焦化、化工等多种模式,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 同时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和废气被回收利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 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基本信息,并能结合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等综合分析即可,注意结合选项内容比较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

27、层次分工的结构。据此回答题 【小题 1】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 巴基斯坦纱 中国布 意大利印染 法国服装设计 土耳其制造 跨国百货销售。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依靠本国 的( )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小题 2】在上题的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 B劳动力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法国从事服装设计,服装设计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其主导区位因素为技术。 【小题 2】美国的棉花生产,有专门的棉花带生产,其主要的优势是

28、实施了区域专门化生产,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主要工业部门的工业类型,并能结合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生产特征综合分析即可。 关于区域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但区域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注意区域有界性的基本含义。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

29、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基本分成三大自然区域,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气候区;青藏高寒区,三者以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000米等高线和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为界,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貌。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表现: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并能抓住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基本依据判断即可。 2010 年 5 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 26.42公里,最宽处

30、约 195.41公里,将 “线 ”还原成 “带 ”(下图)。据此完成题 将中国南北分界由 “线 ”还原成 “带 ”,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RS) B全球定位系统( GPS) C地理信息系统( GIS) D计算机网络技术( CNT) 答案: C 试题分析: 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 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 GPS全球定位技术、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 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

31、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注意比较分析,并能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 “川气东送 ”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 1700 千米。 “川气东送 ”可 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偷、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根据右图回答题 【小题 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

32、稳定 运输线路短 A B C D 【小题 2】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川气东送工程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与轮南到上海的西气东输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 【小题 2】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自

33、身能源储量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两个西气东输工程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 决其能源短缺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和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基本概况,能抓住我国的主要区域地理概况,并能借鉴课本关于能源跨区域的调配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地理意义综合分析即可。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 明显的均衡性 D丙地区

34、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小题 2】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 A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小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甲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时, A错误;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其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冬季,由于距冬季风源地近,且地形平坦,故冬季风能资源丰富, B 项正确;根据图示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C错误;丙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

35、低,盆地底部风力小,因此有效风能密度小, D错误。 【小题 2】甲地位于东南沿海,有效风能密度与丁地区一样多,但甲地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因此风能开发前景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风能资源开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风能资源形成原因的差异,并能结合地形条件对风能 分布的影响和经济因素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前景的影响综合分析即可。 下图为 “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 B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小

36、题 2】图示曲线反映了(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 20 世纪 80 年代城市化速度最快 C 90 年代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三大产业比重大小依次为二、三、一,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其城市化发展 速度较快, 2005年达到 50%左右。综上分析可知, 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代表城市人口比重, 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小题 2】根据上题的结论,可判断出 1990年以后第

37、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城市人口增长落后 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进而结合我国三大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和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基本概况等内容综合分析即可,注意比较分析。 读 “我国承转全球 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 ”(图 A)和 “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 ”(图 B),完成题。 【小题 1】图 A中,我国承接全球 IT产业转移的路径 是指 (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小题 2】图 B

38、为 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 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产业转移过程中,优先考虑地理位置接近的基本原则判断, 是环渤海地区,因为该地距离韩国近,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市场广阔和政策优惠。 【小题 2】 c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且分布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是品牌和核心技术。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产业转移优先考虑就近原则,并能掌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即可判断。 受多种因素的 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

39、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题 【小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小题 2】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故不包括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小题 2】产业基础相对薄

40、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我国区域工业化的基本概况等内容,注意比较分析。 11月 5日,北京( 40N、 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 答案 : B 试题分析: 11月 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京出现昼短夜长,故北京当地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位于正南方天空,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 B图示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及图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1、进而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方位和昼夜长短状况,进而分析日出日落方向等内容综合分析。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 “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回答题: 【小题 1】 “三北 ”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小题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三北防护林主要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故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

42、,保护农田。 【小题 2】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故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我国主要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而确定防护林工程的主要生态意义。 下图为 “京杭运河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为黄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该工程( ) A自南向北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 B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C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D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答案: 【小题 1】

43、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地势高低,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故判断乙河流为黄河。 【小题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自南向北沟通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A错误;由于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故该工程需要逐级抽水,耗电量大, B错误;该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调水量较大,但水质较差, C项正确,实施过程中由于有原京杭大运河可利用,故工程量较小,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

44、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 “地球之肾 ”。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 ) 青海湖 滩涂 沼泽 渤海 水稻田 A B C D 【小题 2】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 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小题 3】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答

45、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湿地是指地表长期有浅水覆盖的区域,而不包括海洋,故 错误。 【小题 2】湿地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益,且其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故应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其经济效益,而把湿地开垦为耕地,大大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B项错误。 【小题 3】围湖造田使湿地面积缩小,则湿地调蓄河流径流量的能力下降,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且湿地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则年温差变大,故乙、丁曲线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资源和湿地保护。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湿地的基本概况,并能掌握湿地的基本价值

46、和生态环境功能综合分析,注意湿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下列鄱阳 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 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属于湿地生态环境,应注意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把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则使水域面积缩小,湿地生态破坏;而陡坡开荒可能加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注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7、即可判断。 综合题 读下图 “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 ( 1)分析 Q 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分析该地区成为著名灌溉农业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 2)图中 Q、 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 。( 4分)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石漠化 D红色荒漠 ( 3)分析 Q、 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6分) (4)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 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 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6分) 答案:( 1)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热量条件好;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 2) AB (3

48、)Q 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 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4)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试题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因素综合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实际状况分析。( 2)图示 Q 地位于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R地位于沙漠边缘,故沙漠的扩展导致该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3)结合上题分析, Q 地的土地盐碱化可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降水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不合理灌溉)分析,而 R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可从该地区沙漠的扩展,即西北季风的影响方面分析。( 4)草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从其涵养水源和增加地表摩擦力,降低风力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