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卫生.ppt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74060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心理卫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五章 心理卫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五章 心理卫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五章 心理卫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五章 心理卫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心理卫生,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一 人与生命的发展 二 心理卫生的概念 三 心理卫生运动的简史 四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 人与生命的发展(1),1. 概念 人的发展有两层涵义:其一,人类种族在地球生物种系发生中的有关过程;其二,个体从生物学受孕到生理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生命周期则是指以上概念的后一层涵义,即一个人从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到死亡的发展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包括由恋爱、结婚、生育、子女离家到家庭消亡的全部过程。,一 人与生命的发展(2),2. 争论 神创论vs进化论 生命的起点与终点问题 物种之间是否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一 人与生命的发展(3),3.观点 (1)发展

2、是毕生的过程; (2)发展是多维的 ; (3)发展是获得和丧失的结合。,二 心理卫生,1.概念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也称心理健康,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二 心理卫生,2. 心理卫生的意义 (1)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2)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3)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三、心理卫生运动的简史,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健康和益寿延年的目的。 19世纪前,人们对心理(精神)疾病还没有明确、科学的认识。 1908年5月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康涅狄格州

3、心理卫生协会”。 1930年5月5日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1936年4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四、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 1病理学(pathology)角度 2统计学(statistics)角度 3“文化学”(culture)角度,(二)健康心理的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十项标准得到了较多的认可。即有充分的适应能力;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

4、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我国的心理学家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有五条标准值得重视,这就是: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第二节 优生与胎教,一、人口质量与优生 1.人口数量(quantity):人口的增长是个不容忽视的世界性的问题。 2.人口质量(quality):人口数量的增多,常常会带来质量的下降。 3.优生学(eugenics):优生学是研究改善物种遗传素质,特别是通过社会控制和改善人类配偶生殖的科学 4.优生的措施:在一系列优生的措施中,禁止近亲婚姻、进行婚前检查以及

5、提倡最佳的妊娠年龄是最重要的。,二、胎教,1.胎教:胎教(prenatal education)指在胎儿期的教育,是孕期心理卫生的重要问题。 2.胎教的理论基础: 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子宫内窥镜的检查 3.胎教的方法 (1)音乐胎教: (2)运动胎教: (3)言语胎教:,第三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一、儿童心理卫生 二、青少年心理卫生 三、中年心理卫生 四、老年心理卫生,一 儿童心理卫生(1),1儿童时期心身发展的特征 新生儿期:出生后到生后28天,主要特点是心身重新适应。具备了视、听、嗅、味、触及本体感觉,心理机能也在迅速发展。 乳儿期:小儿一周岁以内的哺乳期。此阶段是各种心身发育几

6、乎是一生中最快的时期之一。 婴儿期:3岁以前。此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运动机能进一步发展。 三岁左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 幼儿期:3岁到6、7岁。语汇量和语法结构发生了质变。思维出现了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模仿力极强,并出现了独立的愿望,开始自行其事,称为“第一反抗期”。 学龄期:67岁至1415岁。在行为中的最大变化是以游戏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校园学生生活。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但破坏力也很强。,一 儿童心理卫生(2),2.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爱抚是儿童重要的心理需要 (2)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期表现出来的注意不集中、学习效果差、躁动不安、胆小、害

7、羞、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反应迟钝或过于敏感等一系列症状。该失调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基本原因。纠正的办法是称为感觉统合训练的一系列游戏式的训练 (3)寄养问题:寄养问题是造成儿童心理缺陷或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一 儿童心理卫生(3),3儿童期的心理保健 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独立意识的最好时期。 (1)抓住关键期,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2)家长与教师的身教作用,二、青少年心理卫生(1),1青少年心身发展的特点 (1)体质发育快,生理机能不断成熟,特别是当青春来临时,体格发育突然加快,骨胳加快生长,身高加速增长,达到人生发育的第二高峰。 (2)心理发展快,心理机能不

8、断完善: 认知功能全面和均衡发展; 情绪体验敏感而不稳定; 人格逐渐形成; 性心理不断成熟。,二、青少年心理卫生(2),2青少年心身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由于青少年心身发展快,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社会发展变化较快的时期,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增多。 (1)学习问题 (3)恋爱与性的问题 (2)情绪情感问题,二、青少年心理卫生(3),3青少年的心理保健 (1)青少年应具备学习能力使自己成长 ; (2)父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3)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三 中年心理卫生(1),1中年人的心身特点 (1)生理上从成熟走向衰退 (2)智力发展到最

9、佳状态 (3)个性的成熟与稳定,三 中年心理卫生(2),2中年人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中年人的心理变化是个动态过程,个体差异很大。 (1)反应速度与记忆能力下降; (2)渴望健康与追求成就的矛盾; (3)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4)家庭与事业的双趋冲突。,三 中年心理卫生(3),3中年人的心理保健 (1)建立可行的保健制度和监测体系 (2)加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四 老年心理卫生(1),1老年心身发展特点 (1)老年期的生理变化: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应变功能下降,易体弱多病。大脑皮层开始萎缩,大脑调节内脏的功能下降使得老年人的躯体、内脏不适感增加。 (2)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认知功能和智力水平开始下降。,四 老年心理卫生(2),2老年人的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不适应离退休生活 (2)主观健康水平评价差 (3)老年人的性生活 (4)对死亡的恐惧,四 老年心理卫生(3),3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1)确立生存意义 (2)适度锻炼运动 (3)加强人际交往,思考题:,1什么是心理卫生? 2回忆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简史。 3区别不同阶段心理卫生的主要问题。 4归纳心理健康的标准。 5叙述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