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ppt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8974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讲课内容,意识 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人格 心理的脑基础 认知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 情感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意 识,意识的定义: 哲学:高级完整的心理形式。 医学:人的清醒程度,以及对自己与环境理解的完全程度。 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轻、中、重) 意识缩窄,意 识,意识的定义: 心理学: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的 综合觉察与认识。 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过程 意识是区别人和动物心理的标志,意 识,意识的层面: 根据注意程度不同: 焦点意识 focal conscious 边缘意识 margina

2、l conscious 无意识 nonconscious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 意识 conscious 前意识 preconscious 潜意识 unconscious,意 识,意识的特征: 存在性:随客观事物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能动性:改变自身、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统一性:内外及个体发展的协调统一 界限性:个体和外界的界限,意 识,不同的意识状态: 清醒状态 睡眠状态:肌体恢复功能、保存能量的过程 NREM期:松弛状态,深睡 REM期:做梦 不连续、不协调和认知的不确定性 REM睡眠的剥夺和情绪低落,认知过程,概念: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两种理论:

3、反映论: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信息论:认知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变化的信息加工,认知过程,感觉 知觉 思维 想象 记忆 遗忘 注意,认知过程(1):感觉,定义: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的基本特征: 感受性: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感觉阈限:感受性的高低 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认知过程(2):知觉,知觉:客观事物综合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的特征: 相对性,认知过程(2):知觉,知觉的特征: 选择性,认知过程(2):知觉,知觉的特征: 整体性,认知过程(2):知觉,知觉的特征: 恒常性,认知过程(2):知觉,知觉的特征:

4、 组织性,认知过程(3):思维,定义: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感知觉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后,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 间接性:文字媒介 概括性:共性、规律性 分析、综合 比较、抽象、概括 概念判断推理新概念,分类: 思维方式: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思维方向: 聚敛性; 发散性; 正向; 逆向。,认知过程(3):思维,独立程度: 习惯性; 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思维过程: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认知过程(3):思维,思维过程的影响因素: 定势; 动机; 迁移; 固着; 个性。,认知过程(4):想象,定义: 人脑对已有的表

5、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事物形象的认识过程。 分类: 无意想象:梦 有意想象:幻想,认知过程(5):记忆,定义: 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识记 保持 再认、重现(回忆),认知过程(5):记忆,分类: 按照内容 形象记忆(表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按照保持时间 感知记忆 (瞬间记忆): 0.25s 2s 短时记忆:有注意过程 1min 长时记忆:有加工过程,认知过程(6):遗忘,定义: 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 Ebbinghaus 曲线100 ()806040200 1 24 48 72 (h),定义: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分类: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认知过程(7

6、):注意,性质: 广度 稳定性 紧张性 分配 转移,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 相关学说 情绪的调节与健康,情感过程(1):情绪和情感,定义:对内外信息产生的内心体验,情感过程(1):情绪和情感,维度: 方向性 强度 紧张度 内容 内在体验 外在表现:表情,肢体语言,言语表情 生理反应,情感过程(1):情绪和情感,分类 原始情绪 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情感过程(2):相关学说,詹姆斯兰格学说 坎农巴德理论 认知理论 刺激 生理 认知 相对历程理论,情感过程(3)情绪的调节与健康,身心统一概念 情绪的生理作用(P52) 情绪的调节 需要的满足 个体的认知 改变环

7、境 心理防御 求助他人,意志过程,意志的定义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过程(1):意志的定义,意志: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1):意志的定义,意志的特征: 目的性 意志行动和随意运动 意志行动和克服困难,人格的概念和特征(1),人格: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结构。 人格的心理结构: 倾向性:需求、动机、兴趣、情感反应、认知能力。 个人类型特点:性格、气质、能力 自我意识,人格的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 特性与共性 完整性 复杂性,人格的概念和特征(2),

8、需要,需要: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当出现某种生理或心理的不平衡时,为恢复平衡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倾向。,需要的层次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会交往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动机,动机:驱使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冲突: 双趋式冲突:鱼,我所欲也。 双避式冲突:前狼后虎 趋避式冲突:茉莉花 ,挫折,挫折:因指向行动的目标受阻而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所产生的认知偏差或情感反应。 挫折承受力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性别、体质、年龄 心理因素:人格的健全和成熟度 社会因素:生活经验、社会支持,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人们在潜意识为了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及适应环境而采用的一种策略。,心理防御机制,自恋型: 否认:掩耳盗铃 投射:妄想 神经症型: 转移:下班回来。 合理化:狐狸与葡萄 反向:此地无银。,不成熟型: 退行:病了 幻想:卖火柴。 成熟型: 升华:医生。 幽默:,人格结构,性格* (后天),能力*,气质* (先天),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内倾、外倾,ABC行为,一般能力 (智力),特殊能力,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自我意识,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心理的脑基础 认知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 情感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解剖学定位 神经递质:5-TH、NA、 DA、GABA、A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综合培训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