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16世纪的欧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487582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16世纪的欧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16世纪的欧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16世纪的欧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16世纪的欧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16世纪的欧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6世纪的欧洲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早提出绕道美洲到亚洲的航行计划的人是 ( )。 ( A)麦哲伦 ( B)巴尔波亚 ( C)埃尔卡诺 ( D) “航海家 ”亨利 2 西班牙统管与美洲贸易的机构是 ( )。 ( A)印度事务委员会 ( B)贸易专署 ( C)西印度公司 ( D)总督府 3 在古巴领导印第安人坚持抗西游击战争的首领是 ( )。 ( A)孟提祖马 ( B)曼 科 ( C)阿多欧 ( D)劳达罗 4 1543年发表解剖学专著人体结构论的是 ( )。 ( A)盖伦

2、 ( B)维萨留斯 ( C)塞尔维特 ( D)哈维 5 1628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一书,论证了血液在全身的循环运动,使生理学发展为科学的是 ( )。 ( A)盖伦 ( B)维萨留斯 ( C)塞尔维特 ( D)哈维 6 曾经依靠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到月球及其他星辰的表面形态的天文学家是 ( )。 ( A)哥白尼 ( B)布鲁诺 ( C)伽利略 ( D)泰寇 .布刺 7 提出 “我思 故我在 ”,并认为 “精神实体 ”和 “物质实体 ”二元存在的是 ( )。 ( A)弗朗西斯 .培根 ( B)笛卡尔 ( C)布鲁诺 ( D)亚里斯多德 8 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是 ( )。 ( A)弗朗西斯 .培根 (

3、B)笛卡尔 ( C)布鲁诺 ( D)亚里斯多德 9 提出行星绕太阳运行为椭圆形轨道的天文学家是 ( )。 ( A)哥白尼 ( B)布鲁诺 ( C)伽利略 ( D)开普勒 10 欧洲最早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的是 ( )。 ( A)德意志人 ( B)法国人 ( C)西班牙人 ( D) 英国人 11 1516年,法国国王同教皇签订了协约,规定法王有权任命本国教会的高级神职,有权向教士征税,该协约是 ( )。 ( A)波伦亚协定 ( B)奥格斯堡和约 ( C)至尊法案 ( D)教士首年薪俸法 12 德意志民族摆脱天主教会控制,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斗争的基本形式是 ( )。 ( A)骑士暴动 ( B)帝国改

4、革 ( C)宗教改革 ( D)农民战争 13 16世纪德国最关心宗教改革的阶级是 ( )。 ( A)农民阶级 ( B)市民阶级 ( C)骑士阶级 ( D)封 建诸侯 14 德国宗教改革中,确立了 “教随国定 ”的条约是 ( )。 ( A)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 ( B)萨拉戈萨条约 ( C)波伦亚协定 ( D)奥格斯堡合约 15 宗教改革中,不属于加尔文派教徒的是 ( )。 ( A)法国的胡格诺派 ( B)英国国教会 ( C)苏格兰的长老会派 ( D)英国清教徒 16 耶稣会的创立者是 ( )。 ( A)利马窦 ( B)南怀仁 ( C)罗耀拉 ( D)汤若望 17 宗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5、是加尔文写的 ( )。 ( A)基督教原理 ( B)教义问答 ( C)论教会改革之必要 ( D)布拉格通告 18 提出 “先定论 ”宗教改革思想的人是 ( )。 ( A)马丁 .路德 ( B)闵采尔 ( C)希普勒 ( D)卡尔文 19 德国农民战争过程中,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纲领是 ( )。 ( A)十二条款 ( B)海尔布琅纲领 ( C)波伦亚协定 ( D)奥格斯堡和约 20 马丁 .路德所写的驳斥出卖赎罪券,进而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文章是 ( )。 ( A)九十五条论 纲 ( B)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 ( C)教会被掳于巴比伦 ( D)基督教信仰典范 21 英国发动宗教改

6、革的国王是 ( )。 ( A)亨利七世 ( B)亨利八世 ( C)爱德华六世 ( D)玛丽 22 1534年英国颁布的确认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的法令是 ( )。 ( A)十七条指令 ( B)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 ( C)至尊法案 ( D)十条法规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3 伊拉斯谟 24 莎士比亚 25 乔叟 26 拉伯雷 27 塞万提斯 28 博丹 29 托马斯 .莫尔 30 哈维 31 弗兰西斯 .培根 32 笛卡尔 33 赎罪券 34 波伦亚协定 35 “十二条款 ” 36 奥格斯堡和约 37 “预定论 ” 38 “至尊法 ” 39 “血腥的玛丽

7、”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0 以德国宗教改革为例分析宗教改革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41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16世纪的欧洲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 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6 【正确答

8、案】 C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2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7 【正确答案】 A 【

9、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8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19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2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 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3 【正确答案】 伊拉斯谟 (1466 1536),生于鹿特丹。他以古典著作为渠道,去发掘圣经原文的本义及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他编订了希腊文本的新约圣经及其拉丁文新译,揭示并纠正了教会通用拉丁文圣经中的许多错误,严重打击了教会解释教义的权威

10、。 1509年,他写下了讽刺小说愚人颂,把 “愚蠢 ”人格化,假 “愚蠢 ”之口,嘲笑和辱骂教皇、主教、僧侣及贵族的愚昧,抨击神职人员的贪婪和淫荡,揭露封建贵族的腐朽、虚荣和好战。愚人颂对教会黑暗的揭露,有力促进了路德派的宗教改革。 【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4 【正确答案】 莎士比亚 (1564 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和诗人。他一生写出 37个剧本和 150多首 14行诗,展示了 16世纪至 17世纪初广阔的社会景观,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世态。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等多种体裁。他的历史剧,是为 13世纪的约翰王至 15世纪末的查理三世各个著名国王所写的剧本,反映了当

11、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他的喜剧主要有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充满了乐观主义情调,赞美友谊和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 义的社会道德理想。 17世纪他写了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代表了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中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与黑暗罪恶的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5 【正确答案】 乔叟 (1342 1400),英国资产阶级文学的先驱。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以一批从伦敦到坎特伯雷朝圣的香客的旅行为线索,写成了 24个短篇故事。这批香客中有各阶层的人,作品对他们做了生动描写。展示了 1

12、4世纪英国社会的画卷。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记和口头文学 、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讽刺了僧侣的虚伪,揭露教会对人民的压迫和金钱的罪恶。乔叟的作品反映了市民的立场和情感,讽刺了僧侣的虚伪,揭露了教会的腐败,体现了反封建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6 【正确答案】 拉伯雷 (1494 1553),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共 5部。小说以法国民间故事中的高朗古杰、高康大和庆大固埃三代巨人国王为主角,通过描写他们游历的故事,用浪漫主义和夸张的手法塑造这三位巨人,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拉伯雷批判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 ,抨击教会和僧侣,主张个性解放,通过教育解放

13、人的力量,依靠知识巨人改造现实社会。巨人传在一定意义上是教育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表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和原则。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7 【正确答案】 塞万提斯 (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以虚构的穷乡绅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 .潘沙的游侠史,反映了 16 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堂吉诃德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梦想要按已经消逝的骑士传统行事,荒唐的行为却往往出于善良 的动机。骑士制度已经过时,他却要坚持这个制度下骑士立身的准则,这就是堂吉诃德的悲剧。堂吉诃德随之成为一个理想脱离现实、落后于历史的典型概括。

14、【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8 【正确答案】 博丹 (1530 1596),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著有国家论。他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国家主权的理论,认为国家起源于家庭,众多家庭为了共同利益和防卫需要结合起来,接受国家的约束;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的,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政权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建立;将法制原则纳入国家定义中,认为国家应按法律来治理;并强调君主拥有一切权力的同时其权力也是有限的。其学说反映了欧洲民族国家正在形成的现实,具有反封建主义的内容。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29 【正确答案】 托马斯 .莫尔 (1478 1535

15、),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其代表作是乌托邦,书中批判了英国现行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认为私有财产是产生社会弊端的根源;书中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制度 “乌托邦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一切人都参加体力劳动;社会实行民主政治,所有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全体居民讨论。莫尔批判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罪恶,第一次设想了共产主义蓝图,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但他找不到实现理想的社会阶级力量和现实途径。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0 【正确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医生,创造了比较完善的血液循环理论。他根据试验研究,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阐明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由于心脏的压力,血

16、液才沿动脉流向全身,再沿静脉返回心脏,川流不息。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1 【正确答案】 弗兰西斯 .培根 (1561 162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科学思想家,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其著作有崇学论和新工具,他特别重视知识,有 “知识就是力量 ”的名言;反对唯心主义和经院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由分子构成,并且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 ;提出了归纳法,要求在制定一种普遍原理前,必须小心认真地观察事实,然后从观察所得的材料中归纳出一条原则。培根的思想也有局限性,如主张作为理性真理的科学和作为启示真理的神学互不干扰,忽视演绎法和数学等。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2 【正确答案】 笛卡尔 (

17、1596 1650),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科学思想家。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反对经院哲学,主张怀疑一切;提出 “我思故我在 ”的原则,将 “精神实体 ”与 “物质实体 ”并列。是典型二元论者;继承和发扬了培根的理论,将观察和思考作 为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3 【正确答案】 天主教会出售的据说可以赦免罪过的凭证。教会还宣称,人只要购买赎罪券,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的罪过及已死亲属的灵魂的罪。 1476年,教皇颁布法规,将购买赎罪券以帮助已死的亲人拯救在炼狱里的灵魂定为信条,为出卖赎罪券这种欺诈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赎罪券实际是教会聚敛财富的工具,

18、是引发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4 【正确答案】 1516年,法国国王同教皇签订的宗教协定。 14、 15世纪法国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成长的基础上形成统一民族国家,并出现以专制君主为核心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摆脱教廷控制,实现教会民族化成为必然趋势。 1516年法国国王同教皇签订的波伦亚协定规定,国王有权任命本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教士征税,只允许教皇保留在法国征收年捐的权力。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5 【正确答案】 1525年 3月,德国士瓦本农民起义军颁布的起义纲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爆发后,士瓦本是中心之一,当地起义军领

19、袖于 1525年 3月举行集会,通过了 “十二条款 ”的纲领,要求 废除农奴制和什一税,减轻劳役、地租和徭役,归还被领主侵占的森林和牧场等,但没有要求没收地主的土地。纲领带有妥协性,主要反映富裕农民的利益。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6 【正确答案】 德国天主教诸侯和路德派诸侯缔结的宗教协定。路德宗教改革后,德国出现了天主教诸侯和路德派诸侯对峙的局面,双方于 1546年爆发了战争。 1555年,双方缔结了奥格斯堡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所谓 “教随国定 ”的原则; 1552年以前为新教诸侯夺去的天主教会的财产,均应由其继续占有。奥格斯堡和约使路德派新教 得到了正式承认。

20、【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7 【正确答案】 加尔文宗教改革提出的基本宗教理论。他在基督教原理中,提出了系统的新教神学理论,比路德更为激进。提出了 “预定论 ”。认为上帝从创世以来,就把世人分为 “选民 ”和 “弃民 ”,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 “选民 ”和 “弃民 ”的区分,就看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这种预定论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8 【正确答案 】 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建立民族教会的法律。当时英国王权处于上升趋势,同罗马教廷产生矛盾。 1534年,英国

21、议会通过 “至尊法 ”,宣布国王足英国教会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后来又宣布切断与教皇的一切来往,凡否认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者,均处以叛国罪。 “至尊法 ”是英国建立独立教会的重要步骤,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39 【正确答案】 用血腥手段镇压新教徒的英国女王玛丽 .都铎的代称。亨利八世及其子爱德华六世在位时,同罗马 教廷决裂,实行了部分带有新教性质的教义条文。但爱德华六世死后,亨利八世的公主玛丽即位,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玛丽废除了亨利和爱德华的宗教立法,恢复了英国教会对罗马教廷的隶属关系,并以极其残酷

22、的手段惩罚新教徒。她在位期间,共有 300名新教教徒被烧死,大主教克兰默被处以火刑,因此有 “血腥的玛丽 ”之称。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0 【正确答案】 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反教会斗争,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引发宗教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宗 教因素外,还直接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关。 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还有向人民征收什一税,出售教职和赎罪券,向主教、教士第一年收入征收佣金等特权;政治方面: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在各国拥有特权,阻碍了西欧各国的统一;宗教方面:天主

23、教会出现种种弊端。教会出售教职、赎罪券,崇拜圣物,导致教会本身变成了商业机构,违反了宗教教规。 但是宗教改革之所以首先在德国出现,还与德国的特殊政治、经济情况分不开: (1)15世纪末至 16世纪初,德国封建经济虽占 据统治地位,但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显著发展,甚至出现了部分手工工场。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它的分散性,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大城市多半分布在边区,与外国的联系要比本国的联系更为紧密。 (2)德国政治上存在着分裂割据的局面。德国名义上虽是 “神圣罗马帝国 ”,但实际上存在大大小小的许多封建领主,他们拥有独立的行政组织、军队、法律和货币。所谓的帝国议会,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皇帝只

24、有在帝国议会授权下才能行动。皇帝及议会既无国库,又无军队,需要用款时向诸侯摊派。 (3)天主教会在德国拥有很强的力量,德国 受教会的榨取最严重。德国教会的神职人员,必须把收入的一部分上缴教皇;罗马教廷还利用德国的政治分裂,加重对德国的榨取,这些财富归根结底都来自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 (4)德国农民地位低下,阶级矛盾十分突出。德国劳动人民中的绝对多数是农民,少数仍处于农奴地位。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加重了地租和劳役剥削,农民还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受商人的剥削和高利贷者的盘剥。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因此,德国的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这是促成德国最先爆发

25、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宗教改革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全面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大大缩小了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罗马教皇在西欧的地位一落千丈,这是对西欧封建制度的最沉重的打击。 (2)宗教改革剥夺了教皇和教会贵族的特权,没收了教会的大批土地和财产。这不仅有助于专制王权的加强,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同时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系。 (3)新教特别是加尔文教的教义不仅鼓舞来了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符合他们创造 “自由 ”、 “平等 ”关系的 需要。 总之,宗教改革加速了西欧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进程,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26、。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41 【正确答案】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后,其宣称的改革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它得到农民、工人和市民阶层的全面支持。这些阶层长期处在天主教会的宗教压迫和经济剥削下,对天主教会早就抱有不满情绪。 (2)它得到想攫取天主教会财产的世俗君主,主要是大诸侯的有力支持。当时天主教会在德国拥有大量土地和房产,诸侯对之早有觊觎之心,因此许多诸侯扶植路德教派对抗 天主教会,借机夺取教会财产。 (3)它得到德国爱国主义者的同情,这些爱国主义者反对罗马教廷对于德国的掠夺和干预,支持建立独立于教廷之外的独立教会。 (4)神圣的罗马皇帝对于路德新教派的发展,

27、没有办法加以遏制。当时德国政治上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皇帝无法驾驭各个诸侯,同时对外战争及内政的因境也使他没有力量干预路德教派的发展。 (5)路德的个人主观条件也有助于新教的胜利。他学识渊博,既有雄辩的口才,也能写典雅的文章,他很敏感而又有坚强的毅力、非凡的胆识和气魄。这使他具备了一个改革运动领导人的气 质。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仍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 (1)他从来没有认识到教会与国家分离的重要性,将德意志君主和贵族看做是教会的天然保护者。 (2)他在经济问题上反对高利贷者收取利息的行为,明显受到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说教的影响。 (3)在国家问题上,尽管他承认君主的权力要从属于自然法,但仍接受了中世纪的观念,认为君主的权威是神授的。 (4)他反对叛乱,一贯强调人民服从政府的必要性。 【知识模块】 16世纪的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