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曾经来华留学,并在日本大化改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 ( A)阿倍仲麻吕 ( B)中臣镰足 ( C)中大兄 ( D)苏我入鹿 2 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的法律是 ( )。 ( A)宪法十七条 ( B)大宝律令 ( C)养老律令 ( D)飞鸟净御原令 3 日本参照中国律令制编成的第一部律令法典是 ( ),确立 了律令制国家法的基础。 ( A)宪法十七条 ( B)大宝律令 ( C)养老律令 ( D)飞鸟净御原令 4 自 794年日
2、本迁都至平安京 (今京都 ),至 1185年镰仓幕府成立是日本历史上的( )。 ( A)飞鸟时代 ( B)平安时代 ( C)奈良时代 ( D)大和时代 5 723年,日本政府颁布的鼓励民间垦荒的法令是 ( )。 ( A)三世一身法 ( B)班田收授法 ( C)大宝律令 ( D)养老律令 6 1232年镰仓幕府制定 ( ),作为幕府施政和统制御家人的基本法规 。 ( A)三世一身法 ( B)贞永式目 ( C)大宝律令 ( D)养老律令 7 借鉴汉字偏旁,创造日本民族文字 片假名的是 ( )。 ( A)吉备真备 ( B)阿倍仲麻吕 ( C)空海 ( D)小野妹子 8 借鉴汉字行书字体创造日本行书假
3、名 平假名的是 ( )。 ( A)吉备真备 ( B)阿倍仲麻吕 ( C)空海 ( D)小野妹子 9 先后多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并被誉为 “禅光耀百倍,戒月皎千乡 ”的中国高僧是( )。 ( A)空海 ( B)法显 ( C)鉴真 ( D)玄奘 10 日本的第一部古代史著作是 ( )。 ( A)日本书纪 ( B)古事记 ( C)万叶集 ( D)六国史 11 大化改新期间,爆发了一次围绕改革展开的改新派和保守派的内乱,称 ( )。 ( A)应仁之乱 ( B)承九之乱 ( C)壬申之乱 ( D)戊辰战争 12 室町幕府前期的文化称为 ( )。 ( A)北山文化 ( B)东山文化 ( C)五山文学 (
4、D)弥生文化 13 日本绘画史上的 “画圣 ”是 ( )。 ( A)如拙 ( B)周文 ( C)雪舟 ( D)狩野正信 14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赏赐给伊斯兰清真寺的土地称为 ( )。 ( A)哈斯 ( B)提马尔 ( C)扎米特 ( D)瓦克夫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5 圣德太子改革 16 五色贱民 17 班田收授法 18 律令制国家 19 寄进地系庄园 20 摄关政治 21 院政 22 知行国制 23 御家人制 24 承九之乱 25 遣唐使 26 天平文化 27 南北时代 28 应仁之乱 29 大名 30 幕府 政治 31 织田信长 三、简答题 31
5、-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2 幕府政治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 33 日本推行锁国体制的原因及影响。 34 基辅罗斯接受基督教的历史意义。 35 日本的庄园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有何异同。 36 伊凡四世为建立俄罗斯封建专制统一帝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
6、历史 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8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中世纪 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
7、欧与亚洲的历史 1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5 【正确答案】 日本圣德太子摄政时期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的改革。主要内容为: 603年制定冠位十二阶,规定官阶晋升不再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才干和政绩为依据,以此遏制贵族特权,提高皇权权威; 604年制定宪法十七条,作为贵族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其中糅合了儒法佛诸家思想,强调君主至上,号召臣民“以和为贵 ”、 “以礼为本 ”;同时号召崇尚佛教,以佛教的忍耐、善行说教来教化日本臣民,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圣德太子的改革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日平等友好
8、邦交的基础,但改革主要局限于精神方面,没有触及部民制,加上 贵族豪强势力的阻碍,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政治目的无法实现。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6 【正确答案】 日本大化改新后,确立了身份制度,将全国人民划分为良民和贱民两大等级。贱民分为陵户 (为皇室守墓者 )、官户 (为朝廷服役者 )、家人 (为贵族服役者 )、公奴婢 (朝廷所有的奴隶 )和私奴婢 (个人所有的奴隶 )五类,统称 “五色贱民 ”。贱民没有公民权,人身处于不同程度的依附地位。家人以上的贱民准许有家庭,生活自立,其人身不得买卖,私人亦不得将其降为奴婢。奴婢的地位最低,其人身与牛马等同,买卖或转让,任 凭主人处断,
9、但不得随意处死奴婢。良贱之间界限森严,两者不准通婚。至奈良时代末期,贱民人数日少,良贱身份制渐趋瓦解。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7 【正确答案】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颁布的土地制度。一般农民授予口分田, 6岁以上男子每人两段,女子为其 2/3, 6年一班,死后归公。另外,按户分给均等的宅地和园地,这种土地分配制度,称为班田收授法。口分田限终身使用,不准世袭、买卖和转让,但可以租赁,限期一年。宅地和园地为私有地,由田主自由支配。领取口分田的农民,即班田农民须对国家负担租、庸、调及杂 徭等赋役。班田收授法实质是国家以班给口分田为条件而确立起来的封建租佃关系,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但
10、班田收授法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土地私有,为贵族官僚兼并土地留下隐患, 8世纪末班田便近废弛。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8 【正确答案】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律令即国家的基本大法,律令制即以律令作为国家基本的法制体系。大化改新后形成的律令制国家,政治上建立了天皇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官僚体制,经济上施行土地国有原则和班田收授法;阶级关系上确立了身份制,将全国人民划分为良民和 贱民两大等级,良民包括皇族、贵族和平民 (主要是农民 ),属于公民,即自由民;贱民又分五等,称“五色贱民 ”。这一切通过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确立下来。但是,随着班田收授法的停止,律令制国家动摇。 【
11、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9 【正确答案】 8世纪末,皇族、中央贵族和大寺社开始建立私领庄园,并享有“不输、不入 ”特权,即免除捐税和拒绝地方官吏对其庄园行使行政权。后来的一般领主为获得这种特权,便把自己的庄园寄进给有势力的中央贵族或寺社,接受寄进的贵族称为领家。有些领家进而把自己的庄园投献给 更有势力的权门贵族,称为本所,以求保护。这种寄进关系的庄园,成为寄进地系庄园。 10世纪以后,寄进地系庄园普遍发展起来,促进了律令制国家的解体。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0 【正确答案】 日本平安时代形成的藤原氏摄政掌权的政治体制。 858年,清和天皇幼年即位,藤原良房出任摄
12、政,实际掌握了中央权力。 877年,其子藤原基经又成为阳成天皇的摄政,到宇多天皇时,改任 “关白 ”。以后每当天皇年幼、病弱或女帝,藤原氏就以摄政掌权,天皇长大后则改任关白,继续掌握朝廷大权。于是,摄政和关白便形成了一种 例行的政治体制,历史上称为 “摄关政治 ”。独占摄关职的藤原家族称为 “摄关家 ”。 11世纪院政出现后,摄关政治开始衰落。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1 【正确答案】 平安时代,天皇为了摆脱摄关家的控制而建立的政治体制。 1068年,后三条天皇即位,开始亲政,并任用非藤原氏贵族担任要职。他死后,其子白河天皇在位 13年,然后把皇位传给年仅 8岁的皇太子,自己出
13、家为僧,称为法皇,并另立院厅,继续执政 40余年,奠定了院政基础。此后,鸟羽和后白河天皇加以沿袭,以上皇身分行使院政权。这种政治形式称为 “院政 ”(1037 1191)。院政出现后,摄关政治开始衰落,但也没有律令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和天皇的至高权威。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2 【正确答案】 平安时代,日本政府推行的限制庄园发展的体制。 11世纪下半叶到 12世纪,官僚贵族以分割公地建立庄园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朝廷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实行知行国制,即把某国的支配权授予个别皇族、公卿或寺社,准其享有该国租税课役等的收益,但受封的知行国主大都为遥任,另派子弟或近臣为代表赴封
14、国代行国务。 12世纪知行国制普遍发展起来,知行国也逐 渐变成世袭。其实行最初旨在抑制公领私有化,然而却成为公地私领化和庄园化的途径。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3 【正确答案】 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形成的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镰仓幕府成立后,成为真正的中央权力机关,各地的守护和地头将原来的国有土地和贵族庄园的大部分攫为己有,成为武士领主,即守护大名和地方土豪。将军和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 ,尊称为 “御家人 ”。将军对家臣赐予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权益,称为 “御恩 ”,家臣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服军役义务,称为 “奉公 ”。这种主从制又称为 “御家人制 ”。 【
15、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4 【正确答案】 御家人制没有消除御家人与将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1199年,源赖朝死后,政所执权,源赖朝的岳父北条时乘机夺取了幕府的实权,后来其子北条义时又以政所执权兼任侍从别当,完全控制了幕府的政治和军事大权。北条氏任意废立将军,幕府内讧小已。 1221年 (承九三年 ),京都朝廷乘幕府内讧机会,发动 。讨伐北条氏的战争,企图废除幕府,恢复天皇权力,结果失败,史称 “承九之乱 ”。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5 【正确答案】 日本大化改新之后派遣的向中国学习、访问的使团。律令制的日本十分注意汲取唐朝的先进文化,在 630 894年间,先后
16、派遣了 19次遣唐使,实际渡海 15次。遣唐使除了大使、副使以外,另有大量随行人员。随行人员中有大量留学生和求法僧,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空海、最澄等为杰出代表。遣唐使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6 【正确答案】 奈良文化于天平年间达到全胜时期,史称天平文化。其基本特点是:天皇和国家本位主义的政治倾向,贵族中心的都市文化,佛教中心的艺术以及唐朝文化风格的强烈影响。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7 【正确答案】 日本历史上出现的室可幕府和天皇政府对立的格局。 1333年,后醍醐天皇推翻了镰仓幕府。恢复了天皇权力,史称 “建武
17、中兴 ”。但不久,建武政权被另一个武士贵族足利尊氏推翻,并自立为征夷大将军,开始了室可幕府的统治时代。被废黜的后醍醐天皇逃到京都以南的吉野,另立朝廷,与北方 京都政权对峙,直到 14世纪末室可幕府统一,史称 “南北时代 ”(1336 1392)。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8 【正确答案】 室可幕府统治时期爆发的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战争。室可幕府建立后,只不过是各地守护大名的松散的联合政权,将军只在名以上是武士的共主,其实际权力仅限于自己的直辖领地,无力控制守护大名。 1467年 (应仁元年 ),因为第八代将军的继嗣问题,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混战,参与内战的武士达 20多万人,几
18、乎所有的守护都参与了战争,混战持续 10年之久,史称 “应仁之乱 ”。这场战乱开 辟了日本历史的一个新时代,即 “战国时代 ”。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29 【正确答案】 日本封建时代的大领主,从武士中发展而来。名即名田、私有田,大名即对私有田的大量占有。镰仓时代武士阶层就分大名和小名,室可时代守护成为大名。战国时代出现了战国大名。德川时代规定封土在万石以上的武士为大名,并依他们与德川家关系的亲疏而分为亲藩、谱代和外样三类。在经济上。大名是领地的所有者,并因此而有权向领地内的农民征收封建年贡;在政治上,大名虽然对上要服从幕府的统治及其所颁布的各项法令,但在藩内他们是 专制独裁的
19、 “君主 ”,有广泛的权力。有独立的政权机构和自己的武装力量。德川幕府时期使用交替参觐制的办法约束大名,运用幕藩结合的办法进行统治。明治维新后大名的藩主统治权被剥夺,大名被列入华族范围。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30 【正确答案】 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亦称武家政治。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营幕。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专指武士首脑 将军的府邸,以后又称以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此制始于 n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 1867年江户幕府的 德川庆喜被迫还政于天皇结束。幕府时期,朝廷中央大权全归幕府,天皇形同虚设。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
20、与亚洲的历史 31 【正确答案】 织田信长 (1534 1582)是日本 “战国时代 ”末期的武将。尾张 (今爱知县西北部 )人。 1560年平定尾张地区。同年,破豪强令川义元。 1568年拥足立义昭进入京都,恢复其将军职位,并掌实权。 1573年,又放逐足立义昭,室可幕府被推翻。 1576年,在近江 (今滋贺县 )筑安土城,迁于此作为争霸中原的根据地。后攻入越中 (今福井县 )。 1580年,包围大阪本愿寺迫其屈服。曾遣羽柴 秀吉 (即丰臣秀吉 )攻毛利辉元。 1582年被部下明智光秀袭击而自杀。掌权期间,他奖励工商业,撤销关卡,鼓励自由贸易,增加税收,打击佛教势力,镇压一向宗暴动。允许天主
21、教教士传教。织田信长基本上统一了日本中部,为丰臣秀吉结束战国乱世,称霸全国奠定了基础。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2 【正确答案】 第一,班田制的废止和庄园制的发展是幕府政治体制形成的经济基础。 723年国家颁布 “三世一身法 ”,规定垦生荒者可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 这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743年又颁布 “垦田永代私有法 ”,公开承认垦田私有。自此,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日益发展起来,而土地国有制原则则日趋削弱。同时,不堪重负的班田农民或者被迫依附于势力之家,由国家依附民变为私家依附民,或者把自己的份地 “寄
22、进 ”(投托 )给贵族寺社,成为他们的依附佃农。由此,国有的土地和公民消失,班田收授法废除,代之而起的是庄园制和武士阶层。 第二,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力量的衰弱和武士阶层的出现,是幕府政治体制出现的政治基础。在藤原氏专政时代,社会动荡不已。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 己的庄园和扩大势力,把自己家族的青壮年和仆人武装起来,建立军事组织,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后来武士在地方上掌握了一国或一个庄园的实权,变成了军事贵族封建主。武士不只是豪族的武装力量,而且是中央朝廷和摄关家争取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因此,武士势力迅速增长,左右政局。武士阶层是幕府政治的基础。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33
23、 【正确答案】 锁国体制是德川幕府时期实行的外交政策。从 1633年到 1639年幕府连续五次颁布 “锁国令 ”,主要内容是:第一,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处以 死刑;第二,取缔天主教传教士,对潜入日本者应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第三,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 锁国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在与国外贸易中,日本幕府统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外来冲击;第二,天主教在日本的大量传播,冲击着日本固有的封建思想;第三,日本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起义。 锁国体制实行了两百余年,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荷兰、朝鲜和中国继续保
24、持一定的贸易关系。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幕府的统治,维护封建的剥 削制度,同时也是为了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但锁国政策使日本在国际上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几乎完全割断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使本来已经落后的日本,进一步被资本主义的西方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34 【正确答案】 在与拜占庭贸易的过程中,基辅罗斯逐渐受到了先进的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亲率全体臣民受洗以接受基督教。此事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神的东正教代替了东 斯拉夫人多神的自
25、然崇拜,使基辅罗斯大公的统治带上了上帝认可的光环,有利于国家的政治统一。 第二,东正教带来了拜占庭先进的文化和艺术,为日后罗斯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加速了基辅罗斯的封建化过程。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35 【正确答案】 日本的庄园与西欧封建庄园相比,相同之处是庄园内的土地都分为庄民的份地和领主的自用地,以劳役剥削为主。另外,日本有势力的庄园拥有不向国家交纳租税和不准官吏干涉庄园事务的所谓 “不输 ”、 “不入 ”的特权。与西欧封建社会的领主司法权相似 。 其不同之处在于,日本庄园是由于垦荒和 “寄进 ”形成的,小是自上而下分封建立的。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
26、的历史 36 【正确答案】 (1)改组国家机苯,巩固和完善中央集权。 1550年,他颁布新怯典,将已经取得的国家集权化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法典增强了国家机关和政府官僚的作用,限制了地方长官的司法特权。 1555年废除总督制。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司法机关,由居民选出地方官和法官。地方官和法官承担审判案件和征收租税的职责。 1549年,他还设立了掌管外交事务的外交衙门。 1554年,又设立了 管理财政收支的大度支衙门。次年,设立了管理地方事务的领地衙门、执掌军务的军务衙门、负责治安的警务衙门。 (2)在军事方面,他限制按门第选任军官的制度,提高小贵族在军队中的地位,并且实行 “一长制 ”领导原则
27、。 1550年,他把莫斯科和附近各县土地分给一千多名小贵族,加强了小贵族的经济地位,也加强了他们与皇权的联系。 1555年,颁布 “兵役法 ”,规定每个世俗封建主必须按土地面积的大小率相应的骑兵队为沙皇服役。此法取缔了大贵族免服兵役的特权,并且将过去的封建家兵改为沙皇手中的军队。 (3)建立沙皇特辖区和设 立沙皇特辖军团。他把全国土地都分成两部分:沙皇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设在土地肥沃的中部地区和南方部分地区以及主要河川和沿海城市。其余属于普通区。凡是未经批准在特辖区居住的贵族和领主都必须迁到普通区去,在那里领取土地。对贵族反对派则没收其世袭领地。伊凡四世成立了镇压政治反对派和人民的沙皇特辖军团。特辖军团采用一切恐怖手段刑讯和处决大贵族,有时成批地血洗大贵族的家族和村庄。 1570年,伊凡四世亲率特辖军团血洗诺夫哥罗德达 6个星期之久,数以千计的大贵族被杀掉并投入河里。因他杀人如麻,因此获得了 “恐怖的伊凡 ”(“伊 凡雷帝 ”)的称号。另外,他还下令把反对实行特辖制的主教绞死。 【知识模块】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