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488399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28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粗犷 (kung) 镌刻 (jun) 量体裁衣 (ling) 卷帙浩繁 (zh) ( B)埋怨 (mn) 载体 (zi) 暴殄天物 (tin) 戛然而止 (ji) ( C)宝藏 (zng) 应届 (yng) 恪守不渝 (k) 擢发难数 (zhu) ( D)熨帖 (yn) 熟稔 (rn) 相形见绌 (ch) 徇私枉法 (xn)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参观展览的人不记其数,但秩序

2、井然,看来主办者在组织工作上的确下了很大功夫。 ( B)新建的这座商业大厦,装修得富丽堂煌,来商厦购物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 ( C)你可千万别把这些裨官野史当成信史,那里面掺杂着许多虚无缥缈的事。 ( D)老人虽已年逾古稀,但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每天都要到村头去转上两转。 3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过错 (过失、错误 ) 过犹不及 (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 过瘾 (满足癖好 ) 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 ) ( B)道义 (道德、正义 ) 道听途说 (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 ) 道歉 (表示歉意 ) 能说会道 (善于言辞、很会说话 ) ( C)工会 (职工团体 ) 适

3、逢其会 (恰巧碰上那次聚会 ) 会谈 (多人商谈 ) 心领神会 (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 ) ( D)张望 (向远处看 ) 剑拔弩张 (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 张榜 (贴出文告 ) 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 25名 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 ( C)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 D)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 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 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5 下列各句中没有

4、歧义的一句是: ( A)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 B)他急匆匆地跑过来,一下子撞倒了小王和小李的自行车。 ( C)今年上午老王一走进工厂,看见他儿子十分高兴。 ( D)本 市的电话业近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需要发展。 6 选出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我们对此人的底细一目了然。 ( B)如果他自己都没有搞好学习的愿望,即使请专家来辅助他,他也将力不从心。 ( C)打假活动是长期的,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 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文物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7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5、诗中所 写的习俗发生在: ( A)元旦 ( B)端午节 ( C)春节 ( D)中秋节 8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 ?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势,嗟老叹悲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 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的说法是在打比方,

6、以写土地的 “肥沃 ”,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 D)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 ”与 “俯首 ”, “冷对 ”与 “甘为 ”, “千夫指 ”与 “孺子牛 ”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读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 B) 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

7、长篇小说围城等。 ( D)弗兰茨 .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10 甲乙有仇。甲为害乙,暗自投毒于乙的水杯中后,又因害怕受到法律制裁而倒掉毒药,清洗水杯。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犯罪终止 11 下列法律关系中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的是: ( A)租凭法律关系 ( B)婚姻法律关系 ( C)收养法律关系 ( D)监护法律关系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 A)委托性法律规范 ( B)命令性法律规范 ( C)禁止性法律规范 ( D

8、)授权性法律规范 13 商品经济产生的总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 A)存在社会分工 ( B)劳动力成为商品 ( 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D)货币转化为资本 14 尼罗河 河口处沙丁鱼资源的枯竭,是由于; ( A)捕捞过度造成的 ( B)河水污染造成的 ( C)阿斯旺大坝的建成造成的 ( D)海水盐度改变造成的 15 在光照较强的夏季中午,下列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较高的是: ( A)大豆 ( B)小麦 ( C)大麦 ( D)甘蔗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是一组是: _古代的

9、一些作家,_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 _他们 _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 _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 _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 A)虽然 并 但是 如果 就 所以 ( B)尽管 并 但是 既然 也 因而 ( C)尽管 也 可是 即使 也 因而 ( D)虽然 也 可是 既然 就 所以 1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519年,哥白尼已经写好天体运行的提纲, _他知道天动学说从亚里土多德建立以来已经有一千六百年的 历史, _有教会的拥护, _发表跟天动学说根本对立的地动学说,一定会遭到种种非难和攻击, _他决定谨慎而小心地进行观测工作,务使他

10、的理论能和实际观测相结合。 ( A)但是 又 如果 因此 ( B)但是 而且 所以 因此 ( C)虽然 又 但是 以致 ( D)虽然 而且 如果 以致 18 下列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这种倾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主要就表现在商品标记和文字上 _明明是中国厂商自己制造的内销商品,购买者也都 是中国人,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 _或者在商标上 _包装上 _说明书的图片和文字中印上些外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19 填入下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熏风阵阵

11、,一望无际的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 _ ( A)像铁骑驰骋在无边的草原。 ( B)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 C)像正在草坪上穿梭 的剪草机。 ( D)像列队正在扬帆出海的小船。 2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像;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 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 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 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 A) ( B) ( C) ( D) 2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

12、成语,正确的一组是: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_。 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产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_。 汽车向神农架方向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_。 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 (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22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刀投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说这段话的是: _。

13、 ( A)扁鹊 ( B)荀况 ( C)王充 ( D)范缜 23 “风急天高猿啸哀, _”一句来 6登高,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重阳登高所作。 ( A)渚清沙白鸟飞回 ( B)嫩于黄金软于丝 ( C)船尾跳鱼拔刺鸣 ( D)不尽长江滚滚来 24 提出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即 “制图六体 ”的地图学家是 _。 ( A)郦道元 ( B)裴秀 ( C)徐霞客 ( D)李诫 25 下列著名作家中, _不属于 “唐宋八大家 ”。 ( A)韩愈 ( B)柳宗元 ( C)欧阳修 ( D)杜甫 26 “一去紫台连朔漠 (北方大漠 ),独留青冢 (墓 )向黄昏 ”,杜甫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_。 ( A)昭君出塞 ( B)甘

14、英出使大秦 ( C)张骞通西域 ( D)文成公主人藏 27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_。 ( A)永乐大典 ( B)古今图书集成 ( C)天工开物 ( D)四库全书 28 社会生产,作为一个连续不断运动的再生产过程,可以依次分解为 _。 ( A)分配、交换、消费、生产 ( B)消费、生产、分配、交换 ( C)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 D)生产、交换、消费、分配 29 在由外力营造的各种堆积地形中,沉积物组成物质的颗粒最小也最均匀的是_。 ( A)沙丘 ( B)沙滩 ( C)三角洲 ( D)冰 川堆积丘陵 30 人汗腺的功能是 _。 ( A)排泄为主,兼行散热 ( B)散热为主,兼行排泄 (

15、 C)化学通讯为主,兼行散热 ( D)排泄为人,兼行气味散发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西湖雨夜 苏轼咏西湖名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早已脍炙人口。古人所作西湖游记,写雨者 亦殊多,然大半为雨朝;雨夕,鲜有写其雨夜者。一九五六年,我于西湖作三日游。一日下午突布云幔,满城皆暗,未几,雨脚东来,若轻纱,若薄雾,罩西子于帘幕之中。但见南北高峰,憧憧浮动;白苏二堤,隐漾若无。少顷雨急,则孤山、湖心亭一带,草痕树影全模糊了。斯时方觉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若以拟人法喻

16、之,西湖恰似十七八岁女儿家于幕后含颦,大可人也。 此次来杭,正值中雨,蛰伏旅馆中半日,颇感局促。入夜,杭城友人 L君邀约夜游,遂擎一雨伞出。时雨阵方敛,转为潇潇,步行至湖滨公园。觅一石凳坐憩。面对雨夜西湖,默不作 声,惟闻雨滴击伞,噗噗作响。 西湖雨夜,别有一番雅致。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泼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然沿湖半圈灯火,交烁明灭,望似星城。比我往年所写诗句 “夜雨秋灯青似萤 ”,更为壮观了。 又过片刻,雨声渐息,周匝天地,绝不似有人迹者。我不免笑问 L君: “你不觉得太清静了吗 ?” L君默默良久,方才答道: “此时无声胜有声。 ” 好一个 “无声胜有声 ”!灵机一动,我很快

17、凑成四句: “无声有声,夜雨秋灯。心随何往,数点青萤。 ”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当然不敢说是得了禅机。 31 文中说 “西 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 ”,从全文看,最能表现这种美的特征的一个词是: ( A)清 ( B)濛 ( C)淡 ( D)雅 32 文中之所以欣赏 “西湖雨夜 ”之景的美在于: ( A)幽静寂寥,顿悟禅机 ( B)空阔旷远,引人遐思 ( C)娴静幽雅,令人沉醉 ( D)幽寂恬静,物我一体 33 对文中画线的 “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泼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 ”一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本句以泼墨山水为喻,形象地写出了雨夜湖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18、的景象。 ( B)湖面的漆黑,与沿湖灯火相映衬,更显出雨夜西湖景色别有一番雅致。 ( C)连湖山楼阁的轮廓都辨不出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雨夜西湖天色之黑。 ( D) “天公泼墨 ”的拟人手法,给雨夜的西湖更增加了一些神秘感。 34 下面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中最确切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点面结合手法描绘西湖雨中景色,先概括勾画出西湖 “山色空濛雨亦奇 ”,再以西湖夜雨为点,重点突出雨中西湖之夜的奇特风光。 ( B)本文以苏轼咏西湖名句为总领,然后分别描绘西湖昼夜不同时辰 “山色空潆雨亦奇 ”的美景。 ( C)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作总领,再以白日西湖雨景作缘引,然后着重描绘了西湖夜雨的 “别

19、有一番雅致 ”,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 D)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对西湖美景作概述,然后细致地描绘了白日西湖的绮丽风光和西湖夜雨的奇特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35 文中 “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 ”作者领悟到的哲理是什么 ?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 A)作者自以为领悟了白居易的著名诗句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中包含的哲理意味。 ( B)作者领悟到了无声与有声的关系,无声的意境比有声的环境更美 。 ( C)作者领悟到西湖风景的美,全在雨夜无声之中。 ( D)作者领悟到只有在 “无声 ”的时候,才显示出西湖的美。 3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

20、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这句话,通俗易懂,可其所含的意思却十分深邃。说其是警世格言,世世代代为座右铭;说其是做人的哲理,个中的真善美的确意味深长;说其是言简意赅的号召,由其激发的辐射力、凝聚力着实难以量计。 “吾貌虽瘦 ”,从字面上理解,刻画的是主体一方在 形体上 “衣带渐宽 ”的实况,而从这句话的实质意义上讲,大都反映的是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方志敏的清贫是一种廉洁奉公意义上的 “瘦 ”,张思德的安于烧炭是一种不计名利意义上的 “瘦 ”;白求恩、焦裕禄以身殉职更是一种献身意义上的、被人们引为骄傲的“瘦 ”,等等。这类安于 “吾貌虽瘦 ”的举止,源于追求 “天下必肥

21、”的高尚境界。他们深知没有一个心甘情愿的 “吾瘦 ”,已得的 “天下必肥 ”可能丧失,欲取得的 “天下必肥 ”,很可能是海市蜃楼;没有一批批 “吾瘦 ”榜样的带动,即 “从我做起 ”,便难以形成以 “吾瘦 ”为荣的 浩然社会正气, “天下必肥 ”亦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吾瘦 ”引发的反馈力巨大,正如陈毅诗云: “民当敬清贤。 ”这里指的 “清贤 ”乃 “吾瘦 ”,由于“敬 ”出自民众之肺腑,融会 “鱼水情 ”, “吾瘦 ”者的感召必能换得硕大动能回报,为“天下必肥 ”竭尽全力。 36 对文章开头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这句话,通俗易懂,可其所含的意思却十分深邃 ”一句,理解最肤浅的一句是: (

22、 A)这句话人人能懂,不难理解。 ( B)它含有警醒的作用,可以激励世人。 ( C)它含有深刻的哲理,让人辨清是非。 ( D)它具有强大的号 召力,可以产生无形的力量。 37 “吾貌虽瘦 ”在文中所论述的意思是: ( A)我的形体虽然瘦了。 ( B)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 ( C)廉洁奉公、不计名利、献身。 ( D)从我做起。 38 对方志敏、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几个事例之间标点符号使用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述对象不同。逗号前后是一层并列关系,分号前后分别是战争与和平时期人物的另一层并列关系。 ( B)论证角度、层次不同。逗号前后是从个人利益受损意义上

23、说的;分号前后是从献身意 义上说的。 ( C)论述对象的行为意义不同。方志敏和张思德是就其廉洁而言,白求恩和焦裕禄是就其奉献而言。 ( D)前后关系不同。逗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分号前后是递进关系。 39 “这类安于 吾貌虽瘦 的举止,源于追求 天下必肥 的高尚境界 ”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指出事例的性质。 ( B)启示下文,对论述 “吾貌虽瘦 ”的思想来源进行论述。 ( C) “这类 ”承上总结, “源于 ”启下论述,有过渡作用。 ( D)总结上文,指出 “吾貌虽瘦 ”的思想来源。 40 文中画 线句子的含义是: ( A)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使万民景仰,并受到鼓舞,共同为

24、“天下必肥 ”做贡献。 ( B) “吾瘦 ”者的精神感动了民众,并成为民众前进的动力,为 “天下必肥 ”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 C) “吾瘦 ”者的行为是为了获得自己进一步奋斗的动力,从而为 “天下必肥 ”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 D) “吾瘦 ”的献身精神感动了民众的心,使民众从心底产生敬意,于是上下一致,齐心协力, (精神变物质 )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五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

25、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两句,劝他把 “推 ”字改成 “敲 ”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关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 “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 “敲 ”字比“推 ”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 ”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如今他 “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 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 ”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26、。比较起来, “敲 ”的空气没有 “推 ”的那么冷寂。就上句 “鸟宿池边树 ”看来, “推 ”似乎比 “敲 ”要调和些。 “推 ”可以无声, “敲 ”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 “推 ”而下 “敲 ”字,或是想到 “敲 ”而下“推 ”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 “推 ”字和 “敲 ”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 节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41

27、作者举 “推敲 ”为例,要说明什么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 ( B)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 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 C)韩愈的修改并不像古今所称赏的那么恰当。 ( D)究竟 “推 ”、 “敲 ”哪一个恰当,只有贾岛自己知道。 42 作者为什么要选取 “推敲 ”的故事作为论据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大家都熟悉,用来作论据,说服力强。 ( B)这段故事论证作者的观点非常恰当。 ( C)就上句 “鸟宿池边树 ”看来, “推 ”似乎比 “敲 ”要

28、调和些。 ( D)它足以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 43 这段文字在思路上十分严谨,下面对本段写作思路的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首先指出有些人的错误认识,然后针对这一认识,提出自己的看法。 ( B)引述 “推敲 ”的故事,指出 “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 ( C)对 “推敲 ”二字进行分析比较,又联系上句说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指出韩愈的修改是错误的,贾岛心中玩索的意境,才是修改的依据。 ( D)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自然得出结论: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 44 学习本文 ,我们可以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方

29、面获得很多启示。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语言文字的品味,要 “咬 ”要 “嚼 ”,要细细地咀嚼,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 B)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 C)品味语言也要独立思考,不迷信,不盲从,也要努力创新。 ( D)品味语言,要有卓越的见识,深刻的思想,只有加强思想修养,才能学好。 45 通过本文的学习,在写作方面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借鉴。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议论性文字,要以理服人。要使你 的道理有说服力,应该选择恰当的实例。 ( B)有了典型的实例,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解说,分析不到位,道理也很难讲透。 ( C)学问

30、靠积累,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在写作中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 D)在 “推敲 ”故事的引用上,本文也有误记的地方,说明谁都难免有错误,我们不能苛求别人。 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五题。 人们对碳正离子进行研究时发现,它的 “寿命 ”非常短,大约在 10-23 10-6秒之间,因此,不能直接用仪器观测到这个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的 “面目 ”。 欧拉的 贡献在于他发现了制备 “长寿 ”高浓度碳正离子的方法。他采用了亲和能力小的溶剂,在低温 (大约 -100 )下,可以使碳正离子具有长寿命。为了得到高浓度的碳正离子,欧拉使用一种很强的酸 (被称为路易斯酸 ),它可以使卤代烷生成碳正离子。

31、欧拉的成就是建立在许多科学家辛勤工作的基础之上的。早在 20世纪 50年代,温斯坦在研究亲和取代反应和一些有机物重排时曾经假设,中间体碳正离子是非经典的,它包含一个 5配位价的碳。 197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朗对此也做过研究。但是这些仅是假设和解释而已。欧拉的大量工作证明了在强酸介 质中,饱和碳氢化合物会发生质子化。 通过对碳正离子的分析,能够发现低成本制造化工产品的方法,目前已有几十种产品得益于欧拉的发现。 46 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的 “面目 ”是指: ( A)高浓度碳正离子。 ( B)亲和力小的溶剂。 ( C)碳正离子的寿命。 ( D)碳正离子结构。 47 欧拉的主要成就是指:

32、( A)发现了寿命非常短的碳正离子。 ( B)得到了高浓度的碳正离子。 ( C)发现了保持碳正离子稳定的方法。 ( D)分析了碳正离子的结构。 48 文中对欧拉的发现至关重 要的一项是: 发现了中间体碳正离子是非经典的。 发现了碳正离子保持稳定的酸浓度。 证明在强酸介质中,饱和碳氢化合物会质子化。 发现碳正离子包含一个 5配位价的碳。 ( A) ( B) ( C) ( D) 49 下列对第三段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欧拉的成就是建立在许多科学家辛勤工作的基础之上的。 ( B)温斯坦发现的中间体碳正离子是非经典的。 ( C)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 D)饱和碳氢化合物会发生质子化。

33、 50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欧拉的贡献 ( B)保持碳正离子稳定的方法 ( C)欧拉的发现 ( D)碳正离子的研究历程 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28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项,犷 gung; C项,应 yng; D项,熨 y。 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A项应为 “不计其数 ”。 B项应为 “富丽堂皇 ”。 C项应为 “稗官野史 ”。 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项中 “过犹不及 ”意为做的过头就像做的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34、解释中 “或 ”表选择关系,不当; “闻过则喜 ”意为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很高兴, “过 ”解释为 “ 以后 ”不当。 C项中 “适逢其会 ”意为恰巧碰上那次机会,“会 ”非 “聚会 ”。 D项中 “弩张 ”意为拉开了弓,并非 “射出 ”, “张望 ”意为向四周看,包括远处,而非单指 “向远处看 ”。 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A中 “最后一天 ”跟 “截止日期 ”重复,应删除其一。 B中误用否定词“否认 ”,使表达的意思相反,可改为 “说 ”。 C中 “令人威摄 ”不合语法,可将 “威慑 ”改为 “畏惧 ”,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A既可理解为 “他们没有权利干涉

35、我 ”,又可理解为 “他们没有对我的权利加以干涉 ”。因前一个意思的 “没有 ”是动词,后一个 “没有 ”是否定副词。 B既可理解为 “撞倒了 ”“小王 ”和 “小李的自行车 ”,又可理解为 “撞倒了 ”“小王的自行车 ”和 “小李的自行车 ”。 C既可理解为老王十分高兴,又可理解为老王的儿子十分高兴。 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一目了然 ”是一眼就能看清楚,与 “底细 ”不搭配,应用 “了如指掌 ”。 “力不从心 ”不当,因为 “他 ”没有 “搞好学习 ”之 “心 ”。 “东山再起 ”比喻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不能用于假货。 7 【正确答案】 C 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36、】 C项是夸张手法,给人以强烈突出的印象。 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汤显祖是明代的杂剧家。 1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刑法第 24条第 1款规定: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一 )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二 )必须 自动地中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甲的行为符合这两个条件,故选 B。 1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基本法、一般法。除了一般法,还有一些特别法,对合同关系作了规定。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合同法第 123条规定,其他法律对合同另

37、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例如,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合伙企业法规定了合伙协议,保险法规定了保险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法律关于合同的规定,优于合同法的规定。 1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法律规范分为:义务性规范 (如公民依法纳税 );禁止性规范 (与义务性规范相对,如故意杀人 );授权性规范 (特征:国家授予公民的权利,公民可享有也可放弃。如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权利 )。授权性规范都是给公民规定享有权利的,而且也可有选择性 (即可以享有也可放弃 );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都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如不履行将受到法律的追究或制裁。 1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商品经济产生

38、和存在的条件一般有两个:一是社会分 32;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物质利益主体所有。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1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阿斯旺高坝所截留的 1亿 2千万吨泥沙造成了埃及沙丁鱼资源的大面积枯竭 o 1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甘蔗是 C4植物,除了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具有卡尔文循环外,002首先通过一条特别的途径被固定。这条途径也被称为哈奇 斯莱克途径。 以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干旱热带地区的植物。在这种环境中,植物若长时间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会导致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过快的流失。所以,

39、植物只能短时间开放气孔 ,二氧化碳的摄人量必然少。该类型的优点是,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O高很多,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生长。这就是 C4具有较强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第四个空的句子有明显的假设意味,应填 “如果 ”。 1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从最后一个空考虑,取 A、 B项;再从倒数第二个空考虑,选出 A项。 1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主要 上 ,是对前句的回答且 语义完整,因此第一空用句号。因有了 “或者 ”一词连接,所以 “冒充洋货 ”后

40、只能用逗号,三个 “ 上 ”是并列关系,中间用顿号隔开, “图片 ”“文字 ”同属 “说明书 ”的内容,属于再下一级,用“和 ”字连接。故选 U。 1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比喻句中要注意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的相似点。本题中的本体是“麦浪扑打着汽车 ”这种景象,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因此 C、 D两项是不合适的; A项则以 “铁骑 ”为陈述对象,相应地本体也应以 “汽车 ”为陈述对象,而原句中的本体则是以 “麦浪 ”为陈述对象的。只有 B项最合适。 2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 “想像 ”、 “目光 ”、 “寓情于

41、物 ”、 “对白 ”、 “意象 ”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 “戏剧 ”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 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 B项正确。 2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句 “陈列着 ” 语境显示东西很多,让人看不过来, “目不暇接 ”符合这一语境要求。 句陈述的对象是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即玉雕产品的神态之美,用 “美不胜收 ”正合此境。 句填 “应接不暇 ”。 “美不胜收 ”和 “琳琅满目 ”这两个成语都有形容好的东西很多的意思。 句陈述的是 “品种齐全 ”“琳琅 ”对 “品种 ”, “满目 ”对 “齐全 ”, 22 【

42、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东汉王充提出,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论衡 .自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说明神形关系时说: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这是 (朴素 )唯物主义的观点,他将物质和精神比作形和神的关系 1 2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 (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 作。全诗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4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制图六体 ”,是裴秀在禹贡地域图序言中所阐述的六项制图原则。 25 【正确答案】

43、 D 【试题解析】 “唐宋八大家 ”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八位文豪。 2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 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 2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 3503种、 79337卷。 2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应按照先后顺序: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29 【正确答案】 C 【试

44、题解析】 A、 B、 D三个地形由于有风力的作用,其颗粒都比较大。而三角洲的沉积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和泻湖等 沉积类型,组成物质比较细,沉积物中含有少量海陆过渡相生物化石。故选 C。 3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散热和排泄都是汗腺的功能,但应该是散热为主,因为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注意第三段, “西湖雨夜,别有一番雅致 ”一句。此后才是正式写西湖的雨夜,完全扣住 “雅 ”的特点来写的。 3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

45、考查 对文学作品意境的体悟。 A项的 “顿悟禅机 ”不属于景物的美,而是人的主观体验; B项的 “空阔旷远 ”不是 “雨夜 ”所能看到的; C项的 “娴静 ”和 “雨夜 ”的意境不一致。 3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写作手法的赏析,应该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本句写雨夜西湖,是为了突出沿湖灯火,只有和这一点联系起来,才是正确的分析。 3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 A项的 “点面结合手法 ”表述有误。本文中心就在于表现西湖雨夜的感受。 B项错在 “分别描绘西湖昼夜不同时辰的 美景 ”,没有抓住重点。 D项的分析一方面没有突出雨夜的重点,同

46、时,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也有故意拔高之嫌。 3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考查对句意的理解。 “此时无声胜有声 ”是白居易的名句,理解不能脱离这一前提;对 “无声 ”“有声 ”关系的感悟是出于对名句本身的理解;而对这一名句的感悟又是在雨夜的西湖之上,理解时同样不能忽略这一环境。 A、 B、 C三项都有道理,而 D项 “只有 才 ”的表述过于绝对。 3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表意重心在 “可 ”的后面。 37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是文意把握题,文章第四句 “而从这句话的实质意义上讲,大都反映的是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

47、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 ”,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本质意义的解说。 3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对语句层次的标识作用。 “廉洁奉公 ”“不计名利 ”还只是从个人利益角度说的, “以身殉职 ”显然又是从更高层次上说了,所以要用分号把这一个较大层次分开。而从个人利益角度说, “廉洁奉公 ”“不计名利 ”又有所不同,所以用逗号把它们分开。 39 【正确 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过渡句的作用, “这类 ”承上,对前面几个事例进行总结,“源于 ”启下,引出后面的分析。 4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句意的理解。 A项过于泛泛,没能扣住文段内容分析。 B项忽略了上下一心,只强调了民众的行为。 C项忽略了对民众的感召。 4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注意段首句的作用。 4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这只是作者的分析,不能作为选用论据的原因。 4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进一步指 出韩愈的修改是错误的 ”的说法欠妥。作者在这里说得非常委婉, “怀疑 是否 妥当 ”不能等同于 “指出 是错误的 ”。 4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品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言修养,而不是思想修养。 4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不属于写作方面的启示和借鉴了。 46 【正确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