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488431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57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炮 (po)烙 濒 (bn)临 矫 (jio)捷 恪 (g)守不渝 ( B)攻讦 (ji) 沮 (j)丧 趔 (c)趄 间 (jin)不容发 ( C)旖 (q)旎 剽 (pio)悍 蹊 (q)跷 莘 (shn)莘学子 ( D)狙 (j)击 罪愆 (qin) 拓 (t)片 稗 (bi)官野史 2 下面几句话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 A)一个初人尘市的人,一个未经风雨的人,一个用朦懂目光看一切的人,我

2、们称之为孩子。 ( B)作文发展等级中的 “深刻透彻 ”,是指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原因,预感事物的去向和结果等。 ( C) 1999年 1月,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进行了手移殖。但能不能移殖头和记忆,将面临严重的伦理问题。 ( D)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须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 A)山海关,这号称: “天下第一关 ”的山海关 ! ( B)畅销国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 C)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 ( D)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

3、也是完全必要的。 4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刻意 (用尽心思 ) 刻不容缓 (片刻也不能拖延 ) 尖刻 (尖酸刻薄 ) 刻骨铭心(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 ( B)闲聊 (闲谈 ) 民不聊生 (人民没办法生活 ) 聊赖 (精神或生活上的寄托 ) 聊以自慰 (用聊天安慰自己 ) ( C)计较 (计算比较或争论 ) 不计其数 (无法计算数目 ) 巧计 (巧妙的计策 ) 无暇计及 (没时间计算 ) ( D)巧遇 (凑巧遇到 ) 巧言令色 (用花言巧语和伪装的和善讨好别人 ) 恰巧 (凑巧 ) 巧立名目 (巧妙地定出许多名称 ) 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4、)成名歌手签约上海,他成了始作俑者。 ( B)这些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二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踏进了北京人民警察学校的大门,成了名副其实的警花。 ( C)半天时间你到了浦 东,只能逛浦东的一条街,连凤毛麟角都看不上。 ( D)对他们的惩处应罪加一等,从重从严,以儆效尤,而绝不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姑息养奸。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枚印章由厂方会计保管,用于与银行经济往来所用。 ( B)他看见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因身边没有清洁袋,就随手将用过的垃圾扔在树林、草丛中,有的甚至清洁工都无法捡到,给美丽的中山陵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 C)我仰面一看,一枝从院墙上鼓斜地探身出来的樟树枝丫

5、,已悄悄换上了春天的装束。 ( D)物理学教授何强,在 “四人帮 ”的干扰破坏下, 把有些正确的东西当做错误来批判,他出于气愤,主动退休。 7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介绍新西兰的一种权威著作。 ( B)一踏上澳门的土地,融人中西混杂的人流, “妈阁 ”, “MACAU”之语便不绝于耳。 ( C)制造郑州花园口黄河堤岸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 13个县 619万多人口。 ( D)他刚走上公路,一辆乳白色和深黑色的轿车便从身边飞驰而过。 8 下列修辞方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B)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 C)然而圆

6、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 D)她万分悲痛,泪水像喷泉般涌出。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勰是南朝梁文学理论家,著作文心雕龙涉及文学创作的许多理论问题,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 ( B)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主要记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的书,内容由孔子的弟子所记,其中一部分为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 ( C)徐志摩是新月社较有影响的作家,主要成就是诗歌。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著名的诗作有再别康桥和沙扬娜拉。 ( D)易卜生是挪威作 家,代表作有阴谋与爱情。 10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云: “清晨人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

7、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竹径 ”指被竹林所夹的小路。 ( B) “山光 ”句意思是:山间风光使鸟儿怡然自乐。 ( C) “万籁 ”句意思是:这里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响。 ( D) “但余 ”句意思是:只有我敲钟击磬的声音在空中回响。 11 屈原被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是: ( A)离骚触怒权贵。 ( B)反对君主专制。 ( C)要求革新图强。 ( D)主张抵抗秦军。 12 1683年康熙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准确的历史评价是: ( A)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 B)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区域。 ( C)驱除了外来势力的人侵。 ( D

8、)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 13 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社会主义制度 (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4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是: ( A)平型关战役 ( B)百团大战 ( C)台儿庄会战 ( D)黄桥战役 15 下列四个地点中,昼夜变化幅度最大,夏至日时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 B)北京 ( C)武汉 ( D)广州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在家里本来过得好好的,却 _了一切来

9、跟我。 春节的风习已经受到 “_”了 _发扬了好的、健康的,而抛弃了坏的、腐朽的。 看来事出有因,早在四年前,就听人说过自己金榜 _,却被人 冒名顶替。 每学期选举新的班干部时,候选人由班主任 _、同学推荐、自荐产生。 ( A)扬弃 抛弃 题名 提名 ( B)扬弃 抛弃 提名 题名 ( C)抛弃 扬弃 题名 提名 ( D)抛弃 扬弃 提名 题名 17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 30年代初鲁迅时期起,冯雪峰、周扬这两位文人, _说政治家, _同属左翼阵营,_一直处在情感隔膜、思想对立状态。 ( A)要么 因为 所以 ( B)要么 虽然 却 ( C)或者 虽然 却

10、( D)或者 因为 所以 18 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也许有人担心, _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是用形式方面的追求来掩盖内容的空虚和谬误。形式主义者并不是为了准确地、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而讲究形式的人。 ( A)文章内容的空虚和谬误,会产生形式主义的错误。 ( B)用心追求形式的完善,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 ( C)忽视文章的内容,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 ( D)一味追求文章的形式,会导致形式主义的错误。 19 “_”是 李白所写的诗句。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D)黄鹤一去

11、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0 _自号五柳先生,是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 A)陶渊明 ( B)谢灵运 ( C)王维 ( D)孟浩然 21 作者属于老舍的一组作品是: ( A)骆驼样子、四世同堂 ( B)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 C)三里湾、李有才板话 ( D)林家铺子、残冬 22 作者不是戏剧家曹禺的话剧 是: ( A)雷雨 ( B)原野 ( C)茶馆 ( D)日出 23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_地区。 ( A)东北 ( B)华北 ( C)西北 ( D)东南 24 1993年,欧共体 12国宣告 _诞生。 ( A)北约组织 ( B)华约组织 ( C)欧洲联盟 ( D)欧洲自由贸

12、易区 25 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_。 ( A)权利 ( B)义务 ( C)权利和义务 ( D)权力和义务 26 国务院实行 _负责制。 ( A)总理 ( B)集体 ( C)国务委员 ( D)国务院全体会议 27 1941年 12月 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_爆发。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 B)太平洋战争 ( C)日美战争 (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8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 _。 ( A)太平洋与大西洋 ( B)北冰洋与太平洋 ( C)印度洋与大西洋 ( D)太平洋与印度洋 29 我国 _地区的水能、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 ( A)东北 ( B)西北 ( C)华北 ( D)西南 30 人进行长跑

13、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_。 ( A)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 B)糖元的分解 ( C)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 D)有氧呼吸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 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

14、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该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 “物勒工名 ”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为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 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首形、鸟形、草木形、轮形 (或以为太阳 )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柔软形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

15、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形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的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 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地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节选自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 31 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 “由后以例前 ”的意思是 ( )。 ( A)根据以前

16、的来类推后来的 ( B)由后来的规范以前的 ( C)由以前的来规范后来的 ( D)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的 32 作者认为半坡彩陶 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其理由是 ( )。 ( A)半坡彩陶上的刻画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 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记号同殷代铜器上的一些刻画文字极相类似。 ( 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 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常见,而黑陶上的刻画为数不多。 33 第三自然段作者推断 “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 ”,能证明该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A)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 B)彩陶上的花纹虽然

17、简单,而 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入的魅力。 ( C)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 D)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己用颜料和柔软型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 34 下列几种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 A)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上的刻画符号都是原始文字。 ( 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尚未阐明。 ( C)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 ( D)半坡彩陶上的刻 画符号合乎古代 “物勒工名 ”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 35 下列说法,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 ( A

18、)汉字已有 6000年的历史。 ( B)龙山黑陶上的刻画是文字符号。 ( C)仰韶彩陶上刻画的符号慢我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 D)彩陶上的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 36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要说清楚纳米科技的真正含义不是一件易事。 “纳米 ”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是 10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科技被广泛地定义为纳米尺度空间 (如从一 纳米至几百纳米 )的科学技术。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力图在用纳米尺度来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新的现象,发明许多新的技术。用纳米颗粒粉体制成的纳米材料或具有纳米尺度晶粒的材料会显示出比一般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光刻技术的

19、不断进步,已经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正在接近或达到 100纳米,使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些科技进步对工业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研究的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这一切不过都是传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而已。它们都是通过采用类似于车床、铣床、 钻床等加工设备,通过 “切削 ”材料加工成所需的产品。这种技术统称为 “由上到下 ”或 “由大到小 ”的加工技术。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人们创造物质的生产方式将完全不同于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的方式,而绝不仅仅是一个长度单位所能涵盖的。纳米科技绝不意味着制造纳米尺度的产品,纳米产品可以小到分

20、子尺度,大到汽车、飞机,只是制造的方式完全不同罢了。 要理解纳米技术的真正含义还须从纳米技术思想的起源开始。纳米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己故美国物理学家查理 ?范曼的演讲,他在 1959年向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 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范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呢 ?实际上这一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单个原子创造物质的启示。如果把人体分解成组成它的基本单元,我们获得的将是一小桶的氧、氢和氮,一小堆碳、钙和盐,

21、微量的硫、磷、铁和镁,以及微不足道的 20种或更多的其他化学元素。它们的总价值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大自然就是采用它们自己的、科 学家们称之为纳米工程的方法,把这些廉价的、丰富的、无生命单元转成具有自生成、自维持、自修复、自意识能力的生灵,可以行走、扭动、游泳,具有嗅觉和视觉,甚至可以思想和做梦,其价值无与伦比。因此,纳米技术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力图在纳米尺度精确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统称为 “由底向上 ”或 “由小到大 ”的加工技术。 科学家们已经或正在意识到纳米科技将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由于可能通过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制造新产品,生产过程将变得非常清洁,将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

22、纳米技术将采用资源丰富的元素来制造完美的金刚石材 料,不仅强度会比钢高几十倍,而且重量仅是钢的几十分之一。利用纳米技术,人类有可能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甚至修补细胞。纳米技术将可以制造分子开关和导线,从而将导致一场计算机制造技术革命。 (节选自张永刚纳米科技的迷雾 ) 36 对文中加点词语 “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 ”的具体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A)传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 ( B)在纳米尺度精确地 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 ( C)制造纳米尺度的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飞机。 ( D)与石器时代以来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完全不同的一种生产方式。 37

23、 下列说法不属于 “由小到大 ”的加工技术的一项是 ( )。 ( A)与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创造物质的方式一样。 ( B)从单个分子或原子开始进行重组、装配来生产产品。 ( C)与凭借类似于车床、钻床等加工设备 “切削 ”材料加工产品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 D)在纳米尺度,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 以制造新的物质产品。 38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 ( )。 ( A)人类已能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生产过程很清洁,既无副产品又无废物。 ( B)纳米技术统称为 “由底向上 ”或 “由小到大 ”的加工技术。 ( C) “纳米 ”是一个相当于约 10个氢原子排列起来那

24、样长的长度单位。 ( D)计算机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是光刻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 39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A)人类已能借助纳米技术,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修补细胞。 ( B)人类尚未觉悟到纳米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 ( C)纳米科技纯粹是科学幻想,而制造芯片的光刻技术永远也不会寿终正寝。 ( D)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来能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做原料来制造金刚石。 40 根据文章所给信息,以下各项错误的是 ( )。 ( A)光刻不断进步,已经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接近或达到 100纳米。 ( B)光刻技术属于 “由上到下 ”(或 “

25、由大到小 ”)的加工技术, ( C) 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的方式,是 “由上到下 ”的方式。 ( D)纳米技术是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的 “由小到大 ”的加工技术。 4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光脑,人们也许还陌生,但制造光脑的尝试,科技界早在 20世纪 50年代就开始了,直到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才可以说有了决定意义的突破。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世界上有一台光脑已由欧共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 1000倍。 科学家们预计,光脑的进一步研 制将成为 21世纪高科技课题。专家们预言, 21

26、世纪将是光脑时代。 光脑在哪些方面优越于电脑呢 ? 光脑并行处理能力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为 593千米 /秒,而光子的速度为 30万千米 /秒。同时,超高速电脑只能在低温状态下工作,而光脑在室温下即可展开工作;和电脑相比,光脑信息存储量更大。 众所周知,对于电脑来说,电子是信息的载体,它只能通过一些相互绝缘的导线来传导,因此,尽管现今的电脑运算速度不断提高,但电脑的能力极限还是隐约可见的。就是在最佳情况下,电子在固体中的运行速度也远远不如 光速。另外,无论微电路中的电流是多么的微弱,但随着装配密度的提高,散发的热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导体之间产生电磁作用,从而制约了电脑的运行速度

27、。 和电脑相比,光脑的 “无导线计算机 ”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实际上是无限的。一枚直径 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过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 此外,还有极为理想的光辐射源 激光器可供使用。最主要的一点是光子不需要导线,即使在光线相交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也丝毫不会相互影响。 科学家正试验将传统的电子转换器和光子结合起来,制造一种 “杂交 ”的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能更快地处理信息,而又可克服目前巨型机的一个大痼疾 内部过热。而一台光脑只需要一台电脑所需要能量的一小部分就能驱动,从而大大减少机器产生的热量。光脑的许多关键技术,如光存储技术、光互联技术、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都己获得突破。目

28、前,科研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最大幅度地增加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即光开关的数量。 科学家预计,成熟的、可实际应用的光脑将会在 21世纪初出现。 41 对前两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 A)人们觉得陌生的光脑,早在 20世纪 50年代就开始研究了。 ( B)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科技界研究光脑有重大的突破。 ( C)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有 7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光脑,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 100倍。 ( D)光脑的进一步研究将是 21世纪的高科技课题, 21世纪将是光脑时代。 42 下面是电脑与光脑优越性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 )。 ( A)光脑比电脑运算速度

29、更高,并且光脑并行处理能力强。 ( B)电脑只能在低温条件下工作,而光脑在室温状态下即可工作,且光脑信息储存量比电脑大。 ( C)电脑的运算速度是有限的,而光 脑的运算速度远远超过电脑。 ( D)和电脑相比,光脑是 “无导线计算机 ”,它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是无限的。 43 下面是对 “杂交 ”计算机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 A)它是将传统的电子转换器和光子结合而研制出来的。 ( B)它能更快地处理信息,并能克服高速运作时内部过热的问题。 ( C)光脑的许多更为关键的技术目前已获得了突破。 ( D)目前科学家们需要突破的是光开关的数量,这是 “杂交 ”计算机最为关键的难题。 44

30、 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A)科学家预言, 21世纪将是普遍运用光脑的时代。 ( B)光脑在许多方面都比电脑优越,如信息储存量更大,运算速度更快等。 ( C)激光器的使用可为光脑提供理想的光辐射源,光子不需导线,且抗干扰。 ( D)一枚直径 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通过光子的能力就超过了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 45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 A)脑在室温下信息存储量比电脑更大。 ( B)电脑的信息载体是只能通过一些相互绝缘的导线来传导的电子。 ( C)虽然电脑的 运算速度还在不断提高,但其能力是有极限的。 ( D)电脑的运行速度和散热量是

31、一对相互并存制约的矛盾。 46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最后一瞬间 谁也没想到,刑警吴一枪与他追捕的最后一名歹徒在片空地里狭路相逢。这之前,吴一枪已追赶逃犯一个夜晚。那里树密山高,与战友已失去联系的他只能孤军作战。 黎明时分,在林子间相距不足百米歇息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 “站住 ”。吴一枪心里明白,刚 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浑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吴一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

32、的枪对准他。歹徒脸上挂着绝处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 “枪神,可惜你没子弹了 ” 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别说只有 20米左右这么近的距离,凭手中这支用了几年的 64式手枪;只要在最大射程 50米以内任何点上,他都可以毫无疑义地撂倒对方,要不怎么是吴一枪呢 !就连罪犯们都称他 “枪神 ”。谁要是与他遭遇, 一般是不敢对射的。 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轻声说: “你很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 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准头吧 !” “嘿嘿嘿 不可能 !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两次对空鸣枪,两次开枪打伤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五次鸣枪,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

33、嘿嘿嘿 没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 ” 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些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并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睛。 “是吗 ?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 ”吴一枪轻 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 7.62毫米枪眼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 “不可能 !别骗人啦 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 “放下武器 !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现场击毙的罪犯 !”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这句话刚出口,吴一枪感到对方全身明显地打了一激灵。 歹徒紧盯着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举枪的影子。 “一 !”吴一

34、枪纹丝不动、只是双眼匕首般刺向对方。此时,他把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自己那双并不 算大的眼睛上。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平时训练要 “准 ”,实战则要 “快 ”,这是一条铁律,必须出枪快、发射快。对射时,聚精会神、枪人合一。而这些对于吴一枪来说,是有过血的教训的。那次缉毒战,因为心想身后有记者,就想把枪打得漂亮,甚至动作也潇洒一些,在甩手射中屋顶一名歹徒的小腿的同时,稍一迟疑,对方枪响之后,一位老刑警为掩护他而中弹扑倒在他的肩头 “ 二 !”声音洪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了林间,这是警察与一名逃犯共同在演绎着一次空前的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 近的距离,就形成

35、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其实,吴一枪只是嘴角稍微一动,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存在自己的脸上了。同时,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一粒汗珠清晰地从鬓角滑过脏乱的脸颊。 “三 !”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的空地的一刹那, _地大喝一声,声震长空。 “叭 ” 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 在他发出 “三 ”的同时,歹徒竟然再次打了一个

36、激灵,扣动板机时,子弹打飞了。 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翻过歹徒那沾着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有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查发现,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病变的心脏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破了 (奚同发最后一瞬间,载于梅州日报 2006年 7月 26日 ) 46 对题目 “最后一瞬间 ”理解错误的是 ( )。 ( A)正义战胜邪恶的最后较量 ( B)吴一枪开枪的最后一瞬间 ( C)吴一枪刑警生涯的最后一瞬间 ( D)吴一枪战胜歹徒的最后一瞬间 47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最贴切的是 ( )。 ( A)

37、铿锵洪亮 ( B)威武雄壮 ( C)斩钉截铁 ( D)英姿飒爽 48 下列文中描述,不能表明歹徒在吴一枪的空枪面前胆战心惊的描述是 ( )。 ( A)歹徒打了一个激灵 ( B)歹徒紧盯着吴一枪 ( C)歹徒已经没了呼吸 ( D)歹徒的苦胆也破了 49 对 “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 ”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 )。 ( A)是对那次 “血的教训 ”的弥补 ( B)进一步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的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50 歹徒的死亡不是因为 ( )。 ( A)大脑过度紧张 ( B)

38、心脏 不能供血 ( C)苦胆破了 ( D)子弹打飞了 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57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A应读 “恪 (k)守不渝 ”。 B应读 “间 (jin)不容发 ”。 C应读 “旖 (y)旎 ”。 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A“尘市 ”应为 “尘世 ”, “朦懂 ”应为 “懵懂 ”。 C“移殖 ”应为 “移植 ”。D“须要 ”应为 “需要 ”。 B没有错别字。 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A冒号无须使用。 B冒号无须使用。 D“商标上 ”后面

39、应用逗号。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B“聊以自慰 ”应解释为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 C“无暇计及 ”应解释为 “没时间考虑 ”。 D“巧立名目 ”应解释为 “以欺诈手段定出许多名称 ”。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A“始作俑者 ”比喻坏风气的创始者,不能用来形容第一位做某事的人。 B“豆蔻年华 ”形容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显然不合 B句语意。 C“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物,不能用来形容看得少。 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A“用于 ”与 “与 所用 ”混杂。 B“用过的垃圾 ”中 “用过的 ”是多余的。 D主语 “物理学教授何强 ”与谓语搭配不当。 7

4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著作 ”是 “介绍新西兰的 ”还是新西兰出版的 ?C应为 “造成郑州花园口黄河堤岸决口 ”。 D轿车到底是什么颜色 ? 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比喻不当。 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著名剧作家席勒的名作。 1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余 ”不是 “我 ”而是 “剩余 ”的意思。 11 【正确答案】 C 12 【正确答案】 D 13 【正确答案】 D 14 【正确答案】 C 15 【正确答案】 A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正确答案】

41、C 17 【正确答案】 C 18 【正确答案】 B 1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作者张若虚。 C作者杜甫。 D作者崔颢。 20 【正确答案】 A 21 【正确答案】 A 22 【正确答案】 C 23 【正确 答案】 A 24 【正确答案】 C 25 【正确答案】 C 26 【正确答案】 A 27 【正确答案】 B 28 【正确答案】 A 29 【正确答案】 D 30 【正确答案】 D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从后来器物 “物勒工名 ”的传统推断,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就是中

42、国文字的起源。由此可知, “由后以例前 ”的 “例 ”应该是 “类推 ”,因此 D项符合要求。 A、 C两项 “前 ”“后 ”颠倒了,显然不符合要求; B项 “规范 ”与后面解说不一致,在全句中也讲不通。 3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是否具有文字的性质,关键在于有无依据。与殷代青铜器上的文字类似,就是最好的依据。 3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象形文字 ”的判断依据应该是 “颜料 ”和 “笔 ”,其他方面不是最重要的。 3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错在 “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 ”,在原文中说的是 “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 ”,强调的是没有

43、实物证据。 35 【正确答 案】 C 【试题解析】 A原文说半坡遗址 “距今有 6000年左右 ”,因此汉字的发展史也应该是 6000年 “左右 ”。 B项太过绝对化,与原文黑陶上的刻画是具有 “文字性质的符号 ”说法不一致。 C项正确,见第二段段末最后一句。 D项是作者否定的有的人的观点。 3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项不合语境; C项不合本文 “纳米科技决不意味着 ” 一句的信息; D项过于笼统,没有具体指明。 3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D项中的 “削去 ”属于 “由大到小 ”的加工技术。 3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A项原文仅提出其可能性,并未说明已成现

44、实。 3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A项原文是有可能,是设想; B项原文是 “已经或正在意识到 ”; C项就本文来说,纳米科技不是科学幻想,光刻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寿终正寝: D项据文本 “纳米技术将采用资源丰富的元素宋制造产品 ”的句子,可以推出“纳米技术将来能采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制造完美的金刚石材料 ”这一结论。 4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A项原文是芯片的制造技术 “正在 ”接近或达到 100纳米。 41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应是 70多名科学家。错误十分明显。 4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此项漏掉了 “超高速 ”三个关键的字,应是超

45、高速电脑在低温状态下工作。一般电脑是可以在常温下工作的。 4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原文论述的意思是增加光计算机运算的能力,它不是研制 “杂交 ”计算机的关键难题。 4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此项中的 “光子 ”应改为 “信息 ”,因为 “光子 ”与后面的 “电话电缆线 ”无照应。 45 【正确答案】 A 【试题 解析】 原文并没有将光脑和电脑在室温下的存储量进行比较。 4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这是吴一枪与歹徒较量的最后一瞬间,但并不意味他将结束自己的刑警生涯或者生命。最后一瞬间不是吴一枪等待末日的一瞬间,而是他以超凡的勇气、自信和镇定面对这场心理战的最后

46、一瞬间。 4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用 “斩钉截铁 ”形容喊出最后一个数字时的情状,反映了吴一枪的果断、勇敢和面对生死的坦然。另外, “斩钉截铁 ”也与前面的 “一刹那 ”相对应。 4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是 “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 ”反映了歹徒当时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而非“已经没有了呼吸 ”这一状态,因为 “没了呼吸 ”是 “不能供血 ”导致的结果。 4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吴一枪这么做显然不是为了留下潇洒漂亮的英名,而事实上除了歹徒外也无人见证这一最后时刻。他这么做是为了 “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也算是对以往过错的弥补。 5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子弹打飞 ”是由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并非死亡的原因。死亡的原因也是 “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