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488770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第 1-4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它行使职权到 ( )。 ( A)下届全国人大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 ( B)下届全国人大召开之时止 ( C)下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两个月止 ( D)下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团会时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必须年满 ( )。 ( A) 23周岁 ( B) 35周岁 ( C) 40周岁 ( D) 45周岁 3 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

2、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年满 ( )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A) 18周岁 ( B) 20周岁 ( C) 23周岁 ( D) 25周岁 4 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 ( )行使。 ( A)最高人民法院 ( B)最高人民检察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 )。 ( A)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 ( 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C)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 ( D)国家主

3、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6 人民检察院内部的领导关系是 ( )。 ( A)检察委员会领导检察院工作 ( B)检察长和副检察长领导检察院工作 ( C)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工作 ( D)检察院党委统一领导检察院工作 7 全国人大任期届满 ( )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全 国人大的选举。 ( A) 2个月 ( B) 3个月 ( C) 4个月 ( D) 1个月 8 修改宪法的权力,只能由 ( )行使。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9 以下不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有 (

4、)。 ( A)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布权 ( B)对所属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权及监督权 ( C)行政人员的任免、奖惩权 ( D)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的审批权 10 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的机关 是 (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中共中央书记处 ( C)国务院 ( D)民政部 11 在中国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的协定的机关是 ( )。 ( A)外交部 ( B)国务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 以下机关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是 ( )。 ( A)最高人民法院 ( B)最高人民检察院 ( C)中

5、央军委 (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3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是 (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B)国务院副总理 ( C)中央军委副主席 (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1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机关是 (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国务院 ( D)国家民委 15 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哪一个国家机关负责 ?( ) ( A)中共中央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国家主席 16 海事法院在审级上相当于 ( )。 ( A)高级人民法院 ( B)中级人民法院 (

6、C)基层人民法院 ( D)派出法庭 17 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A)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 B)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 C)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而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必须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报告 ( D)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而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必须立即向该人民代表所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第 46-6

7、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8 国家认可行为规范的方式主要有 ( )。 ( A)赋予现有习惯、礼仪等规则以法律效力 ( B)赋予从案件审判中抽象出来的原则、规则以效力 ( C)承认国际法规范,赋予其法律效力 ( D)修改现有法律规范,赋予其法律效力 19 法作为行为规范之所以具有规范性的原因是 ( )。 ( A)法律具有概括性 ( B)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范为主 ( C)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包括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 ( D)法律具有平等、公正的价值 20 原

8、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 “法 ”,原因在于哪些方面 ?( ) ( 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 ( 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 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 ( 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 21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基本特征,表明法具有 ( )。 ( A)概括性 ( B)权威性 ( C)统一性 ( D)普遍性 22 法具有国家性,其意义即 ( )。 ( A)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 ( B)它不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 ( C)法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 ( D)法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 23 从法的本质看,法具有 ( )。 ( A)意志性与规律性 (

9、 B)阶级性与共同性 ( C)利益性与正义性 ( D)实体性与程序性 三、简答题 第 64-66小题,每小题 8分,共 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4 简述明朝时期的刑罚制度。 25 简述清朝典卖契约制度的发展。 26 大统式与麟趾格是 西晋时的法典。 ( ) ( A)正确 ( B)错误 27 在汉朝,皇帝交办的刑事案件,称为 “诏狱 ”。 ( ) ( A)正确 ( B)错误 28 “八议 ”制度的正式确立始于北齐律。 ( ) ( A)正确 ( B)错误 29 “官当 ”制自北魏确立后,一直用到清末。 ( ) ( A)正确 ( B)错误 30 决事比是汉代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 (

10、 ) ( A)正确 ( B)错误 31 历史上有名的汉律 60篇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 律和约法三章。 ( ) ( A)正确 ( B)错误 32 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无后来的名例律。 ( ) ( A)正确 ( B)错误 33 汉律仍以 “七出 ”、 “三不去 ”为弃妻的基本原则。 ( ) ( A)正确 ( B)错误 34 “廷行事 ”是秦代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可作为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 ( ) ( A)正确 ( B)错误 35 汉朝以律、令、格、式为基本法律形式。 ( ) ( A)正确 ( B)错误 36 自唐律开 始,中国法律就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 (

11、 ) ( A)正确 ( B)错误 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第 1-4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这是我国宪法第 66条的规定。 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职基本条件有二:一是在政治方面,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必须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二是年龄方面,必须年满 45周岁。 3 【正确答案】 C 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的是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关全国人民

12、代表大会职权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视。还需要注意的是,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国务院的职权、国家主席的职权一定要区分清楚,记忆准确,这部分内容也可以考选择题。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根据宪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 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没有任职两届的限制。 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人民检察院内部的领导关系是: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为了保证集体领导,在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在检察长主持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要问题。如果检察长在

13、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决定,可以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的是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方面的内容。类似这样的题比较多,考生需要引起注意。例如类似的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但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以内,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像这里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 ”、 “全体委员 ”、 “三分之二 ”、 “一年以内 ”都是考试出题点。 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宪法作为国

14、家的 根本大法,理论上只有人民才能拥有修改宪法的权力。而宪法又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因此只有全国人大能够有权代表全国人民修改宪法。 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第 89条规定: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1)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3)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4)统一领导 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

15、具体划分; (5)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6)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7)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8)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9)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10)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11)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12)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13)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14)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15)批准省、自治区、直

16、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16)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 (17)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 1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与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建制的机关是不同的,根据我国宪法第 62条第 12项的规定,全国人大才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根据我国宪法第 89条第 15项,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是国务院的职权。 11 【

17、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宪法第 67条的第 14项,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的协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虽会的职权。 1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第 93条规定; “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 1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宪法第 65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有权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都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法属于基本法律,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15 【正确

18、答案】 C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 94条规定: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 1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海事法院是设在一定的沿海、沿江港口城市的审理海事、海商案件的审判机关,在审级上相当于中级人民法院,其审判工作受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监督。当事人对海事法院的判决、裁定不服的上诉案件,由当地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17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

19、事审判。 二、多项选择题 第 46-6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8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国家认可既存行为规则的主要方式有三种:认可已有行为规则如习惯、礼仪为法律;承认国际条约的法律效力;认可判例中的原则、规则的法律效力。 A、 B、 C均属于国家认可创制法律的范畴。 D项法律的修改则属于法的制定的范畴。 19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之所以说它 具有规范性,是因为:第一,法律具有概括性;第二,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

20、律规范为主;第三,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包括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 20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本题仍考查法的本质属性 国家意志性,原始社会的习惯不称为法就是不具有法的根本特性,即不具有国家性,其他方面并非其与法的根本区别。 21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表明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国家性。由此,法派生出了权威性 (必须得到服从 )、统一性 (法体系在整体上能协调一致 )、普遍性 (在国家主权所及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 )。 A项法的概括性则与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不直接相关。 22 【正确答案】 A,C,D 23 【正确答案】 A,B,C 三、

21、简答题 第 64-66小题,每小题 8分,共 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4 【正确答案】 明代刑罚体系沿袭了传统的五刑制,并规定徒刑、流刑一律附加杖刑。除此之外,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刑罚尚有凌迟、充军、迁徙、枷号、刺字、廷杖。凌迟起源于五代,适用于谋反、大逆之类的严重犯罪,是最重的死刑。充军是强迫罪犯至外地充当军户的刑罚。最 初仅适用于犯流、徒罪的军人,后亦适用于平民。充军按性质分为 “终身 ”、 “永远 ”两类。终身只坐本犯,本犯死后后代可以为民。永远则株及后世,本犯死后,后代也要承袭军籍,世代为军。迁徙是强迫罪犯全家迁居千里之外的刑罚。枷号起源于唐宋,是强迫罪犯戴枷示众受辱的

22、刑罚。刺字是一种附加刑,初犯刺右臂,再犯刺左臂。廷杖起源于隋,是皇帝对大臣施加的体罚。明代廷杖制度化,由锦衣卫施刑,东厂监刑。 25 【正确答案】 清朝典卖契约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明确典、卖两种契约的区别。凡为典契的,须在典契中注明回赎字样,凡为卖契 的,须在卖契中注明永不回赎字样。对于乾隆十八年前的旧有契约,如果契约没有注明是否回赎字样的, 30年内可以回赎,或由典权人再向出典人支付一次 “找价 ”,所有权归典权人; 30年以上的,尽管没有写明 “绝卖 ”或注明回赎,仍不得再请求找价或回赎。可见,典与卖的重要的区别就是是否允许回赎。此外,对于典当契约,无须经过官府加盖官印、缴纳契税

23、和过割赋税。 (2)明确典当回赎权的年限。清律规定,典当契约约定的回赎年限不得超过 10年,超过 10年的,以买卖契约论,并交纳契税。 (3)明确房屋出典后的风险责任。若出典的房屋失火焚烧,如果 出典年限未满,由双方各出价一半合伙建造,典期延长 3年, 3年后出典人仍以原价回赎。如果出典人无力出资,由典权人出资建造,典期仍延长 3年, 3年后出典人按原典价的 140%回赎。相反,如果典权人无力出资,由出典人出资重建,则典期届满后,出典人按原典价的 60%回赎。双方均无力重建的,应将地基出卖,得价的 1/3归还出典人。 26 【正确答案】 B 2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汉朝,皇帝交

24、办的刑事案件,就称为 “诏狱 ”。 2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曹魏律而不是北齐律首次将 “八议 ”制度列入法典, 29 【正确答案】 B 3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决事比是指汉代在律无正条规定时,以已经判决的典型案例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3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历史上有名的汉律 60篇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但不包括约法三章。 3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 “具其加减 ”作用,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演变为名例律。 33 【正确答案 】 A 3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可作为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 3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汉朝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律、令、科、比。 3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自汉朝而不是唐朝,中国法律就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