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 5及答案与解析 一、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1 阅读下列关于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材料: 材料 1 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 感官永远而且丝毫不能使我们认识自在之物而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 摘自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材料 2 当我们认 识了现象时,我们因而也同时即认识了本质,因为本质并不存留于现象之后或现象之外,而正是由于
2、把世界降低到仅仅现象的地位,从而表现为本质。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 3 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 摘自列宁黑格尔 一书摘要 材料 4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可能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 认识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
3、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 摘自毛泽东矛盾论 请回答: 试比较材料 1-4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材料 2和材料 3,结合哲学原理简述认识事物本质的条件。 材料 4最确切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什么原理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指导意义 ? 2 阅读下列关于辩证的否定的材料: 材料 1 辩证法 就是对非统一性的一贯认识 矛盾是统一性掩盖下的非统一性 否定一个否定,并不导致肯定;这只能证明否定得不够彻底。 这种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再一致了 相反,它怀疑一切统一性。 摘自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 材料 2 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否定,并不是任意的否定,并不足怀疑
4、的否定、动摇、疑惑 (当然,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因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因素 ),并不是这些。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的东西的,即没有动摇、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 摘自列宁黑格尔 一书摘要 材 料 3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 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比较材料 1和 2,指出其根本区
5、别,并说明应如何理解 ”没有动摇、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 ”的含义。 根据材料 2和 3,阐明我们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3 下列 是关子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材料: 材料 1 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 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 2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
6、明和发挥。 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 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 3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摘自 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 4 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 摘 6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 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分析材料 2,简述为什么 “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 ”,而 “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 根据所学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的知识 对材料 3和 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4 阅读
7、下列关于论十大关系内容的材料: 材料 1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 ?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 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 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材料2
8、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 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材料 3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在我们国内,在抗日反蒋斗争中形成的以民族资 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的许多民主党派,现在还继续存在。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
9、材料 4 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 ?为什么能发展 ?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 ?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 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党内一些人有一个时期搞过教条主义,那时我们批评了这个东西。但是现在也
10、还是有。学术界也好,经济界也好都还有教条主义。 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但是也要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在技术方面,我看大部分先要照办,因为那些我们现在还没有,还不懂,学了比较有利。但是,已经 清楚的那一部分,就不要事事照办了。 请回答: 分析材料 1、 2、 3,简述它们所反映的最确切的哲学原理,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 分析材料 4中的观点,应用辩证的否定观,简述我们对国外文化的正确态度。 分析材料 3中的观点,简述我党所采取的多党合作的原因。 5 下列是关于中国崛起论与辩证法的材料 材料 1 今年 2月 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1、110周年时,以国家最高领导的身份明确提出, “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于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 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亚洲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亚洲各国共创亚洲振兴的新局面,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 在博鳌亚洲论坛 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 2 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它将使世界格局更格局更为平衡,国际社会更为安全;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使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更为丰富
12、多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模式和文化借鉴;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国际关系 的历史带来新的范例和素材,证明人类可以以理智和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国家冲突这一千古难题。中国的和平崛起将证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实现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人民日报 2004年 02月 17日 材料 3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 24日在博整论坛 2004年会的主题午餐会上表示,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亚洲非常重要。布什说: “我已经注意到 (胡锦涛主席 )和 (中国的 )现任领导集体正在致力于我们称之为和平崛起的事业。这使亚洲其他国家非常放心,对亚洲的整个面貌都非常重要。 ”布
13、什在 20分钟的讲话中回忆了 30多年前在华工作的岁月。他表示,当时的中国贫穷且封闭, “30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 不能再巨大了 。中国已经变得更富强、更自信、更有活力。 ” 新华网 2004年 4月 24日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简述中国崛起的必然性及其影响。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联系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简述中国崛起的必然性及其影响。 6 下列是关于中美关系的材料题 材料 1 从彩电到钢铁再到眼前的 3类纺织品,美国不时挑起贸易争端,但中国也不会对美国的种种行为坐视不管,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回应。纺 织品贸易摩擦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和商务部发言人及时表明了中方的
14、立场:中国政府对荚方不顾中方坚决反对作出此决定感到震惊并表示不满。并希望关方认真对待中方交涉,改变错误决定,回到通过对话与合作消除分歧的道路上。中国政府表示就荚方做出的错误决定保留进一步采取措施的权利。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扩大,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部分。这种摩擦会越来越多。而中国政府和企业界也将在这些正常的贸易摩擦中,逐渐学会在 WTO框架下更加成熟地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操作程序有它不透明的地方,但我们自己需要按照 WTO的规则办事,利 用 WTO赋予我们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目前来看,更好的办法就是积极补救。磋商事件很好地说明了我国贸易的外部环境还是很不稳定。纺织品企业应该能够从中了
15、解到,目前贸易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企业一定要具备随外部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应变能力。 2003年 11月 21日北京晚报 材料 2 中新网 4月 7日电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何亚非 7日指出,中关贸易逆差不能单纯从数字来看,还有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转移的原因,也有两国的经济性质所决定。中国已为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作出很多努力。何亚非说,数字显示,目前中美贸易比建交 时增长近 50倍。去年中美贸易超过 1200多亿美元,今年头两个月,美国对华出口增长达 52.3%。 中国并不否认中荚贸易逆差的存在,并已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很多努力。近年来,中国尽量增加从美国进口,也加大了从美国采购的力度,当然这
16、些都是中国所需要的。同时中国希望美国也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放宽对中国出口的限制,因为这些限制都已经过时了,不苻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和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荚国放宽时中国出口的限制,两国贸易会大大增加。例如在核电问题上,中国一直对荚国技术很感兴趣。 何亚非说,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去年底访问美国时提出 5项原则,中心就是解决贸易逆差不要政治化,要向前看,应靠增加美国对中国出口而不是减少中国对美国出口而解决,应创造双赢局面。 2004年 5月 7日新闻周刊 请回答: 分析材料,简述中美贸易磨擦的实质。 运用辩证法的有关原理简述我们如何对待中美贸易磨擦。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
17、成理。 7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8 辩证法既承认 “非此即彼 ”,又承认 “亦此亦彼 ”。 9 辨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10 假 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的认识。 11 抽象可能性是人主观思维抽象出来的产物。 12 质和量都是客观的,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13 否定之否定阶段总是向肯定阶段的回归与重复。 14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阶级分析法。 1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绝对与相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6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 17 论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道路及对科学
18、研究的指导作用。 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 5答案与解析 一、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1 【正确答案】 材料 1的观点是一种不可知论,否认了人类认识事物内在本质的可能性;材料 2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的可知论,它认识到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性,肯定了认识现象就能够掌握本质;材料 3中的观点看到了事物本质的复杂性,认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无限深化的;材料 4中的观点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有特殊本质和普遍本质的区别,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从特殊本质开始抽象出普遍本质,再反过来认识事物的特殊本质。可 见,材料 1是一
19、种不可知论,而材料 2、 3、 4都是可知论,而且都是辩证法的可知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背后都体现着本质。因此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首先获得尽可能丰富全面的现象材料,再对现象材料进行整理和概括,就能够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并且能够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多级本质,因此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材料 4中的观点最确切地解释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坚持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同
20、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 【正确答案】 材料 1中的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否定观。阿多诺把矛盾完全看成是斗争性,否认矛盾是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把辩证法完全看成是对斗争性的认识,而否认辩证法同时也是对同一性的认识;把否定看成是绝对否定,而没有看到否定中包含着肯定,是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材料 1中的观点是形而上学否定观,材料 2中的观点是辩证否定观,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形而上学否定观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内在联系,要么肯定 切,要么否定一切。而辩证否定观则把否定看成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21、,是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即 “扬弃 ”。 “没有动摇的否定 ”是指在否定时对于事物中的合理因素要大胴吸收,为我所用,对于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也要大胆否定,而不要动摇不定;“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 ”是指在否定时应客观、辩证地对事物进行分析,该吸收的吸收,该抛弃的抛弃,面不能折衷主义地随意混合。 材料 2和 3都是辩证否定观。这种否定观认为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是肯定和否定、保留与克服的统 。社会主义文化是对外国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它既吸收了外国文化中的合理内容,又排除了外国文化中的糟粕,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文化。对于外国文化甚至是资本主义文化中的许多合理的内容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管
22、理经验等,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发扬,而对于外国文化中的各种糟粕,如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等,我们则应该加以抵制、批判。在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上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肯定 切的全盘西化的错误,二是否定一切的盲 目排外的错误。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3 【正确答案】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构成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材料 1中的观点指出每一个概念自身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同一性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双方同一性的
23、存在,需要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统一体中才能存在;而矛盾的斗争性,则可以打破旧条件的限制,创造山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 件。因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材料 3的观点是一种斗争哲学的观点,它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片面的;材料 4中的观点,看到了在统一战线这个统一体中,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的一面,又有斗争性的一面,因而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该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也就是以斗争求团结。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4 【正确答案】 分析材料 1、 2、 3可以看出,三段材料都明确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转化的原理,唯物辩证
24、法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将不再存在,因此我们在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时,应当联系矛盾的对立面,充分考虑矛盾的对立面的作用和影响,采取两点论的观点,重视通过促进对立面的发展而推动事物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只有通过加快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才能反过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兼顾内地工业和沿海工业的辩证关系,加快内地工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沿海工业的发展;在党的政治建设中,通过允许民主党派的存在,使它们能与共产党相互监督,共同发展。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推动的,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肯定和 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因而我们对待国外文化采取正确分析的态度
25、,对国外文化中合理的进步的内容,如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以吸收,而对国外文化中反动的、糟粕的内容则必须加以排斥,如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等。只有辩证的否定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党之所以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工作方针,是因为一方面我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必须集中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民主党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能够理 解党的政策,配合我党进行改造,努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因此应当采取多党合作的政策。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5 【正确答案】 唯物
26、辩证法联系观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只有在与其它事物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 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亚洲乃至于整个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联系中前进发展的,中国的崛起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成果才能实现,中国也只有在与其它国家 和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崛起。 同时,中国的崛起也能对其它国家的发展提供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其它国家的联系会更加密切,中国与其它国家的相互依赖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中国自身的发展就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其它国家的发展
27、。 发展观认为物质世界处于不断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过程中,发展的实质就是新陈代谢,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当今世界也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在这一进程山各国的力量此消彼长,有些后起的充满活力的国家有可能迅速崛起,超过以前较为发达的或在 国际事务中有更大影响力的国家,世界秩序就是在这种新旧交替中实现发展的。 中国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一方面体现出中国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国内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迅速提高,将会重新改变当今世界的格局。 中国的崛起是十三亿中国人民和广大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也
28、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它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所提出的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理论的科学性,只有发展才能保持稳定,只有发展才有前途。 中国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亚 洲及整个世界的发展,在我国的发展中必须破除陈旧观念,学习和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识;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也要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在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中确保我国能够顺利实现和平崛起,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6 【正确答案】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中美贸易磨擦是客观的现实,主要表现为中方相刘于美方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中方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缩小贸易顺差
29、,缓和中美在贸易中产生的矛盾,包括鼓励企业更多地采购美国的商品,但美方却对出口中国 的高技术产品采取种种限制,美方的这一做法使得中国无法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也就很难解决中美贸易磨擦。 从本质上看中美贸易磨擦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政府的冷战思维。在这种思维下,美国把中国看成战略上的敌人,不愿意把包含高科技的产品卖给中国,企图通过高科技限制对中国进行遏制。要想彻底解决中美贸易磨擦,美方必须放弃这种冷战思维,真心诚意地与中国开展贸易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的不平现状。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中美贸易磨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矛盾是指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两 个基
30、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存在也是以同一性的存在为前提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规定了矛盾双方转化的趋势。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在量变阶段通过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在质变阶段通过斗争促使同一体的破裂,和向新事物的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中美关系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 我国党和政府正确地分析了国际形势的特点,并采取了科学的态度来处理中美关系问题,强
31、调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一方面承认中美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如双方在贸易往来、国际反恐、人员交流;技术合作等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需要不断地加以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中美双方也有很多差别和斗争,如双方在经济基础、国体与政体、意识形态、人权和民主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些差别,我们也应当能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充满信心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次,矛盾双方在 矛盾统一休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统一体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指居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32、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中美双方的矛盾方面中,也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在当前合作是主要方面,对抗是次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我国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尽可能减少对抗;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的确与美国还 存在着差别和对抗,不可能完全一致,反对趋同论,该斗争的还要斗争,充满信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再次,事物的发展往往需要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条件。其中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是根据。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因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必须充分利
33、用内因和外因两大条件来加快发展。既然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我们就应当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根据,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加快发展;既然外因是条件,我们就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 经验等加快我国的发展;既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在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时候,就要努力结合我国的国情,防止照搬照抄和教条主义。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7 【正确答案】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根本对立的哲学阵营,并
34、不是两种发展观。 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辩证法主张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运动的存在形式,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孤立 的、静止的存在方式,因而构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表现在它们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并未涉及到对世界变化发展状况的不同解释。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8 【正确答案】 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和确定的界限,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界限和差别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之间界限是分明的, “非此即彼 ”。 但另一方面,辩证法又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35、化,互为中介。因此事物之间的界限和差别又是相对的,随着事 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事物的性质有可能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又是 “亦此亦彼 ”。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9 【正确答案】 辩证法是一种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任何事物都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是肯定和否定、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辩证法在对事物作肯定的分析时,也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解释,包含着对它的不合理内容的批判分析,因此,它不崇拜任何东西,辩证法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任何事物,主张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将随着它所存在的条件的消失而消失,因而,辩证法按其本质来 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
36、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0 【正确答案】 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的表现,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表现本质的现象,而假象是反面地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不是认识;对事物本质的歪曲的反映或认识,是谬误和错觉,并不是假象,该命题浑淆了假象与错觉的区别,是完全错误的。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1 【正确答案】 抽象有可能性是指在现阶段不具备条件,在将来条件具备 时,才能实现的可能性,抽象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一样,都是事物内部所孕育的发展趋势存在于事物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人的主观思维中。因此,命题中的观点
37、否认了抽象可能性具有客观性,而完全把它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则是错误的。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2 【正确答案】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都是事物中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随着事物质的变化,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但是事物的量变如果不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性质就不会发生改变,因此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3 【正确答案】 事物的发展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总
38、是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点,体现出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但是否定之否定阶段并不是完全重复肯定阶段的所有特点,从肯定阶段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经过了两次否定,否定之否定吸收了肯定阶段的优点,抛弃了肯定阶段的缺陷,并增添了肯定阶段所没有的新内容,因而总是高于肯定阶段。可见,否 定之否定是向肯定阶段的回归,但并不是重复。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4 【正确答案】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充满了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研究事物,解决问题,关键要研究和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促成矛盾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事物。 阶级分析法是认识和分析在
39、阶级社会中社会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但并不适用于自然界或无阶级社会,闲而不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5 【正确答案】 矛 盾的普遍性是指不同事物中矛盾的共性,即不同的事物中共同的特点与性质,因而具有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中的矛盾的个性,体现了不同事物的差别,因而它的存在是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但并不包括事物特殊性的全部内容。特殊性比普遍性丰富,普遍性不能完全包括特殊性,因而,普遍性与特殊性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6 【正确答案】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
40、没有无结果的原因。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有原因的,区别在于必然性是 由根本原因引起的,而偶然性是由非根本原因引起的。因此,认为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 17 【正确答案】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任何现象都体现本质,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不断地通过研究现象认识本质规律的过程。 通过现象认识本质需要经过几个阶段:第一,获得尽可能丰富全面的感性材料;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搜集、加工、抽象和概括,从而得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第三,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 识。 科学研究是一个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要想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首先要通过实践、观察、记录,获得尽可能全面的数据资料;其次结合专业理论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总结,努力发现蕴含在现象材料中的科学规律;再次,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观察、分析,不断深化对事物、对自然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