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0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488930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0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0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0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0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0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100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诗句的哲学寓意是 ( A)存在便是被感知 ( B)事物的真面目是不可达到的 ( C)真理是具体和多元的 ( D)克服主观片面性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2 常言道 “吃一堑,长一智 ”,其哲学寓意是 ( A)物质可以代替智慧 ( B)经验教训是增长智慧的根本动力 ( C)直接经验是检验智慧高低的根本途径 ( D)错误往往是真理的 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 3 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不可能完全

2、一致,甚至截然相反。这种现象表明 ( A)价值评价是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 B)价值评价是没有客观标准的评价 ( C)价值评价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 ( D)价值评价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不同而不同 4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周恩来 )这一观点的哲学寓意是 ( A)真理就是事实 (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 C)事实是本质,真理是现象 ( D)事实与真理都是社会存在 5 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 定意义的是 ( A)劳动力商品的供求 (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 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6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3、 (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 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7 垄断价格是 ( A)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 (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 C)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 D)生产价格加垄断利润 8 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 ( B)新三民主义 ( C)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 D)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民族资产

4、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 ( A)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C)农民起义 ( D)工农武装割据 11 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小共指导 思想的是 ( A)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 B)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 C)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 D)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12 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是 ( A)尊重事实 ( B)与时俱进 ( C)尊重实践 ( D)解放思想 13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是从 (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

5、的 (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卜说的 (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14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A)社会和谐 ( B)科学发展 ( C)民族振兴 ( D)祖国统一 15 2006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 ( A)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B)又快又好发展 ( C)又好又快发展 ( D)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16 朝核第六轮六方会谈开始坚持的原则是 ( A)承诺对承诺 ( B)行动对行动 ( C)承诺对行动 ( D)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

6、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 ( A)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哲学思想 ( B)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 C)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 D)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 18 “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绝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 ”(列宁 )这说明 ( A)现象是自在之物的反映 ( B)真象和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 C)自在之物在现象的彼岸 ( D)透过现象可以达到本质 19 在生活和工作中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还有一定的市场,这是因为形而上学思

7、维方式 ( A)是最好的工具 ( B)在日常经验的范围内有其存在的理由 ( C)所执著的 “片面 ”确实是客观事物具有的 ( D)其狭隘性符合人类思维的本质 20 马克思说: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 ”这一思想说明 ( A)人是社会的主体 ( B)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 ( D)人民群众创 造历史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1 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是 ( A)市场经济 ( B)计划经济 ( C)自然经济 ( D)商品经济 22

8、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 A)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 B)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 C)不同的具体劳动的性质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3 下列关于生产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 B)生产价格是由商 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 ( C)生产价格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 D)生产价格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4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B)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 (

9、C)必须由国家引导、监督和管理的经济 ( D)国有经济的补充。 25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主客观条件和必然性在于 ( A)政治上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 B)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 性质的国家经济,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 C)初步积累了利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 ( D)二战后欧亚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6 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兵民为胜利之本 ( B)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10、C)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 ( D)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27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 A)实事求是 ( B)群众路线 ( C)解放思想 ( D)独立自主 28 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必须 ( A)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 B)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C)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 D)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29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 ( A)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 B)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 C)全面和重点的统一 ( D)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 3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

11、经济形式有 ( A)国有经济 ( B)集体经济 ( C)股份制经济 ( D)混合所 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1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它是 (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 (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 D)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 3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人民解放军的 80年,是 ( A)紧紧同全国各族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80年 ( B)为民族独立和尊严英勇奋斗的 80年 ( C)为维护世界和平、 促

12、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 80年 ( D)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英勇奋斗的 80年 33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两国达成的原则共识是 ( A)促进经济平衡增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 B)承认创新在实现经济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平竞争,有效的产权保护,特别要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发展、管理与应用 ( C)加强合作,以实现各自在能源安全、节能和能源效率方面的目标;加强在清洁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清洁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 ( D)就透明度开展合作与交流,为市场参与者提高可预见 性,增强对两国经济体的信心,同时加强透明度方面的国际义务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13、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经过多次无人和有人航天实践,不断完善,并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请回答: (1)自主创新的哲学依据和意义。 (2)用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伟大事业与伟大精神的关系。 (3)用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 作用。 35 下面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材料 材料 1 在 1998年之后,国内经济基本上是靠投资来推动的。 2000年之后,投资似乎有加速倾向。即使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的投资也没有超过 40,现在达到了 43以上。统

14、计显示, 2004年前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只增长 12.1,而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 64.9,增幅同比提高 24.7个百分点。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在 2003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基础上, 2004年前两个月,钢铁工业投资增速达到172.6;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 786亿元,同比增长 133;电解铝行业在建能力仍有 310万吨。近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三大行业的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十分严重。投资膨胀造成煤电油运供应紧张,拉动了基础产品价格上涨,使通货膨胀率不断逼近 5

15、的“警戒线 ”。 摘自生活周刊 材料 2 国务院在 2004年 4月 27日发出通知,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钢铁由 25及以上提高到 40及以 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 (不含经济适用 )项目均由 20及以上提高到 35及以上。同月 29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时发出两份紧急通知:一、决定集中半年左右的时间,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二、对所有在建、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重点清理钢铁、铝、水泥、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吏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以及2004年以来新开工的所有项目,时

16、限为 1个半月。 鉴于 2003年以来的贷款大幅度增加,央行也采用较为严厉的政策措施,把存款准备金率从 6提 高到 7,希望减缓银行放贷速度。 摘自生活周刊 材料 3 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下,我国经济运行趋于平稳。 2004年 4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4.7,增幅比 3月份回落了 8.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幅下降较明显;新开工项目得到初步控制;中国市场上钢材和电解铝价格终于大幅下跌; 4月份中国贸易逆差从 3月份的 5.4亿美元扩大到22.6亿美元; 4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 19.1, 5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 4 310亿元,同比增长 17.5,已是 2004年以来连续第四个

17、月滑落。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5月份金融运行情况显示,货币供应量和各项贷款的增长速度减缓,中长期贷款和外汇贷款增长仍然较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少增,货币市场利率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摘自生活周刊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我国在这一阶段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措施。 (2)联系材料论述我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目标。 36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也存在矛盾。 1957年 2月,毛泽东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做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的理论。 结合所学知识回

18、答: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怎样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 37 邓小平指出: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对于对改革一时持有怀疑或担心的人, “处理的办法也一样,就是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来说服他们。 ” 20多年来的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就经济方面而言,从 1978年到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 1743亿羌元增长到 2225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从 206亿美元增长到 1422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 8189亿美元,居世界前列;农村贫困人口由 2

19、 5亿减少到 2300多万。 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2006年 3月 6日,胡锦涛在参加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请回答: (1)我国从 1978年以来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 (2)我们进行改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3)改革主要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10分。请在 I、 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38 选做题 材料 1 自 20世纪初社会主义制度

20、诞生以来,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两次馋谷。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所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尽管挫折非常严重,但社会主义 并没有失败,更没有消失。中国、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不仅经受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冲击。而且通过改革和探索,使本国杜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中国,经过了近 2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 一步体现,表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进有着广阔而光辉的前景。 摘自高教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 2 早在 1989年夏,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 (第 16期 )杂志上发表了历史的终结 ?一文,认为西

21、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 “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 ”和 “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并因此构成了 “历史的终结 ”。 1992年,福山在吸收并研究各种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把前文进一步整理和扩展为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福山认为 “专制主义 ”政权无法应对现代自然科学所要求的高度创新挑战,从而导致崩溃, “为获得平等认可的欲望 ”使之必然被 “自由民主制度 ”取代。 摘自开放时代 2003年第 11期 根据材料回答: (1)福山观点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评价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其实质 ? (2)结合材料 1和材料 2,分析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选做题 材料 1 “

22、和合 ”思想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吸收、融合,对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 “和为贵 ”、 “和而不同 ”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为此,胡锦涛主席在 2005年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 界 ”的重要思想。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 “和为贵 ”、 “和而不同 ”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 “和谐世界 ”理念,必将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成为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 摘自新华网 2006年 8月 23日 材料 2 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助于经济

23、的区域化和全球化。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化密切相关。仅就这一点来讲,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来说是机遇,有助于加强双方和多方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其他亚洲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中新海南网 2004年 4月 25日 材料 3 过去超级大国的崛起总是导致国际秩序的重组,并不止一次地引发战争。中国作为具有文化优越感和在历史上曾经遭受世界上其他国家痛苦对待的国家,是难以安于现状的。一个强大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和世界秩序的其他部分形成挑战。 摘自约瑟夫 奈中国崛起和国际安全前景

24、 材料 4 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人类的发展进步,民族的繁荣富强,应该也 只有通过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尝战祸之苦,深知和平之宝贵。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继续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既利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努力争取互利共赢的结果。 摘自胡锦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构建 “和谐世界 ”主张的核心内涵和世界意义。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中国

25、 “和平发展 ”道路的内涵和根据。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 “中国威胁论 ”和 “中国崩溃论 ”的看法。 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100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D 2 【正确答案】 D 3 【正确答案】 D 4 【正确答案】 B 5 【正确答案】 C 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资本有机构成实际上就是 c/v,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也就意味着不变资本的比重的不断提高。在同比例扩大和同比 例下降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7 【正确答案】 C 8 【正确答案】 D 9 【正确答案】 B 10

26、 【正确答案】 A 11 【正确答案】 C 12 【正确答案】 D 13 【正确答案】 A 14 【正确答案】 A 15 【正确答案】 C 16 【正确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正确答案】 A,B,C,D 18 【正确答案】 B,D 【试 题解析】 列宁这里讲的 “自在之物 ”是指事物的本质。现象不是本质反映,真象和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应选 BD。 19 【正确答案】 B,C 20 【正确答案】 A,B,D 21 【正确答案】 C,D 22 【正确答案】 A,B,C,D 23 【

27、正确答案】 A,B,C,D 24 【正确答案】 A,B,C 25 【正确答案】 A,B,C,D 26 【正确答案】 B,C,D 27 【正确答案】 A,B,D 28 【正确答案】 A,B,C,D 29 【正确答案】 A,B,C,D 30 【正确答案】 A,B,D 31 【正确答案】 B,C,D 32 【正确答案】 A,B,C,D 33 【正确答案】 A,B,C,D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正确答案】 (1)创新的哲学依据在于人类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是水无止境的过程。这一原理要求人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28、,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伟大实践决定了伟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伟大的精神,对伟大的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当代航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它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5 【正确答案】 (1)这一阶段宏观调控针对的

29、是 经济运行中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着力解决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及物价总水平上涨压力增大的问题。这一阶段宏观调控强调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发挥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在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着力提高宏观调控 “有保有压 ”的灵活性,以避免经济 “急刹车 ”带来的问题。 (2)在我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建立起宏观调控机制有着客观必然性。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社会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 宏观经济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二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

30、中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市场机制有其内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短期性、滞后性、自发性等,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其基本目标包括:第一,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第二,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第三,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第四,优化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第五,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6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学说,并且认为,在阶级社

31、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列宁曾经讲过,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抗消失了,但矛盾继续存在着。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内容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社会丰义社会的基本矛 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正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加以解决。这正是

32、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毛泽东首次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卞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党的十 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指出必须通过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解决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并且把改革同革命联系在一起,强调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提出 “改革是中国的

33、第二次革命 ”的命题,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 37 【正确答案】 (1)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 为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变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同时由于认识上、工作上的多种原因,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 ”的严重错误,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邓小平说: “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 (3)改革开放 20多年我们国家

34、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辉煌的。 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10分。请在 I、 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38 【正确答案】 选做题 (1)材料 反映的观点是资本主义将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已经失败。这是一种 错误的观点。必须看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有许多重要表现

35、:第一,国家权力的配置与行使已经法制化,政党政治也已制度化;第二,行政权力膨胀成为普遍趋势;第三,社会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 “中间阶层 ”有所扩大,阶级内部的分层相应地复杂化、多样化;第四,利益集团与新闻媒介的作用;第五,阶级斗争趋向缓和、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改变不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质:首先,它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化。其次,金钱是这一体制存在和运转的基础。每逢选举,资产阶级竞选耗资惊人,并且愈演愈烈。金钱 与政治权力的结合形成的所谓 “金权政治 ”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嘲讽。再次,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是由政党所操纵的。 (2)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终将灭

36、亡,社会主义终将胜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的,因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关系调整不可能在根本上消除资本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矛盾;当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又是长期的、曲折的。一方面资本主义仍可以通过不断的生产关系调整进一步发挥其容纳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仍然占压倒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很不完善,仍然没有一个现成的成功模式可供借鉴,出现某种意义上的挫折、失误以至失败仍然是可能的,所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又是长期的和曲折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调整可以

37、缓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使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得到缓解并采取新的表现形式,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科技革命所代表的当代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从根本上讲,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最终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选做题 (1)中国 新一代领导人所倡导的构建 “和谐世界 ”的主张,其核心正在于倡导 “和为贵 ”,不同文化和平相处,共生共长;用 “和而不同 ”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善待他国,异而不斗;世界多元文化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辅相成。这一切,既是对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千年交往史的经验总结,也是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将中华文化中的价值精髓向世界做郑重推荐。这一主张,必

38、将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成为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 (2)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任一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 其他事物构成的整体环境和外部条件,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包括:第一,中国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三,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威胁任何国家,相反,中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为别的国家提供新的机遇。中国和平发展道

39、路提出的根据:是在总结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继承了我们党在革命 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由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我们不能搞武力扩张,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出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它将使世界格局更为平衡,国际社会更加安全;将使人类的文明更为丰富多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政治和文化借鉴;将为国际关系的历史带来新的范例,它证明人类可以以理智和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国家冲突这一千古难题。 (3)中国提出和平发展的道路,是针对目前国际上一些人的 “中国威胁论 ”和 “中国崩溃论 ”的思潮,澄清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中国威胁论是冷战思维的延续,其意图 在于恶意歪曲中国形象,挑拨中国与邻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系,以限制中国的发展。中国崩溃论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国际社会的一些人希望中国不要再发展,不要再强大。这两种论调是无法阻止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上升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必将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支坚定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