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489041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77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 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其核心是 ( A)人生目的 ( B)人生理想 ( C)人生态度 ( D)人生意义 3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 ”, 这种观点是 ( A)经验论 ( B)唯物论 ( C)不可知论 ( D)反映论 4 在下列经济

2、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顾客用 10元钱可购买 5斤苹果 ( B)顾客购买 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 10元钱 ( C)顾客用 10元钱购买了 5斤苹果 (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 2元的价格预定 5斤苹果 5 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 A)劳动力商品存在于健康人的身体内 (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能成为商品 ( C)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含历史道德因素 ( D)劳动力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6 解 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 A)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出现 ( B)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发展 ( C)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 D)劳动力商

3、品价值的特殊性 7 毛泽东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所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A)投降主义 ( B)经验主义 ( C)教条主义 ( D)官僚主义 8 在中共下列文件中,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是 (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B)中国土地法大纲 (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指示 ( D)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9 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初设想是在 ( A)民主革命时期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 D) “文化大革命 ”时期 10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

4、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 B)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1 邓小平理论开始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的标志是 ( A)党的十二大 ( B)党的十三大 ( C)党的十四大 ( D)党的十五大 12 我国城乡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是 ( A)民营经济 ( B)私营经济 ( C)集体经济 ( D)个体经济 1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5、(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 D)社会主义性 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4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占指导地位 (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D)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15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 ( A)农业 ( B)重工业 ( C)第三产 ( D)教育 16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最好方式是 ( A) “大家庭 ”方式 ( B) “集团政治 ”方式 ( C) “势力范围 ”方式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

6、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科学家对 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18 “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是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 ”。这一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 A)认识来源于经验 ( B)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 D)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年轻人的认识 19 中

7、国传统哲学中下列思想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的是 ( A) “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 ( B) “物无孤立之识 ” ( C)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 D)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20 我国社会初级阶段之所以要发展私营经济,是因为它 ( A)有利于满足人民的各种生活需要 ( B)能充分利用闲散劳动力,扩大就业 ( C)通过竞争,促进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 D)能补充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不足,方便人民生活 21 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是 ( A)速度是前提 ( B)比例是条件 ( C)效益是中心 ( D)速度是中心 22 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

8、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具体劳动的质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 B)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 C)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 D)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 23 第二次世界人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 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 B)跨国公司成为当代国际垄断的重要形式 ( C)国家垄断成为经济生活强有力的支配者 ( D)由政府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 24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

9、命的转变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主要表现在 ( A)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化重组 ( B)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 C)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D)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其影响 25 人民民主专政内部存在的 两个联盟是 ( 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 B)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 C)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 D)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6 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的原因是 ( A)我国民主党派在历史上是与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

10、党 ( B)在过渡时期,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采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 ( C)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也就成 了这部分劳动者的政治联盟 ( D)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共产党也需要民主党派的监督 27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 A)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提出的思想路线 ( B)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 C)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精髓 ( D)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28 列宁说: “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

11、共和制 ( 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的专政实质,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 B)与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相适应 ( C)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D)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 29 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立场是 ( A)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 B)坚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 ( C)台湾问题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 D)努力用和平方式实现,但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0 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其特征是 ( A)科技含

12、量高 ( B)经济效益好 ( 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 A)工业化 ( B)经济的市场化 ( C)经济的信息化 ( D)经济的现代化 32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历史转变是 ( A)从以 “阶级斗争为纲 ”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从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转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C)从墨守成规转向社会主义改革 ( D)从封闭半封闭转向对外开放 3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 针是指 ( A)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 B)扩大开放 ( C)促进发展 ( D)保持稳

13、定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试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并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 “发展是硬道理 ”的思想。 35 下列是有关失业问题的材料 材料 1 在经济组织发达国家中,欧盟失业问题最为严重。 1997年,欧盟 15国平均失业率达 10.7%,而美国为 5.0%,日本为 3.3%。欧盟经济首强德国, 1970-1980年间失业率为 2.5%, 1980-1990年间为 5.7%, 1997年为 10.0%, 1997年大约为 1970-1980年年均数的 4倍。 材料 2 当前日本经济的“弱

14、需求 ”相当顽固,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变。例如,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最大的失业问题不仅难以在短期内完善,而且可能进一步恶化。其原因是结构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在 4.3%的完全失业率中,因为经济萧条引起的失业仅占 1.3%,结构性失业占 3.0%;进入 1998年以来非自愿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企业经营恶化而被迫失业的。 材料 3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 业率材料 4 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减负增效等深化改革的工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同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是根本不同的,也不同于我国六十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出现的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 摘自江泽民在中共中央、

15、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分析材料 1、 2,说明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新特点。 (3)分析材料 3,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 (4)分析材料 4, 说明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与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大量失业现象的根本不同。 36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 (1)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2)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的核心 ?

16、并说明以人为本思想与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37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如何理解这三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及这三者内在关联 ?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10分。请在 I、 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38 选做题 以下是当前日本对外关系的材料 材料 1 近两三年,在日本流行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大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

17、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 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 “极 ”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态度;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 日本对美国的发言权向来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世界各国不认为日本在政治上完全自立。有人认为, 日本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不得不考虑美国的意见,很少单独采取行动。 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 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 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

18、 2田 1年 3月 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 2 当日本国会召开第 147届会议时,既没有升国旗,也没有唱国歌。只是在去年,日本在这个自 1945年以来一直害怕显示民族主义的国家才正式接受这两个爱国主义的象征。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 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 “和平宪法 ”。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 200

19、1年 1月 21日文章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材料 3 围绕着日美安保体制应有的状态,日本国内出现了新的潮流。认为迄今为止的日美关系是 “追随美国 ”的关系的批评越来越多,在少 数年轻官僚中也出现了日本政府应该更具有独立性的看法。 日本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田中信明这样认为: “在冷战时期,日美的国家利益是一致的。冷战结束后, 日美安全保障的意义却随着情况的不同而相对发生变化。 日本必须确定自身的国家利益,描绘自己的形象而过去这一工作一直是由美国来承担的。 ” 大藏省国际局亚洲室室长岸本周平说: “过去,在美国的保护伞下, 日本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是却丧失了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观念。如果将来冲绳的美军基地

20、永远存在下去,那么这对日本来说是可悲的。 ” 摘自日本朝日新闻 2001年 1月 19日文章日美安保条约签署 40周年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忍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美国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 摘自日本朝日新闻 2001年小月 19日社论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

21、,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日本将来也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 2001年 3月 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 4 在华盛顿,人们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是能够担当 “领导角色 ”的。美国倾向于给日本的 “领导角色 ”所下的定义应该 是,东京按照华盛顿希望的去做,而不需要华盛顿事先告诉东京该做什么。对于这种 “领导 ”的前景可能将是非常不错的。 摘自日本时报 2000年 8月 8日文章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重要作用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态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年来,它一直在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放宽长期以来限制它行使军事力量的政治和宪法约束。这次变化在华盛顿引发了一场悄悄进行的辩论。

22、美国防务和情报官员难免要扪心自问:一个比较自信的日本对美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与言听计从的日本之间那种原有的冷战式安全关系终于即将结束了。日本的所作所为开始再次像一个 “正常 ”大国那样。对美国和亚洲的未来而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 “正常 ”? 摘自美国洛杉矶时报 2001年 2月 23日文章在亚洲,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诞生了 材料 5 (按:今年以来,日本国内关于 “靖国神杜国家护特化 ”,即靖国神社国家化的辩论再起高潮。如下材料是此次辩论中的一种观点 ) 活着的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坚守不重蹈覆辙这一誓言,并对此进行谢罪和反省。而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国家把死

23、者作为 “英灵 ”而加以赞美,然后再重蹈覆辙继续 “制造 ”这样的 “英灵 ”。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即使反对靖国神社运动的一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要解决 “靖国神社问题 ”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 摘自日本世界月刊 2001年 9月号文章 “靖国神社问题 ”的结论何在 ? 材料 6 在自民党外交委员会等机构的 会议上,与会者纷纷提出对中国的尖锐意见并不稀奇在最近中国舰船在日本近海航行问题上,自民党内先后有人提出暂停对中国提供特别日元贷款。过去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反对日本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 “亲台派 ”议员。然而,在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将近 30年的今天,和 “亲华 ”派一样,

24、 “亲台 ”派也正在退出舞台。取而代之,年轻议员已经成为批评中国的主流。他们虽然承认发展日中关系的必要性,但对在政治和经济上崛起的中国保持警惕,对中国不断打 “历史认识牌 ”公开表示不满。 这种情况表明,以冷战和 55年体制为背景的 “中国 问题论战 ”已经结束,日本开始议论在经济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采取重视 “国家利益 ”的对华政策。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导致 “厌华情绪 ”高涨起来。一些人在感情上抨击对日本政府的经济援助 “中国没有表示感谢 ”,并且认为中国要求取消首相访华一事与参拜靖国神社有直接关系,也反映了这一侧面。 摘自日本朝日新闻 2001年 8月 20日文章日中关系的构图发生变化 请回答

25、: (1)根据材料 1材料 4,分析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中推行一种什么战 略 ?其对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并分析日本近年来推行这种战略的原因。 (2)对比材料 3和材料 4,分析日本年轻官僚们所谋的日本的 “领导角色 ”和美国希望日本能够担当的 “领导角色 ”的内涵有何异同 ? (3)根据材料 5的观点,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必须先解决什么问题 ?并分析材料 5观点指出的必须先解决这一问题的理由。 (4)根据材料 6,分析日本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对中日关系会带来何种影响 ? 选做题 “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 受到日益扩大的

26、,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的事实。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普遍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77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D 2 【正确答案】 D 3 【正确答案】 C 4 【正确答案】 C 5 【正确答案】 D 6 【正确答案】 C 7 【正确答案】 C 8 【正确答案】 C 9 【正确答案】 A 10 【正确答案】 D 11 【正确答案】 C 12 【正确答案】 C 13 【正确答案】 D 14

27、 【正确答案】 C 15 【正确答案】 A 16 【正确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正确答案】 A,C,D 18 【正确答案】 A,B,C 19 【正确答案】 C,D 20 【正确答案】 A,B,C,D 21 【正确答案】 A,B,C 22 【正确答案】 A,B,C,D 23 【正确答案】 A,B,C,D 24 【正确答案】 A,B,C,D 25 【正确答案】 A,D 26 【正确答案】 A,B,C,D 27 【正确答案】 B,C,D 28 【正确答案】 A,B,D 29 【正确答

28、案】 A,B,D 30 【正确答案】 A,B,C,D 31 【正确答案】 A,B,D 32 【正确答案】 A,B,D 33 【正确答案】 A,B,C,D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 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正确答案】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为: 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并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力是人们不能选择的

29、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 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具有能动作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 (3)邓小平同志关于 “发展是硬道理 ”的思想,讲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把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4)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还较落后,因此,加速发展生产力,更具有迫切性,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才能增强

30、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战胜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挑战。 (5)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35 【正确答案】 (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会相对、有时甚至绝对减少,但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会绝对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显著超过劳动力需求的结果,造成工人大量失业。在经济危机时期,工人失业人数剧增。工人失业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二次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结构性失业人数显著增加:失业构成发生变化,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白领工

31、人失业比重增加。当前,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缓,失业人数上升。 (3)从材料 3表中可以看出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 90年代以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失业青年占据绝大比重,这可从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大规模返城及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两方面得到解释。但 90年代以后,登记失业率之所以升高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下岗增加所造成,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二是总体上看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上升,登记失业人员规模逐步扩大。 (4)西方国家工人大量失业都发生在经济严重萧条、衰退时期,是各种危机因素长期积累、总体爆发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根本解决失业问题。我国目前国有

32、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出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是党和国家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而主动采取的重大措施,我们具有西方国家所没有的解决失业问题的独特政治优势。 36 【正确答案】 (1)科举发展观的哲学理论根据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原理等。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

33、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标志。 树立科学 的发展观是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解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2)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统一的过程。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 “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

34、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因此,以人为本与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完全一致的。 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电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37 【正确答案】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仅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而且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这是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

35、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构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时的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2)之所以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因为: 它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核心。 它们是贯穿和渗透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中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是我们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克服来自 “左 ”或者右的错误干扰,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 它们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性和生命力的东西。总之,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准

36、确、完整地学习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根本要求。如果背离了它们,就背离了毛泽东思想。 (3)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共同构成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讲的是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 体实际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反映。如果只是知道一些马克思主义本本上的条条,而不从中国实际出发,不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是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

37、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备的思想条件。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实事求是,也就失去活的灵魂,就将一事无成。 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的,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讲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人民群众 这个根本性的最大的政治问题。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来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就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接受最广大群众的检验。衡量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衡量中国共产党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哲的最终标准,就是看最广大的人民

38、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通过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最广大的群众带来实际利益。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群众路线,也就失去了根本,同样会一事无成。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 建设的必然结论。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制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纲领和路线,不屈服于任何来自外部的压力;坚持群众路线,就要求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另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一切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39、、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制定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离开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就失去了 依靠,失去了根基,就不能正确处理独立自主同争取外援的关系,就会导致保守和封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原则,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充分信任和依靠干百万人民群众,确信只要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就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离开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独立自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前提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10分。请在

40、 I、 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 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38 【正确答案】 选做题 (1)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中加紧推行谋求政治大国战略。其战略目标是使日本成为公认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世界大国,同美中俄等一样,成为当今世界的一极。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和秩序发生巨大变化,在日本看来冷战时期束缚日本能够在国际关系中有所作为的因素已经消失。在世界面临新秩序和新格局的塑造过程中,日本应该抓住这一世界权力重新分配和世界大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角色重新定位的机会,使日本迅速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世 界政治大国。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提供了坚实

41、基础。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势力抬头,日本国民的大国意识膨胀也是推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战略的重要因素。 (2)日本年轻官僚们希望日本能够在国际关系中扮演一种不依赖于美国的、独立发挥领导作用的角色。日本的领导地位应该同美国一样,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主次之分。而美国希望日本扮演的只是一个在美国领导下,按照美国的愿望和要求,分担部分责任和享受部分领导权力的 “补充 ”美国领导作用的角色。这里面依然体现着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和领导。日本年轻 官僚们所谋求的日本 “领导角色 ”和美国希望日本所担当的 “领导角色 ”的内涵也有共同点,即过去的那种美日关系已经结束了,日本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应该发挥更独立的作用。

42、 (3)材料 5的观点认为,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必须先解决对过去侵略战争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反省问题。材料认为,如果日本不先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民族主义者就可能利用靖国神社宣扬军国主义思想,从而导致日本重蹈过去侵略战争的覆辙,制造更多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4)日本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将给中日关系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日本对华政策将更加强硬和 我行我素。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后,日本因为过去侵略中国的战争而产生的内疚感将逐渐淡忘,日本年轻官僚们在制订和执行日本对外政策中,将更加强调日本的利益,而较少顾虑它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 选做题 这种观点阐明的是在世界历史条件下所出现的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等,使人的

43、发展越来越片面化、固定化,而且,由于受普遍分工制约的个人之间的共同活动是自发形成的,因而由此产生的社会力量对于个人来说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力量。这一切都对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世界历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 作用,事实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考察人的发展时,总是和 “世界历史 ”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发展有赖于交往的普遍发展,即世界历史性的交往、因为: (1)只有普遍交往,打破孤立的民族性,地域性,实现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能扩大人的自由度和发展程度。 (2)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克服 “狭隘地域性 ”个人的局限,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 (4)只有普遍交往,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全面依存关系,从而达 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近代以来由商品交换建立起来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使人的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使人的素质、能力、才能得到了全面提高。 马克思主义认为,依靠共产主义革命,就能克服由于全球化而产生的异己的社会力量和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C1358-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pdf ASTM C1358-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pdf
  • ASTM C1358-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pdf ASTM C1358-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pdf
  • ASTM C1358-201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Test Specimens.pdf ASTM C1358-201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Test Specimens.pdf
  • ASTM C1359-200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 at .pdf ASTM C1359-200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 at .pdf
  • ASTM C1359-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 at .pdf ASTM C1359-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 at .pdf
  • ASTM C1359-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 at .pdf ASTM C1359-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Test Specimens at .pdf
  • ASTM C1359-201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Test Specimens at .pdf ASTM C1359-201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Test Specimens at .pdf
  • ASTM C1359-2018e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Test Specimens a.pdf ASTM C1359-2018e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notonic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Advanced Ceramics With Solid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Test Specimens a.pdf
  • ASTM C136 C136M-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ieve Analysis of Fine and Coarse Aggregates《细骨料及粗骨料筛析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C136 C136M-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ieve Analysis of Fine and Coarse Aggregates《细骨料及粗骨料筛析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