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489147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认识论上 “跟着感觉走 ”是 ( ) (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 C)能否付诸实践 (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3 法国科学家路易 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 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 ) (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

2、观察 (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下岗再就业等。这些现象表明 (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B)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 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5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 ,直领诗情到碧霄 ”。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 ) (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 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

3、 D)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6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 ( ) (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7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 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这句话表明 ( ) ( A)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 B)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 C)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D)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8 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 ) ( A)夸大

4、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感性认识的作用 ( B)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理性的认识的作用 ( C)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同起来 ( D)认为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9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 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 ) (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10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这是 ( ) ( A)辩证唯物主义真

5、理论 ( B)客观真理论 ( C)主观真理论 (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1 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 “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这句话说明 ( ) (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 C)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2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 C)实践高于认识 (

6、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3 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 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 2002年 12月 6日宣布,他们用由 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 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 12411亿位。这表明 ( ) (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 B)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14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 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

7、件事说明 ( ) ( A)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 B)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 C)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15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 )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考研政治认识 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8、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休谟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 “跟着感觉走 ”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人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在思维着,并以原有的理论知识为背景,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不同的人由于理性

9、认识不同,感受就大不一样。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将题干与被选项连在一起理解,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5 【正确答 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一知识点。在反映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影响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但依然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认识的本质和作用。本题重点是分析题干中的两个互相作用的关系:其一, “

10、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们的音乐感, ”说的是客体是人类认识的源泉,人的感觉、人的认识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而存在,表明的是音乐 (客 体 )对于人 (主体 )的作用;其二,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就是说,美的对象不是对任何人都能引起美感的,这取决于人们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突出表明了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综合这两个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本题的答案: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将题干与被选项连在一起理解,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D,其他各项干扰性不强。 【知识模

11、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8 【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唯理论认为,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来源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认为感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能把两者区分开来,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当一位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 ”,这句话说明了真理性认识是要发展的,真理具有相对性; “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说明认识或真理也存在绝对性特点。所以 D项所述符合题意。 A和 C项明显错误, B 项否认了可能性的客观性,也是错误的。 【知识模

12、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为真理是人的思想形式,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时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从这一点上,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实践标准是确 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是

13、实践的先导。列宁曾经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能够把人们的思想变成客观现实,可见, C是唯一正确选项。科学的认识往往是具有超前的预见性的,是实践活动的先导,由此可知 A和 B 项是错误的。实践与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 “合一 ”的观点是错误的。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3 【正确 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原理。实践的发展为实施提供新的课题、积累丰富的经验材料、并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手段,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获得

14、知识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即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即通过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总结来获得。 D错误, B过于绝对, A不符合题目要求,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C。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群众是认识的主体。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是在两会期间,总理温家宝谈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问题时,为阐述政府工作报告中 “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 ”的治政思想所引用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揭示了只有亲身体会才会有一定的认识,强调了认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主要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