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练习试卷 3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研究 “隐性课程 ”对学生有怎样影响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是 ( ) ( A)课程实施的取向 ( B)相互适应取向 ( C)课程创生取向 (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2 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的评价是 ( )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3 根据评价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 ) ( A)决策 性评价 ( B)研究性评价 ( C)工作性评价 ( D)应用性评价 4 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是 ( )
2、 ( A)斯克里文 ( B)泰勒 ( C)斯塔克 ( D)奈勒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CIPP评价模式比较周到地考虑了课程计划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要素,与其他评价模式相比也就比较全面 ( B)外观评价模式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方面,并且将与课程有关的各种信息纳入评价之中 ( 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强调评价者应当受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影响,并应当注意收集有关课程实际结果的各种信息 ( D)差距评价目的在于将设计的课程标准与实际的课程表现加以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找出造成差距的原因 6 政治因素对课程变革的影响包括 ( ) ( A)课程目标的厘定 ( B)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 ( C)制
3、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 ( D)课程实施的态度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不包括 ( ) ( A)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 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 C)为了学生的生理发展 ( D)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8 以下对经验主义课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 A)经验主义课程看到了学 科中心主义的不足 ( B)对于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学术性照顾不够 ( C)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 D)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9 取消了课程问题的独特性的是 ( ) ( A)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
4、 B)经验主义课程论 ( 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 D)存在主义课程论 10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的标准,其循环性是旨在 ( ) ( A)发展能力 ( B)使课程避免滑人 “不能控制的相对主义 ”以及情感上的唯我主义的怪圈 ( C)扩大范围 ( D)便于复习和理解 11 有关课程相互适应取向的观点,正确的是 ( ) ( A)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 ( B)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 C)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
5、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 D)以上三项都不正 确 12 下列有关课程评价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 ( A)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判断其价值和适宜性的 ( B)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收集系统全面的有关资料,对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比较,判断其价值和效果 ( C)是为调整、改善、选择、推广、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客观的依据 (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13 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的评价是 ( ) ( A)形成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6、( C)总结性评价 ( D)内部评价 14 评价重点从课程的预期效果转向了课程的实际效果,强调评价者不应当受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影响的评价模式是 ( ) ( A) CIPP评价模式 ( B)外观评价模式 (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D)目标评价模式 15 对外观评价模式分析错误的是 ( ) ( A)这种模式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方面 ( B)将与课程有关的各种信息纳入评价之中 ( C)在观察、描述和判断中容易带有主观性 ( D)评价结果可靠、可信 16 目的在于将设计的课程标 准与实际的课程表现加以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找出造成差距的原因,作为改进课程的依据,并且决定是继续课程计划,还是重复
7、或终止课程计划的评价模式是 ( ) ( A) CIPP评价模式 ( B)差距评价 ( C)外观评价模式 ( D)目标评价模式 1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最为重要的是 ( ) ( A)素质教育的实施 ( B)科教兴国的要求 ( C)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呼求 ( D)教育理念的转变 18 课程评价的范围不包括 ( ) ( A)课程计划 ( B)课程内容 ( C)教 材 ( D)教学时段 19 以下有关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 A)课程包含教学 ( B)课程与教学并列 ( C)教学包含课程 (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20 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
8、基本规范和要求指的是( ) ( A)课程计划 ( B)课程标准 ( C)课程内容 ( D)教学大纲 21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 ( ) ( A)认知 ( B)情感 ( C)思维 ( D)动作技能 二、简述题 22 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 23 简要评述泰勒原理。 三、论述题 24 试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课程练习试卷 3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课程 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 【知识模块】 课程 3
9、【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根据评价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 【知识模块 】 课程 4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课程 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强调评价者不应当受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影响,而应当注意收集有关课程实际结果的各种信息。 【知识模块】 课程 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政治因素对课程变革的影响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制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 【知识模块】 课程 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包括: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 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
10、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识模块】 课程 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它是学科中心课程的特点。 【知识模块】 课程 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社会改造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念,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方向。但它取消了课程问题的独特性。 【知识模块】 课程 1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课程 1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是课程的忠实取向, C是课程的创生取向。 【知识模块】 课程 1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以上三项都是有关课程评价的意义。 【知识模块】 课程 1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总结性评价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整体判断,从
11、而决定推广或修订完善课程计划。诊断性评价目的是考察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准备状况,从而使课程计划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知识模块】 课程 1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理解性知识。 【知识模块】 课程 1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这种评价模式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信和可靠。 【知识模块】 课程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课程 1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课程 1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课程评价的范围一般包括课程计划、内容以及教材和过程的评价。不包括教学时段。 【知识模块】 课程 1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般来说包括
12、前三种。 【知识模块】 课程 2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课程 21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的领域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类。 【知识模块】 课程 二、简述题 22 【正确答案】 (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布卢姆提出的一套序列性的评价体系 )。 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考察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准备状况,从而使课程计划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形成性评价:也称 “过程评价 ”,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时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 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
13、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 总结性评价:也称 “结果评价 ”,是在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完成之后进行的评价。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应,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整体判断,从而决定推广或修订完善课程计划。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作为课程评价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序列手段,在世界很多国家受到了重视,这三种评价方式的提出改变了原先只注重在课程实施之后进行评价的方式,突出了诊断性和形成性的意义。 (2)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主要是根据评价的主体来划分 的。 内部评价:也称 “内部人员评价 ”。课程开发者为评价主体,课程实施者参与其中,通过调查和测验等手段对课程计划和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鉴定
14、,其主要用于形成性评价。 外部评价:也称 “外部人员评价 ”。它的评价主体不是课程开发者,而是除课程开发者之外的人员。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成果和学生学业情况的测验而进行,着眼于课程实施结果对教育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其主要用于总结性评价。 (3)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目标本位评价: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它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易于 把握是这个方法的优点,缺点是过于关注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目标本身的追问和目标之外的教育结果的评价。 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它是一种课程评价的理念和指导原则,拓
15、展了评价的视野。 (4)根据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 【知识模块】 课程 23 【正确答案】 泰勒认为课程即学校为了达到其教育目的而设计并指导的学生所有的学习。课程编制过程可概括为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 经验、评价结果这样四个步骤或阶段。这里,我们一方面似乎可以看到博比特和查特斯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编制模式的影子,另一方面也依稀可以看到杜威的目的与手段之关系的影响。 对泰勒原理批评最多的,也许是认为它把课程编制作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但很有趣的是,尽管一些学者批评泰勒原理,而他们提出的大多数建议却又在遵循泰勒的模式。甚至有此完全不赞同泰勒原理的学者也
16、是这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泰勒原理确实成了课程领域的一个范式。 当今,国际上许多课程论工作者都坚定地相信,形成明确的目标是所有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 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他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他课程决策的准则。但人们没有注意到,除了可以从目标入手外,还可以从其他处入手;而且目标也并非一定是判断手段的有效准则。 事实上,自泰勒原理发表后,也有不少课程论工作者试图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勾勒课程编制产生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及其关系。 有人试图通过描述一些具体的观念 (包括对教育目标的来源、课程组织的类型、评价手段的具体说明等 )来修正泰勒模式。其中,塔巴就把泰勒的四个基本问题
17、作为直线式的步骤,再进一步把它们划分成八个步骤。有人认为, 泰勒原理是直线式的,如果评价结构不符合预期目标时,不能实现反馈,以重新编制课程。例如,惠勒以泰勒模式为基础,将它改成圆周式。 事实上,泰勒是很强调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他认为,目标是评价的准则,目标的界说是评价的初步阶段。用评价程序来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教育计划。不过,不得不承认,惠勒的图解把泰勒原理中的这层意思更加明确化了。 【知识模块】 课程 三、论述题 24 【正确答案】 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 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
18、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 知识 指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领会 指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能加以说明、能进行简单的推断; 应用 指能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方法、理论的应用; 分析 指能分析所学内容的结构; 综合 指能创建新的知识结构,比如说拟订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组关系等, 评价 指能依据内、外在标准对所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19、 (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五级: 接受 指注意某种现象; 反应 指主动参与; 价值化 指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愿意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 组织 指能对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指能运用价值体系长时期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3)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七级: 知觉 指运用感官获得以后可用于指导动作的相关信息; 定向 指从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做好活动的准备: 有指导的反应 指对某一动作技能的模仿和尝试; 机械动作 指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20、 复杂的外显反应 指能熟练操作复杂的动作; 适应 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即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修正自己的动作 ; 创新 指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这里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 评价:布卢姆将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样以来基本上涵盖了个体发展的所有内容,这为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但是,生物学上动植物分类学的理论为布卢姆构造其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供了借鉴。根据人的认知目标是从识记相对简单的知识到非常抽象的思维这样一个渐进过程,布卢姆把教育的认知目标分成六大主类 (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 )以及其他亚类。这种理论被 证明 “对研究和教学两方面都是相当有用的 ”。但由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不是认识过程的先后层次,不是行为发展的过程,没有揭示出能力形成的内在机制,也缺乏学习理论的指导,导致了教育实践中的诸多困惑。我们应对布卢姆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立足本国实际,构建本土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知识模块】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