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83702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良渚文化2 光武度田3 八王之乱4 北府兵5 宇文泰6 史通7 陈桥兵变8 耶律楚材9 南明10 宋学二、论述题11 试论吕不韦对秦国历史发展的贡献。12 试分析“侨置郡县 ”产生的原因。13 试分析唐朝开元天宝盛世形成的原因。14 试论张居正改革。15 试论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变化。16 试分析淝水之战前后南北政权的特点及其变化。17 试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18 试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

2、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发达的文化之一。良渚文化距今 53004000 年,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属于父系氏族社会,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的环太湖流域及杭州湾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良渚、瓶窑两镇是其中心区域。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时代,已有了犁铧、破土器及耘田器,并在多处出土了粳稻和籼稻的实物遗存;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玉器为同时代考古文化中玉器之冠,出现了大型玉制礼器;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并出现了轮作陶器;墓葬已出现了大墓与小墓的差别,显示出社会分化加剧。一

3、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中期以后可能已处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始创时期。2 【正确答案】 东汉光武帝时期清查土地人口的举措。东汉初年,人口和田地状况十分混乱,直接影响了国家赋税的征收,刘秀于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下诏州郡“度田”,即核准土地及人口。度田的对象涉及自耕农和豪强地主。度田触及了豪强地主的利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他们极力隐瞒人口、田地。地方官也不敢据实核查,反而将豪强地主隐瞒的田亩和人口数加到百姓身上,引起百姓不满。建武十六年(公元 40 年) ,刘秀曾将度田不实的官员处斩,激起大姓豪强的叛乱。面对度田引起的民变和叛乱,刘秀坚持度田的

4、立场趋缓。此后,度田不了了之。3 【正确答案】 西晋时期诸王争夺政权的动乱。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颐、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晋初,晋武帝司马炎大封同姓诸侯王。武帝死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武帝后族杨氏与惠帝后族贾氏为争权发生激烈冲突,贾皇后联合司马玮杀太尉杨骏,废杨太后,以司马亮辅政。随后,贾后矫诏先使司马玮率京城洛阳各军攻杀司马亮,又借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进而独揽大权。301 年,司马伦举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次年,司马同、司马颖和司马颐等共同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战败被杀,惠帝复位。此后,齐王

5、司马同、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问王司马颐、东海王司马越为争夺权力反复冲突。306 年,东海王司马越入朝专政,杀司马颐、司马颖,以后又毒死晋惠帝,“八王之乱” 方告结束。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4 【正确答案】 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东晋为抗衡前秦,命谢玄招募军士,徐州、究州人民纷纷应募入伍。后来,拜谢玄为徐州刺史,治所在京口,东晋称京口为“ 北府” ,所以这支军队被称为北府兵。这支军队在抗御前秦中屡立战功,淝水之战中,谢玄、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此后,北府兵乘胜北伐,先后收复今河南、山东境内

6、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还一度打到黄河以北的邺城。387 年,朝廷征谢玄为会稽内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守广陵。此后,谯王司马恬、外戚王恭相继任青、兖二州刺史,统领北府兵。397 年,王恭自京口起兵反晋,北府兵从此成为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火并的工具。402 年后,北府兵为荆州军阀桓玄并吞。刘牢之原参军刘裕等联络一部分北府兵中下级将领分别在京口与广陵举兵击灭桓玄。刘裕等人虽都是北府兵将领出身,但他们的军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北府兵了。5 【正确答案】 宇文泰(505556),北周的实际创建者,其子宇文觉建北周后,追尊其为太祖,谥文帝。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中,宇文泰参加鲜于修礼和葛荣的起义军。尔朱荣镇

7、压葛荣后,隶属于尔朱荣部将贺拔岳麾下。永熙三年(534 年),贺拔岳被杀,宇文泰统领其军众,东进据长安。魏孝武帝与高欢不睦,入关投宇文泰,任命其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文帝),建立西魏,政权实际掌握在宇文泰手中。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作战,互有胜负;与柔然、突厥交好,以巩固北边。但字文泰对南朝则采取攻势,先后夺取了益州和荆雍之地。554 年,宇文泰利用梁元帝萧绎与萧詧叔侄间矛盾,立萧备为梁王,成为西魏政权控制下的傀儡,史称后梁。宇文泰注意屯田以资军国之用,同时十分关心行政效率,采纳苏绰建议进行改革。他制定了公文格式;又制定地方官必须遵守的六条诏书:清心、敦教化

8、、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他建立府兵制,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隋唐所沿袭了尊敬儒学之士,命令卢辩仿照周礼更改官制。6 【正确答案】 唐刘知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全书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已有三篇散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史书体裁,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关于作史原则,史通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关于史家的基本素质

9、,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 三长” 的论点。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发展影响甚大。7 【正确答案】 赵匡胤发动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后周显德六年(959 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七岁的幼帝即位。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等掌握军权,密谋取而代之。第二年,赵匡胤以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为借口,率兵出征。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幼帝禅位,改国号为“宋 ”,建立了赵宋王朝。赵匡

10、胤即为宋太祖。8 【正确答案】 耶律楚材(11901244),蒙古汗国大臣,字晋卿,契丹人。耶律楚材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博览群书。耶律楚材先在金朝为官,1218 年,被成吉思汗召至漠北,并陪同西征,后又随成吉思汗征西夏。拖雷监国期间和窝阔台即位后,日益受到重用。耶律楚材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在经济方面,在中原设立十路课税所;他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企图;建议把汉族武装地主私占的奴隶、农奴和蒙占诸王大臣将校的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反对蒙古贵族的苛征暴敛,反对西域商人对人民的高利贷剥削和汉、回商人的扑买课税剥削制度。在政治方面,反对蒙古诸王功臣“裂土分民 ”,限制各地的汉族武装地主所掌握的

11、军、政、司法、经济权力,制定和实行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定君臣礼、五户丝制、军民分治制等。在文化方面,他推行了保护、优待、任用儒士的政策。耶律楚材在蒙古的汉化过程中起了极大作用,也保护了中原先进生产力免遭大的破坏。在窝阔台晚年及去世之后,耶律楚材渐被排挤,不久抑郁而死。9 【正确答案】 清入主中原,明王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区域性抵抗政权的统称,包括福王政权、唐王政权、鲁王政权及桂王政权,前后共历 18年。1644 年,北京明政权被大顺农民军推翻。5 月,福王朱由崧在史可法、高弘图及马一仁英等拥立下在南京即皇位,以次年为弘光元年。1645 年 6 月,明鲁王朱以海在浙江余姚、

12、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监国于绍兴。1645 年 6 月,唐王朱聿明在黄道周及郑芝龙、郑鸿逵等支持下,在福州称帝,建元隆武。1646 年 11 月,桂王朱由榔在丁魁楚、瞿式耜等拥戴下在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但南明各政权之间没有将力量联合起来,同时各政权内部政治腐败,朝野之中互相倾轧,最终一一被满清所灭。10 【正确答案】 又称理学、道学、新儒学,是封建社会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并吸收了佛、道的某些思想观点,探讨“性命义理”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所以称 “理学”又称“ 道学”。清代儒者推尊汉儒的考据之学,对宋代理学家空疏的弊病肆意

13、攻击,遂呼之为“宋学” ,以示与“汉学”相区别。北宋时,汉唐注疏之学没落,义理之学兴起,转而探讨有关宇宙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构成的原理,理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北宋时期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为理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即“理” 、“气”等基本理学概念的提出和诠释。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了系统的理学思想,并使理学在宋理宗后取得官方哲学的地位。金、元、明时期理学仍是思想的主流,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且在明人王守仁时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王守仁以“灵明” 、“感应”说,使朱、陆关于心、物的分歧得到统一;以“致良知” 说,使朱、陆关于知、行的分歧得到合一。明末清初,实学兴起标志着宋

14、学的没落,乾嘉考据又进一步促使了理学的衰落。二、论述题11 【正确答案】 吕不韦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拥立秦始皇赢政的父亲子楚为秦王,召集宾客撰写吕氏春秋,在秦国政治和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首先,吕不韦拥立子楚为秦王。进而为赢政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子楚本为秦太子安国君的庶子,后以质子身份居于赵国邯郸。而吕不韦认为子楚是“奇货可居”,动用大量金钱结交安国君宠幸的华阳夫人,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在位三天即死,子楚继承王位,即秦庄襄王。但子楚也在三年后就去世了,赢政继承王位。赢政年幼时,大权虽被吕不韦独揽,但在清除吕不韦和缪毒后,赢政迅速成长起来,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吕不韦拥立子楚,使赢政

15、继承王位成为可能,为其建功立业提供了平台。其次,吕不韦当政时期是秦国逐渐统一全国的重要时期。庄襄王时,吕不韦因拥立有功进位相国,封“ 文信侯 ”。赢政继位后,吕不韦继续任相国,并以 “仲父”身份辅政,直至始皇九年,秦国的国政实际掌握在吕不韦手中。这一时期内,秦国在对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前 249 年,吕不韦亲自率兵消灭东周君,将其地并人秦国多次东进,夺取韩、赵、魏等众多城池,并于前 241 年击败韩、赵、魏、燕、楚的五国联军,东方诸国再也没有与秦抗衡的实力。为秦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再次,吕不韦召集宾客撰写吕氏春秋,是对诸子学说的初步总结。吕氏春秋内容丰富驳杂,兼收并蓄了战国诸子百家的主张

16、,大抵以儒、道为主,兼采墨、法、兵、农和阴阳家之占。此书的这一特点,反映了战国末期经济、政治趋向统一,文化思想走向融合的趋势。吕氏春秋包含有丰富的哲学和社会历史观点。哲学上,此书以阴阳五行贯穿始终,将世界的本源归于“太一” 、“道”或“ 精气”。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承认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太古” 时代没有君主帝王,认为天子是后来由“ 圣人 ”设置的;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王国,并认为 “义兵”可以作为实现一统的手段;在治理统一国家上,较多吸收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一方面主张“ 德政” ,要求君主 “无为”而治;一方面也主张刑、德并用。 吕氏春秋还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强调施政要按照十二月令行事

17、,实际是长期农耕生活的经验总结。上农篇强调治国当以农业为重;任地、辨土、审时三篇都是专门总结农业技术的。总之,吕不韦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贡献很大。他拥立子楚,为赢政继承秦王位提供了平台。在执掌权柄时一方面开疆扩土,为秦始皇赢政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组织撰写吕氏春秋为大一统的到来进行了理论上的准备。12 【正确答案】 “ 侨置郡县 ”是东晋南朝为流寓百姓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及其后的永嘉之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迁时间持续两个世纪之久。为了安置庞大的移民集团,东晋南朝政府设置郡县,仍用北方故地郡县名称,是为“侨置郡县 ”。侨置郡县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

18、北方长年战乱破坏了社会秩序。产生了大量流民。西晋惠帝时,王室内部为争夺朝廷实际控制权,爆发了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291306 年)。叛乱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阶级和民族矛盾激化。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内迁,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奴役和压迫,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乘机起兵反晋。连续不断的攻战,使北方人民流离失所,不得不大量南迁。第二,南渡的北方士族和大官僚是促成侨置郡县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永嘉南渡的流民中。多数依附于一个较有威望的大姓或官僚,成为较为稳固的团体。南渡的士族不愿丢掉自己的门第郡望,庶民也不愿意承担当地的赋役。东晋在流民集中地区设置以北方州郡县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来安顿流民,而

19、以流亡百姓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县令。起初,侨置郡县没有自己的地盘,只在临时住所设立一些名号。后来,逐渐有了实土。第三,侨置郡县也是东晋政府安抚流民、稳定局势、发展经济的必要举措。东晋初年,宰相王导提出“ 镇之以静 ”的政策,对南迁的侨姓大族和北方流民采取安抚政策。侨置郡县一方面照顾了北方南渡士族的情绪和利益,一方面也将流民纳入到政府的统治秩序中去,在当时是一个比较稳妥的举措。侨置郡县稳定了东晋南朝的政局,大量流民也带来了大量的人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3 【正确答案】 唐玄宗开元年间和天宝初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这段时间是唐朝极盛

20、的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治世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的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是分不开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整顿吏治,裁撤冗官。唐玄宗即位之初,官员滥杂,其中多是武则天及后来的韦后和安乐公主滥设职官时遗留下来。玄宗将这些冗官全部革去,并停废了闲散的司、监、署十余所;玄宗还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强调以材授官;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十月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考核,以此来确定赏罚升黜的依据;开元末年还修订大唐六典,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保证行政效率。第二,抑制食封贵族。唐初时,食封贵族自行在食邑内征收租调。后来食封贵族数量和食封规模都越来越大,一方面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

21、面对封户造成巨大负担,很多封户破产逃亡。玄宗规定,食封贵族的租调由政府统一征收,封家至京城或州治领取,封家不得自行向封户催索租调。后来,又规定子孙承袭食封时。户数减十分之二。第三,抑制佛教。武则天、中宗、睿宗时崇信佛教,修造了很多佛寺及佛像,僧尼人数大增,不仅浪费财力,而且由于僧尼不服役纳税,造成了税源流失。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强制大批僧尼还俗,禁止新造佛寺及铸造新佛像,并禁止贵族官僚与僧尼交往。第四,劝课农桑,发展农业。开元年间,全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如蔡州的玉梁渠、蓟州的孤山陂。此外,还在各地大兴屯田,垦种了大量的土地。第五,核准土地及户口,限制土地兼并。武则天以来,均田制破坏严重,土地

22、兼并剧烈,农户大量出逃。玄宗大力检括逃户和额外占田,并规定客户只交户税,免租调徭役六年。这对于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缓和阶级矛盾有一定积极作用。第六,重视文化教育。开元年间,大力推动学校教育,玄宗曾下令各州、县、乡、里都要设置学校,并延请教师教学,学校教育呈现繁荣;玄宗还命马怀素等人进行图书整理和编辑工作;李白、张遂等人也被征召为玄宗的学术顾问,待遇优厚。正是由于以上政策的实行,才出现了“开元之治” 的治世局面。但需要指出的是,开元之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的结果,治世的出现也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压迫和掠夺上的。14 【正确答案】 明朝中后期,明朝内部各方面危机逐渐显露出来,如财政困难、边

23、防松弛、吏治腐败、宗室骄横等。张居正改革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张居正提出“考成法” ,将知府以上的文武官员的姓名、籍贯、出身及资格写在屏风上,严格考核其政绩、功过;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对遇事推诿、因循苟且的腐败官场作风进行了整顿;还裁汰了部分疲软无能的冗官。第二,整饬边防,改善同蒙古的关系。张居正在任首辅以前,就与高拱合作,于隆庆五年(1571 年) 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设立互市,允许内地商人在此贸易,加强与蒙古间的经济往来;在防务方面,针对土蛮部蒙古和辽东女真对边疆的骚扰,用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镇守

24、辽东,使西北和辽东边防大为改观;先后任殷正茂和凌云翼为两广军务提督,清剿惠州、潮州、琼州等地的反叛势力。安定了当地的社会秩序。第三,整治水利。起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采取“筑堤束水,以水攻沙” 的方法,效果明显。黄河得到治理,漕运也大为便利。第四,清丈土地,并实行“一条鞭法” 。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不顾官僚地主的反对,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勋戚庄田、民田、职田、荡地和牧地都在丈量之中。在此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改革赋役制度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有:田赋折银,除政府所需要征收的米、麦外,其余所有实物都折合银两征收。徭役折银,所有名目的徭役都折成银两。还将征发徭役的

25、标准由以前的人丁变为人丁和田粮,摊派比例因地、因时有所不同。赋、役银合并征收,统一编排。合并后的赋、役银直接交与地方官府,由官府出银雇人服役。“一条鞭法” 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减轻了人丁负担,以银代役也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张居正改革是地主阶级的一次改良自救运动,涉及明朝中后期的各种社会问题,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暂时缓解社会矛盾、稳固政局的作用。改革后,吏治得到一定程度澄清,边防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安定局面,国家财政也有所好转。但是改革触动了官僚、缙绅等集团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张居正死后,其改革的成果除“一条鞭法”外,其余的大部分被废除。张居正改革并没有真正

26、扭转当时的政局。15 【正确答案】 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变化就是确立了郡县制在国家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完成了从宗法分封制到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体制的转化,并使其巩固下来。郡县制是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最早的县是作为新占领区的行政区设置,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地位也比县为低,但郡、县之间并无相互统属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已经明显不同于分封制下的采邑,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在辖区内只有行政管理权完全不同于分封制下世卿世禄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郡县制。在全国设 36 郡,以后又有增设。郡的长官称守,属官有郡丞及郡尉,郡丞为

27、郡守的副手,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的长官大县称县令,小县称县长。县令、县长属官有县丞和县尉,职责与郡丞和郡尉相似。郡县官员统一由朝廷任命,代表中央管理地方。郡县之下,又有乡里作为基层行政机构,乡设三老以掌教化,设啬夫以听讼和收赋税,设游徼以禁盗贼。亭有亭长,里有里典或里魁、里正。 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在继承秦的郡县制的同时,还分封了部分王国。早在楚汉战争时,刘邦为打败项羽,曾分封韩信、英布、彭越等重要将领为王。汉初,被封的异姓乇有七个,他们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大量的军队。刘邦意识到这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从前 202 至前 195的七年中。借口诸王谋反,将韩信、彭越等杀掉,各异姓王只

28、剩一个力最弱小的吴芮子。但与此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目的是依靠宗族的力量来辅助刘氏政权。因此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在汉代时是作为历史的反动出现的,已经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各王国势力日益膨胀,与中央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最终在前 154 年爆发七国之乱。叛乱被平定后,景帝将各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诸侯王不再掌握政权和军队,王国势力大为削弱。汉武帝时,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 ,规定诸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子也可分得封地,各封国越来越小,势力大减;颁布“左官律”和“附益之法”,规定王国的官吏。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也不得进入中央任职,并

29、且严格限制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汉武帝又以诸侯王所献“酎金”不合标准为借口,剥夺了 106 人的爵位。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地方行政体制逐渐由郡国并行向郡县制转化。东汉时继续沿用郡县制,但又有所变化,即西汉监察地方的刺史逐渐演化为地方行政长官,地方行政机构也随之由郡县两级向州郡县三级转化。西汉武帝最初设立刺史,没有固定治所,只是巡视郡国,考察吏治,品秩也不高。刘秀时,刺史开始有固定治所,可以处理地方政务,可直接上奏皇帝,实际成了比郡高一级的行政长官。总之,秦汉时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郡县制取代宗法分封制。郡县制相对分封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30、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进步。16 【正确答案】 十六国时期的历史,以淝水之战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北政权在淝水之战前后,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具有各自的特点。淝水之战前,南方东晋政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门阀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东晋政权的建立和稳固,是在南北大族的支持下实现的,因此士族门阀在东晋政权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王导、王敦兄弟,因拥立有功得以掌握机要,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门阀政治发展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政治上,门阀士族几乎把持了全部朝政。东晋一朝,始终是琅琊王氏、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士族大族轮流执政,皇帝几被架空。实际上形成了皇帝与大族共同执掌政权的

31、局面。经济上,东晋门阀士族的特权也大为发展,超过西晋时的水平。士族门阀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他们利用政治上的保护,兼并土地,封山占泽,还拥有大量的荫佃客。士族内部及士族与寒门之间的等级差别进一步加大,界限更加森严。士族在交友、婚宦等方面都同寒门区别开来,并重视家谱编纂和礼法门风,以防止清浊混流,维护自己的特殊地位。门阀势力的扩张,导致了皇权同士族的矛盾,个别大族的专权,也导致了其他大族的不满。东晋初年,曾发生两次规模较大的内乱,即“王敦之乱” 和“苏峻之乱”。两次叛乱虽然都被镇压,但充分说明了士族门阀势力的强大,中央获得胜利也是依靠其他士族的力量。从整体来看,东晋皇室一直难以摆脱门阀的控制,

32、皇权同门阀的斗争以及门阀内部的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淝水之战前北方政权的特点更为复杂。北方不但政权并立、更迭形势复杂,而且由于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北方政权众多,有的并立,有的前后相继。淝水之战前,计有汉、前赵、后赵、冉魏、前凉、前燕、前秦等众多政权。各并立政权互相攻伐,北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北方的政权除冉魏、前凉外,多为少数民族政权,实行的是少数民族贵族和汉族上层分子的联合统治。各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种势力对它们的态度完全视其军事力量的消长而定,强则依附,弱则叛离。各政权的统治基础十分薄弱。北方各政权大多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为了维持本民族在国家政权中的优势,

33、多采取重胡轻汉的政策。各少数民族政权大都采取过杀戮汉族官吏、百姓的措施,即使胡汉联合、部分汉化后,也没有完全放弃对汉人的防范。这在政权职能分配、权力分配上都有所体现。民族矛盾在北方各政权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形势更加复杂。淝水之战后,十六国的历史进入后半时期,南北政权也体现出了与前期不同的特点。淝水之战后,东晋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出现了门阀制度衰落和中央集权的趋势。南朝时门阀士族虽仍是一个特权阶层,但已处于衰落状态。士族作为特权阶层,十分腐朽,政治上无功受禄,平庸无能;军事上,也抛弃了两晋以来以武功进取的传统。士族掌军权者越来越少;生活方式上,骄奢淫逸,形成了矫

34、揉造作的“名士”之风。寒人势力的兴起。寒人也就是庶族,他们不甘心受士族排挤,皇帝也企图利用他们限制士族,刘宋以后,寒人势力发展迅速。寒人势力上升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充任掌握军权的将帅;掌管机要,主要是出任中书通事舍人或典签。寒人通过参与政权,逐渐取代处于下坡路的士族,成为政治上的新生力量。中央集权的强化。在士族门阀衰落的大背景下,中央集权取得进展,皇权有加强的趋势。制度方面最重要的变化,即是把魏晋以来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并有所发展。至梁武帝时基本形成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等五个中央中枢机构的格局。国家的中枢权力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机构能独掌大权,这对加强皇权是极

35、为有利的,也为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北方在淝水之战后,重新陷入了分裂动荡的局面。各族上层分子在北方建立了十几个政权,除西凉外,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直至 439 年,北方才由北魏完成统一。这一时期北方政权的主要特点有:后期政权除北魏外,基本没有什么突出政绩,相反,残暴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各政权在攻城略地、屠戮百姓等方面的落后性表现得十分突出。各政权不同程度的采取了汉化措施,尤以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各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向中原先进文化靠拢。至北魏时基本完成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过程。汉化的过程,同时带来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要素。17 【正

36、确答案】 科举制度是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其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延续至清末,历 1300 多年。魏晋南北朝时,官吏选拔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成为巩固士族门阀势力的工具。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年),正式下令停止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开皇十八年(598 年) ,令五品以上的京官及总管、刺史以才、德两科为中央选拔人才。到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唐循隋制,继续实行科举取士。科举大体分两类。一类为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和进士最为重要。明经考试以经帖为主,进士考试以诗赋为主。常科每年定期举行,先是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

37、改为礼部侍郎。常科的考生有两方面的来源,一是生徒,一是乡贡。由中央和地方学校将经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就叫做生徒。不在学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者,可向州、县提出书面申请,经考试合格,由州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随各州进贡物品解送。所以称为乡贡。另一类是制科,由天子主持,科目多临时设置,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制举不常举行,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则天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宋代科举办法,大体沿唐代,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宋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更加严格,取士名额大大增加,登第士人的待遇也大为提高。973 年,增设殿试,由皇帝亲

38、自主持,宋太宗时,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的制度;为防止考官徇私和考生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查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科举登第的进士,也不必像唐代那样守选,而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在以后的升迁中也比恩荫等为官的人快。蒙元时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元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举办科举次数极少;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悬殊,名额却一样;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都比汉人、南人要少而简单。科举制在蒙元时期,基本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科举制僵化并逐渐走向反面。明朝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

39、、酉的八月,在省会举行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人在京城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参加殿试。殿试中选者称进士,分三甲,一甲称赐进士及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不得有任何个人发挥之处;文章的格式也被规定为形式呆板的八股文。科举制度实行了 1300 余年,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第一,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无数普通百姓凭借学识进入统治阶层,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第二,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政权的

40、统治基础。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流动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笼络、控制了读书人,有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第三,科举制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及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上也起了巨大作用。科举制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科举的发展也是在宣扬儒家的政治、社会、文化范式,这对于形成统一的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另外,科举制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民间读书风气的兴盛,客观上对于普及文化教育起了推动作用。第四,科举制从本质上来讲,是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工具,有其弊端。科举考试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

41、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社会思想趋于僵化;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在科举制度引导下,读书人沉迷于经疏,轻视科学文化,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贫乏,这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18 【正确答案】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

42、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

43、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 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

44、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

45、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

46、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 。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 ”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 “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