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83750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媒介素养2 传播媒介的类型3 把关人4 结合“抢盐风波 ”谈谣言的控制策略。5 谈谈你对当前农民工报道的看法。6 2011 年 10 月 21 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 2012 年 1 月 1 日起,34 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请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2012 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2、【正确答案】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1)认识、识别大众传媒及其所传递的信息。贯穿这个内容取向的核心词汇是“再现” ,媒介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而是再现现实。媒介运行机制及其特征是隐藏于信息洪流之后最值得识别的内容。(2)参与、使用媒介及其信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于媒介及其终端信息产品的使用,这种被称为“近用媒体” 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媒介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均衡关系,形成力量的均衡。媒介素养的指称对象默认是大众传媒的受众。媒介素养的功能包括:(1)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认知、评价、分析、反馈和使用;(2)

3、使人们具有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和批判的能力;(3)高媒介素养的人容易采用多方信源,在发表观点、意见、见解时更趋理性,且更容易担任舆论领袖。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识、价值观构成及道德观念;交际圈的影响;个人的性格特质;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获得多种媒介的可能,等等。2 【正确答案】 媒介,又称媒体(Media),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施拉姆认为,“ 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从传播史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口语传播阶段的语言媒介。语言媒介

4、是印刷、电子媒介诞生之前最便捷、最普遍、覆盖面最广的媒介。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口语传播是社会舆论的主要表达途径。从传播史来看,口语传播中主要有几种重要的媒介形式:歌谣、聚谈和流言。(2)文字传播阶段的印刷媒介。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限制。印刷媒介主要包括:书籍、杂志和报纸。(3)电子传播阶段的电子媒介。电子传播包括一切用电磁波或电子技术来进行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电影。(4)网络传播阶段的网络媒介。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的建设和日益普及,人类正在实现由大众传播时代向网络传播时代的飞跃。3 【正确答案】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

5、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把关人的概念是传播学的重要范畴,由传播学的先驱者之一库尔特?卢因在 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中最早提出。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人负责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他形象地指出了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行为模式和特征。1950 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的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 模式。传播者的把关过程包括: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加工信息和传播信息。影响把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和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传播信息因素、传播组织因素、受众因

6、素、技术因素以及把关者自身的因素。认识这些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可以使传播者的把关更加有效,更符合社会需要。4 【正确答案】 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在近几年来的突发事件中,谣言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说谣言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方面起到了“催化剂” 的作用,在日本地震核辐射危机导致的“抢盐风波 ”中更是如此。结合传播学相关原理,以“抢盐风波”为例,本文将从产生机制、传播要素等方面对谣言传播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1)谣言的产生机制美国学者奥尔波特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决定谣言产生的公式 R=ia,其中,R 代表谣言(mmor),i 代表

7、重要性 (important),a 代表模糊度(ambiguity)。这个公式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事件越重要,相关信息越模糊,谣言也就越容易产生并蔓延。“抢盐风波” 的发生恰好反映了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及相关信息的模糊性。(2)谣言的传播要素谣言的传播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播内容,民生问题是谣言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问题,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共鸣;且影响极大,一旦言论真实,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二是传播者。谣言的主力传播者是意见领袖,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其社区或族群中拥有影响大众的话语权。三是助推者。不明真相是谣言传播的推力。在

8、“抢盐事件” 中,由于事件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且许多公众不明真相,谣言才会迅速产生并蔓延开来。(3)谣言的控制策略谣言的传播涉及到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媒体以及公众都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谣言。首先,政府应建立有效的谣言应对机制,使谣言应对机制常态化。政府应收集、分析及抵制有可能导致不安定的谣言,尽量把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当谣言发生时,政府应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多渠道公布确切消息,稳定社会情绪。其次,媒体联动,遏制谣言的扩散。在谣言开始扩散之初,媒体应快速反应,尽早抢占舆论制高点,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并持续、反复播报信息,使准确信息在量上压过谣言,进而使那些谣言“传播

9、者” 在信息压力之下产生趋同心理,趋同于准确、权威的信息,从而实现谣言的传播控制。对于开始扩散的谣言,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发布信息,澄清事实,实现媒体联动,遏制谣言的进一步扩散。在“抢盐风波 ”中,谣言扩散开以后,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联动,及时辟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的功能,将民意逐步引向政府和媒体设置的议程,降低事件的模糊性,达到较好的辟谣效果。再次,重视网络“ 意见领袖 ”的作用。重视引导网络 “意见领袖”,使他们成为澄清谣言、阻止谣言传播的信源,从而降低谣言的传播力度。网络是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在“ 抢盐风波” 中尤其如此。在此次风波

10、中,谣言通过微博、论坛等形式迅速扩散,然而,我们也看到,微博等网络媒体拥有谣言的自净化能力,在遏制谣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公众应理性看待谣言,采取多方信源,善于对疑点事件发出质疑。综上,只有政府、媒体和公众联合起来,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谣言。5 【正确答案】 农民工报道指的是与农民工相关的所有新闻报道,就体裁来说包括消息、图片、通讯、评论、读者来信、访谈等等各类媒体上出现的新闻体裁。近几年,农民工报道在数量上与日俱增,本文就我国农民工报道现状、媒体忽视农民工报道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农民工报道论述如下:(1)农民工报道的现状近年来,农民工报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日益增多的农民工

11、报道中却存在着一个悖论:一方面传媒在关注着该群体,为该群体的合法权益呼吁;另一方面在报道中却存在着偏见、歧视、冷漠等现象。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媒体的农民工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有关农民工的报道仍然相对偏少。专门为农民工设立的媒体空间或时段(如电视台的某个栏目) 偏少,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为迎合主流受众的需要,多数以城市居民的需要为标准,而关于农民工的信息少之又少。其次,报道中存在着歧视现象。不知从何时开始,“农民工” 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农民工成了 “城里人”取笑的对象,甚至也成为一些影视娱乐节目中取笑的对象。再次,负面报道居多,正面报道少。无论是主题的选择,还是感情的倾向,媒体都受到主

12、流人群视角的影响。媒体在报道中,总会不自觉地把农民工群体放在与主流人群对立的位置上。最后,农民工在新闻媒体中没有话语权。新闻媒体在农民工报道很大程度上是媒体自身的议程设置,而不是对社会环境的监视和调节,除去春运等几个特定时段,农民工是媒体所忽略的一个群体,很难进入媒体的视野。(2)新闻媒体忽视农民工报道的原因媒体对农民工缺乏正确的认识。社会(包括新闻媒体)普遍认为城市经济发达,农民工需要依靠城市生存,城里人需要农民工为他们服务,没有认识到农民工为城市所做的贡献。追逐经济利益使媒体忽视农民工。商业化时代,各个媒体都竭力寻求利益的最大化,纷纷把购买力较大的“中产阶级” 视为自己的受众,而忽视了农民

13、工阶级。相当一部分新闻记者缺乏平等视角,面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会流露出居高临下式的怜悯。(3)如何改进农民工报道媒体应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现代社会,农民工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媒体应该对农民工这个群体提高认识。公平、公正的报道农民工。具体来说,要为农民工留出更多的版面、频道和时间;增加对农民工的贴近性;多做正面报道。媒体应为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进行呼吁。大众传媒应该以社会效益为首位,服务于公众,因此应当给予农民工自己的利益话语空间和利益诉求渠道。总之,媒体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上重视农民工新闻的报道,使相关报道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6 【正确答案】

14、时下,各大电视台娱乐节目泛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同质化竞争和盲目跟风现象严重;节目内容质量不高;部分娱乐节目影响了主流价值观,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起到了消融和侵蚀的作用;过多的娱乐节目影响到了省级卫视坚持新闻立台的原则。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限娱令” 。应当看到,“限娱令”的出台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1)积极意义大众媒介具有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知识教育、文化传承、调节身心等重要社会功能。“ 限娱令” 要求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并对部分类型节目实施调控,能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等正功能,满足广大公众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媒体在社会中担任着“ 社会公器”

15、的角色,有责任满足公众对健康多元化信息的需要,也应该弘扬主流价值观,担负起传承文明的责任。“限娱令” 对各大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进行了相关限制,可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规避娱乐节目对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侵蚀,捍卫我国占主流地位的价值及道德观念。公众有权利获得高雅的文化节目,利用大众媒介达到健康娱乐身心的目的,“限娱令“的出台能够保障公众这一权利。“限娱令”的出台能够促使各个电视台提高节目质量,增强原创能力,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限娱令”的出台体现了政府相关机构对媒介的监管职能的发挥。在看到“限娱令 ”带来的正面效应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局

16、限性。(2)局限性整个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娱乐,在现代社会媒体娱乐化大背景之下,“ 限娱令”的出台似乎与时代相悖。娱乐是信息存在的表征,是人们在满足了自身生存需求之后的必然追求。媒体的娱乐精神就理应存在并且占据一切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形态的主角。历史证明,时代愈发展,社会愈进步,娱乐业就愈繁荣。媒体是社会的镜子,反射的自然是娱乐百态,即便娱乐有愚乐之嫌。道德的滑坡不是娱乐过度的结果,更不是媒体的导向使然。“ 限娱令”颠倒了因果关系,蔑视了人的独立思维。拯救道德不是关闭几个电视节目就能解决的,也不是靠主持人喊几句“ 为人民服务 ”的口号就能改善的。“限娱令”蔑视了公众的批判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有预设公众是毫无思想的乌合之众的嫌疑。娱乐节目竞争的无序,是传媒业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它需要在探索中逐步调整、改善、淘汰、优化直至趋于理性。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娱乐,甚至是过度娱乐,都会起到对大众的麻痹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各类矛盾比较突出,娱乐,哪怕是三俗的娱乐都会起到宣泄压力、缓和矛盾、转移视线的作用。如果对娱乐节目过度限制,必然会使大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政治、社会等其他层面的社会问题上。综上,我们应当以理性的眼光看待“限娱令” ,在看到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其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D7015-2007 488 Standard Practices for Obtaining Intact Block (Cubical and Cylindrical) Samples of Soils《获取土壤完整无缺块材(立方体和圆柱形)样品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D7015-2007 488 Standard Practices for Obtaining Intact Block (Cubical and Cylindrical) Samples of Soils《获取土壤完整无缺块材(立方体和圆柱形)样品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D7015-2013 red 0284 Standard Practices for Obtaining Intact Block (Cubical and Cylindrical) Samples of Soils《获取土壤完整块状试样 立方体以及圆柱体试样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D7015-2013 red 0284 Standard Practices for Obtaining Intact Block (Cubical and Cylindrical) Samples of Soils《获取土壤完整块状试样 立方体以及圆柱体试样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D7016 D7016M-2009 6250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评估暴露在明火之后的用于沉床的边缘滚边组件的测试方法》.pdf ASTM D7016 D7016M-2009 6250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评估暴露在明火之后的用于沉床的边缘滚边组件的测试方法》.pdf
  • ASTM D7016 D7016M-2009e1 2110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评估暴露在明火之后的用于沉床的边缘滚边组件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7016 D7016M-2009e1 2110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评估暴露在明火之后的用于沉床的边缘滚边组件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7016 D7016M-2014 7612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评估暴露于明火后床垫中使用边缘连接组件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7016 D7016M-2014 7612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评估暴露于明火后床垫中使用边缘连接组件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7016 D7016M-2018 6875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pdf ASTM D7016 D7016M-2018 6875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pdf
  • ASTM D7016-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暴露于明火后床垫的边缘连接组件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7016-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to Evaluate Edge Binding Components Used in Mattresses After Exposure to An Open Flame《暴露于明火后床垫的边缘连接组件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7017-2005 Standar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ainwear and All-Purpose Water-Repellent Coat Fabrics《雨衣和通用防水涂覆织物的标准性能规范》.pdf ASTM D7017-2005 Standar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ainwear and All-Purpose Water-Repellent Coat Fabrics《雨衣和通用防水涂覆织物的标准性能规范》.pdf
  • ASTM D7017-2012 5625 Standar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ainwear and All-Purpose Water-Repellent Coat Fabrics 《雨衣和通用防水涂覆织物的标准性能规范》.pdf ASTM D7017-2012 5625 Standar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ainwear and All-Purpose Water-Repellent Coat Fabrics 《雨衣和通用防水涂覆织物的标准性能规范》.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