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83759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通过使自变量按研究者的计划改变,从而考察因变量变化的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验法(D)实验法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3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A)扩散(B)集中(C)诱导(D)反射4 归因理论是属于动机的( )。(A)认知理论(B)驱力理论(C)诱因理论(D)本能理论5 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A)强、平衡

2、、灵活(B)强、平衡、不灵活(C)强、不平衡(D)弱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6 感应性7 应激8 注意的分配9 高原现象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简述知觉恒常性及其意义。11 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12 简述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13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14 论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个人差异。2012 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

3、究的方法。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实验者可以在实验中消除或抵消无关变量,使自变量按研究者的计划改变,从而考察因变量的变化,这样,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一共有五层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动机是指由一种目

4、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理论包括:本能理论、驱力一诱因理论和认知理论。其中,认知理论是用以说明认知因素是如何影响行为动机的,比如,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对自身能力的估价,以及对过去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都属于这一理论范畴。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为强、平衡、不灵活。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6 【正确答案】 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做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由于有了感应性,生物

5、体才能得以和周围环保持平衡,使个体得以生存和种系的发展。在生命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感应性的表现形式和水平也各不相同。随着生物进化水平的发展,感应性逐步提高。感应性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做的反应,而这些刺激又和生物体的基本生活机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感应性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心理活动。7 【正确答案】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应激状态是指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时,人身心所处的高度紧张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

6、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8 【正确答案】 注意的分配是注意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的现象,即日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轮流注意。(3)几

7、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注意的分配也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上比较容易,而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就比较难些。9 【正确答案】 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正确答案】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保持稳定性的知觉特征。知觉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是人们知觉

8、客观事物时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它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11 【正确答案】 创造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当人们遇到按常用的方式方法或现成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有些人就会积极地寻求新颖、独特的方式和方法,这种新颖、独特、非常规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准备期。在这一阶段,创造者搜集、整理资料,即搜集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殊目的的准备。为

9、了使创造活动富有成果,创造思维的准备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应有广博的知识与熟练的技术。(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了酝酿期。这个阶段从表面上看,创造者的思维活动似乎较平静,实际上思维活动是时断时续地进行着。头脑中原来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并未消极地储存在那里,而是按照一种目前尚不清楚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被加工和重新组织。(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灵感的产生有突发性,有时是由于某种机遇,有时则产生于正在从事的其他活动中。灵感是前两个阶段思维活动的结果。豁朗期是创造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4)验证期。在这

10、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12 【正确答案】 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气质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对生活、工作、学习,特别是对教育的个性化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人的气质没有直接的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比如,胆汁质的人动作有力、富于生气、却脾气暴躁、任性;多血质的人感情丰富、待人和气、但又易有轻浮、易变、精力分散的不足。所以,任何一种气质既可以是

11、良好的性格和突出的才能的催化剂,同时也可能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绊脚石。(2)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当前,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逐渐开始利用心理学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人才选拔;另一方面,个人也越来越多地考虑自己的特点及职业要求。进行气质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就成了时代发展的自然要求,个体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克服自己气质特征中不利一面的影响。(3)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有十分重要意义。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

12、上实际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这就要求教育方法的“个性化” 。气质是可塑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中的消极特点,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提高自信心,帮助粘液质的学生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冲动、不稳定的缺点等。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发展。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13 【正确答案】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也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为了避免或减少遗忘,提高记忆的效果,必须经常进行复习。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要想有效地组织复习,在

13、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为了避免在大量遗忘后难于补救,做到及时复习是很重要的。(2)正确地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以分两种复习方式:集中复习和分布复习。大量的实验都证明了分布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好得多。但是分布复习的间隔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阅读与重现材料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重现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复习更有目的性。(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对材料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5)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上课时记笔记、读书时做卡片等。外部的

14、记忆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每个人,因为人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人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14 【正确答案】 能力发展体现出一般趋势,同时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其能力发展又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性。(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是匀速直线前进的。一般说来,出生后的前 5 年智力发展最迅速,512 岁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增长,1220 岁智力缓慢上升,到 20 岁左右智力达到高峰,这一高峰期一直持续到 34岁左右。然后到 60

15、岁,智力缓慢下降,60 岁以后,智力迅速下降。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了这样一个结果:智力的绝对水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它的增长与年龄的增加不是线性的关系。从总体上讲,是先快后慢,到一定程度停止增长,并随衰老而呈现下降趋势。各种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发展的速度、高峰期范围、衰退时间等方面都不相同。迈尔斯等人研究发现:知觉能力发展最早,在 10 岁就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到 17 岁,从 23 岁便开始衰退;记忆力发展次之,14 岁左右达到高峰,持续到 29 岁,从 40 岁开始衰退;再次是动作和反应速度,18 岁达到高峰期,持续到 29 岁,也是从 40 岁开始衰退

16、;最后是思维能力,在 14 岁左右达到高峰期的为 72,有的 18 岁到高峰期,持续到 49 岁,从 60 岁以后开始衰退。根据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 14 岁左右达到顶峰,以后逐渐下降;而晶态智力不仅能够继续保持,而且还会有所增长,衰退也缓慢,可能到 60 岁才逐渐衰退。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也是个人成就最多、对社会贡献最多的时期,是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因为中年人年富力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敏锐、少保守,既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又有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经验。研究表明,3045 岁是人智力表现的最佳年龄阶段,其峰值在 37 岁左右。智力何时出现衰退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的

17、不同,还取决于个体的状况。一般说来,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缓慢且停止较早,智力高的人发展速度快,停止的年龄也较晚。通常,身体健康、勤于参加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人,智力衰退较慢。体弱特别是神经系统和脑部有疾病的人,智力才会迅速衰退。(2)能力发展的个人差异能力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有高低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智力的高度发展叫做智力超常或者天才;智力低于一般人水平的叫智力落后;中间划分出不同的层次。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另一种情况是“ 大晚成 ”,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这些人在年轻时并未显示出众的能力,但在中年时却表现出惊人的才智。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像,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不同能力的结合,使人们之间具有了个别差异。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性别差异男女的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比如在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Q 765 1 BIS SPANISH-1999 Abstract test suite for the APM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虚拟专用网络(VPN)应用的应用性能管理(APM)支持的抽象测试集 11号研究组》.pdf ITU-T Q 765 1 BIS SPANISH-1999 Abstract test suite for the APM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虚拟专用网络(VPN)应用的应用性能管理(APM)支持的抽象测试集 11号研究组》.pdf
  • ITU-T Q 765 1 BIS-1999 Abstract test suite for the APM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 (Study Group 11)《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APM) 带PSS1信息流的VPN应用的支持》.pdf ITU-T Q 765 1 BIS-1999 Abstract test suite for the APM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 (Study Group 11)《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APM) 带PSS1信息流的VPN应用的支持》.pdf
  • ITU-T Q 765 1 FRENCH-1998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 with PSS1 Information Flows《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带有PSS1信息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应用.pdf ITU-T Q 765 1 FRENCH-1998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 with PSS1 Information Flows《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带有PSS1信息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应用.pdf
  • ITU-T Q 765 1 SPANISH-1998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 with PSS1 Information Flows《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带有PSSI信息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应.pdf ITU-T Q 765 1 SPANISH-1998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 with PSS1 Information Flows《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带有PSSI信息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应.pdf
  • ITU-T Q 765 1-1998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 with PSS1 Information Flows (Study Group 11 56 pp)《No 7信令系统-应用传送机制-带PSS1信息.pdf ITU-T Q 765 1-1998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 Support of VPN Applications with PSS1 Information Flows (Study Group 11 56 pp)《No 7信令系统-应用传送机制-带PSS1信息.pdf
  • ITU-T Q 765 4 FRENCH-2000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Support of the generic addressing and transport protocol《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一般寻址和传输协议的支持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N.pdf ITU-T Q 765 4 FRENCH-2000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Support of the generic addressing and transport protocol《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一般寻址和传输协议的支持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N.pdf
  • ITU-T Q 765 4 SPANISH-2000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Support of the generic addressing and transport protocol《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一般寻址和传输协议的支持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pdf ITU-T Q 765 4 SPANISH-2000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Support of the generic addressing and transport protocol《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一般寻址和传输协议的支持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pdf
  • ITU-T Q 765 4-2000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Support of the Generic Addressing and Transport Protocol Series Q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SpecificationNo.pdf ITU-T Q 765 4-2000 Signalling System No 7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Support of the Generic Addressing and Transport Protocol Series Q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SpecificationNo.pdf
  • ITU-T Q 765 5 FRENCH-2004 Signalling system No 7 C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BICC)《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NO 7信令系统的规范-综合业.pdf ITU-T Q 765 5 FRENCH-2004 Signalling system No 7 C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BICC)《NO 7信令系统 应用传输机制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NO 7信令系统的规范-综合业.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