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83807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弭兵之会2 黄老之治3 庆历新政4 新学伪经考5 华北事变6 巴比伦之囚7 采邑制8 南特赦令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9 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及其作用。10 简述西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三、论述题11 评天朝田亩制度12 论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和影响13 论述冷战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影响2015 年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

2、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停战盟会。“弭兵” 即停止战争之意,故名。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霸权,混战不休。公元前 579 年,宋国大夫华元与晋楚两国结盟,规定互不侵犯,不久又重开战端。经数十年战争,各诸侯国普遍要求停战。公元前 546 年,宋国的向戎约合晋楚两国,邀请齐、秦、宋、鲁等 14 国参加。规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朝贡。弭兵之会使晋楚两国平分霸权,带来了短暂安宁的和平时期。2 【正确答案】 西汉初年的一种治国方略。黄老之学产生于战国时代,指道家学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之学,从汉高祖到汉景帝时期一直当作治世指导思想。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3、吸收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这与黄老之学的基本思想一致。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西汉经过长期的休养,经济上很快恢复和发展。3 【正确答案】 北宋时期宋仁宗进行的一次改革。因此事发生于庆历年间,故名。到了宋仁宗时期,北宋积贫积弱又面临着外敌的侵扰,庆历三年(1043 年),以范仲淹、富弼等谏官向仁宗上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均公田、择官长、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 10 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建议,开始施行新政。但新政触犯了大贵族旧官僚的利益,改革派被排挤出朝廷,新政于 1044 年最终遭到失败。4 【正确答案

4、】 康有为的第一部关于变法维新的理论著作。又名伪经考,全书十四卷,30 多万言,初刊于 1891 年。康有为对传统守旧思想提出挑战,运用历史考证的方法,论证了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神圣经典的古文经多出自刘韵为迎合新朝的政治服务而伪造的“ 伪经 ”,所以与孔子没有关系,故称 “新学”。新学伪经考动摇了古文经学的绝对权威地位,沉重打击了顽固派,为维新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5 【正确答案】 1935 年日本侵略华北地区制造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日本在既定方针下,使用了“ 华北分离 ”的政策,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主要包括 “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 张北事件 ”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 冀察政务委员

5、会”,因这些事件都发生于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它使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也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要独霸中国的企图,加深了美英与日本的矛盾。6 【正确答案】 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公元前 597 年和前 586 年,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犹太富人、工匠、祭司、王室成员和平民上万人被掳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 538 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亡巴比伦后,被囚的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教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7 【正确答案】 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所实行的土地分封制度。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

6、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以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为条件,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收回采邑,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收回采邑,分封关系即终止。采邑制改革奠定了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也为日后加洛林王朝的强盛创造了条件。8 【正确答案】 1598 年法王亨利四世为结束胡格诺战争而颁布的宗教敕令。内容是宣布天主教为国教,但同时规定胡格诺教徒享有宗教自由,并且有权担任国家官职,为保证胡格诺派贵族的权利,敕令又允许他们维持 25000 人的兵力和保留有若干个城堡。巴黎高等法院由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教徒担任法官,共同处理宗教争端。由此胡格诺教徒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胡格诺战争结束

7、。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9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转化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与革命斗争形势相适应的土地政策。中共的土地政策经历了由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再到彻底平分土地的发展过程,最终领导解放区的广大农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下分别述之:(1)从 1945 年 8 月至 1946 年 4 月,即从抗日战争胜利到颁布五四指示,这段时间中共实行的仍是减租减息政策。(2)1946 年 5 月至 1947 年 6 月,由减租减息向“ 耕者有其田” 转变的政策。1946 年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8、(即五四指示),决定把减租减息政策转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3)1947 年 7 月至 1949 年 10 月,实行彻底平分土地的政策。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作用:中共依据解放战争阶段的形势,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土地政策。更好地发挥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快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10 【正确答案】 经济上:主要因为罗马公元 3 世纪奴隶制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了罗马农业、商业、城市以及财政的种种困难,昔日辉煌的罗马帝国不可避免的衰落。政治上:皇位变更不断,中央政治混乱,而地方上行省的离心趋势也越发严重,帝国缺乏稳定的统治核心。

9、社会风俗上:罗马公民抛弃了早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道德日益沦丧。此外,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使罗马帝国的统治飘摇欲坠。巴高达运动、阿哥尼斯特运动等人民起义严重削弱了帝国的统治根基。而帝国以蛮治蛮的统治政策和蛮族的不断入侵更是帝国衰亡的直接原因,公元前 476 年,蛮族首领的入侵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三、论述题11 【正确答案】 1853 年,太平天国领导人鉴于清末土地兼并之烈与地租剥削之重,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的原则,确立军政合一的制度、平均分配土地、规定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以农村基层组

10、织的“两” 来实行等方案。意图实现“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前期的政治思想。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 在政治和军事上,规定了军政合一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的政权结构,在前期很好的保障了军事战斗的胜利和天京政权的稳定。经济和社会生活上,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圣库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2)天朝田亩制度 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它具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

11、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它比以往历代农民起义提出口号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3)该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狭隘的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它表明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战争,却因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并不是当时社会进步生产力的代表,因而难以建立起代替腐朽制度的先进的社会制度。综上所述,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纲领,尽管其中诸多内容是空想无法实现的,但对军事斗争形势严峻的太平天国初期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以今日的后见之明看

12、,它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前期的政治构想,体现了农民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其折射出的男女平等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妇女解放。12 【正确答案】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三个方面,其形成主要包括三个过程:(1)开始形成:时间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政治体系上: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等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经济体系上: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殖民体系:西方各国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18 世纪中期英国确立

13、了殖民霸权。(2)初步形成:19 世纪中期。政治体系上:通过 1848 年欧洲革命,美国内战,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上:19 世纪中期,工业资产阶级陆续掌握了政权,并通过对全世界进行侵略扩张把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殖民体系上:资本主义列强掀起对全球的扩张与争夺,征服大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世界范围内联系密切,东方从属于西方。(3)最终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政治体系上: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活跃,资本主义政治模式最终定型。经济体系上:生产关系

14、的调整、垄断组织的出现,科学技术与私人资本密切结合。殖民体系:19 世纪晚期出现了列强瓜分世界的高潮,至 20 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影响: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形成促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资产阶级民主在一定阶段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大大解放了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增长。而资本主义殖民的扩张也加强了世界经济的联系,将亚非拉殖民地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殖民地的进步。文化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促进了各地区各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西方文明促进了东方等相对落后地区文明的进步。13 【正确

15、答案】 冷战指二战后美苏动用一切除武力之外的其他手段进行的全方位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事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到 60 年代初,该阶段的特征是美攻苏守。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因此苏联还不足以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动。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追求的是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时又有一些挑战性的举措。这一阶段美国凭借综合国力占据战略优势,苏联陷入被动,总体双方的争斗是在冷战的框架内保持克制。第二阶段:从 6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初,特征为苏攻美守。苏联强势扩张,美国则处于战略守势,

16、这一时期,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一举超过美国,而美国由于长期陷入越战,加上石油危机以及内部的分化,霸主地位被严重动摇,不得不采取相对保守的战略,响应了苏联提出的缓和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制苏联扩张以维护自身地位。但双方关系从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期有一段缓和时期,主要标志是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签署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条约。这一阶段的影响主要是苏联随着军事实力的增长不断扩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但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态度和做法有损社会主义国家爱好和平的形象。第三阶段:80 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特征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苏联则是全面收缩。里根上台后有效复兴了美国的经济,以此为基础扭转了争霸中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以军事势力扩张为手段,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本重新获得战略优势,而苏联国内经济此时出现严重困难,无法继续支撑争霸战略。戈尔巴乔夫采取全面收缩的态势,但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其影响是给苏联带来沉重的军事经济负担,对苏联解体也起了推动作用,但在美苏冷战的四十多年间,双方始终不诉诸武力,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