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MPA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句子)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83866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MPA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句子)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MPA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句子)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MPA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句子)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MPA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句子)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MPA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句子)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MPA 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句子)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基本素质1 指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学好的关键。(B)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轻易的。(C)我们应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D)谁也不会否认,发展国民经济不需要教育。2 下列语句中的“ 对于” ,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小事,对于不关心体育的人看来,是无足轻重的。(B)港台影片,对于青年人是很感兴趣的。(C)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完成这样复杂的任务当然是毫无信心的。(D)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3 选出容易引起歧义的一项:(A)李校长到学校里来不过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B)

2、她来到这个世界,便奉献给这个世界以真诚。(C)大家的怒气忽然找到了出路,都瞪着祥子的后影。(D)他抬头看那颗新星,依然那样明亮。4 下列句子中没有不同理解的一句是:(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B)我看见张京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拎着一个黄色皮包。(C)他有一个儿子在医院工作。(D)王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锨、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上课去了。5 下列句子中,表达上有歧义的是:(A)电信通信正向着由计算机加入通信网形成的综合数字网普及发展过渡,电信通信以这个过渡为主轴线,建好用户光缆网,完成电信港,发展个人通信系统。(B)国防大学这次招收的二百余名学员,大部

3、分是从全军部队选拔的年轻优秀中高级指挥员,还有部分以培养高级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C)经上海市政府的批准,该大学科学技术开发总公司已改制为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高校高科技生产中率先进入股份制行列。(D)不仅仅是孩子,甚至一些成年人也可以从本来并没有什么教育意图的节目中学到点东西,这种情况屡见不鲜。6 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是:(A)这次星期六义务劳动,犬部分女生和男生都积极报名要求参加。(B)中央政治局的常委、其他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全都出席了大会开幕式。(C)三个老师提出的建议,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以全票获得通过。(D)货架上绿油油的芹菜,白生生的萝卜,好像在向每一位顾客表示欢迎。7 下列句

4、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A)对于工作的缺点是需要受到批评的。(B)从中国人民感到自己落后被人欺凌之日起,就开始了自己的反抗。(C)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D)一想到昨天发生的事,就使我很不安。8 既表示用时短又表示用时长的一句是:(A)到学校我才走了十分钟。(B)我走了十分钟才到学校。(C)到学校我就走了十分钟。(D)我走了十分钟,就到了学校。9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

5、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10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昨天,报社派记者到我们学校采访,同学们对三个报社的记者说: “你们的报办得真好。”(B)刚调到我们单位的一个女大学生谁都不认识。(C)我国从本土向太平洋海域发射的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获得了圆满成功。(D)本月下旬举办书画美术作品展览,受到了校长的赞扬。1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会计未按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误会。(B)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认识的方法。(C)一辆挂着“普天同庆澳门回归”的巨幅标语的旅游车,载着我们在蜿蜒曲折的路上向长城慢慢驰去。(D)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6、能否创造和使用工具。12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A)新的世纪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B)北航的教师认为,10 万元年薪虽然很高,如果应聘者能够在学科前沿做出一流的成果,还是可以接受的。(C)政府部门的良好愿望、系统设计、精心组织且不计成本,以旅游预报的形式介入假日旅游市场太深,是否必要?(D)我市深化机构改革,三个机关的领导干部都下岗了。1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B)经过几年的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

7、考,减轻不必要的负担。(C)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钢琴奏鸣曲。(D)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观看精彩的演出呢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C)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D)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对

8、于议论文的语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这是议论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B)公司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C)近年出土的大量:艾物,证明我国古代关于神农氏的传说并非完全是子虚乌有。(D)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整顿,关键在于政策是否到位。16 与下面文字衔接合理、通顺的一句是:从一个人物的故事看来,水浒传的结构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A)足可证明,水浒传当其尚为口头文学的时候,在这一点上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B)足可证明在这一点上水浒传当其尚为口头文学的时候,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C)在这一点上,足可证明水浒传当其尚为口头文学的时候,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

9、(D)足可证明,水浒传在这一点上,当其为口头文学的时候,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17 将选项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警方接到报案后,与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发现企图跳楼自杀的一男一女被宾馆旁的美式餐厅屋顶阻住,_。消防队员把两人救出后送医院急救。因高空坠下的冲力被屋顶阻遏,所以两人虽受伤,但却没有生命危险。(A)他们被关在撞破的大洞中呻吟不止(B)两人夹在被他们撞破的大洞中呻吟不止(C)两人被他们撞破的大洞夹住而呻吟不止(D)他们被夹在被其撞破的大洞中呻吟不止18 把选项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

10、强者,_,收获也最多。(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19 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把选项前的字母填到括号处):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C)让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20 句末补充的最恰当的句子是(将句子前的字母填入下面句子后面的括号处):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困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

11、面语言。(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21 下列五句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塔下通回廊。廊中向下看教堂里,觉得别人小得可怜,自己高得可怪,真是颠倒梦想。教堂里非常高大,顶高 160 英尺。尖塔可以上去,玲珑剔透,有凌云之势。大石柱一行行的,高的 148 英尺,低的也有 60 英尺,都可合抱。(A)(B) (C) (D)22 与下面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

12、,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耐得住寂寞的人(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23 下列六句可以组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义理、考据和辞章虽然是在三个不同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三个方面是密切相互关联着的。辞章是属于文章形式方面的问题。 义理和考据,是属于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讲究义理就是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 讲究辞章就是要求适合于内容的完

13、美的形式。讲究考据就是要求材料准确。(A)(B) (C) (D)24 把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到横线上,衔接恰当的一项是: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收入并非十分丰厚,_。在防洪抢险的战斗中,_,终于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难以承受百元上下甚至数百元的票价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百元上下的票价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A)(B) (C) (D)25 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

14、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_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A)(B) (C) (D)26 选出填入下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秦代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两种。_,或驻守京师,或戍守边疆;地方军由都尉掌管,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数量至少在百万以上。(A)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率中央常备军(B)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率中央常备军(C)中央常备军的统率是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D)中央常备军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率27 填入下面画线处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句是:中外古今的诗人

15、,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阿拉伯的诗人说,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D)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28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 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 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白云缭绕,层林叠翠;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B) (C) (D)29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是: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

16、利剑,直插云天。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A)(B) (C) (D)30 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 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A)(B) (C) (D)3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

17、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 ,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多读如果彻底少读如果彻底多读而不求甚解少读而不求甚解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B) (C) (D)32 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情感的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梁启超的 “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

18、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其实不然(A)(B) (C) (D)33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 a :“大明湖畔, b ,故居在垂杨深处; c ,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A)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b漱玉词中 c趵突泉边(B) 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b趵突泉边 c漱玉词中(C) 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b趵突泉边 c漱玉词中(D)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b漱玉词中 c趵突泉边34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沱江是凤凰城的精魂,_。河面稀疏地停着几

19、只小船,站在虹桥上望过去,如果把那些青砖黑瓦换作青楼红檐,_。但沱江的风情,却又比秦淮河曾经飘满粉香的风情更隽永。它是沉静的,与世无争,_。就像大多数城市都会有一条江河,凤凰城充满了灵气就像大多数江河挨着一个城市,凤凰城充满了灵气那秦淮河也就有沱江的风情了那沱江也就有秦淮河的风情了用水墨调着自己的基调调着自己水墨般的基调(A)(B) (C) (D)35 重新排列下列各句的顺序,使其通顺连贯的一项是:“语文”就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合称混沌初开,人猿相揖别,人类自从有了语言,标志着摆脱了蒙昧、野蛮而进入了文明、开化的时代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生活的外延有多

20、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 语”,写在纸上的叫“文”(A)(B) (C) (D)36 依次填入下列两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上海不是 “田园都市”,_;上海也不是“文化古城” ,_。那雪不是飘落的,是吸附的,甚至像是枝丫本身渗透出来的,松软、晶莹、美丽。在阳光照耀下,_,_,仿佛转眼就要绽放开。(A)因此没有那份 “散淡”因此没有那份“ 儒雅”枝丫闪动着春天的风情到处是雪的蓓蕾(B) 因此没有那份“ 儒雅”因此没有那份“ 散淡”枝丫闪动着春天的风情到处是雪的蓓蕾(C) 因此没有那份“ 散淡”因此没有那份“ 儒雅”到处是雪

21、的蓓蕾枝丫闪动着春天的风情(D)因此没有那份 “儒雅”因此没有那份“ 散淡”到处是雪的蓓蕾枝丫闪动着春天的风情MPA 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句子)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基本素质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因误用“是否”而造成判断失误。 B“轻易”常用来修饰动词,如“轻易得到”“轻易放弃”等,很少单用。D 否定混乱。【知识模块】 句子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对于”构成的词组在句首做状语,使用恰当。 A“对于来说”和“在看来”两个结构杂糅。B“对于”应与“港台影片”搭配。C 滥用“对于”,使主谓结构的句子的主语残缺。【知识模块】 句子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2、句意可理解为“许多人还不认得李校长”,也可理解为“李校长还不认得许多人”。【知识模块】 句子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句子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部分以培养高级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既可理解为“研究生将被培养成高级人才”,又可理解为“研究生毕业后将培养高级人才”。【知识模块】 句子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大部分女生和男生”既可理解为 “大部分女生和大部分男生”,也可理解为“大部分女生”和“男生”。B“其他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既可理解为“别的党和别的国家”的“领导人”,也可理解为“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C“ 三个老师提出的建议”既可理解为“老师提出的三个建议”,也

23、可理解为“三位老师提出的建议”。【知识模块】 句子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滥用介词“对于”,使主语残缺。 B 主语残缺。“从”移至“民”后,“中国人民”成为主语。C“也不过十多岁”既可理解为 “他”也可理解为“我”。D“一想到昨天发生的事我就很不安”与“昨天发生的事使我很不安 ”两句杂糅。C 属于有歧义的一句,符合要求。【知识模块】 句子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该句有歧义,因“就”在数量词组之前有两种意思,一种表示该数量小,有“只”的意思,如“这本书他就看了两天,便还我了”;一种表示对比起来数量大,如“这本书他就看了两天,还不算别人”。因此,C 句既可表示时短,又可表示

24、时长。【知识模块】 句子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作为”的对象既可以是“嘉宾”,也可以是 “礼品”,因此“他”既可仅是接受“礼品”的人,也可能同时又是“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B“和”既可以做连词,又可以做介词。如做连词,意思是“背着”“总经理”“副总经理”两个人;如做介词,意思则是“他”跟“副总经理”“背着”“总经理”一个人。D 既可理解:勾“几所”“学校的领导”,又可理解为“几位”学校领导。【知识模块】 句子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既可理解为“三家报社”的“记者” ,又可理解为“几位”报社记者。B 既可理解为谁都不认识那个“女大学生”,也可理解为“女大学生”不认识

25、任何人。D 校长赞扬的是在“本月下旬”这个时间举办“展览”,还是“展览”本身?【知识模块】 句子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将钱汇给对方”是经理的指示,还是经理不同意的,有歧义。B“有效 ”应在“方法”前,删去“改”字前的“的”。C“ 慢慢”与“驰去”矛盾。【知识模块】 句子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做出成果”搭配不当。C 主要错误是句式结构混乱,应改为“以旅游预报的形式过深介入假日旅游市场”。D“三个机关的领导 ”有歧义。【知识模块】 句子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应将“使人”删掉,让主语保持一致。 C 应删去“的”字,让“贝多芬”做主语。D“残疾的哥

26、哥和弟弟”有歧义。【知识模块】 句子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语意不清,是“常委会”还是“他”“ 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B 语序不当,先后倒置。“新产品”应在“新材料”后面,“开发”应在“研制”前面。D语意不明。“无法演奏”、“无法演唱”应指“今天”。【知识模块】 句子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虚词误用,“对于”应删去。B 有歧义, “批评”对象既可理解为“公司领导”,也可理解为“他”。D 虚词误用,“是否 ”应删去。【知识模块】 句子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这一点上”先出现,指代上文,使上下文衔接顺畅。【知识模块】 句子17 【正确答案】 B【

27、试题解析】 A 没说明“大洞”是被两人撞破的。 C 说“大洞”“夹住”人,语意不妥。D 连用两个“被”字,语气不畅。【知识模块】 句子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选择 A 或 B,改变了陈述对象,语脉阻断。选择 C,将话题突然转换到“生活”与“强者”的关系上,语意不畅。只有 D 陈述一致。【知识模块】 句子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的陈述对象是“小明”,后面几句都是“小明”“让妈妈”怎么了的被动情况,只有 B 符合整个语句的语意、语气。【知识模块】 句子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D“这些翻译作品”,指代不明,且与前文语意不连贯;D“素养”一词使用不当。B“一

28、方面”语序不当,应在“这些作品”之后。【知识模块】 句子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统观五句,可知主要是描写教堂的建筑,因此排在第一、第二句。以下主要写塔,因此排第三句。“塔下”接前面的“尖塔”,“廊中”接前句的“回廊”,应排在第四、第五句。【知识模块】 句子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上文,应选具有正反对比关系的复句 C。【知识模块】 句子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群。关键要确定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段话为总分关系,是先分后总,与是分说, 是总说;同时分中有总,即与又是总分关系。【知识模块】 句子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第一句根据先轻

29、后重的叙述顺序应选。第二句根据事件、行为发生的前后次序应选。【知识模块】 句子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一个空儿话题是“寂寞”,句是并列关系没有突出 “寂寞”,句是转折关系,突出了“寂寞”。第二个空儿应符合上下文“生存”与“生活”的逻辑顺序,却颠倒了两者的语序。【知识模块】 句子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 A、B、C、D 四项内容看,句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句式。为使上下文句式整齐匀称,连贯紧凑,须考虑应选的句式与“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的句式相同。原文第一句是总说,提到秦代军队分为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接下来应分别陈述两种军队的情况,因此选择的陈述对象应为“中央常备军”。

30、比较 C、D两项的结构,不难看出 D 项与下文的句式更为一致。【知识模块】 句子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要求在四句中选一项“表达效果最好的”,比较之下,“变成珍珠”比“像”“是”“俨然”“珍珠”,更生动形象。【知识模块】 句子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比较, 中前后两个句子分别与横线前“每逢深秋时节”、横线后“松竹山茶”在句式或内部结构上相同,前后贯通,整齐错落,恰到好处,则与前后显得不够协调。与 相比,“白云缭绕”的对象既包括“群山”,也包括“层林”,因此更恰当。【知识模块】 句子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句是总说,先说 “草原带”,后说 “森林带”,因此

31、 后应接。句:是分说森林里的具体景象。【知识模块】 句子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围绕话题“病痛”,根据语意关系确定排序。语义相连,可排除 D。语意相连,可排除 A、B。【知识模块】 句子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个语段谈论的是读书多少与人格气质高下的关系,整体表述的目的是倡导“少而精”的阅读方式。第一个空儿前面的话题侧重精读,横线上只能填“少读如果彻底”。第二个空儿后面的语句蕴涵一个“多”字,从整体表述来看是与强调精读相对的话语,据此可填“多读而不求甚解”。第三个空儿,从下文的“以多:勾贵”可知,叙述主体是指“读书”而非“读书人”。【知识模块】 句子32 【正确答案】

32、B【试题解析】 根据论点与论据及论证部分的逻辑关系可推知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句子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由主语一致可知选 C、D,b大明湖与趵突泉对举, c漱玉词与金石录对举。【知识模块】 句子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先看与文段有关联的词语,再看上下句之间的语意联系,衔接最恰当的是句。【知识模块】 句子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按“语言语文工具”的事理逻辑顺序,应为 。【知识模块】 句子3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第句应从对应的角度考虑, “田园都市 ”对“散淡”,“文化古城”对“儒雅”。第句应从上下文衔接考虑, “闪动着”与上句 “阳光照耀”衔接,“蓓蕾”与“绽放”衔接。【知识模块】 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