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甲、乙二人共同盗窃一辆价值 20 万元的汽车销赃得款 6 万元,甲分得 5 万元,乙分得 l 万元。关于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15)(A)对甲、乙均应按照盗窃 20 万元处罚(B)对甲、乙均应按照盗窃 6 万元处罚(C)对甲按照盗窃 6 万元、乙按照盗窃 1 万元处罚(D)对甲按照盗窃 5 万元、乙按照盗窃 1 万元处罚2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继续犯的是( )
2、。(2009 年单选 17)(A)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 5 万元后逃匿(B)乙非法剥夺武某人身自由 10 天(C)丙一夜之间盗窃同一住宅楼 3 户人家财物共 5 万元(D)丁在实施抢劫过程中致受害人重伤且久治不愈3 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电缆致通讯中断,既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也符合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犯罪构成。甲的犯罪属于( )。(2009 年单选 18)(A)吸收犯(B)连续犯(C)牵连犯(D)想象竞合犯4 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1 年单选 8)(A)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两个以上犯罪行为的都是牵连犯(B)牵连犯是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
3、犯罪形态(C)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择一重罪处罚(D)牵连犯的成立不仅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牵连意图,还要求行为触犯的数个法条之间存在竞合关系5 下列情形中,属于牵连犯特征的是( )。(2008 年单选 13)(A)实施某个犯罪,其手段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B)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C)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D)犯罪既遂状态与犯罪造成的不法状态同时存在6 甲酒后到一洗浴中心进行足浴,发现为其洗脚的女服务员乙很漂亮,于是提出要与乙发生性行为,遭乙拒绝。甲便采取暴力欲强奸乙。乙在反抗中用修脚刀刺死了甲。乙的行为属于( ) 。(2011 年单选 5)(A)正当防卫(B)紧
4、急避险(C)故意杀人(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7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9)(A)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出现了不法侵害以外的危险(B)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C)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保护的利益(D)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体范围一致8 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2008 年单选 5)(A)属于紧急避险(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C)不能成立紧急避险(D)属于假想避险9 下列关于没收财产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19)(A)没收财产前犯罪分子所负的任何债务都不能以
5、没收的财产偿还(B)对犯罪分子非法取得的财产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C)在判处没收财产刑时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D)对犯罪分子在犯罪中使用的本人财物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10 下列关于无期徒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12)(A)对不满 16 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无期徒刑(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判决执行以前的羁押时间不得折抵刑期(C)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适用假释(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0 年以上11 根据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是( )。(2010 年单选 7)(A)判处法定刑中比较轻的刑罚(B)判处法定刑中最轻的刑罚(C)在法定刑以下判
6、处刑罚(D)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12 甲、乙分别为国有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二人挪用单位 100 万元公款给张三从事期货交易,收受并平分了张三 15 万元回扣。在调查甲挪用公款的行为中,甲揭发乙也收受了 15 万元回扣。本案中,( )。(2012 年单选 11)(A)甲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B)甲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和立功(C)甲在挪用公款和受贿罪上均成立自首和立功(D)甲在挪用公款上成立立功,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13 甲为某市交通局副局长,负责公路建设工程招标工作,乙为承揽工程,送给了甲 30 万元,不料甲在数日后被调离,不再负责工程招标,乙闻讯后要甲退回 30 万元遭到拒绝,乙到检察机关投
7、案,交代了给甲 30 万元欲请甲帮助承揽工程的事实,检察机关遂对甲、乙立案查处,并立即将 30 万元追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2012 年单选 15)(A)甲构成受贿罪未遂(B)乙构成行贿罪中止(C)乙成立立功(D)对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4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2011 年单选 7)(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如实交代了杀人事实(B)甲在与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在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到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派出所打电话,主动交代了自己杀害妻子的事实,然后出走,不知去向15
8、 下列关于缓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2008 年多选 23)(A)对累犯不适用缓刑(B)由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C)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为原判刑期以上 5 年以下(D)缓刑的对象是被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犯罪分子16 甲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去外地参与传销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监督机关得知后多次通知其即刻返回,但甲以各种理由推托拒不返回,情节严重。对甲应当( ) 。(2010 年单选 14)(A)撤销缓刑,同时认定构成脱逃罪,两罪并罚(B)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C)重新确定缓刑考验期(D)撤销缓刑,对原犯罪从重处罚17 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
9、并罚的是( )。(2012 年单选 16)(A)甲为迫使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女子卖淫而对其实施强奸(B)乙非法拘禁债务人张某 10 天,期间多次毒打张某,致张某伤残(C)丙无证驾车,在被交警查处时使用暴力抗拒执法,失手将交警打死(D)丁开地下卷烟厂,制售劣质卷烟数量巨大,在县联合执法队前来查处时,组织数十名村民围攻执法人员,迫使执法队暂时撤离18 下列犯罪中,应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的有( )。(2011 年多选 44)(A)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又杀人的(B)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C)民事案件的审判人员因受贿而枉法裁判的(D)在走私犯罪过程中采用暴力方法抗拒缉私人员缉私的19 下列关
10、于数罪并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0 年单选 8)(A)数罪并罚时采用限制加重原则(B)并科原则可以适用于附加刑和管制(C)数罪中有被判处死刑的,对主刑应采用吸收原则(D)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20 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在刑罚执行 3 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 年。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 年有期徒刑。对甲还需要继续执行的刑期是( )。(2011 年单选 9)(A)12 年(B) 10 年(C) 9 年(D)7 年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1、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1 下列选项中,属于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是( )。(2012 年多选 42)(A)有悔罪表现(B)犯罪情节较轻(C)没有再犯罪危险(D)宣告缓刑对其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22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和被假释的罪犯应共同遵守的规定有( )。(2011 年多选 42)(A)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B)遵守有关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C)按有关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有关机关批准23 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巨大,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其罪行的法定刑幅度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
12、。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2012 年多选 44)(A)该案的追诉期限为 10 年(B)该案的追诉期限为 15 年(C)如果甲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内逃跑,则不受追诉期限限制(D)该案如果超过追诉期限,经最高检批准,可以追诉24 下列选项中,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的有( )。(2012 年多选 45)(A)甲在其竞争对手销售的面粉中掺入毒鼠强(B)乙为了吸引顾客在火锅底料中掺入罂粟壳(C)丙工厂违反规定,向河流中排放有毒废物后造成下游大量农作物绝收(D)丁意图报复本单位领导,在单位的公共饮水机中投放无色无味的剧毒农药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
13、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2007 年简答 26)26 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2009 年简答 26)辨析题第 2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请对“实施同样的行为,就应当以同样罪名定罪处罚” 这一说法进行辨析。(2010年辨析 28)法条分析题第 29 小题,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刑法第 263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14、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3)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理解?(4)条文中“持枪抢劫”是否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的情形 ?为什么?(2008 年法条分析 29)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9 甲于 1990 年 10 月
15、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4 年 3 月被假释。2006 年 5月,甲通过互联网得知某单位有钢材销售后,与乙商量,要乙扮作自己的助手,携带款项前往洽谈生意。在甲与该单位谈判中,乙一直在场。经谈判,双方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预付货款总金额 30后,可提走合同项下全部钢材,余款待甲提走货物后一星期内支付。甲按合同支付了 15 万元预付款,提走了价值 50 万元的钢材。钢材到手后,甲、乙与丙谈判销售钢材,丙对钢材来路表示怀疑,甲不得不说出实情。最终,丙支付 30 万元现金买下了该批钢材。甲分给乙 3 万元后潜逃。案发后,乙被抓获,主动提供了甲的藏匿地点,使公安机关顺利将甲抓获归案。阅读、分析案
16、情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认定甲、乙、丙行为的性质。(2)甲的假释考验期是多少年? 假如甲因其骗取 50 万元钢材的行为被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对甲应如何决定执行的刑罚?(3)对乙应如何处罚? 并说明理由。(2008 年案例分析 30)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简单共同犯罪(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追究刑事责任应遵循“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即各正犯都对共同犯罪造成的全部结
17、果承担刑事责任。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盗窃数额是指盗窃财物的实际价值和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也不是指行为人低价销赃后所得的数额。因此,本题应选 A。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非法拘禁罪,被认为是典型的继续犯,即行为人从着手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到恢复他人人身自由为止,其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中。故本题应选 B。选项 A、D 属于状态犯,即犯罪行为结束后,其造成的不法状态仍然在持续的情形。继续犯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而不仅仅是不法
18、状态的继续。选项 C 属于连续犯,即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即该行为符合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电缆致通讯中断,是一个行为,但同时符合盗窃罪、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两个犯罪构成,故构成想象竞合犯。本题应选D。选项 A、B、C 属于处断的一罪,即实质上是数个行为,故都不应选。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常认为,牵连犯具有三个特征:其一,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多个犯罪目的,则不构成牵连犯。其二,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数个行为,而且数
19、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一般认为,对于是否具有牵连关系,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认定。其三,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的两个以上犯罪行为,若不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则不构成牵连犯。故 A 项表述错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才可能构成牵连犯,故 B 项称“牵连犯是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的表述错误。一般来说,在刑法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对牵连犯实行从一重处罚的原则。因此,C 项表述正确。牵连犯的成立,要求 “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
20、情况下,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但不要求该数个罪名之间存在竞合关系,故 D 项称 “还要求行为触犯的数个法条之间存在竞合关系”的说法错误。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牵连犯,是指实施某个犯罪,该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的情况。在牵连犯中,有两个以上犯罪行为,且触犯两个以上不同的罪名,故选项 B 认为仅“实施一个犯罪行为”、选项 C 认为 “触犯同一罪名”都是错误的。选项 D 所述情形与牵连犯无关。本题应选 A。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刑法第 20 条第 3 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
21、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据此,乙在反抗中用修脚刀刺死了甲,不属于防卫过当,而是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故 A 项正确。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紧急避险首先要求合法权益处于客观存在的危险的威胁之中,即合法权益处于可能遭受具体损害的危险之中。危险的来源可以是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导致的危险、动物的袭击带来的危险、疾病等特殊情况形成的危险,也可以是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故选项 A 错误。紧急避险必须出于不得已,即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时,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因此,本题应选 B。通说认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
22、损害。选项 C 称“可以等于”的说法错误,应是“必须小于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而紧急避险通常是指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针对危险来源本身造成损害。故选项 D 错误。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21 条第 3 款,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消防队员是“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故其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本题选 C。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没收财产刑,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与没收犯罪物品具有本质区别。没收财产刑事实上是没收犯罪人合法所有并且没有
23、用于犯罪的财产。刑法第 64 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据此,追缴犯罪所得的财物,不属于没收财产刑;没收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也不属于没收财产刑。因此,选项B、D 错误。刑法第 60 条规定,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据此,选项 A“任何债务”的说法应为“不正当债务”才正确。刑法第 59 条第 2 款规定,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
24、财产。据此,选项 C 正确。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刑法第 49 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刑法及其他法律并没有类似于选项 A 的规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因为无期徒刑是剥夺终身自由,故不存在判决执行前的羁押折抵刑期的问题。本题应选 B。根据刑法第 81 条,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可以假释,除非该无期徒刑犯是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故选项 C 错误。根据刑法第 57 条第 1 款,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故选
25、项 D 错误。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刑法第 63 条第 1 款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据此,本题应选 C。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67 条第 l、2 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在调查甲挪用公款的行为中,甲供述自己收受回扣,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故选项 A 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
26、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因此,甲揭发乙也收受了 15 万元回扣,仍属于自首行为,不能再单独构成立功。故选项 B、C 、D 关于甲还成立立功的说法均错误。本题应选 A。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甲已经收受贿款,故构成受贿罪既遂,排除选项 A;乙的行贿行为已实施完毕,构成行贿罪既遂,故排除选项 B。甲的受贿与乙的行贿是同一案件。乙到检察机关投案,交代了给甲 30 万元欲请甲帮助承揽工程的事实,构成行贿罪的自首,而非立功,排除选项 C。刑法第 67 条第 1 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
27、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据此,本题应选 D。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67 条第 1 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 条,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视为自动投案。“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这构成“自动投案”;“甲如实交代了杀人事实”,这构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因此,A 项属于自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 条,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
28、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B 项,甲仅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同案犯的乙,故不能认定为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才可被认定为自首。C 项,甲供述的是乙的诈骗犯罪,与自己的犯罪无关,故不能认定为自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 条,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D 项,甲“然后出走,不知去向”,故不能认定为自首。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74 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据此,A 项表述正确。根据刑法 第 76 条的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
29、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而非“由公安机关考察”,根据刑法修正案(八) 的规定,B 项的表述已不正确。根据刑法第 73 条第 2 款的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 5 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 1 年。据此,C 项的表述不正确。根据刑法第 72 条的规定,缓刑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包括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故 D 项表述错误。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75 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根据第 77 条第 2 款,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
30、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在本题,甲违反监管规定,情节严重,故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应选 B。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358 条的规定,强奸后迫使卖淫的,按强迫卖淫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排除 A 项。根据刑法 第 238 条的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也可构成非法拘禁罪。在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故选项 B 仅应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选项 C 中丙失手将交警打死,构成妨害公务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按一重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
31、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l 条的规定,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据此,本题应选 D。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294 条第 3 款,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或者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据此,A 项实行数罪并罚。根据 刑法第 240条第 1 款第 3 项,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按照拐卖妇女罪定罪处罚。故 B 项也不实行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 399 条
32、第 4 款,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又收受贿赂,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的,属于牵连犯的行为,按照其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据此,C 项不实行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 157 条第 2 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故 D 项实行数罪并罚。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数罪并罚原则,是指对一人犯数罪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原则。各国刑法所采取的原则主要有吸收原则、并科原则、限制加重原则与混合原则。吸收原则的内容是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然后选择最重的一种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其余较轻的刑罚都被最重的刑罚吸收。并科原则也即相
33、加原则,其内容是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然后将各罪所处的刑罚相加在一起全部执行。限制加重原则的内容是,以数罪中的最高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或者在数刑的合并刑期以下,依法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第 69 条的规定,对于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采取吸收原则(故选项 C 正确);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注意:管制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故选项 B 错误;限制加重原则除适用于有期徒刑外,还适用于管制和拘役,故选项 D 错误);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即对判处附加刑的,采取附加刑与主刑并科的原则。据此,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采取的是混合原则,故选项
34、 A 错误。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刑法第 70 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 69 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据此,发现漏罪的,采取“先并后减”规则。根据题干,“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 年有期徒刑”,而对甲已经执行 3 年刑罚,故还需执行 7 年(10 年减去 3 年)。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
35、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72 条第 l 款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 18 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 75 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据此,本题应选 A、B、C、D。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刑法第 39 条第 1 款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
36、)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刑法第 75 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刑法第 84 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
37、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综合上述规定,选项A、B、C、D 均为正确。注意: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这是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和被假释的罪犯不需要遵守此规定。23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刑法第 87 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 5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5 年;(2)法定最高刑为 5 年以上不满 10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10 年;(3)法定最高刑为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 15 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 20 年
38、。如果 20 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根据该条第 3 项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是 15 年。题干中“法定刑幅度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即意味着法定最高刑是 15 年。故排除选项 A,选项 B应选。根据该条第 4 项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超期追诉的,必须是“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本题不是此类案件。故排除选项 D。根据刑法第 88 条第 1 款的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故选项 C正确。本题应选 B、C。24 【正确答案】 A,D【
39、试题解析】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的危险物质的种类: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在该罪中,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使危害结果随时向多处扩展的可能性。选项B 掺入罂粟壳并不会严重影响顾客的生命、健康,故不危害公共安全。排除选项B。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选项 C表述的情形构成此罪,故也应排除。本题应选 A、 D。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正确答案】 刑法总则关于
40、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主要表现在:第一,限制死刑适用条件。即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是指犯罪行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为巨大。第二,限制死刑适用的对象。即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 75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第三,限制死刑适用程序。即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缓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第四,限制死刑执行制度。即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26 【正确答案】 酌
41、定量刑情节,简称酌定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由审判人员在适用刑罚时适当考虑、具体斟酌的情节。它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情节,但对量刑仍然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八种:犯罪的手段、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犯罪的对象、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犯罪的动机、犯罪后的态度、犯罪人的一贯表现、前科。辨析题第 2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正确答案】 这一说法不完全正确。(1)存在根据犯罪目的不同而定不同罪名,并给予不同处罚的情形。(2)即使犯罪目的相同,但如果犯罪主体身份不同,也可能依不同罪名定罪处罚。如单位财务
42、人员盗窃本单位保险柜与一般小偷盗窃财务保险柜是不一样的。(3)犯罪对象不同也会导致定罪处罚不同。(4)想象竞合犯以及法律有特殊规定的犯罪的情形,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定罪处罚。法条分析题第 29 小题,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正确答案】 (1)条文中“ 其他方法”是指为了当场占有财物,而采用的暴力、胁迫之外的其他使被害人处于不知、不敢或者不能反抗(即丧失反抗能力)的状态的方法。(2)条文中“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人户抢劫。(3)条文中
43、“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不仅包括使用暴力过失致人重伤、死亡,也包括为劫取他人财物而当场故意重伤他人或者当场故意杀死他人。(4)“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 枪支” 的概念和范围,适用 枪支管理法 的规定。因此“持枪抢劫”不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 ”的情形。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9 【正确答案】 (1)甲、乙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理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本案中,甲收受某单位给付的货物后逃匿,属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
44、财物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乙参与合同诈骗,并分得赃款,构成该合同诈骗罪的共犯。丙明知钢材是犯罪所得而收购,构成收购赃物罪(依最新司法解释,应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2)甲的假释考验期是 10 年。假如甲因其骗取 50 万元钢材的行为被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对甲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理由:根据刑法第 86 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法实行数罪并罚。甲因诈骗罪被处无期徒刑后被假释,假释考验期内犯合同诈骗罪,故应当撤销假释,执行诈骗罪的无期徒刑和合同诈骗罪的 12 年有期徒刑,按照吸收原则,决定执行无期徒刑。(3)乙被抓获后主动提供了甲的藏匿地点,使公安机关顺利将甲抓获归案,构成一般立功,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乙在合同诈骗罪中起次要作用,属于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