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84094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下列宪法文件中,明确规定“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定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的是()。(2012 年单选 23)(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 独立宣言(C)法国 人权宣言(D)苏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2 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2011 年单选 23)(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 1993

2、年宪法修正案(C) 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3 根据我国 2004 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是()。(2009 年单选 20)(A)人权保障制度(B)劳动保障制度(C)社会保障制度(D)文化保障制度4 根据马克思主义宪法理论,下列关于宪法本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11 年单选 18)(A)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B)宪法是全民意志和利益的反映(C)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D)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5 在资本主义宪法原则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是()。(2009 年单选 16)(A)人民主权原则(B

3、)基本人权原则(C)法治原则(D)权力制衡原则6 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的启蒙思想家是()。(2010 年单选 19)(A)孟德斯鸠(B)洛克(C)卢梭(D)霍布斯7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性法律的是()。(2011 年单选 16)(A)选举法(B)侵权责任法(C)劳动法(D)婚姻法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渊源的是()。(2011 年单选 17)(A)宪法典(B)宪法惯例(C)宪法判例(D)国际条约9 在形式意义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属于()。(2011 年单选 22)(A)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民定宪法(B)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和协定宪法(C)成文宪法、刚性宪法

4、和钦定宪法(D)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和钦定宪法10 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2008 年单选 20)(A)制定(B)认可(C)判决(D)惯例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2010 年单选 31)(A)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B)政党内部的关系(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D)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12 按照法国思想家西哀耶士的观点,制宪权的主体是()。(2009 年单选 18)(A)国民(B)立法机关(C)制宪会议(D)宪法起草机关13 最早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国家是()。(2009 年单选 17)(A)英国(B)美国(C)德国(

5、D)中国14 下列对特定国家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2010 年单选 21)(A)法国采用国家元首解释体制(B)俄罗斯采用立法机关解释体制(C)美国采用司法机关解释体制(D)德国采用公民团体解释体制15 在宪法理论上,宪法监督是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其具体监督方式是()。(2011年单选:19)(A)违宪审查(B)宪法遵守(C)宪法制定(D)宪法修改16 在宪政实践中,由特定机关对立法进行审查并处理的制度是()。(2009 年单选19)(A)行政诉讼制度(B)审判监督制度(C)法律监督制度(D)违宪审查制度17 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

6、抵触。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法监督的规定,他们可以()。(2010 年单选 27)(A)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最高人民法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18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高原则是()。(2009 年单选 27)(A)工人阶级的领导(B)工农联盟(C)民主主体的广泛性(D)统一战线19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农村群众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的所有权归属于()。(2008 年单选 17)(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个人所有(D)集体与个人共有20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自

7、然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2012 年单选30)(A)山岭(B)矿藏(C)森林(D)草原21 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根本因素是()。(2008 年单选 27)(A)经济发展水平(B)收入的多样性(C)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D)所有制的结构形式22 现代国家的政体形式大多数是()。(2010 年单选 16)(A)议会君主制(B)二元君主制(C)共和制(D)人民代表制23 与西方议会制度比较,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的是()。(2009 年单选 21)(A)两院制(B)代表的专职制(C)人民代表大会的全权性(D)代表任期的限任制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8、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4 2004 年我国宪法修正案完善了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010 年单选 23)(A)首次采用“ 私有财产权” 的概念(B)明确规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C)确立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D)规定了对私有财产征收、征用并给予合理赔偿制度25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 2004 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有()。(2012 年多选 56)(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C)国家建立健全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

9、会保障制度(D)在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6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表现有()。(2012 年多选 54)(A)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B)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C)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社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D)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27 从宪法的形式特征看,我国现行宪法属于()。(2010 年多选 59)(A)成文宪法(B)协定宪法(C)刚性宪法(D)人民民主宪法28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提议权的主体包括()。(2010 年多选52)(A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家主席(C) 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执政党29 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的有()。(2008 年多选54)(A)解释宪法(B)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C)对国务院的工作是否违宪进行审查(D)对重大违宪事件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30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2011年多选 56)(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C)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D)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31 下

11、列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2008 年多选 57)(A)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性质(B)政权组织形式是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C)政权组织形式是形成全民意志的方式(D)没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就无法有效进行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2 简述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制度。(2011 年简答 65)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2 2009 年底,五位法学教授认为国务院 2001 年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简称

12、拆迁条例) 与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拆迁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这一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启动拆迁条例的修改程序,召开专家研讨会,公布草案征求民意,于 2011 年1 月颁布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3 法学教授对拆迁条例提出审查建议的宪法和立法依据是什么?34 针对该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进行何种处理?35 国务院在制定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民意的宪法和立法依据又是什么? 此举反映了立法的何种原则?(2012 年分析 68)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5 答案

13、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国人权宣言明确规定“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定的社会就没有宪法”。本题应选 C。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04 年 3 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20 条规定:宪法第 10 条第 3 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故本题应选 D。3 【正确答案】 A【试题

14、解析】 2004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23 条规定,宪法第 14 条增加1 款,作为第 4 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据此,选项 A 正确。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是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但宪法在表现统治阶级意志过程中却存在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宪法比其他法律更集中、更全面地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选项 B 认为宪法反映的是“全民意志和利益”,是错误的。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宪法原则体系中,人民主权原则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宪法其他原则都源于人民主权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故本题应选 A。6 【正确答

15、案】 B【试题解析】 近代分权学说最初是由英国的洛克倡导并提出的,他认为国家权力应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故本题应选 B),这实际上是立法权与行政权两权分立。后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创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系统,形成了完整的分权理论。美国的“宪法之父”汉密尔顿致力于对“三权分立”的政治实践和具体操作,进行研究并付诸宪法条文设计之中,使这一理论最终在制约、限制权力的意义上由理论走向了政治实践。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我国,宪法性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如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立法法等。故

16、本题应选 A。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宪法的渊源亦即宪法的表现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宪法,宪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等。但一国或一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宪法究竟采取哪些渊源形式,则取决于其本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状况。在我国,不承认判例法,故我国不存在宪法判例。故本题应选C。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不成文宪法则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而且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成文宪法。故排除 B、

17、D 项。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是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对宪法所作的分类。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或以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宪法。民定宪法是指由民意机关或者由全民公决制定的宪法,民定宪法奉行人民主权原则,至少在形式上强调以民意为依归,以民主政体为价值追求。协定宪法则指由君主与国民或者国民的代表机关协商制定的宪法。协定宪法往往是阶级妥协的产物。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民定宪法。故排除 B、C、D。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综观世界各国宪法,宪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等。一国或者一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宪法究竟采取哪些渊源形式,则取决于该国

18、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状况。一般地,制定宪法典或者宪法性法律是一国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故选项 A 正确。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2)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3) 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4)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故选项 A、C、D 均属于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政党内部的关系由政党章程予以调整,宪法不进行直接调整。故本题应选 B。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国思想家西哀耶士认为国民不受制于宪法,国民拥有制宪权,即制宪权的主体是国民。制宪会议仅为代表国民行使制宪权的机关而已。立法机关、宪法起草机关都不享

19、有制宪权,也不能代表国民行使制宪权。立法机关是基于宪法而产生,是根据宪法行使立法权的机关;宪法起草机关仅负责起草宪法,不能通过宪法。故本题应选 A。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787 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典,并第一次规定以宪法修正案形式修改宪法。故本题应选 B。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解释宪法的专门机关,是指由依据宪法或其他宪法性法律的授权而专门成立的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如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宪法保障法院等特别设立的机关。目前,奥地利、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均建立了宪法法院,而法国、韩国等国建立了宪法委员会。法国、俄罗斯、德国均采用的是专门机关

20、解释宪法的体制。故选项 A、B、D 均错误。由司法机关按照司法程序解释宪法的体制起源于美国。1803 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作出了著名的判决,确立了“违宪的法律不是法律”、“阐释宪法是法官的职责”的宪法规则,从此开创了司法审查制度的先河。故选项 C 正确。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宪法实施保障在一定意义上亦即宪法监督,是立宪国家为了促进宪法的贯彻落实而建立的制度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违宪审查,是指为保障宪法实施,对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以及一切机关、组织和公民的行为进行审查,并对其是否违宪作出处理的活动。很显然,违宪审查是宪法监督的具体方式。故 A

21、项正确。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特定机关对立法进行审查并处理的制度只能是违宪审查制度。在宪政实践中,违宪审查机关对立法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有权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宪法,若不符合宪法则作出相应的处理。行政诉讼制度,是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作出裁判的制度。在行政诉讼中,法院监督的对象不是立法活动,而是行政活动。审判监督制度,是法院对本院或下级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进行监督的制度,监督对象是司法活动。而法律监督制度,是比较宽泛的,包括选项 A、B、D 所述制度以及其他形式的监督制度。本题应选 D。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

22、政法规。根据宪法第 67 条第 7 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据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根据宪法第 41 条第 1 款的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据此,选项 D 应选。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第 1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中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关系问题,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问题。一方面,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只有同广大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

23、,才能完成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农民也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同工人阶级结成牢固的联盟,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而获得彻底解放。因此,列宁说,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本题应选 B。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宪法第 10 条第 2 款,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因此应选 B。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宪法第 9 条第 1 款的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据此,

24、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本题应选 B。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实际状况决定的。故本题应选 A。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可分为议会君主制(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严格限制,君主行使的只是一些形式上的或者礼仪性的职权,君主对议会、内阁、法院都没有实际控制能力)和二元君主制( 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的力量非常弱小,君主仍然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共和制,主要包括总统共和制(

25、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不能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共和制(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府由获得议会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议会与政府相互渗透,政府成员一般由议员兼任,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政府辞职,政府也可以解散议会)、委员会制(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为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众议院选举产生,行政首长由委员会成员轮流担任,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众议院不能对委员会提出不信任案,委员会也无权解散议会)和半总统半议会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总理、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统帅武装部队等大权;总理是政府首脑,对议会

26、就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政府的总政策承担责任,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或不同意政府的施政纲领和总政策,迫使总理向总统提出政府辞职)以及人民代表制(由选民选举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机关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不可能与其他国家机关存在分权与制衡关系)。共和制,是现代国家所普遍采用的政体。本题应选 C。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美国国会实行比较典型的两院制,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其中参议院由各州各选出两名参议员组成,代表各州利益;众议院由全国选民依法选出,代表选民利益。任一法案必须由参众两院

27、都通过,才可提交总统公布后成为法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行使法定职权,同一议案无须经二者通过才成为决议。故我国不实行两院制。我国的人大代表往往都是兼职的,即有本职工作,担任人大代表是荣誉职。根据宪法第 3 条第 3 款,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全权性”,即对行政、司法均有监督权,本身可行使宪法和法律授予的立法权。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对人大代表没有“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类似规定,故代表任期不实行限任制。本题应选 C。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28、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4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2004 年宪法修正案并没有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是 1999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16 条。故选项 B 错误。2004 年 3 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22 条将宪法第 13 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

29、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004 年修正后的宪法第 13 条第 2 款明确使用“私有财产权”概念,故选项 A 正确;修正后的该条第 1 款仅规定“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并没有“神圣”二字,故选项 C 错误;修正后的该条第 3 款规定“给予补偿”,而非“给予赔偿”,故选项 D 错误。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根据 2004 年 3 月 14 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24 条,宪法第 33 条增加 1 款,作为第 3 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 3 款相应地改为第 4款。据此,选项 A 应选。根据 1999 年 3 月 15 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13 条,宪法第

30、 5 条增加1 款,作为第 1 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洽国家。据此,选项 B 不应选。根据 2004 年 3 月 14 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23 条,宪法第 14 条增加1 款,作为第 4 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据此,选项 C 应选。根据 2004 年 3 月 14 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19 条,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二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修改为:“在

31、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据此,选项 D 应选。本题应选 A、C、D。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

32、法第 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选项 A、B、C、D 均是宪法最高效力的表现。27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是宪法典形式,故属于成文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制定通过的,故属于民定宪法,而非协定宪法,也非钦定宪法。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程序较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严格,故属于刚性

33、宪法,而非柔性宪法。人民民主宪法是从宪法的实质角度看的。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本题应选 A、C。28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宪法第 64 条第 1 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据此,享有宪法修改提议权的主体限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 15 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故选项 A、C 应选。2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根据宪法第 67 条第 1 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故选项 A 正确。根据宪法第 67 条第 6 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国务院的工作;

34、根据该条第 7 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故选项 C 正确。根据 宪法第 67 条第 1 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同时,根据宪法第 71 条,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故选项 D 的说法正确。法律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对基本法律是否合宪,只能由全国人大审查;而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是否合宪,根据宪法第 62 条第 11 项,应由全国人大进行审查。故选项 B 错误。30 【正确答案】 A,B,C

35、【试题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第 6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据此,A、B 项的表述正确。我国现行宪法第 7 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据此,C 项的表述正确。我国现行宪法第 11 条第 1 款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重要补充”。故 D 项表述错误。31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政权组织形式是

36、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选项 B 正确),在国家制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政权组织形式只是一种形式,受国家性质所决定,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国家性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同时,政权组织形式对国家性质也具有反作用,任何国家性质都要借助于特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具体来说就是将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一个正当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没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统治阶级是无法对国家进行有效统治的(选项 D 正确)。选项 A 的话说反了,选项 C 中的“全民意志”错误,应为“统治阶级意志 ”,故错误。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2 【正确答案】 我

37、国现行的宪法修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宪法修改机关是全国人大。其二,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其三,宪法修改须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多数通过。其四,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告公布。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3 【正确答案】 宪法依据是: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立法依据是立法法的下列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34 【正确答

38、案】 针对该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在审查中认为拆迁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由法律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国务院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国务院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全国人大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查认为拆迁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而国务院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35 【正确答案】 国务院在制定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民意的宪法依据是宪法的下列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立法依据是立法法的下列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此举反映了立法的民主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