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84235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西周时期,教师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来兼任,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学在官府(B)学在官守(C)官师合一(D)学在四夷2 下列关于稷下学宫表述错误的是(A)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B)学术自由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C)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D)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鲁国的一所著名学府3 西晋创办的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教育机构是(A)太学(B)国子学(C)鸿都门学(D)四门学4 朱熹

2、自鹿洞书院揭示中的“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是(A)修身之要(B)处事之要(C)接物之要(D)为学之序5 梁启超说“ 他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 ”,这个人物是(A)黄宗羲(B)颜元(C)王守仁(D)王夫之6 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A)郑观应(B)容闳(C)张之洞(D)薛福成7 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掀起了留学潮流,其中 1904 年、1906 年人数分别达到 3000人、8000 人以上前往。这个国家是(A)日本(B)美国(C)英国(D)法国8 意在“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 ,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创造“ 新社会、新国民” 的运动是(A)平民教育

3、思潮(B)工读主义教育思潮(C)实用主义教育思潮(D)勤工俭学运动9 1941 年,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政策是(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政策(B) “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C) “实行生产劳动” 的教育政策(D)“民办公助 ”的政策10 提出“各学校要增设军事训练” 的观点的时间是(A)1927 年(B) 1928 年(C) 1929 年(D)1933 年11 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他曾提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句话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C)知识就是感觉(D)关于神,我

4、们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12 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是(A)七艺(B)三艺(C)四艺(D)骑士七艺13 下列选项不是洛克的道德教育的方法的是(A)及早实践(B)重视榜样的作用(C)反对体罚(D)反对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14 规定在各城区设立修业两年的初级国民学校、在省城设立 5 年制的中心国民学校的俄国法案是(A)国学学校章程(B) 福斯特法(C) 费里法案(D)费舍法案15 夸美纽斯根据他主张的适应自然和直观教学原则写成的一部小学教科书是(A)大教育学(B) 母育学校(C) 世界图解(D)创建纪律严明的学校的准则16 下列书籍对福禄贝尔的游戏和作业思想有深刻影响的是(A)

5、席勒.审美教育书简(B)歌德 .浮士德(C)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D)卢梭.爱弥儿17 以“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为特征的教学法是(A)昆西教学法(B)葛雷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18 提出法国应该实施 618 岁学生的免费义务教育,并提出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六项原则的法案是(A)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B) 阿斯蒂埃法(C) 教育改革法(D)富尔法案19 1987 年,“ 临教审” 在反复调查研究并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咨询报告以及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 1987 年 8

6、 月提出的咨询报告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下列选项不是该咨询报告提出面向 21 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责任和使命的是(A)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B)具有自由、自律的品格和公共精神(C)成为面向 21 世纪的日本人(D)重视德育、体育,培养协调发展的儿童20 以托马斯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对当时的方兴未艾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批评的教育理论思潮是(A)永恒主义思潮(B)要素主义思潮(C)新托马斯主义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思潮21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潮涌动,加之 60 年代教育改革法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教育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因

7、此,各界呼吁要(A)回复基础(B)生计教育计划(C)国家处在危险中(D)促进教育平等二、简答题22 简述朱子读书法。23 简述严复的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教育观。24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25 简述斯宾塞的教育思想。26 简述终身教育思潮。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教师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来兼任,这体现了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在官守,或官师合一。【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稷下学宫是战

8、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所谓“稷下”,乃是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 (城西南门 )附近地区。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距今约 2350 年。【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晋除继续兴办传统的太学外,还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也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国子学设立初期,隶属太学,国子学的国子祭酒是由太学博士祭酒兼任。这

9、是国子学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

10、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是批判宋明理学教育,这是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颜元是这一思潮中的重要代表。他的批判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颜元指出,传统教育一个最突出的弊病就是脱离实际,把读书求学误认为是训诂,或是清谈,或是佛老,而程朱理学兼而有之,故其脱离实际更为严重。第二,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把“义”和“利”、“理”和“欲”对立起来,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理学家主张“明天理,灭人欲”。颜元针锋相对地作了批判,明确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过矣! 宋人喜道之,以文其空疏无用之学。”并反驳说:“世有耕种

11、,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宋儒之学不谋食,能无饥乎?”在他看来,“义”和“利”两者并非截然对立,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其中,“利”是“义”的基础,“正谊”、“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利”和“计功”,“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当然,“利”也不能离开“义”,而且“利”必须符合“义”。他针对传统教育的偏见,继承和发展了南宋事功学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命题,冲破了传统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认识近乎科学。第三,抨击八股取士制度。颜元深刻揭露了八股取士制度对于学校教育的危害,对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天下尽八股

12、,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颜元是打着古人的旗号批判传统教育的,即所谓“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然而,在当时“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礼不敢行”的社会条件下,他无惧“身命之虞”,而敢于猛烈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把抨击的矛头集中指向程朱理学,这是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巨大震动。梁启超说颜元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这是颇有见地的。【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容闳作为我国最早接受美国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曾寄希望于太平天国能实现他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理想,1860

13、 年他到南京谒见干王洪仁玕,建议设立武备学堂和海军军校,仿照西方颁定各级学校教育制度,广泛设立各种实业学校。但他的这一主张在当时并未成文传世。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适应近代工商业发展的人才。他通过比较,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只是“只知教学举业”,不屑讲求商贾农工之学;西方教育是“士有格致之学,工有制造之学,农有种植之学,商有商务之学”。无事不学,无人不学。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896 年,中国驻日公使裕庚因使馆缺乏熟练的日文翻译,征得总理衙门同意,派人赴上海、苏州、湖北等地招收

14、13 人,前往日本学校攻读,学习日本语言文字、外交知识和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等科目,但仅有 7 人完成了预定三年期的学业,其余 6 人中途回国。这是中国最早具有官派性质的留日学生。甲午海战后,中国士大夫寻求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发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也必须仿效,又由于日本路近省费,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后,士人为寻求新的出路,纷纷涌向日本,酿成留日高峰,1904 年约 3000 名,1906 年达 8000 名,之后人数逐年减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众多的人前往一国留学,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辛亥革命前,随着大批青年自费出国留学,自费留学生中形成“俭学”之风。同时,在法国的李石曾通过“兼工与学”使来自农村的华工得到教育。受此启发,1912 年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吴玉章发起组织“四川俭学会”,上海也组织了留英、留法俭学会。意在“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创造“新社会、新国民”。在其倡导下,19121913 年赴法留学者达 80 多人。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41 年,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干部教

16、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中以上学生军训的知识点。1927年 7 月,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的国民政府教育方针草案提出来“各学校要增设军事训练”。1928 年五卅惨案后,大学院下令全国专门以上学校一律增加军事教育课程。1929 年 1 月,教育部颁发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规定高中以上学校军事科每学年 3 学分,两学年共 6 学分。1933 年 3 月,蒋介石下令国民政府军政部、教育部、训练总监部:“凡高中以上学校学生军训不合格者,不得补考、投考大学”。将军训作为完成学业和升学的必要

17、条件。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是以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朴素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教育的内容。著名学者卡西奥多鲁斯把文法、修辞、逻辑和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并称为“七种自由艺术”,它是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七艺在修道院因时代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其知识的学习除为神学服务外,也包括

18、一些世俗的知识,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准备。七艺也在后来逐步成为欧洲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洛克的教育思想。洛克的作品有教育漫话关于理解的指导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等。洛克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绅士”,这种“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其中体育最根本、最首要的是加强身体锻炼;德育是绅士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智育次于德育的地位。其中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了当时有进步意义的主张:强调“及早实践”,提出了“榜样”作用在德育方法中的重要地位;反对体罚;主张宗教思想的灌输,用“上帝”的概念和形象作为对儿童

19、思想、行为进行约束的一种规范。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福斯特法又称初等教育法,是英国的教育法案。费合法案也是英国的教育法案。费里法案是法国的教育法案。只有国民学校章程是俄国的教育法案。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世界图解(又名可见的世界宇宙奇观),是夸美纽斯根据他主张的适应自然和直观教学原则写成的一部小学教科书。其中附以插图的短文150 篇,内容包括自然(宇宙、地理、植物、动物、人体等)、人类活动(手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等)、社会生活(国家管理、法院)和语言文字等方面,试图授予儿童以百科全

20、书式的知识。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各种资料表明,影响福禄贝尔教育思想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年生活在家庭的宗教气氛及其与自然的密切接触,养成其宗教精神及对探索自然发展规律的兴趣。在哲学观方面,主要受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费希特的“行动哲学”、谢林的自然哲学和克劳泽万物在神论的深刻影响。早期进化思想及自然科学也被福禄贝尔用作寻求自然及人的发展规律的依据。此外,他还研究过席勒、歌德、威兰德和温克曼的浪漫主义和美学观点,尤其是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对其游戏和作业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从教育思想的渊源来说,裴斯泰洛齐的方法为其基础,尔后运用自己的哲学观点

21、及教育经验加以改进、发展与扩充。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者帕克在担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长时,领导和主持了昆西学校实验。帕克的教育革新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47 年,以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儿童心理学家瓦隆为主要领导人的法国教育改革委员会向议会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又称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

22、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在法国应实施 618 岁学生的免费义务教育,并提出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六条原则:(1)社会公正。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只能以能力为依据。(2)社会上的一切工作价值平等。任何学科的价值平等。(3)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4)在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是一切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5)各级教育实行免费。(6)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由于受战后初期的历史条件所限,该教育改革方案并未付诸实施,但这个方案成了战后初期法国教育改革的依据,而且在整个法国教育史上也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

23、育史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84 年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简称“临教审”)和1987 年文部省成立的“教育改革推进部”(后改称“教育改革实施本部”)是 80 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教审”在反复调查研究并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咨询报告以及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 1987 年 8 月提出的咨询报告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咨询报告提出面向 21 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责任和使命是: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宽广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具有自由、自律的品格和公共精神;成为面向 21 世纪的日本人。“临教审”提出的教育改革原则是重视个性、国际化、信息

24、化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的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建立在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新托马斯主义经院哲学的基础上,是“经院哲学”在当代的复活。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利坦;该思潮认为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要求通过设立以宗教原则为灵魂的课程,将宗教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进行“道德上的再教育”和“宗教信仰的恢复”。因此,答案是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美国保守主

25、义思潮涌动,加之 60 年代教育改革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教育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各界呼吁要“回复基础”,重新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已有 40 多个州制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能力标准”。“回复基础”运动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且要求学校要有严明的纪律。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二、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朱熹一生读书、教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去世后,弟子门人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成为朱子读书法。(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己体察。(5)着紧用力。(6)居敬持志。【

26、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朱子读书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著述繁多,学术成就颇丰。朱子读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了自己的亲身经验,提出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见解。朱子读书法就读书穷理而言是值得参考的。【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严复的德、智、体三育论首次在原强中提出,其源于近代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著作教育论。原强提到斯宾塞的明民论和劝学篇,并说:“明民论 者,言教人之术也。 劝学篇者,勉人治群学之书也。其教人也,以浚智慧、练体力、厉德性三者为之纲。”由斯宾塞基于社

27、会生物进化论观点得出的竞争可以促进人德智体的发展的理论出发,严复得出了一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取决于国民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水平。认为中国积弱积贫的根源在于民力已荼,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要改变这状况,必须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倡导体育,包括禁止鸦片和女子缠足等陋习,使国民有强健的身体。他认为,体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开民智就是全面发展人民的智慧,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其核心内容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土和训诂词章之学,讲求西学。新民德就是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钟爱国家的观念意识。他提出的德智体三育兼备的教育目标体系,从其结

28、构要素,各育的内容方面看,都基本确立了中国教育目标体系的近代化模式。【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严复的培养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的思想。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因此,在其教育目标体系中,智育处于基础地位。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理论构想为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提供了理论先导。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除要回答其思想的构成外,还要将其思想的来源以及理论地位加以说明。【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9、主要内容有:(1)在儿童的教育中,“ 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但他要求对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妨碍他们的生长。(2)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 的美好德行。(3)在智育方面,亚里士多德确定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4)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还担负着智育的部分职能,并且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智育不同,他认为,

30、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进行享受。【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阐述和谐教育思想的思想家,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斯宾塞是 19 世纪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理论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论中。教育论是由题为智育德育体育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四篇论文汇集而成的。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以批判“ 绅士教育 ”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明确主张以科学教育取代古典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知识应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斯宾塞看

31、来,教育目的是为未来“ 完满生活” 做准备。因此,他明确要求必须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即为“实在的、完满生活 ”做准备。他根据人类完满生活的需要,按照知识价值的顺序,把普通学校的课程体系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生理学和解剖学。这是关于阐述和健康规律,以便直接保全自己的学科。第二,语言、文学、算术、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这些与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学科。它们能使人获得谋生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对发展政党、建设国家起作用。第三,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是父母履行职责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四,历史学。这是为“ 履行公民的职责 ”必备的知识。第五,自然、文化和艺

32、术。这些是“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作准备” 的科目,如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可见,斯宾塞的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科学知识,尤其自然科学知识是这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占据了课程的主导地位。斯宾塞首次鲜明而正确地界定了“ 智育”“德育”“体育” 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 科学是最有价值知识 ”的卓越见解,制定了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推动了中等学校实科教育的发展,在课程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斯宾塞教育主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斯宾塞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

33、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制定了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推进了中等学校实科教育的发展,在课程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自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行和各国学者的积极倡导下,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到发展,并逐步形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发展和改革思潮。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其代表作为终身教育导论。另外,终身教育思想方面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各个的阶段;主张教育的社会整体性。即打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彼此隔

34、离状态,把人生各个阶段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思想自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确立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其中,学会生存提出“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 ,并把终身教育确定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 ”。另外,学会生存又提出了 “终身学习”的概念。“ 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人的持续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而,终身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弥补了终身教育的不充分性,使终身学习理论的内涵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主张教育必须围绕以下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3)学会共同生活;(4)学会生存。认为终身教育应建立在这四个支柱的基础之上。【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终身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今国际教育思潮中影响比较大的教育思潮。终身教育思想冲破了传统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定义,扩大了人们对教育的研究视野。同时拓展和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传统教育的超越和变革。【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