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3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我国,私学出现于( )时期。(A)西周(B)夏(C)春秋(D)战国2 提作为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两者相辅相成的是( )。(A)孟子(B) 学记(C) 大学(D)论语3 魏文帝时制定( ) ,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A)三舍法(B)设科射策(C)九品官人法(D)五经课试法4 “苏湖教法 ”的创始人是 ( )。(A)孙复(B)石介(C)胡瑗(D)范仲淹5 强调读书穷理,提出“ 居敬
2、持志 ”主张的教育家是 ( )。(A)朱熹(B)陆九渊(C)王守仁(D)程颢6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作为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A)严氏女塾(B)上海务本女塾(C)爱国女校(D)经正女学7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的教育家是( )。(A)王国维(B)严复(C)梁启超(D)蔡元培8 1936 年 6 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 ),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它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A)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B)红军大学(C)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3、D)延安大学9 ( )提出在教师中有 “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A)梁漱溟(B)陶行知(C)黄炎培(D)晏阳初10 在古代雅典有一类特殊的人,他们伴随奴隶主儿童上学、放学,路上监督儿童的行为,不许儿童和奴隶讲话,对儿童的学习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类人被称之为( )。(A)导师(B)智者(C)教仆(D)牧师11 古罗马帝国时期,主要培养( )。(A)农夫和军人(B)演说家与政治家(C)哲学家和武士(D)官吏和顺民12 欧洲中世纪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之为( )。(A)城市学校(B)行会学校(C)基尔特学校(D)堂区学校13 集中体现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萨克
4、森学校计划(B) 论绅士风度和自由学科(C) 论儿童的教育(D)论基督教君主的教育14 19 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 、“俄国教师的教师”是( ) 。(A)罗蒙诺索夫(B)苏霍姆林斯基(C)第斯多惠(D)乌申斯基15 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费希特(C)卢梭(D)亚里士盔德16 葛雷制亦称“ 双校制” 、 “二部制”或分团学制,由 ( )创立。(A)沃特(B)科布(C)帕克赫斯特(D)华虚朋17 20 世纪 60 年代,( )把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A)布鲁纳(B)
5、皮亚杰(C)弗罗姆(D)斯金纳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19 维新变法失败后,所有新设学堂均被顽固派废除。20 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相对于此前的古希腊罗马教育无任何进步之处。21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所以,二者没有主次之分。三、简答题22 简述学校萌芽的传说。23 东林书院的办学特点是什么?24 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 和 “三大方式”分别指什么?25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26 简述新教育思潮的影响。必答题27 试述朱熹的教育思想。28
6、试论洋务学堂的历史特点。29 试析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差异及其成因。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7、【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正确答案】 错误。稷下学宫是战国后期的文化教育中心,而非初期。【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错误。维新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0 【
8、正确答案】 错误。尽管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无论是与以前的古希腊罗马教育相比,还是与此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的教育相比,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但是并非无任何进步之处。其积极意义有三点:第一,是它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第二,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第三,在教育思想方面,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其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如分班教学;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错误。第斯多惠认为,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们截然
9、分开。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一定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智力发展离不开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目的应占首位,因为发展能力是最后的目的。【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和人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即教育起源不仅与劳动有关,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且也涉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简而言之,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政治、经济的变革推动着文化、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
10、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1)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活动制度化、规范化;(2)推崇程朱理学,反对当时流行的王守仁“ 心学”;(3)容纳各种实学,堪称当时的一个重要文化学术中心;(4)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密切关注政治,将讲学活动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1)“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救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救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救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救私,培养团结能力。(2)“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
11、教育。具体而言:利用学校教育这种集中而有效的组织形式来推进乡村中的平民教育,是实施“ 四大教育”的总枢纽。晏阳初指出“ 学校、家庭范围都是固定的,欲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施以适当的教育,则必赖社会式”,社会式教育是青年农民在平民学校毕业后继续受教育的教育形式。晏阳初认为家庭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农村社会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在施教方面,多与社会式、学校式联络进行,可以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家庭式教育一方面要使家庭社会化,另一方面是教育必须以全民为对象,要使家庭中男女老少都得到相当的教育。【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12、】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各个部分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教学阶段论。赫尔巴特将兴趣活动划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并根据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状态即专心与审思,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 4 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以便生领悟和掌握。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
13、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新教育的思潮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重新认识。新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 20 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构成成了 20 世纪西方教育的重要起点。但是,新教育只关注儿童个人的发展,注重精英教育,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儿童主动性与教师工作的矛盾、活动与系统知识的矛盾、自由和纪律的矛盾及发展个性与社会合作的矛盾等。【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必答题27 【正确答案】 朱熹字元晦,生于福建,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和教育
14、事业。他编撰了很多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最深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 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其教育思想主要有三点。(1)“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与前人一样,朱熹对教育作用的论述也是基于其人性论的观点。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 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禀受于“理” 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 ”。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清明至善即为天
15、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圣人之性清明至善,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 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此外,朱熹还认为人心也与人性有关,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 和“道心”两种成分,“ 道心” 体现天理 “人心”体现人欲,道心是被包在人心里面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 ,使“人心”服从“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 明人伦”的过程。(2)论“大学”和“小学” 教育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 和“大学”两大阶段,并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
16、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他认为人生 8 岁人小学,15 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朱熹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他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规范。小学“学事” ,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大学要“明理” ,就是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达到“明明德” 、“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 四书 ”、“五经
17、”,尤其是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3)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8 【正确答案】 其历史特点主要表现为:(1)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 西文”、“西艺”为主,注意学以致用,与传统学校的教学内容有明显区别;(2)在教学方法上,注意按照知识的接收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学风;(3)在培养目标上,旨在造就洋务事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与传统学校培养科举人仕的人才有所不同;(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制,有课程计划、学制年限,与传统学校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有很大不同。但是,由于
18、洋务学堂是套种在封建体制边沿上的幼苗,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因而又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洋务学堂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2)在“中体西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不放弃对传统儒家经学的学习;(3)洋务学堂为洋务大臣所举办,因而其管理上难免带有封建官僚习气。【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9 【正确答案】 (1)在斯巴达,教育被当作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手段。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和绝
19、对服从的公民是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军事训练和道德教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重视女子教育;教育制度,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婴儿出生由长老代表国家检验新生婴儿的体质情况,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 岁以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直到 30 岁;30 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 岁解除兵役。(2)雅典的教育是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教育。雅典人认为一个最好的公民是道德、智慧、健康、美诸品质集于一身的人,因此他们所追求的是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雅典人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
20、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职责。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初级学校是私立的收费的。教育体制: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7 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7 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712 岁的男孩子进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 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岁以后可以到体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18 岁接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20 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3)斯巴达与雅典在教育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斯巴达处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平原,北部是高山,南部是岩石海岸,与外界交通不便,然而境内土壤肥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达,与外界接触少,文化知识需求少。政治是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统治,为了政府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雅典三面环海,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矿藏,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贸易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奴隶主民主政体,民主政治较为发达。【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