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3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提出“有教无类 ”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墨子(B)孔子(C)孟子(D)老子2 孟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A)大儒(B)鸿儒(C)兼士(D)雅儒3 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 年)开( ) ,翌年又设立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改变了汉代官学中儒家独尊的格局,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A)律学馆(B)佛学馆(C)道学馆(D)儒学馆4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正式形成是在 (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5 在我国教育
2、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一件大事是在“路” 一级设置提举学事司,作为主管“ 一路州县学政 ”的专门教育行政长官,这是 ( )时期的一次创举。(A)北宋(B)唐代(C)元代(D)南宋6 ( )是 1897 年在长沙创办的维新学校,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对推动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A)万木草堂(B)南洋公学(C)湖南时务学堂(D)经正女学7 1902 年 4 月,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首任会长是( )。(A)章炳麟(B)蔡元培(C)蒋观。(D)吴稚晖8 1926 年 5 月在广东召开了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规定了农民教育的方针、组织、经费等问题,后来事实上成为全国农
3、民运动的行动纲领。(A)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B) 农村教育决议案(C) 工人教育的决议案(D)农民教育决议案9 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园是( )创办的。(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0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1 ( )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A)穆罕默德(B)艾卜勒哈查(C)尼采姆(D)安东尼12 德国新教性质的初等学校的创始人是( )。(A)斯图谟(B)洪堡(C)马丁路德(D)布根哈根13 1862 年,美国国会通过( ),决定拨地办学,为农、工学院提供经费,培养工农业发展所
4、需要的人才。这种学院也因而被称作“赠地学院” 。(A)学制令(B) 国民学校章程(C) 莫雷尔法(D)费里法案14 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口号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费希特15 1919 年,由( ) 发起的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成立。(A)帕克(B)科布(C)利茨(D)拉伊16 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A)尊重儿童但不放纵儿童(B)尊重儿童(C)放纵儿童(D)严格要求儿童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7 荀子教育言论的基础是绝对的“性恶论” 。18 我国教育管理的历史很长,很早就建立起了较为完备
5、的行政管理体制。19 “党化教育 ”方针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方才提出和确立的。20 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就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21 德国实科中学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三、简答题22 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23 清代书院主要可分为哪些类型?24 陈鹤琴“五指活动 ”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25 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26 试比较蒙台梭利和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必答题27 简析明清时期官学考核的监生历事制、积分法和六等黜陟法。28 评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29 试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理论要点。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
6、)模拟试卷 3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
7、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7 【正确答案】 错误。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是恶的,但他同时也认为人通过后天的人为(即 “伪”)能够改变先天的人性,因此荀子的人性论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性恶论”。绝对的“性恶论 ”是法家的观点。【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我国教育管理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却未曾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行政管理体制。唐代虽有礼部和国子监之设,但礼部并非管理教
8、育事业的专门机构,国子监也非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宋代虽在地方设有提举学事司,但也是仅具行政管理之雏形。真正较为完备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清末建立起来的。【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错误。“党化教育” 方针早在广东国民政府时期就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沿用之。【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正确。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 )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白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就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此后,虽然教俗统治者不断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但是学校内部事务基本由学校管理
9、。【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正确。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 18 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直到十世纪初它的学生才有权报考大学。【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2)教育
10、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4)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于分工。【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1)以讲授义理为主的;(2)以学习八股文以应付科举为目的的;(3)以讲授“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为主的;(4)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11、“ 五指活动 ”是陈鹤琴为达到儿童完整的生活所设计的 “活教育”课程体系,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体系。它包括:(1)儿童健康活动(包括卫生、体育、营养等) ;(2)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时事等) ;(3)儿童自然活动(包括生、数、理、化、地等) ;(4)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 ;(5)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等) 。【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1)社会或社会关系决定教育,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社会性质,以及教育的社会职能的实现;(2)教育对维护和发展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发挥重要的
12、社会功能;(3)教育具有历史性,阶级社会中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1)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教育理论的相同点:都受卢梭的影响,主张儿童本位,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都极其重视幼儿期(尤其是 36 岁) 的教育,重视童年对人生的影响,提倡建立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及培训大批合格教师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教育理论的不同点:教育内容、方法方面: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蒙台梭利则认为工作是幼儿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否定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
13、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福禄培尔要求组织集体教学,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学习;教师作用方面:在福禄培尔的幼儿园里,教师被视为“ 园丁”,而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中,教师则由主动转向被动,被称为“指导者” 。【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必答题27 【正确答案】 (1)监生历事制是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1372 年 )。它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在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称为历事监生。除分拨在中央政府各部门外,历事监生也被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铨选授官;中、下等者令历练一年再考,上等者以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任用,下等者回监读
14、书。洪武初年,因各衙门官吏缺乏,监生历事制度既可补充人手,又可使监生有实习的机会,故得以推行。监生通过历事,可以较广泛地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可被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后来监生日多,历事又复冗滥,出路极为困难,该制度失去积极意义。至英宗正统三年(1483 年)遂废。后清朝初年又曾实行过一段时间。(2)“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它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规则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分,中等的为半分,年积分八分者为及格,可与出身,或者升级。不到八分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的生员,只要达到积分标准,
15、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由于“积分法 ”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3)六等黜陟法是清朝时期对地方官学生员考核的奖罚措施,它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的,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其基本措施是将学生岁考成绩评定为六等,依据等级对生员进行黜陟: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将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以学业成绩决定等级升降,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8 【正确答案】 评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康有为 188
16、4 年写了人类公理,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才修改为大同书。他在大同书中描述未来的大同社会,即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家庭的人人平等;经济高度发达,政治极端民主的极乐世界。大同社会实行“公养” 、“公教”制度。每个社会成员都享受 “二十年齐同之教育”,皆为公费。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重视学龄前教育,字康有为设计的教育蓝图中:儿童未出生,其母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婴儿 6 个月后,进育婴院,3 岁后进怀幼院,接受学前教育;儿童 6 至 10 岁,进小学院,接受初等教育;儿童 11 至 15 岁,进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儿童 16 至 20 岁,进大学院,接受高等教育。他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17、、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作了详细描述,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理想与借鉴西学制相结合的产物,其重视学前教育、主张男女平等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传统封建教育是一很大的冲击。但是,它还保留着较为明显的封建色彩,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9 【正确答案】 (1)论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只要使人可以预测结果的事都是由人的智力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2)论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18、治国人才,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3)教育的首要任务。苏格拉底认为培养道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因为道德是实践的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伦理、政治等人类自身问题,哲学应当是能够实践的。什么是道德?苏格拉底不满智者们的怀疑论和相对主义,要求在真理、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 ,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第一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哲学思维的一次飞跃。(4)教育内容。广博而实用的知识,除了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同时,还很注重体育锻炼。(5)教学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 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