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84241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6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反映的是教育与社会的作用的是(A)“庶、富、教 ”(B)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C) “有教无类”(D)“学而优则仕 ”2 在教育方法上提出“ 虽不扣必鸣 ”的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 下列选项中,以尺牍、辞赋、字画为教学和研究内容的学校是(A)稷下学宫(B)太学(C)鸿都门学(D)国子学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颜之推的教育的主要内容的是(A)注重德育,以仁义信念为重要任务(B)广播知识为教育内容(C)兼习杂艺(D

2、)玄学内容5 书院的发展经历“ 沉寂一勃兴一禁毁 ”三个阶段的历史朝代是(A)隋(B)唐(C)宋(D)明6 “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 提出这“日生日成”的思想家是(A)王守仁(B)黄宗羲(C)王夫之(D)颜元7 第一位“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 的中国人是(A)容闳(B)詹天佑(C)梁发(D)何进善8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是严复的三育救国理论。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鼓民力 ”就是发展体育,使国民有健康的身体(B) “开民智” 就是废除八股,学习西学,开发国民智慧(C) “新民德” 就是用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代替封建伦理道德(D)体育是智育的基础,最难的是“开民智”9 “无论

3、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这段话所体现的蔡元培的思想是(A)五育并举的思想(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教授治校,民主管理(D)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10 下列人物中,率先提出“收回教育权” 口号的是(A)蔡元培(B)余家菊(C)梁漱溟(D)晏阳初11 下列学校不是苏区的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的是(A)红军学校(B)红军大学(C)马克思主义大学(D)高级干部学校12 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是(A)化农民(B)农民化(C)化市民(D)市民化1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D)小先

4、生制14 首次强调强迫教育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亚里士多德15 古风时代的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都各具特点,相较而言,斯巴达教育(A)重视公民教育(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C)多样化的教育内容(D)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16 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的法案是(A)初等教育法(B) 基佐法案(C) 费里法案(D)普通学校法17 提出“大学设立医学系、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这只能证明,人们对身体的健康和钱财的安全比对精神的健康看得重,人们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过人们对优良教育的关心” 的人物是(A)乌申斯基(B)裴斯泰洛奇(C)第斯多

5、惠(D)贺拉斯.曼18 “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 。其中,实践哲学指(A)社会学(B)伦理学(C)政治哲学(D)宗教信仰19 “主张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使用,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使学生管理简单化”的是(A)有机教育学校(B)昆西教学法(C)葛雷制(D)道尔顿制20 “八年研究 ”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问题,其中不是“八年研究”的议题的是(A)教育目的(

6、B)教育管(C)课程、方法的选择(D)教育规划21 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22 20 世纪 30 年代,一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对行为主义进行改造,于是产生了新行为主义。它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影响最大的是(A)托尔曼(B)赫尔(C)斯金纳(D)加涅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3 洛克主张通过家庭教育培养绅士。三、简答题24 简述朱子读书法。必答题25 论述蔡元培“ 五育并举 ”的教育方针。26 论述终身教

7、育思潮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及意义。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6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思想。在孔子的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思想中,既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思想,也有教育与人的关系思想。其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思想是“庶、富、教”,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教育与人的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D【试

8、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教育方法思想。墨子不满儒家“拱己以待”的教育方法,认为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虽不扣必鸣”,即主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东汉的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时设立的,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此名。鸿都门学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为教学和研究内容。鸿都门学打破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次变革:同时作为一种儒学之外的专门学校,太学之外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代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因此,本题的答

9、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颜之推的教育内容思想。在颜之推的思想体系中,主张大夫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德、艺两个方面。第一,在德育方面,他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第二,关于“艺”的教育,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第三,兼习杂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书院的历史发展。明代书院经历了沉寂一勃兴一禁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朝建立后大约 140 余年时期,统治者大力发展官学,对书院既不提倡,也不修复。这一政策使得书院处

10、于沉寂状态,书院数量很少,且发展缓慢。第二阶段为明中叶以后,书院兴盛。第三个阶段为禁毁阶段。明中叶以后,书院遭遇四次禁毁。由此可见,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沉寂一勃兴一禁毁”三个阶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长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即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他提出人性“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学

11、活动是由教会学校组织的。1847 年马礼逊学堂选派了 6 名学生赴美国读中学,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留美学生。其中就有近代留学活动的倡导者容闳(1828-1912)。容闳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成为第一位“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的中国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严复的思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就是严复的三育救国理论,具体为:“鼓民力”就是要发展体育,要使国民有健康的身体。“开民智”就是要废除八股,学习西学,开发国民的智慧,要具有实际的知识本领。“新民德”就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代替封建的伦理道德。在三者的关

12、系上,严复认为体育是智育的基础,而“尤为三者之最难”的是新民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这是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因此要“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收回教育权运动。1923 年,“少年中国学会”的领导人之一余家菊在少年中国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教会教育问题的文章,率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

13、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干部教育。为了培养抗日根据地急需的各种干部,苏区先后开办了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主要有红军学校和红军大学、马克思主义大学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晏阳初的思想。“化农民”与“农民化”是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

14、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柏拉图三次访问叙拉古受挫使他认识到,理想国过于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他在晚年写成法律篇,重新设计了一个最接近于理想的政治制度,被称为“第二个理想国”。法律篇中首次提到强迫教育。所有公民的孩子到一定年龄都无一例外地受学校教育,不管他们的父母是否乐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风时代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的特点是:与荷马时代相比,教育逐渐制度化。雅典和斯巴达是古风时代教育的两个代表。相比较而言,古风时代的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教育的类别属于武士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英勇果

15、敢的城邦卫士,教育的内容以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但总体上形式单一、程度较低。与之不同的是,古风时代的雅典城邦重视教育,但并不绝对控制,教育的类别属于公民教育,其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多样化,总体而言,形式多样,程度较高。因此,答案为 D,其他三项均为古风时代的雅典教育的特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 世纪以前,英国教育的领导权一直不在国家手中。教会控制教育是英国的一个基本特点。英国于 19 世纪初开始实施国家直接管理教育,但教育权从教会手里转到国家手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870 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英

16、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它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到19 世纪末,英国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领导权集中起来,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基佐法案费里法案都是法国的法案。普通学校法是 1872 年德国颁布的,规定 614 岁的 8 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到 19世纪后期,德国基本上实施了 614 岁儿童的普及义务教育。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乌申斯基除了提出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外,还著有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这本书本质而言是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重视本民族语言的教学;强调师资的培养;主张

17、建立教育专业,教育系的目的是研究人和人性的一切表现及其在教育艺术上的专门应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两个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其中,实践哲学指的是伦理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是道尔顿制的创始人。1920 年,她应邀去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实施一项名为“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的教育革新计划(一般简称“道尔顿制”或“道尔顿计划”)。“道尔

18、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帕克赫斯特提出以下主张: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使用,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使学生管理简单化。20 世纪 20年代,道尔顿制在许多国家如英国、苏联流行一时,尤其对我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道尔顿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强调个体差别,对教师要求高,以及在实施时易导致放任自流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 世纪 20 年代,美

19、国的进步教育广泛地影响了中学和初中。从 30年代起,进步教育也开始关注高中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处理学生的升学和就业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其中大学入学考试要求的限制问题,一直是困扰美国高中发展的重要因素。1930 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试图通过加强中学与大学合作关系来解决高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该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参加实验研究的是从美国全国推荐的 200 所中学中选出的 30 所中学,故该实验也称为“三十校实验”。八年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教育目的: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中等教育目的除升学外,还

20、应有其他的目的,即实现个人的发展,为走向社会做准备。(2)课程管理:大学与中学委员会下设专门的咨询机构,负责课程设计、教育评估以及实验研究人员的培训。(3)课程、方法的选择:设计新的课程和新的教学方法。如按单元组织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思考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等。(4)评估工作:实验指导委员会下设的一个评估委员会设计了两百多种用于各种过程和目的的标准测验,并提出了一整套新量表以及评估的理论。美国的“八年研究”通过对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实验,揭示了高中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为美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21、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的永恒主义教育思潮。永恒主义教育是 20 世纪 30-5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重要教育思潮。它批判了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弊端,提出了基于古典实在论的教育观念。它认为人性是永恒不变的,因此,立足于人性、培养人的理性能力的教育业应该是永恒不变的。该思想强调古典自由教育,主张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赫钦斯、阿德勒。永恒主义坚持教育只有一个中心目的发展人,反对学校和教育对社会的一味适应;强调普通教育要坚持基于共同人性基础上的培养目标,大学教育要保持自身在学术和社会发展中引导人类发展的“灯塔”的作用。因此,

22、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的新行为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在新行为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加涅中,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1938 年,斯金纳的有机体的行为一书出版后受到了所有行为主义者的热烈欢迎;1954 年的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被视为是新行为主义教育的宣言书,1958 年、1968年又分别出版了教学机器和教学技术学,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斯金纳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20 世纪 60 年代是新行

23、为主义教育的鼎盛时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3 【正确答案】 正确。洛克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既要有健壮的身体,又要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绅士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体育,主要属于健康教育的范畴,健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把它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洛克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绅士和绅士教育的灵魂。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强调榜样、练习对行为习惯的作用,强调说理的作用。认为学问只有辅佐品德的职能,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辅助品。洛克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育、智育、体育三育的教育思想体系。由于对当时英国学校教育中重视古典内容、轻视

24、实际知识学习的不满,他对学校采取了否定态度。因此,洛克认为绅士教育的培养不能通过学校教育只能通过家庭教育。因此,此命题正确。【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洛克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朱熹一生读书、教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去世后,弟子门人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成为朱子读书法。(1)循序渐进。(2) 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4)切己体察。 (5)着紧用力。(6)居敬持志。【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朱子读书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著述繁多,学术成就颇丰。朱子读书

25、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了自己的亲身经验,提出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见解。朱子读书法就读书穷理而言是值得参考的。【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1)1912 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 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初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教育引入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训练。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希望借此改变中国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培养国民的强健体魄和尚武精神,强体强兵。实利主义教育。所谓实利主义教育,即是“

26、 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 ”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旨在富国强兵,但即使国富兵强,也会出现以智欺愚,以强凌弱的现象,因此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受康德影响,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精神境界。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联系,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美感教育可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所以大力提倡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

27、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但可以避免宗教的宗派之见,为此,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蔡元培认为“ 五育”不可偏废,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在上述“五育 ”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五育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但同时他又指出,五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2)启示。蔡元培 “五育并举”的思想的关键在于五育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且五育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目前我们的教育目标和蔡元

28、培的“ 五育并举”思想比并没有偏颇,关键在于当今的教育实践,出现了各种以偏概全的现象。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当时流行的是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为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但又同时兼通数育。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思想影响深远,如 1927 年担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期间,提出了要使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同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

29、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该宗旨包含了五育。虽一年后被“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取代,但在学术界、教育界影响深远。其“五育并举”的思想之于今日,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1)终身教育思想溯源。 英国成人教育家巴兹尔.耶克斯利是最早的提出终身教育概念的人。他在1919 年成人教育报告中断言“成人教育是一种永久的国民需要 ,应当是普遍的和终身的” 。1929 年,耶克斯利的终身教育出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杜威的终身教育思想。杜威认为“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1965 年,保罗.朗格朗在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做了题为“终身教育 ”的总结报告。朗格朗认为, “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终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新人和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要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个社会的具体要求;在各个阶段努力培养新人等。(2)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概念的提出。有赫钦斯在 1968 年发表的学习化社会中首次提出。赫钦斯认为教育

31、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国家的繁荣,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最大发展和人格的日臻完美。为此,必须对人的价值观和学习观进行变革,这一变革的目标就是创建“学习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和完善人为目的,以所有的制度指向干该目的的实现而成功地完成了其价值的转换的社会”,即整个社会要从“ 学校化社会 ”转向“学习化社会” 。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由埃德加 .富尔于 1972 年执笔完成,报告中进一步确认了“ 学习化社会 ”的概念。认为要实现培养 “完人”的目标必须促成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一个所有部门都参与教育工作的社会,一个把教育放在最优先地位的社会,一个人们自觉主动地学习的社会,就是“学习化社会”

3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由雅克.德洛尔向联合国提交报告。报告强调“学习社会” 是建立在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三个,并建议终身教育应“建立在四个之柱的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3)终身学习的提出。 1997 年,第五届成人教育大会,主题是“成人学习通向21 世纪的键钮” 。大会的目标是进一步明确成人学习的重要性,并从终身学习的观点来提高国际社会对成人继续教育的关心。会议通过了汉堡宣言和为了成人学习的未来。其明确提出:为了构筑起一个面向 21 世纪的学习社会,必须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必须把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结合起来。终身学习的内涵包括:第一,学习是贯穿

33、人的一生自觉行动和主动诉求;第二,社会要确保社会成员有适时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第三,社会的一切组织和机关都是学习的场所。(4)终身教育思想的意义。 预示着社会结构将朝着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方向变化,终身教育模式的确立有助于冲破传统学校的僵化体制。学校将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教育和文化中心。即学校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新教育的开始,终身教育将有助于社会为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提供终身保障。【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终身教育思潮。终身教育思潮经历了源起、终身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学习化社会思想的提出以及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四个阶段。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每一个阶段的代表观点,以及对终身教育的丰富和发展的最核心观点明确答出。另外,考生不能忽略终身学教育思想的意义。【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