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84243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学记中“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A)小学(B)大学(C)乡学(D)塾2 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的是(A)韩非子(B)商鞅(C)李斯(D)管仲3 下列说法不是王充关于教育对人的作用的观点的是(A)强调胎教(B)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C)教育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D)性相近、习相远4 以生员实行动态管理为特点,被称为清朝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的措施是(A)六等黜陟法(B)监

2、生历事(C)积分法(D)分斋教学5 主张“学必原本于经术 ”,“不为迂腐,必兼读史”,教授诗文,传授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的是(A)王守仁(B)黄宗羲(C)王夫之(D)王廷相6 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的出发时间是(A)1872 年(B) 1863 年(C) 1868 年(D)1873 年7 清末学部设立于(A)1904 年(B) 1905 年(C) 1906 年(D)1909 年8 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将来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阅读、拼字、习作、写作、计算等,这类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安排在上午进行,要求每个儿童在个别化教学中学得十分纯熟;第二部分是创造的社会活动使儿

3、童个人的能力和社交意识得到发展,如音乐、美术、文学欣赏和各种创造表演等,这一部分属于活动课程,安排在下午进行的教学法是(A)设计教学法(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葛雷制9 规定小学教育“ 发展儿童身心,并培养儿童民族意识、国民道德基础及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 的文件是(A)1931.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B) 1932.小学法(C) 1932.小学课程标准(D)1933.小学规程10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D)生活教育理论11 公元前 6 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A)婆罗门教育(B)古儒学校(C)佛教教育(D)宫廷教育12 古罗马

4、共和时代的教育中,是希腊化的产物的学校是(A)文法学校(B)修辞学校(C)初等教育(D)私人教育13 修道院学校的教学方法不包括(A)教义问答(B)抄写(C)背诵圣经(D)辩论14 法国大革命时期,共提出了近 25 个不同的教育法案和教育计划,其中三个最为著名,共同的特点都是建立统一的国民教育体系。这三个法案不包括(A)塔列兰法案(B)孔多赛法案(C)雷佩尔提法案(D)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15 于 1872 年颁布,规定 614 岁的 8 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案是(A)福斯特法(B) 普通学校法(C) 费舍法案(D)基佐法案16 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改善教学效果,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

5、统地论述了(A)学制(B)班级授课制(C)学年制(D)大学区制17 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 和“集中”两项原则,这两项原则的理论基础是(A)统觉原理(B)多方面兴趣原理(C)符合儿童经验原理(D)符合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原理18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实验的是(A)巴德利.达尔斯学校(B)利茨 .伊尔斯保学校(C)德摩林.罗歇斯学校(D)帕克.昆西学校19 强调“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加快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 “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课题”,“ 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6、途径,促进学生学习” 的是(A)哈多报告(B) 斯宾斯报告(C) 罗宾斯报告(D)雷沃休姆报告20 将日本各级教育的发展转向以强调民族主义和加强国家对教育控制的轨道的是(A)1890.教育敕语(B) 1918.大学令(C) 1947.教育基本法(D)1947.学校教育法21 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三个命题揭示的教育观不包括(A)教育既要尊重儿童,又要联系社会(B)教育不仅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应为促进儿童这些心理因素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尤其是社会性的条件(C)儿童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应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且应有明确的社会定向(D)教育只需要联系儿

7、童的日常生活22 美国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又被称为“中等以上教育” 或 “中学后教育”。这种形式是(A)综合中学(B)初级学院(C)社区学院(D)职业学校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3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体系。24 18 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的口号。代表此浪潮的教育思想是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三、简答题25 简述墨子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26 简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

8、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记中的“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说的是西周时期的“大学学程”,由此可见大学学程为 9 年。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主张,其首倡者是商鞅。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蠹中指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王充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他强调胎教;认为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教育是人类实现

9、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清朝对于生员的管理,建立了严格的“六等黜陟法”,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实行动态管理,生员的等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或升或降。“六等黜陟法”是在明朝的“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比明朝的方法更为周密、成熟,也更为有效,可以说,这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黄宗羲关于教育内容的思想,具有广泛、实用的特点,具体包括经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四部分内容。其一是“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又指出“受业者必先求经

10、”,“以经术为渊源”。其二是“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不为迂腐,必兼读史”。其三,除经学、史学外,诗文也是黄宗羲教授的重要内容。他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提出教授诗文的主张,是只有“好之”才能“专于是”,“聚一生之精力而为之”。他反对模仿,倡导独创,主张兼通经史百家之学。黄宗羲精研天文、数学、地理、乐律等,曾撰有授时历故西历假如等天文著作10 种,圆解割圆八线解等数学类著作 6 种,今水经四明山志等地理类著作 5 种,以及律吕新义乐律著作 1 种。并在甬上证人书院中,向学生讲授天文、地理、六书、九章等。【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872 年留美幼童首批留学生出发

11、。他们的成行得力于容闳的倡导。1863 年容闳因朋友介绍成为曾国藩的幕僚。1868 年容闳向江苏巡抚丁日昌提出了他酝酿多年的派遣留美学生的梦想。1872 年,第一批幼童詹天佑等人经上海预备学校培训后,从上海出发去美国。1873 年、1874 年、1875 年第二、三、四期幼童也按计划出发。【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保证学制颁布后新学政策的落实,1904 年学务纲要规定专设总理学务大臣。废科举后,为适应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加强教育管理,清政府又进一步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1905 年 12 月,清廷批准成立学部,作为管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并将原来的国

12、子监并入。【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纳特卡制是比道尔顿教学法更为激进的一种个别教学方法(也叫适应个性教学法),由美国教育实验家华虚朋创造。文纳特卡制设定了四个目标:(1)给儿童以优美快乐的生活;(2) 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3)个人的社会化:(4) 养成儿童普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依据这四个目标,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将来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阅读、拼字、习作、写作、计算等。这类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安排在上午进行,要求每个儿童在个别化教学中学得十分纯熟。第二部分是创造的社会活动使儿童个人的能力和社交意识得到发展。如音乐、美术、文学欣赏和各种

13、创造表演等,这一部分属于活动课程,安排在下午进行。就儿童个人来说,可以发展个人的才能对团体来说,可以培养社会意识、团队和协作精神。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教育发展问题。在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法令法规,如 1931 年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2 年的小学法、1932 年的小学课程标准以及 1933 年的小学规程,1936 年又对小学课程标准加以修订。其中小学规程规定“发展儿童身心,并培养儿童民族意识、国民道德基础及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

14、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思想与实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地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因此,答案是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公元前 6 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记载印度历史的古籍吠陀被崇奉为经典,也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入学校、习经典的权利只能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享

15、有,但三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吠陀。古儒学校的课程以神学为主。公元前 6 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将讲道与个人的钻研结合起来。当时的寺院不仅是教学机构,而且也是学术机构,堪称学术研究中心。宫廷学校是古埃及的学校。因此,答案为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共和时期的古罗马的教育。罗马在征服希腊并受希腊文化影响之前是一个农业城邦,没有正式的学校,家庭教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形式。罗马人征服希腊后,受处于更高水平

16、的希腊文化的影响,学术和教育开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初等学校,儿童接受完初等教育以后,贵族及富豪的子弟进入中等教育机构文法学校学习。罗马的文法学校是希腊化的产物,是希腊人和希腊化地区的人在原本没有中等教育的地区招徒授业而出现的教育形式。罗马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修辞学校。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的教育方法。修道院学校是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最早最为著名的修道院院规就是本尼迪克院规。在修道院学校,教学方法主要是教义问答、抄写、背诵圣经段落,严格的纪律、体罚、沉思默想。因此,答案为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D【试题

17、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在大革命前期的十年中,历届政府都把建立统一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新一代合格的共和国公民作为教育制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在大革命前期,共提出了近 25 个不同的教育法案和教育计划,其中以 1791 年的塔列兰法案、r792 年的孔多赛法案和1793 年雷佩尔提法案最为著名。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是美国的法案。塔列兰法案在初等教育方面,法案强调实施免费的教育:在中等教育方面,以学区为单位设立中等教育机构,中等学校的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国家学院。孔多赛法案是大革命前期关于国民学校系统的最完整、最系统和最全面的教育计划。雷佩尔提

18、法案强调教育要面向大众,要重视解决贫穷儿童受教育的物质保障问题。三个法案的相似之处是:第一,教育是国家的事务,必须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学校教育与国家要求保持一致;第二,学校教育应世俗化,取消宗教课程;第三,要建立起一个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系统;第四,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国家公民为己任;第五,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第六,学校应该提供免费、普及的教育。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72 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了普通学校法,规定 614 岁的 8 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到 19 世纪后,德国基本上实施了 614 岁儿童的普及义务教育。因此,答案为 B。

19、【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他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将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每个班级由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 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考查同学的学业。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使得学生可以互相激励、互相督促。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统觉理论是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又一重要理论基础。根

20、据统觉原理,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这就必然要求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所谓相关,是指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所谓集中,是指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其他三种原理都是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依据之一。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教育学校是英国教育家雷迪于 1889 年创办的阿伯茨

21、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在英国,1893年巴德利在英格兰南部创办了贝达尔斯学校;利茨先后创办了三所相互衔接的家庭式乡村寄宿学校。这三所学校分别是伊尔森保学校、豪宾达学校、比伯尔史泰因学校,形成了“乡村之家运动”;德摩林在法国创办了第一所新学校罗歇斯学校。帕克的昆西学校是进步教育运动中的代表。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811983 年,在雷沃休姆基金会资助下,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连续发表了十多份对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被称为雷沃休姆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涉及:(1)扩大高等教育入学

22、途径,加快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英国振兴经济的需要;(2)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以适应知识综合化和职业多变化的需要;(3)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课题;(4)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等。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 世纪末,日本社会各方面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的各种文化的影响。为寻找一条继承日本传统文化、抵御西方文化影响的途径,1890 年,日本制定了由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主要内容是重申忠孝为日本国体之精华,日本教育之渊源,要求日本国民孝

23、父母、友兄弟、遵国法、义勇奉公,辅佐皇运等。教育敕语的出现,表明日本教育开始把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与日本民族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反映日本政府统一思想和教育的要求。从此,日本各级教育的发展转向以强调民族主义和加强国家对教育控制的轨道。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这个命题可以衍生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三个重要的命题。杜威的三个命题揭示的教育观是完全相同的:(1)教育既要尊重儿童又要联系社会;(2)教育不仅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应为促进儿童这些心理因素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尤其是社会性

24、的条件:(3)儿童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应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应是一个使儿童身心不受压抑的过程,而且儿童的教育和发展还有明确的社会定向。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初级学院运动。19 世纪末,中学和大学的衔接问题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1892 年,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伯率先提出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的构想,第一个阶段为两年的“初级学院”,第二个阶段为“高级学院”。1901 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在乔利埃特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随后,初级学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20 年,召开了全美第一次初级学院会议,成立了“美国初级学院协会”。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立初级学院改称为社区学院。因此,答案是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3 【正确答案】 正确。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体系。从母亲受胎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其中,人本院是孕妇学校,康有为集成了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主张对人的教育应在其“未成形质之前 ”。要求人本院必须有优良的环境条件,居室要宽敞清洁、通风祛湿,外景也应与孕妇身体适宜。且院内应有品种丰富、内容健康的书画、音乐,随时供孕妇阅读欣赏。在婴儿断乳后,应将其送往育婴院抚养,3 岁以后送往慈幼院,进行幼儿教育。幼

26、儿教育的目标是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611 岁入小学院,小学教育应遵循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的原则。11-15 岁入中学院。中学阶段的人生关键是人生学问之通否,德性之成否,皆视此年龄。因此,应在重德育时兼重智、体。16 岁以后进入大学院学习至 20 岁。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于育德强体之后,专以开智为主。大学教育应注重实验,校址的选择应结合专业的实际。同时,大同书中还涉及了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此,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体系的观点是正确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维新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于他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强调了不

27、同教育阶段的不同的教育任务。因此,在回答本题的时候除需要判断正误外,还需要具体陈述各教育阶段的核心主张。【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错误。理由:(1)18 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的口号。他们高唱人的理性、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以“理性” 的旗帜对抗宗教迷信和盲目信仰,要求开启人们的理性,改革教育制度,使教育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当时欧洲形成了理性主义、自然主义、国家主义三大教育思潮。(2)理性主义是启蒙学者的共同信仰,他们相信理性的力量,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反对迷信、神学、权威崇拜、盲从、压抑;要求发展人的理解力、判断力、培养信念;

28、代表人物是康德。康德的主要教育思想反映在康德论教育。(3)自然主义代表人物是卢梭,代表著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漪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尔等。强调人性本善、强调归于自然是自然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四个阶段,强调了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重点。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是正确的看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4)18 世纪中期伊始,启蒙思想家们就在为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和实际化而呼告,其中以英国的亚当.斯密、法国的爱尔维修、拉夏洛泰和狄德罗为代表。思想主要体现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国民教育论(拉夏洛泰)。【试题解析】 本题考

29、查的是启蒙时代教育的演进。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启蒙思想家们将知识和理性作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新教育”的构想有理性主义、自然主义、国家主义;教育世俗化与国家教育体制的萌芽;中等教育的革新;高等教育业发生了演变。考生需要掌握启蒙思想衍生出来的各种思潮、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核心观点。【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三、简答题25 【正确答案】 “ 兼士”“贤士”是墨家私学的培养目标。墨子认为,兼士和贤士必须能够“以自苦为乐 ”,为天下人献身,能够发挥自己的雄辩才能“上说下教”,向社会推行“兼爱 ”的主张。因此,墨家私学的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兼士”展开,可以归纳为四方面:(1)政治和道德教育。主要

30、是墨家的十大纲领,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名。其中兼爱是核心。(2)科学技术教育。(3)文史教育。(4)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上。因此,墨家的教育方法有主动、创造、实践。【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墨家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墨家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科技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墨家的教育方法也独具特色,强调主动、创造、实践。这在先秦时代是很有特色的教育思想。【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苏霍姆林斯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作品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

31、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针对当时苏联学校教育的弊端,他提出了和谐教育的思想。和谐教育要求不要以分数取人,不要只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内容。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深入地改善整个教育过程。学校不能只让儿童学习知识,真正的教育在于使每个儿童都有一种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得到智力、健康、情感、兴趣、劳动能力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他认为,精神生活对学生在校期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需要,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物质财富和寻欢作乐,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是十分危险的。丰富学生精神的根本方法是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每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某种科技和某种艺术的爱好。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真正的教育者一定要和儿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意愿。教师在儿童的个性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并要求自己为教师们作出深入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和他们进行精神交往的榜样。【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尽管主张和谐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家很多,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将其和谐教育思想付诸实践,针对当时学校的弊端提出并实践和谐教育思想,对我们解决现在的教育现实问题很具有启示意义。【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