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关古埃及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埃及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的是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B)古代埃及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C)古埃及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理解和练习(D)古埃及的学校主要有两种:宫廷学校和僧侣学校2 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 )(A)林哈德与葛笃德(B) 荷马史诗(C) 理想国(D)大教学论3 在“七艺”的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柏拉图(B)智者、
2、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4 古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 )(A)农民和军人(B)官吏和顺民(C)演说家(D)哲学家5 以下关于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欧最早的宫廷学校出现在英国(B)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C)西欧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也带有宗教色彩(D)宫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6 以下哪项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 )(A)宫廷学校(B)星期日学校(C)昆它布(D)主教学校7 宗教改革中,主张将教会权力置于国家之下,由国家办教育的是( )(A)路德派的教育改革(B)加尔文派的教育改革(C)英国国教教育改革(
3、D)天主教教育改革8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教育权主要掌握在( )手中。(A)国教(B)天主教(C)议会(D)封建贵族9 美国教育由州一级管理的教育分权制度首先是在( )确立的。(A)宾夕法尼(B)华盛顿(C)马萨诸塞(D)马里兰10 近代日本教育发展的总纲是( )(A)国民学校章程(B) 学制令(C) 教育敕语(D)帝国大学令11 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观有两面性,其中民主主义的一面体现在( )(A)现实性目的,认为宗教是为来世做准备(B)宗教性目的,认为宗教是为来世做准备(C)现实性目的,认为教育使人认识世界,以享受现实的幸福(D)宗教性目的,认为教育使人认识世界,以享受现实的幸福12 在裴斯
4、泰洛齐看来,道德教育的要素是( )(A)对母亲的爱(B)感觉、观察力(C)乐于助人(D)博爱、仁义13 以下几个称谓,哪一个不是指裴斯泰洛齐?( )(A)“教师的教师 ”(B) “孤儿的父亲”(C) “穷人的救星”(D)“国民学校的创始人”14 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A)凯兴斯泰纳(B)蒙台梭利(C)拉伊(D)裴斯泰洛齐15 1919 年,( ) 发起了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原则。(A)科布(B)杜威(C)赖斯(D)帕克16 “罗宾斯原则 ”指的是( )(A)以成人教育为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B)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 516 岁
5、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C)实施 515 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D)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17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领域?( )(A)中小学的课程改革(B)整顿和规划师范教育(C)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D)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18 美国初级学院运动首先是由哪个大学的校长提出的?( )(A)哥伦比亚大学(B)芝加哥大学(C)哈佛大学(D)斯坦福大学19 杜威是现代最著名的( )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6、。(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20 主张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的是( )(A)存在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要素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二、简答题21 简单介绍古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教育目标。22 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育有何特点?23 简述洛克提出的教学方法。24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教育改革。必答题25 请阐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
7、国教育史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6 【
8、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古罗马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个时期,根据国家政局的变动,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分为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三个阶段。(1)王政时期的教育。由于王政时期罗马共和国刚建立,国家的各方面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以农业经济为主。另外,加上征战需要,国家暂时无暇顾及教育的建设,因而这一时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主要是关于农业生产和军事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
9、农民和军人,为国家的生存服务。(2)共和时期的教育。共和时期学校教育也从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一是初等学校。二是文法学校,是为贵族家庭子女设立的比初等教育更高一级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希腊文和拉丁文,此外还学地理、历史、数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三是修辞学校,比文法学校更高一级,接收文法学校毕业的贵族子弟,培养雄辩家(“演说家”) ,教育内容是修辞、逻辑、法律、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历史等。因此共和时期的教育主要形式是私立学校教育,其最高目标是培养演说家。(3)帝国时期的教育。罗马帝国建立后,随政体和经济的变化,教育也发生相应变化。首先,国家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监督和控制,并把私
10、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其次,把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再次,决定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教师由国家任免,提高教师待遇并使其享有一些特权。这一时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国立教育,内容基本与共和时期相同,但出于巩固政权的目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官吏和顺民。【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路德派的教育特点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他们主张: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重视各类教育的发展;重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与路德派不同的是,加尔文认为教会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国家应当从属于教会,是教会的工具,所有人民的教育应由教会负责,教育本质上是宗教性
11、的。其教育改革特点在于:注重为人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理性化的环境,强调教会、国家、学校、家庭的一体化。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系统化。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一方面强调教育为国家服务,重视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初、中等教育由私人负责办理。但是,综观起来,这三者是有一定的共同点的:(1)从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看,有“ 旧”有“新”。“ 旧”表现在:教育的宗教化目的、以宗教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培养宗教领袖为目标之一的教育体制。“新” 表现在:教育的世俗化目的,强迫义务教育,国家对教育实行管理、职业训练。(2)从教育思想的基本倾向来看,中世纪的信仰主义和
1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存。(3)从教育认识论来看,神学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存。(4)从新教教育思想的影响看,兼具积极和消极性:积极意义在于推动新教国家的教育发展;消极意义在于阻碍了文艺复兴开创的教育世俗化趋势,使宗教教育继续在欧美流行;随着其合法化,产生新的形式主义。【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他在其代表作教育漫话中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首先,他认为教学应启发儿童求学的欲望,激起读书的兴趣。教学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使读书变得饶有趣味,寓学习于兴趣之中,他们就会把“学习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 。其次,应鼓励和培养儿童
13、的好奇心。洛克认为如果儿童的好奇心不断得到鼓励和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就会得到发展,理智就会逐步完善。再次,要集中和保持学生注意力。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教师首先应尽量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当儿童真正了解了知识的用处就会集中注意去学习。其次教师的态度应当温和、慈爱。最后,洛克根据人的认识是从简到繁的特点,强调教学也应从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洛克极为重视思想和方法的训练,认为良好的方法可以清除前进道路中的障碍,有助于掌握知识、领会事理。方法有多种,但主要的有两种,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强调应该使学生在这两种方法上都得到训练。洛克针对当时教育只重视死记硬背,忽
14、视发展智力的严重弊端,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的能力较之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这一思想在当时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教育成为战争的工具,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阻碍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学校改革,首先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全体国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等。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
15、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取 6-3-3-4 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等。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日本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又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1971 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更加具体和深入。1984 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 1987 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 “教育改革推
16、进本部 ”,二者成为推进日本20 世纪 80 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 年的咨询报告最有权威性,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的原则、国际化的原则、信息化的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 临时教育审议会 ”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主要有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强调按照灵活、多样、柔性化的观点改革学制;加强道德教育和体育;推进高等教育和师资培训等内容。【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
17、的学科。由于夸美纽斯所生活的环境是新旧两种社会的交替时期,新旧思想对他都有强烈的影响。这种新旧思想的矛盾也反映在他的世界观中,一方面,它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谴责大国欺负小国,对穷人表达深刻同情,他还有人道主义思想,肯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重视人的现实生活,接受了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基督教派的领袖,基督教的世界观根深蒂固,他既强调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又认为圣经是认识的源泉。夸美纽斯的这种思想的两面性也反映在他对教育目的的看法上:一方面,从宗教世界观出发,夸美纽斯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永生” ,现世的生活只是永生的准备,因此,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他的宗
18、教性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有现实性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实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这种现实性是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教育目的观,都体现出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肯定。在他看来,教育首先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这一见解是有意义的,但是他把教育当作“人类得救 ”的主要手段,则又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如此重要,因而进行正确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必须遵守的两大重要原则,即教育必须顺应自然原则,以及教育的“泛智” 原则
19、。首先,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它贯穿于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的始终。所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 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他认为旧学校的根本错误是它违背了“自然 ”。教育适应自然,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的特点。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秩序” ,即客观规律。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教育者应当遵循;二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探求教育的规律。其次,“泛智 ”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
20、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泛智” ,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入类 ”。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夸美纽斯对几乎以圣经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教育极为不满,指出在那些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没有受到周全的教育。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 。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这两条教育的大原则是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重要贡献,对后人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
21、生了很大影响。除了这两个指导性原则,夸美纽斯还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经过总结,把教学上的具体原则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认定这是教学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 ,是一切教学的基础。关于直观教学,古人早有提及,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教育家尤为重视。夸美纽斯的重大功绩在于他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感觉论的理论基础,并详细阐述了它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这不仅对当时的死记硬背、文字说教的经院主义教育来说,有着巨大的革新意义,而且对教学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2)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自觉、主动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求知的欲望是人的天然倾向,是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在传授知识之前,
22、父母、教师、学校和国家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这是针对当时的学校普遍存在“强迫孩子们去学校学习功课”的现象提出来的。(3)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指责当时学校没给学生以巩固的知识,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校专教无意义的功课;二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夸美纽斯强调:首先,应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科目,有价值的知识;其次,要循序渐进,真正打好基础。(4)量力性原则。夸美纽斯反对经院主义教学的强迫性,认为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从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出发,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量力性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反对给学生
23、太大负担,击中时弊。(5)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要求教学工作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循序渐进是与系统性紧密联系的。他认为教学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和阶段逐渐发展,给予学生系统的、有联系的知识。总之,夸美纽斯依据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夸美纽斯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按照西欧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教育传统,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是同义语,不存在宗教教育以外的道德教育,夸美纽斯突破了这种模式,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中分离出
24、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甚至高于宗教教育。其道德教育的基础不是宗教教义,而是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并提出德育要为国家政治服务,要关心国家的文化繁荣。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自己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在德育中纳入一个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对于德育的方法,夸美纽斯提出: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此外,夸美纽斯在教育上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六年,并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第一阶段:06 岁婴儿期母育学校;第二阶段:612 岁儿童期国语学校;第三阶段:1218 岁少年期拉丁语学校;第四阶段:1824
25、岁青年期大学与旅行。这是夸美纽斯基于“ 泛智”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统一的学校体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限制,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是个重大进步,也是夸美纽斯的巨大贡献。最后,夸美纽斯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实施主张。夸美纽斯对中世纪学校工作的缺乏计划性和个别教学极为不满,提出实行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所谓学年制,就是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同时开学,同时放假。一学年分四个学季,四次节假日。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夸美纽斯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他所说的班级授课,就是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夸美纽斯断定,班级授课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工作兴趣大增,工作热情高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在一起,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今天看来,夸美纽斯关于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许多意见还是粗糙的,其中也有不少片面性的地方,但他总结了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给予理论上的论述,从而大大加强了学校工作的计划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它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符合近代学校教育,特别是普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被后人广泛采用,夸美纽斯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绩。【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