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84258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A)认识和情感(B)生理和心理(C)理性和感性(D)气质和性格2 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均衡性(D)阶段性3 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洛克(C)华生(D)杜威4 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 )(A)学生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B

2、)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5 我国古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的说法,突出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 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尊重权威、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是道德发展到( )的表现。(A)第三阶段(B)第四阶段(C)第五阶段(D)第六阶段7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整体性(C)不均衡性(D)互补性8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

3、)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9 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A)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10 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B)提供物质和社会条件(C)提供心理前提(D)主导发展方向11 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A)宏观(B)间接(C)一般(D)特殊12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13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4、)(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4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15 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16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B)自发性(C)系统性(D)计划性17 下面不属于对“ 学生主观能动性 ”描述的是( )(A)学生具有自觉性(B)学生具有独立性(C)学生具有创造性(D)学生具有可塑性18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1

5、9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加德纳(B)卡特尔(C)斯腾伯格(D)柯尔伯格20 三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C)斯腾伯格(D)吉尔福特21 美心理学家( ) 提出:“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斯腾伯格(D)霍尔22 提出“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的心理学家是 ( )(A)德国的施太伦(B)英国的斯腾伯格(C)美国的柯尔伯格(D)瑞士的皮亚杰23 美国心理学家( ) 认为一个人不等于遗传环境之和,而等于遗传环境的乘积。(A)加德纳(B)卡特尔(C)瑟斯顿(D)吴伟士24 皮亚杰认为的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

6、素中不包括( )(A)成熟(B)经验(C)社会互动(D)气质25 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智力是(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普遍智力(D)专门智力26 人的记忆能力是一种(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普遍智力(D)专门智力27 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七种完全独立的智力(B)智力是多方面的,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C)多元智力的本质在于承认智力是一种整合的能力(D)多元智力理论是传统智力理论的代表28 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身心发展( )的体现。(A)差异性(B

7、)阶段性(C)不均衡性(D)稳定性29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句话过分夸大了 ( )对个体的身心发展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30 以下哪一个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因素?( )(A)家教方式(B)互联网(C)教育(D)价值观31 人的一生当中最需要受教育也是最适合受教育的时期是( )(A)幼儿期(B)儿童期(C)青少年期(D)成年期32 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33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抽象思维能力(D)想象力34 教育中的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而

8、展开的。我国较早提出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韩愈 35 在个体发展问题上,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格塞尔(C)威尔逊(D)荀子36 历史上流传的“ 狼孩” 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37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8 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B)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9、(C)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D)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39 教育决定论属于( )(A)单因素论(B)多因素论(C)内发论(D)内因外因交互作用论40 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 41 “一锅煮”“一刀切”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个特点 ?( )(A)发展的顺序性(B)发展的阶段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差异性 42 “拔苗助长 ”“凌节而施”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个特点 ?( )(A)发展的顺序性(B)发展的阶段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差异性 二、简答题43

10、 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44 试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对此我们所应采取的教育策略。45 试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46 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47 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必答题48 论述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何作用。49 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

11、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人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50 试论述教育对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功能。51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说明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重要启示。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表现为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特征,学生的年龄特征也表现为这两个方面。【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 【正确答案

12、】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3、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强制性、系统性及计划性都是制度教育的典型特征,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则具有典型的自发性。 【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

14、的身心发展2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

15、发展3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二、简答题43 【正确答案】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它提供人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了人发展的巨大动力;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影

16、响人的发展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不过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导致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既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4 【正确答案】 (1)个体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17、。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2)个体因素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3)个体因素缺失或丧失发展的内在性,则会造成个体发展的被动性、外在性和异化,最终阻碍个体的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5 【正确答案】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隐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

18、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为人接受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6 【正确答案】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7 【正确答案】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9、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 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欲速则不达。(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由生物个体的成熟规律造成的。(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并依此确定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应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挖掘每个个体的发展潜力,改变僵死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5)人的身心

20、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善于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必答题48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学校教育的这种组织性、专门化等特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

21、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教师所承担的;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的一生当中青少年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是最适合受教育的时期。他们的知识欠缺,经验不足,独立思考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并且需要教育的正确引导。(4)

22、学校教育还能对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向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舍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但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也不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9 【正确答案】 (1)这是宋代王安石的一篇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文章。它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长“不使学”而最终

23、并没有成才的故事。(2)从方仲永的成长经历可知,良好的禀赋即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能成为人的便利条件,加速人的发展。但遗传素质也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离开了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教育,这种可能就无法转变为现实的发展。方仲永五岁时,已能“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可谓天资聪慧。但因其父只知“日扳仲永环谒于人 ”却“不使学”,致使方仲永十二三岁已 “不能称前人之闻”,二十来岁已“泯然众人矣 ”。(3)方仲永由 “神童”到“泯然众人”的经历说明,良好的先天素质是智力超常的前提,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者是儿童超常发展的主要原因。【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50 【正确答案】

24、 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功能。所谓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自主性和独特性的过程。教育作为促进个体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个体自主性和独特性的培养上。(1)通过激发主体意识培养个体合理的自主性。主体意识可以看作是个体对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由于教育的影响,个体道德、智力、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相应地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水平也大大提高。可见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是激发并张扬个体主体意识的过程。而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个体不仅能更为深入地考虑“我是谁”“我能够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等问题,从而在面对问题时大胆果断地做出自己的

25、决定,而且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通过发展个体特征培养个体的独特性。 教育培养个体独特性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发展个体特征来实现的。个体特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这里侧重指个体的心理发展,诸如个人兴趣、爱好、智能结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特征。人的遗传素质中已有个体差异性,但人的个体差异性的发展、个体特征的形成则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因素,其中教育的影响较大。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接受文化规范,学习其所处社会的行为模式,由一个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使个体获得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如果将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比作一场以维持社会运行

26、机制和延续社会结构为目的的接力赛,那么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就好比那根必不可少的接力棒,是比赛得以进行的维系物。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使个体获得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其实现途径多种多样。 (2)使个体进行社会角色学习。社会化过程的主要步骤是学习社会角色。而教育可为受教育者提供较多的社会角色学习机会。学校教育通过教学目标与课程集中反映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使个体在学习课程的同时,通过与教师以及同辈群体的交往进行角色学习。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教育的基本功能的两个方面,两者对立统一,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知识模块】

27、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51 【正确答案】 个体因素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等,其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个体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2)个体因素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筛选、过滤和改造的机制作用。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者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当外界环境和教育符合人的需要、兴趣和目的时,人会积极接受这种外来影响,并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同化” 或者 “顺应”,从而导致心理结构的变化,实现教育影响预期的结果。否则,他就会采取消极的态度,抵制这种教育影响。(3)个体因素缺失或丧失发展的内在性,则会造成个体发展的被动性、外在性和异化,最终阻碍个体的发展。依据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第一,充分地发挥个体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树立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 而实现的信念;第三,提升个体的素质水平,特别是通过环境和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的理想和志向水平,提高他们的成就愿望和发展需要。【知识模块】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