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10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中国,下列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B)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D)凯洛夫的教育学2 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3 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
2、结构(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D)教育的发展可以改善人口素质4 根据劳动力市场理论,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 )(A)正向关系(B)负向关系(C)无关(D)不确定5 我国古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的说法,突出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 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七种完全独立的智力(B)智力是多方面的,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C)多元智力的本质在于承认智力是一种整合的能力(D)多元智力理论是传统智力理论的代表7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3、(A)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制度(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D)提高人的科学人文素养8 持有“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 做准备” 观点的教育家是( )(A)卢梭(B)涂尔干(C)夸美纽斯(D)杜威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 )(A)1949 年 10 月(B) 1950 年 10 月(C) 1951 年 10 月(D)1958 年 9 月10 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科书11 关于数学教育,中学教学要求应在小学阶段掌握数学运算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掌握方程的运算,这体现了课程目标的( )特点。(A)跳跃性(B
4、)层次性(C)递进性(D)完善性12 下列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上施下效13 下列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暗示法14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鉴定性评价15 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D)自我教育法16 人格感化是( ) 的方式之一。(A)示范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自我
5、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17 以下最能体现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的是( )(A)传道(B)授业(C)解惑(D)排忧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试析“没有学过教育学,教了几十年的课一样能办好教育” 这一观点。19 在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所以是人类最好的教育。三、简答题20 试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21 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22 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必答题23 试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出发。分析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24 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你从中得到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重要启示
6、。25 你如何认识和理解教师资格制度?在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何重要意义?四、名词解释26 修养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10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
7、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育与工资有关系但并不确定是什么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夸美纽斯提出“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的观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8、 B【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即时的反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正确答案】 错误。(1)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有教育实践是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
9、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探索。教育工作者应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才能避免盲目探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2)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难以取得成效。【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错误。(1)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只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进行
10、的,教育也就没有阶级性,所有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题干前半部分“在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 是对的。(2)但是,在原始社会,不管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形式等方面,都是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的,所以说这种教育并不是人类最好的教育,故题干的后半部分是错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20 【正确答案】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隐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
11、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为人接受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1)将全部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这三个领域。(2)以外显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对象。(3)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4)教学目标是超越内容的。(5)教学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
12、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可接受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必答题23 【正确答案】 (1)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看作教育的目的,认为社会也要为人的发展而存在、延续,认识到教育培养人的职能,主张发展个性,提高人的价值,有可取之处。在历史上,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促进人的解放、使教育回归到人间,起了重大的历史奠基作用。但不正确地忽视或排斥教育为社会需要服务的职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带有历
13、史唯心主义色彩,具有片面性。激进的个人本位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求,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立起来,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需要当作教育目的,认为个人应该为社会而生存、发展,同社会的共同生活相协调。这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无法脱离社会的。但其过于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容易导致人的本性发展被束缚和压抑,是一种机械决定论。(3)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
14、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其中心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劳动者”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第二,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第三,使受教育者具有独立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这与“全面发展” 的要求并不矛盾,“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体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 独立性”是指德、智、体、美等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即全面发展的个性。(4)评析。从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可以看出,我们总结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15、两种不完美的教育目的观,把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的基础上,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使个体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相统一。【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学制变革,其变革主要表现为:(1)1951 年的学制变革。1951 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在对原有学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的新学制。1951 年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 )、初等教育 (包括小学、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包括大学、
16、专门学院和研究部)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殊学校。(2)1958 年的学制改革。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使学校教育制度适应这一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1958 年 9 月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随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3)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变革。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内容是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
17、1993 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行改革,其内容是“两基”“两全”“两重”。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改变办学的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投资体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制度。1999 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 2010 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 9提高到15左右。要在确保“ 两基 ”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
18、内的高中阶段教育。2001 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学制改革。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学制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制改革要科学化、理性化,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当前学制改革的启示体现在:(1)学制的确立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有其确立的客观依据的。如果脱离这些客观依据,对其视而不见就会使学制陷入混乱。我国的学制改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2)学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我国的学制改革。(
19、3)学制具有继承性,而不是对原有学制的完全否定。我国的学制改革应注意学制之间的前后衔接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职业资格制度。教师资格是由国家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并提出申请的人员认定的资格,属于国家资格性质。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第二,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法律规定的,必须依法实施。教师资格作为国家法定的职业资格,一经取得,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教师资格的丧失和撤销,必须依照法律
20、规定办理。第三,教师资格是教师的职业许可,是国家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的基本要求。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政府的有关部门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严把教师队伍的“人口关 ”,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第二,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形成多渠道培养和聘任教师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社会人员从教开辟一条渠道;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为真正实施教师聘任制,优化教师队伍奠定基础。第三,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的制度性措施,是使教师的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第四,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标志,有利于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利于全社会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使教师地位、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四、名词解释26 【正确答案】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运用修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