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84262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是(A)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B)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C)德国康德的教育学(D)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2 20 世纪初,创立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方法,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科学化的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是(A)赫尔巴特(B)福禄培尔(C)梅伊曼和拉伊(D)弗洛伊德3 关于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正确的是(A)教育的个体功能也叫本体功能(B)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叫工具功能(C)教育的个体功能来

2、自教育的社会功能(D)教育的社会功能来自教育的个体功能4 相比较而言,德国特别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英国则注重博雅教育,着重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的绅士。这表明(A)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人才培养规格(B)文化传统影响教学方法(C)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目的(D)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人才培养目标5 当前,有些地方把小学阶段的内容提前到学前教育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6 “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目的。”这一论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A)内在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

3、外在目的论7 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A)国民教育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成人文化教育机构8 关于义务教育的“ 义务”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国家和学校有为适龄儿童提供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B)适龄儿童有接受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C)家庭有让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D)社会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9 “不能把教材看做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做好准备的手段,也不能把它们看做是进行心智训练的材料,而应当把它们看做是用来作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这一观点属于(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10

4、 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最大分歧是(A)是否分科(B)是否过细分科(C)是否传授知识(D)是否强调学科的逻辑结构11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12 关于教学,正确的是(A)教学是教师教的活动(B)教学就是上课(C)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D)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13 主张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不断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教学模式是(A)程序教学模式(B)暗示教育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4 为

5、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A)教学程序(B)教学步骤(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模式15 谈话法最能体现教学的(A)循序渐进原则(B)可接受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强调教学评价的哪一种功能(A)反馈功能(B)发展功能(C)激励功能(D)诊断功能17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法(B)说理法(C)陶冶法(D)锻炼法18 故事一: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 15 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

6、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 15 个杯子都撞碎了。故事二: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问:两个故事中的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 为什么?通过这一方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A)平行影响法(B)对偶故事法(C)两难故事法(D)实验法19 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教师的(A)权利(B)义务(C)本职工作(D)业余爱好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7、。20 动物界存在着大猫教小猫抓老鼠、大鸭教小鸭游水的现象,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2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之间具有不平衡性,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22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23 教育目的实质上表现为教育功能。三、简答题24 如何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必答题25 阅读下列材料,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材料中“新规定” 的意义。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 10 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 20 遍甚至 30 遍,但学生

8、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 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采用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不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26 试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分析下列教育现象。镜头一:劳动委员在家不劳动培培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刚刚进行的班级改选中当选为“劳动委员” ,虽然不及班长、学习委员荣耀,但培培还是很高兴,毕竟进入班委会了。培培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对培培大加表扬:工作积极

9、认真,以身作则,不管是做值日还是大扫除,培培都抢着干脏活、累活,打水、拖地、倒垃圾培培妈妈听着虽然高兴但也有些疑惑:这孩子在家从来不干活,妈妈让他帮忙擦桌子,都一脸不情愿,更别提积极劳动了,怎么到学校就变了个人似的?镜头二:尊敬老师,粗暴待家长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眼里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同学,每次见到老师都规规矩矩地打招呼,尤其让老师感动的是,有时老师拿着教具或作业本去办公室的时候,这名同学都会跑上来帮老师拿。不过他的父母却反映,孩子已经十多岁了,在家里还是非常霸道,每次回家都不主动和父母打招呼,父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同学们这种家庭、学校表现不一致的现象主要存在于小学和

10、初中低年级,多数同学都是在学校表现好,回家表现差,但也有个别同学正好相反,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合随手扔垃圾、吐痰,不过在自己的家里,很注意卫生。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国内教育发展情况的掌握程度。王国维于 1901 年翻译了日本立花铣三郎编著的教育学,这是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凯洛夫的教育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引进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从“创立实验教育学”即可推断,本题的答案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从年代来看,赫尔巴特不是正确答案,赫尔巴特生活的年代是 1776 年至 1841 年。弗洛伊德虽然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但他的研究主要是心理学,贡献是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福禄培尔是 19 世纪上半叶德国的教育家,他的贡献是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12、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二条“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旨在通过实例,考查考生对教育功能类型的掌握程度。从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第二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德国特别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13、英国则注重博雅教育,着重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的绅士。这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对教育目的,即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内容的影响。德国和英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政治经济制度并没有太大差别,这两点不能说明两国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四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第一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

14、的发展任务。当前我国把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提前到幼儿园的做法超越了人的发展的阶段,试图提前和加速人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五部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第一条“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社会本位论则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卢梭的观点。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这一论断也

15、可以确定这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二条“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概念的把握程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和教育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

16、教育制度”之第三条“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可见,义务教育之“义务”是指国家、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

17、义务。义务教育强调的是接受义务教育是儿童应有的权利。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一条“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理论流派的把握程度。经验主义课程论认为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强调的是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实施分科教学;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以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则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看待现代课程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

18、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二条“课程类型”,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优点是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缺点在于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综合课程是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综合课程的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强调知识的统一性,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领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体验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可见,两者的最大分歧是

19、分科是否过细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三条“课程编制”,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主要的课程评价模式的理解与把握程度。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课程评价观强调的是行为目标模式,其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目标游离评价模式要求脱离一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差距评价模式旨在提示计划的标准与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因

20、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一条“教学概述”,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上课是指课的进行,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除上课外,还有课外辅导等环节。因此。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四条“教学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当代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把握程度。暗示教学模式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21、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六条“教学组织形式”,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情况。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发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等。教学模式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五条“教学原则”和第七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综合考

22、查考生对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最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循序渐进原则主要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可接受原则主要指教学的内容和进度等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有一定的难度;巩固性原则主要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将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因此,正确答案为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B【试题

23、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九条“教学评价及其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评价改革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本题综合考查教学评价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反馈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原有基础上又特别强调了教学评价的发展功能。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九部分“德育”之第四条“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完成德育任务时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理法、情感陶;台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

24、法、品德评价法。本题的德育方法是说理法,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榜样法主要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陶冶法主要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锻炼法主要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九部分“德育”之第七条“德育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对偶故事法,即利用讲述成对的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

25、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平行影响法是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模式采取的教育方法,即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两难故事法是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的基础上改进的,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以此来测评被试的道德发展的水平;实验法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模仿学习实验、抗拒诱惑实验和言行一致实验。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26、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十部分“教师与学生”之第一条“教师”,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掌握情况。教师的权利可以概括为: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养的权利,这是教师享有的接受继续教育,不断获得充实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参加在职培训是教师的权利不是义务,更不是业余爱好。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育教学、教书育人,参加培训是为了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0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动物在养护幼仔方面虽然与人类抚育后代

27、有些相似,但动物的活动只是一种本能活动,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反射活动。人类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生。【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他们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生物起源说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仅着眼于外在行为,未能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未能区分出人类教

28、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了。【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正确。教育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但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并非完全同步。一方面,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以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消亡;另一方面,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正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二)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培养什么人或如何塑造人不是从个体

29、的愿望出发的,而是从社会的需要出发的。当然,合理的教育应该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一致。【试题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的对象是人,培养人当然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人从来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教育就是要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促使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教育目的带有主观性,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

30、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是客观的,按作用的对象不同分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目的是人们主观上对教育的期望,而教育功能是教育在实际中产生的客观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会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以教育功能的发挥为基础。因此,认为教育目的的实质表现为教育功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综合考查学生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的掌握情况。应该分别论述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的概念,并从两者的特点和关系加以分析。【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1)非正式群体,是

31、学生以情感为纽带自发形成的群体。它包括因兴趣爱好相同,情感融洽,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2)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非正式群体能够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多方面需要,具有舆论和辐射作用。当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与正式群体一致,则会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可促进正式群体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但是,当非正式群体的活动目标、价值观与正式群体组织目标相抵触时,其消极作用就更为明显,表现为过分热衷于小群体活动而不关心班集体,与班主任、班干部对立,形成反班集体的对抗式非正式群体,使班集体的作用难以发挥,甚至可能产生反社会的行为。(3)要加强对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和引导

32、。第一,准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和各种作用。第二,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第三,要善于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第四,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为正式群体服务。【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首先,写出非正式群体的基本概念。其次,分析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最后,分析如何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和引导。【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1)学生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作为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他们的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33、。其次,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虽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先天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挫败学生的发展积极性。(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34、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存在。对学生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3)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使得人的个体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教育者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常的发挥。充分认识学生潜能存在的事实和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35、,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4)王老师的新规定正是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新规定也反映了教与学的统一这样一种教学规律,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原则以及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

36、新规定”的意义。可以根据问题分别给予回答。从学生的本质属性来看,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主体性,而不是让学生完全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挥;从师生关系来看,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虽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强调教师的权威,在一些具体的做法上,教师能够听取学生的意见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从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来看,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发展空间,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6 【正确答案】 (1)部分学生在家庭和学校表现不一致的问

37、题:首先,反映了中小学生比较注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还没有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同学们在学校中,要想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尊重,必须好好表现自己,而在家庭中,没有别的同学可以比较,不需要表现,就能得到父母的宠爱,所以就没有了表现的欲望。有的同学是因为在学校受到委屈而不方便发泄,所以回家后,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宣泄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己。其次,反映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教育影响的不一致是当前我国德育实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对学生的教育过多地依赖学校,家长没有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学生在家里只要吃好、睡好就行了

38、。没有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影响一致的作用。此外,家长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家长爱不得当,教不得法。最后,家庭教育中,家长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个别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的权威在子女心目中不及老师,没有为孩子起到模范作用。(2)要改变学生在学校和家庭表现不一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即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其次,要及时或定期地交流情况,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互相配合的方案 i 最后,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来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对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一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首先要指出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其次,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是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