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中国最早使用“ 教育”一词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 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 )。(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民族性(C)教育的平等性(D)教育的系统性3 教育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4 教育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 )。(A)学记(B) 普通教育学(C) 大教学论(D)教育诗5 人口的(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
2、的比例。(A)性别结构(B)文化结构(C)年龄结构(D)阶级结构6 “最近发展区 ”理论是由 ( )提出的。(A)皮亚杰(B)赞科夫(C)艾里可森(D)维果茨基7 我国建国后,对教育目的的第一次明确表述是( )。(A)1957 年的最高国务院会议(B) 1985 年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 1982 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8 在我国,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3、展纲要9 范例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赞科夫(C)杜威(D)布鲁纳10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A)促进学生学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的过程(D)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11 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 )。(A)思想教育(B)社会政治意识培养(C)人格塑造(D)品德培养1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家长的配合(B)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C)教师的实际水平(D)学生的实际水平13 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是( )。(A)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C)思想交流关系(D)授受关系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4 捷克著
4、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年)标志着教育学达到了科。学倦水平。1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已经过时了。16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三、简答题17 简述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8 试述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9 什么是双轨制和单轨制?20 简述课程的类型。21 什么是教学原则? 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22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23 简述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因素。24 如何认识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25 简述教师的职责。必答题26 概述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的联系和区别,说明广义教育在当今受到中外教育界重视的原因。27 试述关于教
5、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28 试述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29 分析教育史上几种课程论的得失。30 什么是教学的量力性原则?贯彻量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6、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4 【正确答案】 错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1806 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诞生。【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错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是反映对生产力总和的全
7、面占有;包括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和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也是和谐的,不仅是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个体的全面发展,其本质内涵是人的身心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点在我国教育目的中体现得很明显,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急剧膨胀,更需要综合型人才,终身学习理论。学习化社会概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错误。教学方法是教师采
8、用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侧重于理论化方面,不能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同看待。【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17 【正确答案】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人口数量即一定历史阶段内某一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需求,因而也就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人的自然结构是指人口中性别和年龄的构成情况。人口的社会结构是指人口总体中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和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而人口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更为显著。(3)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
9、量。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人口的生理素质是教育活动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其次,人口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着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资源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从而影响教育的质量;再次,社会总人口的质量决定了师资的来源和构成,反映出师资的质量高低,最后反映在教育的质量上。【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1)环境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学上,环境有广义的环境与狭义的环境之分。(2)广义的环境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相应地,除学校教育之外的环境,一般称为狭义的环境。所谓决定作用和主导作用,主要是就身心发展的
10、内容和水平而言的。一方面,环境使遗传素质提供的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另一方面,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狭义的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狭义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4)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既取决于环境自身,也取决于个体的意识发展水平,但最终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这个学制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
11、中学预备班);他们受到比较高深的完备的教育,以便成为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科学研究和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人才,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 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这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人中学和大学的权利。单轨制学制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其特征是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它相对于双轨制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有利于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但是它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并不
12、是完全公平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的差异,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范围的不同,分为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根据影响学生意识的程度,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根据课程可选择性的大小,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管理权限的不同,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样本课程。【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2)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总结和概括教学经验。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依据古今中外的有关研究成果。【知识模块】 教
13、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经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人完善,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活动包含四个因素,即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和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学习活动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要与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产生联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意义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变化;二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不断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完成
14、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总之,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知识的建构决不是随意的,必须与他们切磋,以及和自己的经验相联系,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1)学校内部因素,如指导思想与目标、课程与教学、校园文化、管理、德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教师与学生、教育评价等。(2)学较外部因素,如家庭和社会因素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案】 (1)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2)德育要促进学生
15、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3)德育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其基本职责包括:(1)教师必须教好功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促进其个性发展。(2)教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校外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3)教师要关心学生健康,保护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促进体质的增强,并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良好个性。【知识
16、模块】 教育学原理必答题26 【正确答案】 (1)广义的教育,指凡是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着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2)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3)二者的联系是:广义的教育涵盖狭义的教育,狭义教育是广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4)二者的区别是:广义的教育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智能、态度和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17、,狭义教育只是指学校中的教育,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相差很远。狭义教育,把人生截然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而把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特别是最终完成正规的大学教育,作为立足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唯一目标。广义的教育则不然,因为它包含了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只从学校里接受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社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现代工业使得许多传统职业在社会上消失,同时新的职业不断出现,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如果不继续学习,就会很快被抛出现代生产之外,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今天许多人不仅是为谋生而学
18、习,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而学习,因此,广义教育越来越受到中外教育人士的重视。【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7 【正确答案】 (1)教育独立论:1922 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首次提出,“ 教育独立 ”思想一直延伸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其核心是仿效西方“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的模式,力主教育摆脱来自政治的、宗教的种种束缚,从人类文化传承、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自身完善的终极高度,提出发展教育的主张。这一教育思潮的出现与形成对提高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对促进教育与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教育万能论(代表人物爱尔维修) :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可以不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但现在来看,教育功
19、能不能无限制的发挥,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制约。而且教育功能还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之分。(3)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舒尔茨)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人的资本形态;该理论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 年 12 月,他在美国经济学第 78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教育通过国民的人力资
20、本,促进国民和经济的增长。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4)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揭示了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人的固有生产力,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它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5)劳动力市场理论:包括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代表人物皮奥雷、多林格和戈登)和人力资本模式以及工作竞争模式等;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教育是决定劳动者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8 【正确答案】 1
21、957 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 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
22、神”。人们通常将这一表述简称为“四有、两热爱、两精神” 。1986 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是关于义务教育性质和目的的规定,同时也涉及我国整个教育的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虽几经变换,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总的来说,包括这样几个基本点:(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育目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第一,
23、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第二,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第三,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2)要求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具有全面的个性。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9 【正确答案】 (1)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
24、目标;代表理论是巴格莱的要素主义和赫钦斯的永恒主义。巴格莱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赫钦斯的永恒主义主张课程应以永恒学科组成,它们是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来说是首要的。课程首先是古典书籍。(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
25、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该观点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学科课程有一定的价值,但重在学生将其所学运用于社会,并从社会中有所收获。二是课程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学生对这些问题非常敏感,因此课程应该为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论。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又称活动课程论。课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它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根据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构成学习单元,让学生“ 从做中学 ”,引导学生解决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并
26、增广和加深学生已有的兴趣。这一理论的特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这一理论重视课程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在促进儿童积极学习上有好的一面,但他们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当前,现代生产的极端复杂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等情况,更日益明显地暴露了这种理论的缺点。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是将存在主义哲学应用于教育理论而形成的。它主张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标,帮助个人对
27、自己的命运做出选择和决定。主张把死亡、自由、选择和责任作为教育内容,提倡师生关系的平等。学校教育要反对知识专制,改变以往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局面、把课程的全部重心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中去,全面修正对知识、文学、哲学和艺术,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也要学习人文科学,以防止他们的头脑日渐狭隘,同情心日渐淡薄。存在主义课程论主张教育要为每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人服务,帮助他,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这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带来一些积极的启迪。它重视人文学科,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师生“信任 ”关系的建立,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把教材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感情等思想都有相当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过分强调人文学科,忽视理性知识教育,忽视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专业知识、职业训练等,抵制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的教育,势必会把儿童和青少年引向虚无主义、冒险主义和行动主义。一句话,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需要来决定;人文学科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0 【正确答案】 (1)量力性原则,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贯彻量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