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4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教育学从哲学分化而来,逐渐发展为由众多学科构成的教育学科群,其中,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学原理(C)教育原理(D)教育哲学2 关于实验教育学,不正确的是(A)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B)与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一脉相承(C)用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教育问题(D)运用定量研究3 关于教育的起源,不正确的是(A)生物起源论过分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及动物的本能,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B)心理起源论与生
2、物起源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C)心理起源论否认了人的社会性(D)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4 在世界教育的发展史上,法国采用的是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美国则采用教育由各州自行决定的地方分权制,这说明(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C)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D)文化传统决定教育的领导权5 儿童发展具有顺序性的特点,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全面发展原则(D)系统性原则6 马克思说:“ 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一论断表明(A
3、)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展(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7 既然教育目的是解决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那么从根本上决定教育目的的是(A)社会关系和社会现实发展需要(B)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C)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9 终身教育理念最早的提出者是(A)马丁.特罗(B
4、)保罗 .朗格朗(C)斯普朗格(D)布鲁纳10 在古德莱德看来,“ 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想化的、构想的课程” 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操作的课程11 把多种学科的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课程,这是(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必修课程12 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照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 ,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的教学模式是(A)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非指导性教学模式(C)发现教学模式(D)程序教学模式13 下列不属于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的是(A)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独立性(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
5、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D)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14 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目的是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这样的评价叫做(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问题性评价15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法(B)说理法(C)陶冶法(D)锻炼法16 从世界范围看,师范教育始于(A)1681 年的法国(B) 1695 年的德国(C) 1870 年的英国(D)1897 年的中国17 一位教师私自翻看了本班某位学生的日记,这位教师侵犯了学生的(A)通信自由权(B)受教育权(C)隐私权
6、(D)财产权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课程评价就是课堂教学的评价。19 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三、简答题20 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21 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22 简述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3 简要回答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社会条件。24 简述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必答题25 试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有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1978 年,中国科技大学开始招收天才儿童,举办少年班,在其走过了 30 年的2008 年,中国科技大学向外界公布了少年班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30 年来,少年班共招收 31 期学生 1220 人,毕业的 1027
7、人中,有 935 人考取研究生,比例为91。总体来看,少年班毕业生的升学率高,出国深造率高,就业面广,获国际大奖者多,回国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根据中国科技大学的跟踪调查,少年班毕业生主要流向三个领域: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国际学术前沿;国内外工商、金融、IT 领域。在毕业生的名单中,不难发现一些闪光的名字:当年以 11 岁低龄入校的 78 级学生张亚勤,曾是美国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会员,现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像他这样年龄在 40 岁左右、毕业 20 年左右的学生,有 18 人在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任正教授,出现了众多国际知名大奖的得主。87 级学生
8、庄小威在 34 岁时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物理系双聘正教授,也是获得美国“天才奖” 的第一位华人女科学家。像她这样年龄 30 余岁、毕业 10 年以上的学生,超过 70 人已经获得国际一流大学的终身教职除了科研领域,少年班毕业生也在海内外各行各业“立脚生根” 。据介绍,科大少年班前 16 届毕业生(1983-1998 年)共 590 人,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只有约 20选择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另有一大批毕业生在 IT、金融、制造、媒体等领域里崭露头角。但恰是这一点,也引发了不少质疑。按照少年班成立时以培养科学家为目标的标准来评判,大家
9、发现如今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毕业生并不是很多,与人们的预期大相径庭。对此,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鹿明解释说,少年班成立 30 年来,根据智力早慧少年的特点,已经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专业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从成才率的角度说,少年班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没有“泯然众人矣 ”。在成功的背后也有失败的案例。最典型的是昔日的“神童” 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 ”、谢彦波“有心理问题”。据了解,科大少年班几乎每年都有 l 至 3 个“问题学生”被退学,有的自控力差、贪玩、学业跟不上,有的品行不端,还有的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有个别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休学。考研教育学
10、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4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学科分类情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有人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分化的结果,是研究教育学中最基本、最一般、最典型的理论问题的一门学科;教育原理是教育学原理进一步分化的结果,是研究教育学原理中教育的一般原理性问题的一门学科;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中的根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因此,正确答案为B。【知识模块】 教育学
11、原理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教育学反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思辨式和经验形式的研究方法,运用自然科学的范式研究教育现象,运用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教育问题,重视数理统计和心理测试等定量研究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起源学说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关于教育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人格
12、化的神创造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主要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体现为: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法国和美国虽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政治制度有所不同,法国是中央集权制,美国则是联邦制,因此,法国采用的是中央集权的教育
13、管理体制,美国则采用教育由各州自行决定的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儿童发展的顺序性特点,要求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14、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掌握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句话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不是由遗传造成的,而是由分工造成的。这说明遗传并不最终决定人的发展,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
15、育目的的确立主要有社会依据和人的依据。由于教育是有阶级性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都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从根本上决定教育目的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国 1995 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
16、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终身教育的了解情况。“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 1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马丁.特罗是美国学者,他提出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观点。斯普朗格是 19 世纪末德国
17、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概念的把握程度。古德莱德将课程的定义分为五个层面:(1)理想的课程:由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想化地构想的课程,理想的课程能否实现,取决于行政部门能否采用。(2)正式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实施,有正规的课程标准与时间安排。我们日常交流中谈到的课程,往往都是这一层面的。(3)领悟的课程:不同的教师对不同的文件课程会有不同的理解,它受教师的常识、经验、知识观、
18、学生观的影响。(4)操作的课程:即实际运作实施的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并非完全在实施中实现,课程实施中会受到实施环境及教师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限制。(5)经验课程:是学生感受到并使其经验发生改变的课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尤其是综合课程的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
19、的一种课程;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必修课程是相对于选修课程而言的,与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等只是划分的标准不同,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既可以是必修课程也可以是选修课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当代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了解程度。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
20、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发现教学模式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重组和改造,使学生智力获得发展;程序教学模式是把学习内容分成若干步骤,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按步骤学习,并得到强化,最终通过一步步的积累达到学习目标的模式,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因此,正确答案为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
2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旨在考查考生对班级授课制的理解和把握情况。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不同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
22、价及其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评价类型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以作为某种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目的是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或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方法是指教
23、育者在完成德育任务时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理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本题的德育方法是说理法,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榜样法主要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影响学生;陶冶法主要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锻炼法主要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的掌握情况。世界上最早的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产生于法国。1681 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
24、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成为世界师范教育的开始。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旨在考查考生对学生的权利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其中受尊重的权利包括隐私权。教师翻看学生的日记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正确答案】 错误。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学生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包括发展性学生评价、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四个方面。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世界总体趋势是:重视发展,
25、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因此,命题所言的课程评价就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说法是错误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课程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两个方面。【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错误。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德
26、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德育只有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青少年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又是有区别的。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因素,除了德育过程以外,学生品德的形成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过程的概念及其与品德形成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一方面,德育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品德的形成除了德育过程的影响以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知
27、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20 【正确答案】 传统教育派主张:第一,教师中心,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第二,教材中心,即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第三,课堂中心,即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现代教育派主张:第一,学生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第二,活动中心,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第三,社会中心,即根据现实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兴趣、需要设计课程。【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主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对传统教育进行
28、了批判,并提出了不同的“三中心”,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社会中心”。【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近代教育的特征包括:(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兴起;(2)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历史形态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中,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也具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变化。【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人口对教
29、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4)人口的地域分布影响教育的布局。【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口是指一定社会中聚居在一定地区生活的人的群体。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都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主要需要四个方面的条件:(1)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2)消
30、灭旧的分工;(3)缩短劳动时间;(4)实施全面教育。【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对历史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超越,也是他对工场手工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研究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人白勺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人的发展受到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则使人真正进入了片面发展的历程。工场手工业中旧的分工是造成个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的分工,缩短劳动时间以及实施全面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
31、原理24 【正确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3)教学原则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4)教学原则的确立要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要忽视教学原则的定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都是天才儿童。他们获得了较好的遗传素质,在智力发展上远远超出正常人,因此,被称为天才儿童或早慧儿童。他们智力超常、兴趣广泛、能力超强、善于学习,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正常人需
32、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对天才儿童采取了特殊的教育方式,从追踪研究来看,他们中的一些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有个别失败的案例,更不用说每年都有问题学生被退学,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由于具有较好的遗传素质,他们智力超常,学习效率高,在短期内能完成正常人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跟踪研究结果也显示,他们中的许多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因此,可以说,遗传素质对于他们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所取得的成就与一般人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或者并不比一般人好多少。这表明遗传素质并不最终决定人的身心发展,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少年班中的失败案例也表明,良好的遗传素质并不必然导致良好的身心发展,如果在环境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天才容易被埋没。【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理解程度。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加以分析。【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