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84267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6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变革应努力的方向不包括(A)教育本土化(B)推行国际理解教育(C)倡导全球意识教育(D)教育学与世界并轨2 关于教育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与受教育程度呈正比关系(B)人口质量与教育质量呈正比关系(C)教育结构既与人口结构有关也与人口数量有关(D)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就业市场技术工人缺乏同时并存说明教育结构与人口结构不相协调3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主要取决于(A)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的

2、发展(D)社会文化的发展4 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取决于(A)决策者的意志(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教育发展规模(D)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5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6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的特点,这主要是指(A)身体的发展(B)心理的发展(C)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D)身体发展为主,心理发展为辅7 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 5 个月到第 11 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

3、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8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坚持“因材施教” 的教育原则,这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9 人的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少年期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青年初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10 有的人“聪明早慧 ”,而有的人则 “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1 人的身心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发展的,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连

4、续性(D)稳定性12 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语言、思维等发展的关键期,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阶段性(B)平衡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3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 遗传基因 ”,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4 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世界公民” 已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15 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不同民族、种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的教育。16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学两条基本的矛盾或关系。17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之间具有不平衡性,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三、简答题18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9 简述教

5、育为什么可以适当超前于经济而发展。20 简述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1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22 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23 简要回答教育现代化。必答题24 分析下列材料中所涉及的重要议题,并阐述什么是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以及在我国如何推行多元文化教育。材料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美国的在校学生在构成上具有鲜明的异质结构。美国的在校学生中大约有 25的儿童来自少数民族,而且这个比例有增无减,因为不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流入,这主要以东南亚、拉丁美洲、加勒比等地的移民为主。据估计到 2020 年在校学生中有色人种学生将超过30。因为以白人为中心的种族

6、主义天然存在,而且它已经对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评价、信仰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者认为,教育就应直面这种存在而加以改革。如果学校教育不实行多元文化教育,那么种族歧视、黑社会等社会问题就会日益严重。加之美国人一贯主张民主、强调人权,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构成中消除社会偏见,尊重人们的生活选择,使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以使其在智力、社会能力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潜力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就成为公民的一种迫切要求。材料二:“ 学校应当实施一种兼具变革性及批判性的公民教育,以促进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公平。公民身份以及公民教育的范围应当扩大,使来自不同种族、文化、民族和语言群体的公民的文化权利都能得到保障。”多元文化教育的

7、主要创始人、美国华盛顿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班克斯(James A Banks)呼吁各界人士共同携手,共同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他表示,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在全球范围内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世界性的思维,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到促进公平与社会公正的工作中。“变革性的公民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同那些来自不同种族和民族文化的同辈们进行交流与了解,当实施此种教育时,学生在教室和学校都可以经历民主。因此,他们更能学会深入思考文化认同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他认为,在变革性教育的课堂上,教育的不平等及社会分层就会受到挑战,甚至不会再出现,进而构建公平、严

8、谨又民主的课堂和学校。25 分析下列材料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然而,据国家审计署 2012 年发布的 1 185 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片面将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作为调整的主要依据,搞简单“撤并” 或“一刀切”,苦了众多农村娃。2012 年 5 月至 8 月,国家审计署组织对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所辖 1 185 个县(市、旗,以下统称县)2006 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调查了 25 127 所学校,涉及在校学生 1 70528 万人。

9、2006 年至 2011 年,有 833 个(占 70)县的学校平均服务半径有所增大,初中、小学服务半径增幅分别为 26、43,平均达到 834 公里、423 公里。在重点抽查的 1 25763 万名走读生中,有 4931 万名(占 4)上学单程要徒步3 公里以上,其中 1003 万名要徒步 5 公里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上学路途消耗体力大,导致学习和在校活动时间相应减少。审计重点调查的 25 127 所学校中,至 2011 年年底,有 288 个县(占调查总数的24)的 1 702 所学校( 占调查总数的 7)配置了校车,一定程度缓解了上学路程远的困难。但是,这些学校配置的全部

10、9 639 辆校车中,有 747 辆(占 8)年检不合格,449 辆(占 5) 驾驶证不相符,3 377 辆(占 35)未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 149辆(占 22) 未配备逃生锤等安全设备。布局调整带来部分农村地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寄宿等教育支出相应增加。受就学距离远和负担重影响,一些地区学生实际辍学人数上升幅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初中)。在重点核实的 1 155 所学校中,辍学人数由 2006 年的 3 963 人上升到2011 年的 8 352 人,增加了 11 倍。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6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11、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与挑战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变革需要正确把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明确教育发展的定位;辨识全球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有意识地抵制全球化的风险;拓展全球视野,加大国际理解教育和全球意识教育。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的人口功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体现为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

1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教育的人口功能体现为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教育有利于人口流动。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要求拥有的孩子越少,人口出生率与受教育程度呈反比关系是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的重要证据。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经济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义务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义务教育的实施需要以国家巨大的财力为基础,政治经济制度可以对义务教育的

13、延长有影响,但也要看国家的财力情况,否则也不可能实现。至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与义务教育并无直接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经济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义务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社会,提供的公共教育经费就高。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

14、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与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向上的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

15、体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差异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发展上存在许多个别差异,例如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

16、体重、身高、智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平衡性是指发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以及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 5 个月到第 11 个月之间,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之所以要“因材施教”,是因为人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

17、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少年期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青年初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这说的是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问题,因此,它体现的是人的发展的阶段性。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正确答案为 B。 本题容易与选项 A

18、 相混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等。选项 C 为干扰项,人的发展特点中没有稳定性这一特点。选项 D,个别差异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发展上存在许多个别差异。例如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体重、身高、智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题谈的不是人与人在某方面的差异问题。【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

19、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早晚的差异,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差异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发展上存在许多个别差异。例如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体重、身高、智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正确答案为 D。本题容易与选项 C 相混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发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蜂。【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

20、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恰恰是人的身体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的体现。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

21、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发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在某一阶段发展较快,在某一阶段相对平稳,从而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教育要抓住儿童某一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3 【正确答案】 正确。 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文化的承传和创新,从而不断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

22、为: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教育是传递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人类文化的保存不是靠种族遗传的,而是靠教育这个社会“遗传基因”的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错误。 教育是有国别的,教育总是要为本国培养各种人才的。我们只能说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意识、世界视野、世界水平和世界胸怀,但不能说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世界公民 ”。【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教育的整体把握程度。全球化确实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化要求人们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但一个国家的

23、教育目的归根结底要受到国家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培养人首先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培养人的国际视野。【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错误。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保证弱势儿童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促进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平等与尊重。具体包括:倡导教育公平,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帮助学生走出自身文化的局限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偏见的行动能力;对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的抉择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能力;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程度。多

24、元文化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它的核心原则是所有文化都应得到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对其持一种宽容态度。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反种族歧视、反性别歧视、反残障歧视和反传统课程设置等权力诉求为主要特征,旨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因此,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致力于倡导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正确。 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既能促进人的发展,又要受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要更好地培养人,首先就要

25、了解人,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必然与其他社会现象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第四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育学主要内容及主要线索的整体把握程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两条基本的矛盾或关系,也是学习教育学的两条最基本的线索。教育学的其他问题无不与这两对矛盾或关系有关,对教育学其他问题的解决与回答无不以这两对矛盾或关系问题的解答为基础。【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正确。 教育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但教育

26、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并非完全同步。一方面,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以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消亡;另一方面,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正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二)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理解情况。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

27、、简答题18 【正确答案】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教育的结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都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28、19 【正确答案】 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主张教育先行。教育先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适当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教育应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超前培养人才。教育先行的主要依据:(1)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这使得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超前于经济的发展;(2)教育的周期比较长,要求人才培养在某些方面必须先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当代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实践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的投资比对物的投资更具有经济效益。【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虽然受生产

29、力的影响和制约,但是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往往有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同步性。不能认为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水平,教育就一定或只能达到什么水平。【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4)人口的地域分布影响教育的布局。【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口是指一定社会中聚居在一定地区生活的人的群体。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数

30、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都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1)教育的文化传递和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和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和创造功能。【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功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对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即具有教育功能。把教育功能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结合起来有助于对教育与社会发展诸关系的把握。【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包括:(1)控制人口数量,

31、在我们国家是控制人口的增长;(2)提高人口质量;(3)调整人口结构;(4)促进人口的迁移流动。【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功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对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即具有教育功能。把教育功能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结合起来有助于对教育与社会发展诸关系的把握。【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教育

32、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相背离的陈旧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念,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公平与效益统一观等。(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者在对知识进行筛选时既要克服知识激增所带来的内容陈旧问题,及时补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也要注意保留人类文化精华。(3)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倡开放管理、民主管理,依靠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员工的参与程度。(4)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5)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应具有符合

33、时代需要和潮流的科学的教育观;具有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职业教育道德;具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精深的现代专业知识;掌握组织现代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等。【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第(四)条“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的掌握情况。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现代化的浪潮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影响深远。对这一问题可以结合教育的基本要素来回答,从观念层面、内容和手段层面、管理层面和教师层面来回答。【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必答题24 【正确答案】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保证弱势儿童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促进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对不同文

34、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平等与尊重。具体包括:倡导教育公平,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帮助学生走出自身文化的局限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偏见的行动能力;对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的抉择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能力;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教育公平。在我国,推行多元文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多元文化理念;第二,实行个性化教育;第三,促进教育公平;第四,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第五,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第六,培养多元文化教师,尤其是双语教师。【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程度。多元文化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多元文化是指

35、在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它的核心原则是所有文化都应得到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对其持一种宽容态度。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反种族歧视、反性别歧视、反残障歧视和反传统课程设置等权力诉求为主要特征,旨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从两个材料所反映的主题能难看出,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推行,可以根据多元文化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相应的策略,例如可以从理念、政策、课程等方面阐述。【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近年来,我国

36、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没有考虑到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家庭学生的教育需求,随意撤并中小学,使农村儿童上学距离大大增加,对往返家庭和学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距离远的农村儿童不得不选择住校,增加了教育费用。总之,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给农村儿童带来了上学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其最终结果是导致大量儿童辍学,无法完成教育法所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正如材料中所言,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但各地政府部门置农村家庭教育需求于不顾,随意撤并农村中小学,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少政府部门把政府的政绩凌驾于人民之上。政府的行政命令可以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更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村家庭的教育

37、现状。这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的教育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了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制度剥夺了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程度。教育主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内容。本材料中学校布局调整主要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学校的随意撤并打破了农村原有的教育平衡,带来了普遍的农村儿童上学难,经济负担重,上学危险程度增加等问题,最终导致大量儿童辍学,实质上是剥夺了广大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