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8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2 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他接受的教育属于( )。(A)正规教育(B)半正规教育(C)非正规教育(D)业余教育3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说的教育学说是( )。(A)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B)批判教育学说(C)制度教育学说(D)实用主义教育学说4 20 世纪 60 年代
2、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改革,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万能论(B)劳动力市场理论(C)筛选假设理论(D)人力资本理论5 被称为“文凭理论 ”的教育理论是 ( )。(A)教育独立论(B)人力资本理论(C)筛选假设理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6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 )。(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D)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7 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特色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8 在幼儿教
3、育阶段,教学活动多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而小学后期逐渐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9 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1 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确立的主要依据有( )。(A)社会关系(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C)生产力发展水平(D)其他国家的经验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在
4、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生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13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挑战,存在三种普通流行的现象,即( )。(A)“教育先行 ”“终身教育”“ 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 ”(B) “教育先行” 终身教育”“ 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 ”(C) “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D)“教育先行 ”“为
5、未知社会培养新人”“ 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 ”14 我国的职业高中属于(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初等教育(D)学前教育15 学生必须接受“ 自由教育 ”,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A)学科中心课程(B)学生中心课程(C)社会中心课程(D)活动中心课程16 2003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B)课程结构的改革(C)课程内容的改革(D)课程组织的改
6、革17 下列选项不属于泰勒主张的教育目标的来源的是( )。(A)对社会生活的研究(B)对学生的研究(C)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D)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18 “形式教育论 ”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 )。(A)实战能力(B)创新能力(C)理性思维能力(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9 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是( ) 。(A)初始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20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道尔顿制(D)小组教学21 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7、( )。(A)学会关心(B) 生命论(C) 中学道德教育(D)社会与道德教育22 针对班里同学爱染头发的问题,班主任开展了一个关于染头发的讨论,之后,同学再也不染头发了,班主任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自我教育法(C)实践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23 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是( )。(A)环境(B)社会(C)学生(D)教师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4 教育目的实质上表现为教育功能。三、简答题25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及不足。26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7 如何认识非正式群体?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8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
8、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主张劳动起源说。【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筛选假设理论又被称为“文凭理论”。【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与政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相对于政治而独立。【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教育
9、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进行,所以教学方式有所不同。【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之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此事例即可说明。【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主要有人的依据和社会的依据,社会依据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的依据包括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0、 我国中等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或半工半读中学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的来源有三个: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11、 B【试题解析】 自我教育法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指导之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以提高自己的品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具体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4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目的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的影响是客观的。所以,此说法是错
12、误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25 【正确答案】 班级授课制的优势:(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的质量。(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进行教学,大大扩大了教学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3)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4)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6)有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7)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班级授课制的不足:(1)过分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3)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13、4)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鉴于上述弊病,国际上曾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以弥补其不足。【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6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能动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7 【正确答案】 非正式群体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表现有:第一,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使之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第二,具有舆论和辐射作用。可以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创造活泼的校园文化。第三,促进班集体发展的功能,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与正式群体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则就会促进正式群体的发展,有利于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消极的作用表现有:如果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对立,则会阻碍班集体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