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842749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 )年。(A)1903(B) 1908(C) 1913(D)19242 ( )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并以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A)维果茨基(B)皮亚杰(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3 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4 学生一想到考试就产生焦虑,属于( )的条件作用。(A)第一信号系统(B)

2、第二信号系统(C)第三信号系统(D)以上都对5 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中,能解决此类问题的动物是( )。(A)人工饲养的黑猩猩(B)所有野生的黑猩猩(C)所有灵长类(D)个别野生黑猩猩6 “发现学习 ”是( ) 提出的。(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7 ( )提出了抛锚式教学。(A)布朗等人(B)列昂杰夫等人(C)皮亚杰等人(D)布兰斯福德等人8 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B)强化是正强化(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D)强化要及时9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A)行为规范的迁

3、移(B)知识迁移(C)技能迁移(D)学习经验的迁移10 借助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的动作活动方式是( )。(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操作技能(D)心智技能11 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A)元认知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12 有位历史老师教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 1421 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3 多元智力理论是( ) 倡议的,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多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

4、构成。(A)斯腾伯格(B)吉尔福特(C)加德纳(D)阜南14 ( )的领会是使受教育者了解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为什么要执行这一准则,要正确领会道德概念、原则和观点。(A)社会规范(B)道德情感(C)道德知识(D)道德意念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5 智力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社会阶层差异等。16 技能不是习惯。17 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包括内容、操作和产品。18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包括社会规范的遵从和社会规范的内化。三、简答题19 联结派共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20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1 生成学习过程的

5、前提是什么?22 简要概述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的含义。23 简述是否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佳?24 为什么说“ 自问自答” 是一种精加工策略 ?必答题25 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26 述评激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7 论述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28 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受到一定因素影响的,教师应当怎样克服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四、多项选择题29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还有争议,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A)心理教育学观点(B)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C)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D)以上都是30 下列属于讲授教学的特点的是( )。(A)要求师生之间有大量的相互作用(B)

6、大量利用例证(C)它是演绎的(D)它是有序的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C【知识

7、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5 【正确答案】 错误。智力差异可以分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差异,有多种表现形式,它既可以表现在水平的高低上,又可以表现在结构的不同上,还可以表现在发展与成熟的早晚上。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它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社会阶层差异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8、正确。技能与习惯是一对类似而又不同的概念。习惯和熟练掌握的技能一样都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它们的生理基础都是“动力定型” 。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错误。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将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错误。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包括:(1)社会规范的遵从:社会规范的遵从是社会规范学习的

9、第一阶段,习得社会规范,首先会体现在遵从和服从社会规范方面。个体从表面上接受了社会规范,从行为上表现出了遵从性,但是对社会规范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盲目性和被动性的特点。(2)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范的认同是社会规范学习过程的第二阶段,进入这一阶段,个体从心理上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约束,认为理应遵循社会规范,即将社会规范转化为对自身的内在要求,并在行为上试图与社会规范保持一致,能够主动和自觉地遵循社会规范,但是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学习仍然还有不足之处。(3)社会规范的内化:社会规范的内化是社会规范学习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对社会规范能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对社会规范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10、和观念,使社会规范成为自己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将它与自己的价值观一体化,此时的遵从行为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由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驱使的,形成了稳定的道德品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第一,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S)与反应 (R)之间的直接联结,用 SR 公式作为解释所有心理现象的最高原则;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被动地在 SR 之间建立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1)学习的实

11、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人类具有三种表象模式:动作性表象模式、映象性表象模式和象征性表象模式。(2)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方面。【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生成学习过程的前提是:第一,人们生成对所知觉事物的意义,总是与他以前的经验相结合,也即理解总是涉及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结构,包括:(1)原来记忆中的语义和抽象的过程,如图式、规则、算法;(2)某种突出的特殊的表象或言语的记忆;(3)注意;(4)动机。第二,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它总是建构对输入信息的解释,主动地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并从中得出推论。【知识模块】 教

12、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的方式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对于有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主要具有四个要素:(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发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仍然是来自内部的;(3)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

13、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当学生处于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时,其学习效果才达到最佳;这就是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应注意避免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过度的要求和频繁的竞赛有时往往适得其反,无益于学生的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问题时,对问题做了许多添加和补充,使自己对问题的回答更有意义,更有条理,所以说“自问自答” 是一种精细加工策略。【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4、如下:(1)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2)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19 世纪后半叶至 20 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ant,18321920)于 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了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梅伊曼、霍尔、卡特尔等

15、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桑代克一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3)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一)初创时期(19 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随着心理学体系的建立,实验法的引入,为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可能。但有关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哪些内容,意见并不统一。桑代克的研究及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看法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二)发展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50 年代末)在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吸取心理学各分支中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三)成熟与完善时期(20 世

16、纪 60 年代至今)在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进一步加强,并实现了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内容日趋集中。第二,注意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4)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868 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1877 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茨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20 世纪 40 年代到 50 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

17、育实际进步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第一,理论思想活跃;第二,加强了同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第三,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明显变化,吸取了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5)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以后潘菽等人还陆续编写过一些教科书。直到1949 年以前,多数是译述西方的,少有创见。建国初期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经验,批判桑代克的理论及心理测验

18、技术。20 世纪 60 年代初,结合教育实际进行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一度中断。目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较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1)激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观点:激进建构主义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发生在主体遇到“ 适应困难 ”的时候,只有这时,学习动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所以它反对僵死的、统一的课程目标,强调课程目标的开发性和弹性。它亦反对一味地灌输知识,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理解知识,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在新的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它还强调情境教学,主张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建构知识的真实情境,反

19、对纯粹抽象地接受知识;教师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2)理论缺陷第一,它认为知识是主体赋予自己的经验流的一种形式,每一个主体只能认识自己的经验世界,否定社会交往在个体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完全陷入了自我论,导致认识上的狭隘主义。基金建构主义完全否定学习人类几千年文明史所积累的大量宝贵知识,无疑是有害的。第二,“建构 ”“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固然是很重要的,但知识是多种类型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两种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和所需的教学条件是不相同的。陈述性知识主要靠接受来获得,因而完全否定“传授” 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对的。第三,它强调课程目标要有一定弹性,但如果把这一观

20、点极端化,反对任何统一的课程目标,则是非常有害的。第四,它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不同见解,但如果把这一观点极端化,则将陷入彻底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反对任何统一的知识标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论述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第一,动机对学习的作用不同于原有知识的作用。原有知识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出现。通过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相互作用,原有知识将成为新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学习动机可以加速或减慢新的学习过程的进行。但它只起催化剂作用,其作用是间接的,不直接参与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第二,动机对学习的作用是通过努力、集中注意为中介而实现的。如,学习动机作用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 笨鸟先

21、飞 ”或主动向他人请教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第三,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单向关系。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和加涅都持这种观点。加涅在阐明奥苏伯尔的动机观时指出:“由于这种原因,又因为动机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地对他实施教学,尽管缺乏动机,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学习;从学习的初步满足中他将充满希望地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引起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认知方面,而不是动机方面,并且要依

22、靠由成功的教育成就引起的动机来加强进一步的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下,经由思考与推理而达到目的的心理历程,也就是寻找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通路。(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包括:(1)有关的知识经验有关的背景知识,能促进对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探索的技能在解决问题中不能替代实质性的知识。问题解决有赖于知识容量的大小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智能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智能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只有具有

23、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时,个体才可能以进取的态度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根据“耶基斯 多德森 ”法则,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其最佳的动机水平,在问题解决尤其是观念性问题解决中,中等水平的动机作用是最佳状态。(3)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当个体解决问题时,此问题中的事件和物体将以某种特点呈现在个体面前,如空间位置、距离、时间、时间顺序以及物体当时表现出的特定的功能。这些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另外,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表征,也十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思维定势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依赖于过去成功运用过的策略的倾向。定势能够使人们对一些常规性问题作出较快的解答,但是

24、又会使人们难以以一种新的方式去考虑问题,从而使思考问题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受到极大地限制,不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定势的作用还极明显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它是指人们不能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去看待熟悉的物体的功能,囿于狭窄的思维空间,从而严重的阻碍了人们创造性地进行问题解决。(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原型启发就是指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某种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或途径的现象。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当人们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个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为酝酿

25、效应,它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这样才能很快找出可利用的信息,明确问题情境与欲达到的目的,迅速做出判断。(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学生应该始终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牢牢掌握问题的目的与主要情境,将精力集中于解答的目的及其标准。对这两方面分析越清楚,获得正确答案的可能越大,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从外部

26、提出问题,相对来说比较被动,我们要尽量从教师提出问题过渡到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减少这样那样的限制,形成一种自由探究的气氛。(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问题解决的策略为算法和启发法,要帮助学生灵活运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并且要灵活地变化问题的角度和提法,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教师要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能力,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要鼓励学生验证解答,防止以偏概全,可做类比联系,加以巩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不同的实践,并对实践提供反馈。【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四、多项选择题29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