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84275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 )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A)教学理论(B)学习理论(C)个体差异(D)认知理论2 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 艾里克森认为( ) 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4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

2、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5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内容是( )。(A)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B)一个原是无条件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无条件刺激做出反应(C)一个原是条件刺激与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条件刺激做出反应(D)以上都不对6 提出顿悟论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桑代克(C)苛勒(D)托尔曼7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

3、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8 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9 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左右。(A)50(B) 60(C) 70(D)8010 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表明,在确定知识类型时要考虑( )。(A)学习的内容(B)学科特点(C)测量的条件(D)学习所处的阶段11 各种技能的形成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A)知识(B)示范(C)练习(D)讲解

4、12 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3 一般人在 20 岁后( ) 的发展达到顶峰,30 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A)一般因素(B)流体智力(C)特殊因素(D)晶体智力14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其中( )涉及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A)分析性智力(B)创造性智力(C)实践性智力(D)成功智力15 ( )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的支配,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A)犯罪行为

5、(B)错误行为(C)过错行为(D)品德不良行为16 ( )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道德要求,战胜利己的动机作出合理的决定和排除内外障碍坚持道德行为的能力。(A)社会规范(B)道德情感(C)道德知识(D)道德意念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7 利用图形记忆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常用方式。18 问题解决的策略就是算法。三、简答题19 简述认知方式差异以及对教育的启示。20 代币制经济只在哪三种情况下建议使用?21 编码系统在学习中是如何形成的?22 简述支架式教学。23 如何进行归因训练?24 简述技能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作用。25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发展的一般规律。必答题26 分析影响学

6、习动机的因素。四、多项选择题2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包括(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深化拓展时期28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29 发现学习有以下作用:( )。(A)提高智能的潜力(B)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化(C)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D)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7、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8、】 教育心理学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7 【正确答案】 错误。利用图形记忆是编码与组织策略的一种常用方式。【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错误。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要求对能实现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性一一加以检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但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启发式策略,以一定的以往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探索解决问题。它能帮助问题解决者携到问题解决的捷径。在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常常采用这种策略。【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模式,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认知方式的分类很多,研究

9、较多的认知方式包括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内倾和外倾等。(1)场独立与场依存: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威特金将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者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加擅长。场独立与场依存的学生对教学也有不同的偏好,场独立的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能够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的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2)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型与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沉思

10、型的人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而冲动型的人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考虑。(3)整体型与系列型:整体型的人遇到任务时,倾向于检验较大的特征或假设,喜欢搜集大量的材料,努力探索某种范式和关系,系列型的人则努力探索具体明确的材料,倾向于考究较少的材料,利用逐步的方法来证实或否定他们的假设。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合于学生自己偏好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的机会。(4)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此概念最早来源于吉尔福德的智力理论,他认为,辐合思维型的人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从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一个明确的传统的正确答案。发散思维

11、的人很善于解决需要多个同等可接受答案的问题,这些答案强调多样性和创造性。(5)内倾和外倾:卡尔荣格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内倾的和外倾的,人们用这两种相反方式来看待世界。外倾者的行为主要指向外部世界的各种事件,他们的思维是受客观事物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倾者往往根据个人价值观和标准评判外部事件,其思维受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影响,甚至为它们而困惑。在荣格的理论中,每个人都有内倾和外倾倾向,只不过某一特征在个人行为和有意识思维中占主导地位,与此相对的特征处于无意识中,像阴影一样继续存在。内倾和外倾的性格与学生学业之间确实存在着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12、】 (1)当学生对功课完全不感兴趣,而又对其他各种管理方式没有反应时,可尝试用代币制经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当学生很长时间一直没能取得学业进步时,可以用代币制经济鼓励学生进步;(3)当课堂上问题行为较多、秩序非常混乱时,可利用代币制经济加强课堂行为管理。总之,代币制经济对某些特殊学生团体,如(心理迟滞学生、成绩落后学生、经常遭受失败的学生)等更具有效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布鲁纳认为人的编码系统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学习过程中,人们通过类别化思维活动,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联结起来,赋予意义,形成概念化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编码系统。所以,编码系统就是通过

13、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类型化或概念化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学习过程就是编码系统的概念(或类别)不断概括、分化和完善的过程。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编码系统。要达到教学目的,布鲁纳强调基本知识结构的教学思想。所谓基本知识结构就是由基本思想或基本原理构成的一种对理解来说是最佳的知识结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基础上,建构主义者提出并强调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教师的帮助

14、(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激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是以维果茨基的“辅助学习 ”为基础的。缝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如对于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在最初往往受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逐渐内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工具。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他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由于学习差生往往是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他们学

15、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学习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差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使他们将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根据维纳的理论,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将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行为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第二,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可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单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第三,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可以让学生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

16、气中选择其成败的原因。第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以积极强化;若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学生成功是你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则是你努力不够。很多研究证,通过归因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1)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起来的符合一定法则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既包括以外显肌肉运动为主的活动方式,如坐、立、行、走等,也包括以内隐心智操作为主的心智活动方式,如计算、写作等。技能是一种合法

17、则的活动方式,是有别于知识的另一类社会历史经验,因而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内容。(2)技能的特点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人的本能行为。技能只是人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活动方式,它区别于程序性知识。技能受一定的人类意识支配。技能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组成部分,要受人类意识支配。(3)技能的类型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操作技能(或称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或称智力技能、智慧技能)。操作技能是借助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的动作活动方式,如骑车、写字、跳舞、操纵机械设备等。智力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方式,如看书、写文章、解题等

18、。(4)技能的作用掌握技能是进行学习的必要手段,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技能的形成有利于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人的道德行为、意志、性格的形成。【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1)品德的界定:品德是个体现象,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2)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来说,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所谓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所谓道德情感则是伴随着道德

19、认知而产生、对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与道德信念紧密联系,而且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道德动机。道德行为方式则是道德动机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它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作为品德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这三者本身各自有其不同的等级水平,在培养品德中都要兼顾到。(3)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道德的发展乃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个体品德

20、的发展是品德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必答题26 【正确答案】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可以从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1)内部条件学习动机既然是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那么,首先要看到,内部条件在学习动机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那么就要了解这个对象的内因。第一,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在社会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需要和认知事物的方式。从而反映在学习动机上的认知和求知需要也多种多样,由于每个人在需要的强度和水平上不尽相同,反映在学习上动机的强度和水平也就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树立的目标不同

21、,形成的目标结构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如果目标是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那么便会加强学生的动机和学习完成任务时的持久性,这是由于具体的目标提供了判断行为的标准,中等难度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挑战,近期可达到的目标不会被日常事物所干扰。在课堂上,学生们常常有两类主要的目标:以掌握所学内容为定向的掌握目标和以成绩定向的成绩目标。拥有掌握目标的学生,不管他们犯多少错误或遇到多大的闲难,仍能坚持学习、钻研,他们往往主动地寻求挑战,不断地提高。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不在意他们的得分及与班上其他人的比较。而拥有成绩目标的学生,则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

22、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时,不是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或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他人怎样看待他们,他们的分数在班上的位置。这类学生往往尽量避免出错,避免挑战,不敢冒险,知难而退。第二,成熟与年龄特点。在各种动机表现中可见,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家长的过高要求常常是不予理睬的。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小孩子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大孩子对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等比较在意。比如,刚入学的孩子会产生对小学生地位和外表的羡慕,而对于教师的眼神却不会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的动机作用才增长如注意到自己在班中的地位,渐渐地学会与其他同学比较等。第三,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

23、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比如交往性动机对某一学生来讲可能是主要的、第一位的,但有的学生可能以竞争中得首位,得到别人尊重的威信性动机为其第一位的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年龄特征,也反映了个别差异。此外,成功与失败对不同学生的作用不同也反映了个别差异。有人趋于进取,力求获得成就,有人则力求避免失败。第四,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习动机与理想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日标结构的形成。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第五,学生的焦虑程度。焦虑指学生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仟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焦虑水平不仅影响着学习的动

24、机,更会影响学乍的学业成绩。大量的调查表明,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由于动机与学习相互影响,焦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焦虑对动机的影响也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2)外部条件第一,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不同的社会条件,对学乍有不同的要求。首先是礼会要求通讨家庭对学生的动机起影响作用。例如,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普遍具有追求功名富贵的学习动机;工业社会人们以劳动市场的需求确定自己学什么专业;我同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对知识和知识分子不公正的待遇,普遍产生的“读书无用论” 。这些无不反映了社会舆论对学习动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在学生动机形成过程中,家

25、庭的文化背景、精神面貌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注意教育,孩子就对社会上的正确舆论产生积极响应,对错误的现象会抵制,否则就会造成一种矛盾状况,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健康发展。第二,教师的榜样作用。动机是有感染力的。大量的观察、调查研究证明: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因素。首先,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榜样。如果教师本身治学严淳、学而不厌,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事他的专业和教学,就会对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教师对他的工作表现出厌烦和冷淡,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学生。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行为和期望结果,由于这些期望的不同,产生

26、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对待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水平和抱负水平。如果这种对待方式持续下去的话,便会对学生产生固定的影响,高期望的学生产生了高水平的动机,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高水平的行为,低期望的学生则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行为和成就与当初的期望值越来越接近。此外,教师不仅有榜样作用,他还是沟通社会、学校的要求与学生的成长,形成正确动机的纽带,要善于把各种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内部因素结合起来。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工作,配合各方面力量去完成的。探讨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从而更有效地使学生去成功地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四、多项选择题2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