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84279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6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 世纪 20 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 )的影响。(A)实验教育学(B)教育社会学(C)心理测量学(D)程序教学2 皮亚杰是( ) 的心理学家。(A)匈牙利(B)瑞士(C)瑞典(D)美国3 以下几位心理学家哪一个属于认知心理学派?(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D)华生4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A)适应(B)同化(C)顺应(D)平衡5 下列不属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是( )(A)认知策略的学习(B)运动技能的学习(C)态

2、度的学习(D)社会规范的学习6 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得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这是( )(A)条件反射(B)逃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顿悟7 在学生学习的概括阶段,老师所应该做的是( )(A)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编码(B)帮助学生练习在多种情境下运用信息,使信息得以迁移(C)为学生提供线索和启发,帮助其回忆信息的内容(D)对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8 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 )在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同化与顺应(B)强化与同化(C)强化与练习(D)练习与同化9 某学生在学习矩形的概念时,主动将其与三角形概念进行对比,

3、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掌握了矩形的概念。他所进行的学习属于( )(A)发现学(B)反应学(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10 韦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 ),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因素。(A)控制点(B)稳定性(C)运气(D)任务难度11 下列哪种内驱力在儿童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 )(A)成就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12 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 )(A)对立性(B)改造性(C)累积性(D)矛盾性13 以下几组迁移类型中,哪一组不是按同一个维度划分的?( )(A)正迁移和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纵向迁移(C)自迁移和近迁移(D)横

4、向迁移和逆向迁移14 对心智技能的特点的描述,不符合的一项是( )(A)观念性(B)内潜性(C)简缩性(D)不可重复性15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是( )(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6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传统的智力理论?( )(A)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B)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C)瑟斯顿的群因素论(D)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17 以下属于酝酿效应的例子的是( )(A)看到鸟飞,发明了风筝(B)想了好久的问题都想不出办法,干脆不想了,结果过一会突然有了解答(C)看到别人的办法不错也跟着用(D)换一个角度去

5、思考问题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流体智力 30 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B)晶体智力 30 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C)流体能力个体差异受教育文化影响较小(D)晶体智力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相关19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规范学习的内容?( )(A)遵从(B)认同(C)信奉(D)适应二、简答题20 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21 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22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23 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三、名词解释24 移情理解25 顺应26 心智技能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6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

6、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厌恶刺激已经发生,已经遭到其攻击,题中的小王已经被雨淋到,属于逃避条件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7、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通过对重点内容加批注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关键词法。【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简答题20 【正确答案】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

8、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特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从出生到 2 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2)前运算阶段(27 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已

9、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不知道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是恒定不变的。(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了一定的弹性,

10、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

11、经验而获得的。而班杜拉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基于下面的实验提出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对早期的实验做了进

12、一步的延伸,即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这是不是表示受奖组儿童就习得了攻击性行为,受罚组儿童就没有呢?为此,实验人员又以糖果为奖励,让儿童尽量回忆刚才成人是怎么做的,并表现出来。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

13、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只不过,儿童看到榜样受罚把习得的行为隐藏起来,不敢表现出来。(2)据此,班杜拉总结出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班杜拉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决定着从大量的榜样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影响注意的因素有:第一,榜样行为的特性;第二,榜样的特征:第三,观察者的特点。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做出反应。观察学习的第三

14、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若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能力也是一个条件。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首先,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

15、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这就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该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强化。【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

16、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级的需要,有两层含义:即完整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他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一旦满足其强度就会降

17、低。最后一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其特点在于永不满足。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引起的。如家境贫寒,温饱不能得到满足;父母离异,归属与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教师过于严厉,尊重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1)创造性的定义。创造性一词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破习惯的限制,形成崭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其二,指不受成规限制,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18、的超常能力。这两种理解的共同点是把创造性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不同点是前者视创造性为一种思维过程,后者则视之为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心理学上对创造性的研究也分成各有侧重的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创造性思维,旨在了解创造是个怎样的过程;二是侧重研究创造力,旨在了解创造究竟包含哪些能力。(2)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根据创造性的内容,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方法。创造意识就是指一个人想不想创造,这不仅会影响到他创造动机的强弱,而且会影响到他创造能力的发挥。创造人格,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浓厚的创造兴趣、积极的创造情绪和坚强的创造意志,使之成为一个具有

19、高创造性的人。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名词解释24 【正确答案】 咨询者要能站在被咨询者的角度去体验被咨询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把体验到的这种情感、价值传达给被咨询者,使被咨询者意识到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受到咨询者的关注,使咨询者有被人听到和理解之感。罗杰斯将此称为“移情理解”。【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随着新

20、知识的同化,原有的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质变或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当新观念与原有知识可以融洽相处时,新观念的进人可以丰富和充实原有知识。有时,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时新观念的进入会使原有的观念发生一定的调整,以顺应新知识的接纳。【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心智技能指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以简缩的形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第二,动作执行的内潜性;第三,动作结构的简缩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