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的建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84289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的建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的建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的建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的建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的建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的建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 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2 小明在上课的时候听到教师说“蜻蜓是益虫” ,回家后他对父母说 “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此时,小明对于“ 蜻蜓是益虫”的表征形式是(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3 在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 的基本

2、理解,包括狗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图式(B)命题(C)表象(D)产生式4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A)图式(B)命题与命题网络(C)表象与表象系统(D)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5 “技能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 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6 幼儿在家中和学校里看到了大量的桌子,掌握了“桌子” 的概念,幼儿对于“桌子”这个概念学习的方式是(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7 在课堂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

3、(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8 “深人浅出 ”这个成语中主要涉及的迁移类型是(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9 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过程类似于学习迁移中的(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0 概念转变中主要涉及的迁移有(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11 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A)顺向负迁移(B)顺向正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12 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语,如果不能辨别某些字母的发音区别,发生的学习迁移的类型是(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13 布鲁纳认为学习学科基

4、本结构有利于学习迁移,所涉及的迁移本质上是(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特殊迁移(D)一般迁移14 关系转换说强调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A)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B)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C)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D)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15 强调前后学习的情境相似性对迁移效果影响的理论(A)经验概括说(B)共同要素说(C)关系转移说(D)结构匹配说16 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奥苏伯尔(B)贾德(C)桑代克(D)苛勒17 “举一反三 ”这个成语中蕴含的学习心理是(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迁移(D)学习过程18

5、“爱屋及乌 ”这个成语中涉及的迁移类型是(A)知识迁移(B)技能迁移(C)习惯迁移(D)态度迁移19 在桑代克的试误学习实验中,一只在一个笼子中经过训练能够迅速逃出的猫被放人到另一个笼子中,该猫能不能迅速逃出,取决于(A)猫是否具备逃出笼子的能力(B)两只笼子是否相似(C)猫是否饥饿(D)猫是否认识到笼子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20 心理学家训练小鸡在两种颜色的纸板(浅色和灰色,米在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经过训练小鸡能够到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然后给小鸡呈现的纸板是灰色和深色的纸板,多数小鸡到深色的纸板下找米吃。这证实了学习迁移的(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概括说21 什么是一

6、般迁移?22 什么是特殊迁移?23 分别阐述一种与之相关的学习迁移理论。24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 问题解决 ”特点的是(A)问题解决是思维过程(B)问题解决是学习过程(C)问题解决是回忆过程(D)问题解决是探究过程25 下面各项不属于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的启发式策略的是(A)手段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法26 下面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的是(A)流畅性(B)适应性(C)灵活性(D)独创性27 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却在不再想这个问题做其他事情时突然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现象被称作(A)功能固着(B)定势(C)酝酿效应(D)灵感28 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

7、我们常常使用原先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这被称作(A)功能固着(B)定势(C)酝酿效应(D)灵感29 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是(A)服从(B)去个性化(C)认同(D)从众30 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行为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伯格(D)弗洛伊德31 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情感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伯格(D)弗洛伊德32 “孟母三迁 ”终使孟子成才,能够有效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是(A)认知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建构主义理论33 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成为初中二年级四班的

8、班主任,这个班级可是全校有名的“乱”班,学生上课迟到、自习时吵吵闹闹等不遵守纪律现象时有发生。请根据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帮助王老师管理这个班级,使全班同学能够遵守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定。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4 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提取记忆系统中知识的过程。三、简答题35 简述波斯纳关于概念转变条件的论述及其教育意义。36 用经典实验说明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教育意义。37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38 简述创造性的基本结构。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的建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9、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命题是意义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命题是用句子表达的,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代表观念本身,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图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表征。图式中包含的信息可以是知觉性的(表象) ,也可以是命题性的。图式中既包括范畴的必要性特征,也包括范畴的特点性特征。这是图式与概念很重要的一个区别。例如,“鸟”的概念中不含“鸟会飞”这一

10、属性,但鸟的图式中可以包含这一特点性特征,以帮助者学习者对大部分鸟进行了解。【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命题及命题网络。【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概念学习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指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以定义的方式直接传授概念的特征。【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已经对于要学习的

11、内容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解释,从而建构了大量的自发概念。这些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相冲突,被称之为“错误概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这些错误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这就是概念转变。【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上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深入浅出”涉及深奥的道理和浅显的表达之间的相互影响。【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皮亚杰所指的同化的意思是使用原有的图式解决遇到的新的问题,即原有的学习内容对于新的学习发生了影响,类似于顺向迁移。【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概念转变中主要涉

12、及的是原有的学习对于新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属于负迁移。在概念转变的过程中还涉及逆向迁移,当概念转变之后,实际上就是新的学习内容对于原有学习产生了影响,这属于逆向迁移。【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这一学习情形中,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影响,这是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是负迁移。【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里强调的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之间发音的相互不利的影响,这是负迁移。【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布鲁纳强调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强调将学习的内容能够广

13、泛地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迁移理论是关系转化说,强调每种学习情境中涉及的各要素之间关系具有某种关联时,学习迁移才能发生。【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桑代克提出的共同要素说强调只有两个训练机能之间有相同要素时,才可能有迁移。【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强调先前学习所获得的认知结构对于后面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迁移的过程。【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学习者能够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的时候,学

14、习迁移就发生了。【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迁移所发生的领域可将学习迁移分为知识迁移、技能迁移、习惯迁移、态度迁移等。“爱屋及乌”涉及对一种事物的情感迁移到另一种事物上,属于态度迁移。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情境和反应的联结,对应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共同要素说,即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学习情境是否相似。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中所述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家科勒所做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科勒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关系

15、转化说,即学习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情境中涉及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是一致的或可类比的。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21 【正确答案】 一般迁移的概念一般迁移也叫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指原理、原则或态度的迁移,即一种学习可迁移到多种情境中。【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22 【正确答案】 特殊迁移的概念特殊迁移也叫具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23 【正确答案】 形式训练说:强调一般迁移的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是古老的迁移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官能就是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一观点认为,通过训练,官能

16、得到发展了,学习者在各种任务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高了。因此这一理论阐释是一般迁移。共同要素说:强调特殊迁移的学习迁移理论桑代克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两种训练机能之间有相同要素时,才可能发生迁移。当两种学习情境中相同的刺激一情境反应的联结越多,迁移就越多。因此,这一理论强调的迁移是特殊迁移。【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中的内容。这一部分涉及学习迁移的类型和学习迁移理论的内容,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将学习迁移的类型与各种学习迁移的实例以及学习迁移的理论联系起来,考虑这些学习迁移理论能够解释何种类型的学习迁移。【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

17、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或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产生一个新答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思维的操作,学习面对从未遇到的困境需要积极地探究,问题解决之后学习者又积累了一种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因此,问题解决是思维过程,也是探究过程和学习过程。仅仅靠回忆学习过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算法式策略,一种是启发式策略。手段一目的分析法、爬山法和逆向搜索法都属于启发式策略。【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6 【正确答案】 B【试

18、题解析】 创造性包括创造性认知品质、创造性人格品质和创造性适应品质。其中认知品质包括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认知策略。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的特点。【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功能圊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也就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当人们反复探索问题而仍没有结果时,暂时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去研究时,问题就能较快得到解决,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

19、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功能圊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也就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当人们反复探索问题而仍没有结果时,暂时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去研究时,问题就能较快得到解决,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规范的学习包括社会规范的遵从、认同和信奉(内化)三种水平。其中,社会规范的遵从包括从众与服从两种类型。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属于从众。服从现象指的是主体对于某种

20、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的现象。【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强调榜样在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该理论对于道德行为发展具有解释力。【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虽未直接关注道德的发展,但其在关于人格结构的划分中提出的超我的概念,涉及了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3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个体行为获得中的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21、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33 【正确答案】 王老师要做的是使该班的同学进行校规和班规的学习,也就是使他们学习一些社会规范,因此,应根据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的有关研究成果帮助王老师改变班风。社会规范的学习目的就是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依从、认同和信奉。(1)社会规范的依从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与服从两种表现或类型。在这一阶段,王老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明确规定,明确奖励和惩罚的措施。通过惩罚使学生服从规定。第二,

22、与表现较好的学生沟通,使他们能够遵守规定,从而产生从众效应,使其他同学也能遵守规定。(2)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认同是社会影响内化的心理基础。包括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人过程。规范认同属于社会认同的范畴。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认同分为偶像认同与价值认同两种基本类型。在这个阶段,王老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树立榜样,使同学们产生偶像认同。第二,通过主题班会讨论遵守学校规定的重要性,使同学们产生价值认同。(3)社会规范的信奉社会规范的信奉即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将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

23、确立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王老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深化学生对规范价值的认识。包括对规范实践后果的认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掌握。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消除意义障碍。所谓意义障碍,指妨碍学生对社会规范价值作出正确认识的错误思想。在这一阶段,对各种意义障碍都要晓之以理,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不可压服。第二,丰富学生对社会规范的情绪体验。包括注意丰富主体对情境的感受、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对情境进行评价、丰富学生对社会规范后果及其意义作用的认识。另外,情绪也可以通过“替代” 作用而学到。这表现为通过观察别人的情绪反应学到一种情绪反应。【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

24、与条件的内容。社会规范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分阶段的,并有一定规律的。要注意将这一规律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4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问题解决是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对所学原理的简单运用,对已有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问题解决具有如下特点:(1)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即第一次遇到的问题;(2)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3)问题解决是形成解决问题的原理或规则,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

25、以,问题解决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因此,问题解决绝不是简单提取记忆系统中知识的过程。【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实质的内容。要了解“问题解决”的实质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含义。问题是一种在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存在障碍的情境,这种情境是面对情境的个体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因此,解决问题必须对所拥有经验进行重组,而不是对拥有的经验进行简单提取。【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三、简答题35 【正确答案】 (1)波斯纳是关于概念转变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认为概念改变需具备的条件第一,对原有概念不满。第二,新概念的可理解性。第三,新概念的合理性。第四,新概念的有效性。(2)波斯纳关于概念转

26、变的教育意义第一,引发新旧概念的冲突,使学习者对原有概念不满。第二,注意对新概念的教学,使学习者能够理解新的概念并明晰其合理性。第三,举出大量能够使用新的概念解释的事例,使学习者明了新概念的有效性。【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错误概念的转变的内容。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所拥有的朴素知识是影响是学习科学知识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所掌握的朴素知识与科学知识相悖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因为学生所掌握的朴素知识是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往往比较顽固。因此,根据波斯纳提出的概念转变的条件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36 【正确答案】 (1)贾德通过水下击靶实验证明其提出的学习迁

27、移的概括化理论1908 年贾德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水下击靶” 实验。该实验以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根据教师的评定把他们分为能力相等的甲、乙两组,训练他们射击水中的靶子。其中,甲组在练习射击之前学习了光学折射原理,乙组则未学习该原理。在射击潜于水下 305 厘米的靶子时这两组的成绩基本相同,这说明理论并不能代替实地的练习;但当情景改变,把靶子置于水下 1016 厘米时,学习过折光原理的甲组同学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准确度上,都大大超过了没有学过光学折射原理的乙组同学。贾德认为,这是由于甲组被试在第一次射击中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了。(2)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

28、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概括化的知识是迁移的本质。知识的概括化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就越大。(3)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教育意义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应教给学生适应某些情境的原理原则。【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理论的内容。所有迁移的理论都在讨论的问题是两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发生迁移,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强化两种学习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知识模块】 知识的建构37 【正确答案】 (1)理解与表征问题阶段。即确定问题是什么的阶段。(2)选择方法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两种类别,分别是算法和启发法。算法就是指具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系列特定步骤(在教学中往

29、往以公式、定律的组合形式体现),或可对问题进行穷尽一切可能的尝试;清楚规定的问题主要通过“算法” 来解决。启发法是指凭借经验尽快地找出一条或多条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管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含糊规定的问题往往用“启发法” 。算法不能取代启发法,因为,一是有些问题没有算法或尚未发现算法,二是一些问题虽然有算法,但不如启发法迅速简捷。在教学中常用的启发法有:试误法、手段一目的分析法、逆推法、类推法、爬山法等。(3)执行方案阶段也就是尝试解答。在这个阶段,或者是把资料放入前一阶段已确定了的算法里,答案自然就获得了;或者是选择执行自己所决定的启发法。结果却很难预期。(4)评价结果阶段。即检视结果是否是恰

30、当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内容。虽然问题解决的过程千差万别,但一般情况下都符合上述模式,这给问题解决的教学提供了切入点。【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38 【正确答案】 创造性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主要包括创造性认知品质、创造性人格品质和创造性适应品质。其中创造性认知品质是指创造性心理结构中与认知加工过程有关的部分,它是创造心理活动的核心,主要包括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认知策略三个方面。创造性人格品质是有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个性品质,对创造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创造性动力特征、创造性情意特征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等。创造性适应品质是指个体在其创造性认知品质和创造性人格品质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创造性的操作应对,对内在创造过程进行调试的创造性行为倾向。【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创造性的基本结构的内容。对于创造性个体特征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展开。由于创造性行为倾向除了个体的认知特点和人格特点对其产生影响,社会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创造性的个体特征还包括创造性的适应品质,即个体如何将自己的能力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机的互动。【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